《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702352.6 (22)申请日 2015.10.23 A47G 19/22(2006.01) (71)申请人 张毓祺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大雁路时 代公寓 A 栋 203 (72)发明人 张毓祺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杯, 特别是一种底部茶水 分离的水杯。其包括杯体, 还包括 : 设置于杯底 并沿杯底向杯口突出的入水柱, 所述入水柱为中 空结构且其侧壁设有与入水柱内部相导通的入水 口, 所述入水柱的顶部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下端 固定连接有塞体 ;。
2、 置茶盒, 所述置茶盒顶部设有 盖体, 盖体可拆卸式地固定于所述置茶盒且设有 中空结构的导接管 ; 盖体在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 导通处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网, 所述导接管 的端部设有与导接管内部相导通的开口。在底部 可使得茶水分离, 既保证了泡茶不受水位影响, 也 解决了喝尽的茶水不好处理的问题, 可方便地将 茶叶移出杯体, 清洗十分方便, 且节约水资源。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 CN 106606247 A 2017.05.03 CN 106606247 A 1/1 页 2 1.一种可使茶水在底。
3、部分离的水杯, 包括杯体,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入水柱, 设置于 杯底并沿杯底向杯口突出, 所述入水柱为中空结构且其上端封闭、 下端与杯底外表面导通, 所述入水柱的侧壁设有与入水柱内部相导通的入水口, 所述入水柱的顶部设有弹簧, 所述 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塞入水口的塞体 ; 置茶盒, 用于放置茶叶, 所述置茶盒顶部设有盖体, 所述盖体可拆卸式地固定于所述置 茶盒, 所述盖体设有向上突出的与入水柱内径相对应的中空结构的导接管 ; 所述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相导通, 所述盖体在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导通处设有用于过 滤茶叶的过滤网, 所述导接管突出的端部设有与导接管内部相导通的开口 ; 所述杯。
4、体的杯底和所述盖体设有极性相对的磁片。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水柱在入 水口的下部设置有内径小于入水口的上部的内径的限位环。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塞体设置于 限位环与入水柱的上顶端之间, 塞体在限位环与入水柱的上顶端间滑动时, 所述弹簧均处 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水柱设置 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的高度高于另一个, 所述导接管对应设置为两个。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606247 A 2 1/2 页 3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
5、部分离的水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杯, 特别是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多数爱好饮茶的人来说, 喝尽的茶水总是不好处理, 茶叶会沾到杯壁, 需要多 次用水冲洗才能清洗干净, 不仅操作麻烦, 还十分浪费水资源。 当下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 一种在杯盖处设置容置滤网的方案, 但是这一方案需要将水加满, 才能使得茶叶被水侵泡, 水位过低就无法泡茶。因此, 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在底部可使得茶 水分离, 既保证了泡茶不受水位影响, 也解决了喝尽。
6、的茶水不好处理的问题。 其具体技术方 案如下 : 0004 一种可使茶水在底部分离的水杯, 包括杯体, 还包括 : 入水柱, 设置于杯底并沿杯 底向杯口突出, 所述入水柱为中空结构且其上端封闭、 下端与杯底外表面导通, 所述入水柱 的侧壁设有与入水柱内部相导通的入水口, 所述入水柱的顶部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下端 固定连接有用于阻塞入水口的塞体 ; 置茶盒, 用于放置茶叶, 所述置茶盒顶部设有盖体, 所 述盖体可拆卸式地固定于所述置茶盒, 所述盖体设有向上突出的与入水柱内径相对应的中 空结构的导接管 ; 所述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相导通, 所述盖体在导接管与置茶盒内部导通 处设有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
7、网, 所述导接管突出的端部设有与导接管内部相导通的开口 ; 所述杯体的杯底和所述盖体设有极性相对的磁片。 0005 优选的, 所述入水柱在入水口的下部设置有内径小于入水口的上部的内径的限位 环。 0006 进一步, 所述塞体设置于限位环与入水柱的上顶端之间, 塞体在限位环与入水柱 的上顶端间滑动时, 所述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 0007 优选的, 所述入水柱设置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的高度高于另一个, 所述导接管对应 设置为两个。 000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底部茶水分离的水杯, 在底部可使得茶水分 离, 既保证了泡茶不受水位影响, 也解决了喝尽的茶水不好处理的问题, 可方便地将茶叶移。
8、 出杯体, 清洗十分方便, 且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 0010 图 2 为本发明置茶盒的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3 为本发明置茶盒的剖视图 ; 0012 图 4 为本发明杯体的剖面图 ( 无弹簧和塞体 ) ; 说 明 书 CN 106606247 A 3 2/2 页 4 0013 图 5 为本发明杯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 1、 图 2、 图 4 所示, 本发明包括杯体 1, 所述本体 1 的杯底 11 设有沿轴向向杯 口突出的入水柱 2, 入水柱 2 为中空结构且其上端封闭、 下端与杯底 11 外表面导通, 所述入 水柱。
9、 2 的侧壁设有与入水柱 2 内部相导通的入水口 25, 入水柱 2 的顶部设有弹簧 21, 所述 弹簧 21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阻塞入水口 25 的塞体 22。 0015 本发明还包括置茶盒 3, 用于放置茶叶, 所述置茶盒 3 顶部设有盖体 31, 所述盖体 31可拆卸式地固定于所述置茶盒3, 图中所示为设置于置茶盒3边缘的螺纹, 通过对应的螺 纹将盖体旋接于置茶盒 3, 当然也可使用卡扣等其他方式实现盖体 31 的可拆卸式固定, 此 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内容, 不做详述。 0016 所述盖体 3 设有向上突出的与入水柱 2 内径相对应的中空结构的导接管 33。所 述导接管 33 与置茶。
10、盒 3 内部相导通, 所述盖体 31 在导接管 33 与置茶盒 3 内部导通处设有 用于过滤茶叶的过滤网 32, 所述导接管 33 突出的端部设有与导接管 33 内部相导通的开口 34。 0017 在使用本发明的水杯时, 拆卸开盖体 31, 将茶叶放置于置茶盒 3, 旋紧盖体 31, 然 后将导接管 33 插入入水柱 2 内, 对应使得杯体 1 坐落于置茶盒 3 上部。导接管 33 会顶开 塞体 22, 入水口 25 与开口 34 相导通, 向杯体 1 内加水会流入置茶盒 3, 即可实现泡茶, 而过 滤网32可使得茶叶不会进入杯体1, 就实现了茶叶和茶水的分离。 在需要倒掉茶叶时, 将杯 体 。
11、1 与置茶盒 3 分离, 塞体 22 在弹簧 21 的作用下回位, 会阻塞住入水口 25, 杯体 1 内的茶 水也不会流出。 且在需要倒掉茶叶时, 多数时候都已饮用完茶水。 然后打开盖体31, 冲洗置 茶盒 3 内的茶叶即可实现清洗。且不需要将水加满, 就可实现泡茶。 0018 所述杯体 1 的杯底 11 和所述盖体 31 设有极性相对的磁片 24, 当杯体 1 与置茶盒 3套接时, 磁片24相吸, 可实现杯体1与置茶盒3的固定, 在使用本发明饮水时, 杯体1与置 茶盒 3 不会分离。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案使得杯体 1 和置茶盒 3 可拆卸式地固定, 此为本 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内容, 不做详述。 。
12、0019 如图 4、 图 5 所示, 所述入水柱 2 在入水口 25 的下部设置有内径小于入水口 25 的 上部的内径的限位环 23。所述塞体 22 设置于限位环 23 与入水柱 2 的上顶端之间, 限位环 23 可卡止塞体 22。塞体 22 在限位环 23 与入水柱 2 的上顶端间滑动时, 所述弹簧 21 均处 于压缩状态。则在导接管 33 未插入入水柱 2 内时, 弹簧 21 压迫塞体 22, 使其保持对入水口 25 的阻塞, 且在杯体晃动时, 不会上下滑动, 防止茶水流出杯体 1。 0020 所述入水柱2设置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的高度高于另一个, 所述导接管33对应设置 为两个。两个入水柱 2 存在高度差, 则入水口 25 也存在高度差。当向杯体 1 内加水时, 水 从高度低的入水口 25 进入置茶盒 3, 置茶盒 3 内的气体就可从高度高的入水口 25 排出。这 使得加水过程更加流畅。 说 明 书 CN 106606247 A 4 1/4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606247 A 5 2/4 页 6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606247 A 6 3/4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606247 A 7 4/4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606247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