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子.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88731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038354.6

申请日:

20130121

公开号:

CN203106575U

公开日:

201308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19/22

主分类号:

A47G19/22

申请人:

陈文德

发明人:

陈文德

地址:

317023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沿江镇亭山村工业园浙江台州波仔食品有限公司

优先权:

CN201320038354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包括相互匹配的杯体和杯盖,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隔热套和杯盖套,所述的隔热套固定在杯体的外表面,杯盖套为圆形中空结构,其位于所述杯盖的上部外缘处,并与杯盖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温效果好,具有隔热套,不易烫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杯子,包括相互匹配的杯体和杯盖,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隔热套和杯盖套,所述的隔热套固定在杯体的外表面,杯盖套为圆形中空结构,其位于所述杯盖的上部外缘处,并与杯盖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包括上杯盖和下杯盖,在下杯盖上设置有凹槽,上杯盖由所述的杯盖套和顶盖组成,所述的下杯盖卡入杯盖套中,两者相互匹配,顶盖穿过杯盖套卡入下杯盖的凹槽中,杯盖套与顶盖均与下杯盖相固定,顶盖与杯盖套之间也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的底部设置有座托,座托与隔热套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套上设置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包括固定件和盖板,固定件固定在盖板上,固定件和盖板成一体;所述的盖板与杯盖套相固定,所述的固定件卡入下杯盖的凹槽内,固定件与下杯盖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凹凸纹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为玻璃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套、下杯盖和顶盖均为塑料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套为金属材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杯子,它主要适用于盛放液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杯子一般杯盖为单层结构,保温效果较弱,且杯体部分没有隔热装置,冲入滚水时,容易烫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保温效果好,且具有隔热套的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杯子包括相互匹配的杯体和杯盖,还设置有隔热套和杯盖套,所述的隔热套固定在杯体的外表面,杯盖套为圆形中空结构,其位于所述杯盖的上部外缘处,并与杯盖固定。杯体和杯盖相匹配,通过螺纹互相连接。杯盖套使杯盖更加牢固,不易破损;隔热套让使用者在冲泡热水时不易烫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盖包括上杯盖和下杯盖,在下杯盖上设置有凹槽,上杯盖由所述的杯盖套和顶盖组成,所述的下杯盖卡入杯盖套中,两者相互匹配,顶盖穿过杯盖套卡入下杯盖的凹槽中,杯盖套与顶盖均与下杯盖相固定,顶盖与杯盖套之间也相互固定。杯盖为上杯盖和下杯盖的两层结构,保温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套的底部设置有座托,座托与隔热套为一体。底托使杯体底部和隔热套底部固定得更加牢固,不易脱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套上设置有通孔。当液体被倒入杯体中时,通过隔热套上的通孔,使用者可观察液体所在高度,以免液体溢出,造成不便;手握住杯子时,隔热套上的通孔可增加手与杯子之间的摩擦力,杯子不易脱手,造成危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盖包括固定件和盖板,固定件固定在盖板上,固定件和盖板成一体;所述的盖板与杯盖套相固定,所述的固定件卡入下杯盖的凹槽内,固定件与下杯盖相固定。固定件卡入下杯盖凹槽内,可使上杯盖和下杯盖的固定更加牢固,不易脱离,使杯盖的双层结构密封性更佳,杯子的保温性更加良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凹凸纹路。使用者旋转杯盖时,与杯盖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不易脱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体为玻璃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套、下杯盖和顶盖均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盖套为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温效果好,具有隔热套,不易烫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杯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套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 杯体、2 杯盖、3 隔热套、21 上杯盖、22 下杯盖、31 通孔、32 座托、211 杯盖套、212 顶盖、213 固定件、214 盖板、215 凹凸纹路、221 凹槽、222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包括杯体1、杯盖2、隔热套3和杯盖套211,杯体1和杯盖2相匹配,隔热套3通过热压固定在杯体1的外表面,隔热套3的高度可以任意但不超过杯体1的高度;杯盖2包括上杯盖21和下杯盖22,下杯盖22设置有凹槽221,上杯盖21由杯盖套211和顶盖212组成,杯盖套211为圆形中空结构,下杯盖22卡入杯盖套211中,两者相匹配,下杯盖22有凸台222,杯盖套211与下杯盖22的凸台222相匹配;顶盖212穿过杯盖套211卡入下杯盖22的凹槽221中,杯盖套211与顶盖212均与下杯盖22胶合固定,顶盖212与杯盖套211之间也相互胶合固定。

本实施例中,隔热套3为中空结构,隔热套3的底部设置有座托32,座托32与隔热套3为一体;杯体1套入隔热套3中,杯体1底部抵住座托32,隔热套3与杯体1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隔热套3上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设置有14个。其中两个通孔31分别位于隔热套的左、右侧,形状类似于波浪形;其余12个通孔31分为两组,两组通孔31形状均类似于字母“BOZAi”,两组通孔31分别设置在隔热套3的前后侧,前侧的通孔组从上至下依次为B0ZAi;后侧的通孔组从上至下依次为iAZOB。

本实施例中,顶盖212包括固定件213和盖板214,固定件213固定在盖板214上,固定件213和盖板214成一体;盖板214与杯盖套211相固定,固定件213卡入下杯盖22的凹槽221内,固定件213与下杯盖22相固定。固定件213有2个,使固定件213和下杯盖22之间可以牢固固定,不易脱离。

本实施例中,盖板214上设置有凹凸纹路215。凹凸纹路215外部形状类似于椭圆形,内部为汉字“波仔”及字母“BOZAI”。

本实施例中,杯体1为玻璃材质;隔热套3、下杯盖22和顶盖212均为塑料材质;杯盖套211为不锈钢材质。

使用时,打开杯盖2,将水等液体倒入杯体1中,通过隔热套3上的通孔31观察液体所在的位置,到达预想位置后,旋紧杯盖2,若所倒入的液体为热水,杯盖2为双层结构,能达到保温效果,且隔热套3能让人便于拿取,不易烫手。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杯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杯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杯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杯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杯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0657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07 CN 203106575 U *CN203106575U* (21)申请号 201320038354.6 (22)申请日 2013.01.21 A47G 19/22(2006.01) (73)专利权人 陈文德 地址 317023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沿江镇亭山 村工业园浙江台州波仔食品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文德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代理人 陈红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杯子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 包括相互匹配的 杯体和杯盖, 其特征在于 : 还。

2、设置有隔热套和杯 盖套, 所述的隔热套固定在杯体的外表面, 杯盖套 为圆形中空结构, 其位于所述杯盖的上部外缘处, 并与杯盖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保温效果好, 具有隔热套, 不易烫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06575 U CN 203106575 U *CN203106575U* 1/1 页 2 1. 一种杯子, 包括相互匹配的杯体和杯盖, 其特征在于 : 还设置有隔热套和杯盖套, 所 述的隔。

3、热套固定在杯体的外表面, 杯盖套为圆形中空结构, 其位于所述杯盖的上部外缘处, 并与杯盖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杯盖包括上杯盖和下杯盖, 在下杯 盖上设置有凹槽, 上杯盖由所述的杯盖套和顶盖组成, 所述的下杯盖卡入杯盖套中, 两者相 互匹配, 顶盖穿过杯盖套卡入下杯盖的凹槽中, 杯盖套与顶盖均与下杯盖相固定, 顶盖与杯 盖套之间也相互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热套的底部设置有座托, 座托 与隔热套为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隔热套上设置有通孔。 5. 。

4、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顶盖包括固定件和盖板, 固定件固 定在盖板上, 固定件和盖板成一体 ; 所述的盖板与杯盖套相固定, 所述的固定件卡入下杯盖 的凹槽内, 固定件与下杯盖相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凹凸纹路。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杯体为玻璃材质。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隔热套、 下杯盖和顶盖均为塑料材 质。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杯盖套为金属材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0。

5、6575 U 2 1/2 页 3 一种杯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是一种杯子, 它主要适用于盛放液体。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杯子一般杯盖为单层结构, 保温效果较弱, 且杯体部分没有隔热装置, 冲入滚水时, 容易烫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而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 保温效果好, 且具有隔热套的杯子。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杯子包括相互匹配的杯体和 杯盖, 还设置有隔热套和杯盖套, 所述的隔热套固定在杯体的外表面, 杯盖套为圆形中空结 构, 其位于所述杯盖的上。

6、部外缘处, 并与杯盖固定。 杯体和杯盖相匹配, 通过螺纹互相连接。 杯盖套使杯盖更加牢固, 不易破损 ; 隔热套让使用者在冲泡热水时不易烫手。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盖包括上杯盖和下杯盖, 在下杯盖上设置有凹槽, 上杯盖由 所述的杯盖套和顶盖组成, 所述的下杯盖卡入杯盖套中, 两者相互匹配, 顶盖穿过杯盖套卡 入下杯盖的凹槽中, 杯盖套与顶盖均与下杯盖相固定, 顶盖与杯盖套之间也相互固定。 杯盖 为上杯盖和下杯盖的两层结构, 保温效果更好。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套的底部设置有座托, 座托与隔热套为一体。底托使杯体 底部和隔热套底部固定得更加牢固, 不易脱离。 0007 本实用新。

7、型所述的隔热套上设置有通孔。当液体被倒入杯体中时, 通过隔热套上 的通孔, 使用者可观察液体所在高度, 以免液体溢出, 造成不便 ; 手握住杯子时, 隔热套上的 通孔可增加手与杯子之间的摩擦力, 杯子不易脱手, 造成危险。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盖包括固定件和盖板, 固定件固定在盖板上, 固定件和盖板 成一体 ; 所述的盖板与杯盖套相固定, 所述的固定件卡入下杯盖的凹槽内, 固定件与下杯盖 相固定。固定件卡入下杯盖凹槽内, 可使上杯盖和下杯盖的固定更加牢固, 不易脱离, 使杯 盖的双层结构密封性更佳, 杯子的保温性更加良好。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凹凸纹路。使用者旋转杯盖。

8、时, 与杯盖之间的摩 擦力增大, 不易脱手。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体为玻璃材质。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套、 下杯盖和顶盖均为塑料材质。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盖套为金属材质。 001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 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保温效 果好, 具有隔热套, 不易烫手。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3106575 U 3 2/2 页 4 0014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杯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套的俯视结。

9、构示意图。 0018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 标号说明 : 1 杯体、 2 杯盖、 3 隔热套、 21 上杯盖、 22 下杯盖、 31 通孔、 32 座托、 211 杯盖套、 212 顶盖、 213 固定件、 214 盖板、 215 凹凸纹路、 221 凹槽、 222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是对 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1 参见图 1 至图 5, 本实施例包括杯体 1、 杯盖 2、 隔热套 3 和杯盖套 211, 杯体 1 和杯 盖 2 相匹配, 隔热套 。

10、3 通过热压固定在杯体 1 的外表面, 隔热套 3 的高度可以任意但不超过 杯体 1 的高度 ; 杯盖 2 包括上杯盖 21 和下杯盖 22, 下杯盖 22 设置有凹槽 221, 上杯盖 21 由 杯盖套 211 和顶盖 212 组成, 杯盖套 211 为圆形中空结构, 下杯盖 22 卡入杯盖套 211 中, 两 者相匹配, 下杯盖 22 有凸台 222, 杯盖套 211 与下杯盖 22 的凸台 222 相匹配 ; 顶盖 212 穿 过杯盖套 211 卡入下杯盖 22 的凹槽 221 中, 杯盖套 211 与顶盖 212 均与下杯盖 22 胶合固 定, 顶盖 212 与杯盖套 211 之间也相。

11、互胶合固定。 0022 本实施例中, 隔热套3为中空结构, 隔热套3的底部设置有座托32, 座托32与隔热 套 3 为一体 ; 杯体 1 套入隔热套 3 中, 杯体 1 底部抵住座托 32, 隔热套 3 与杯体 1 相固定。 0023 本实施例中, 隔热套 3 上设置有通孔 31。通孔 31 设置有 14 个。其中两个通孔 31 分别位于隔热套的左、 右侧, 形状类似于波浪形 ; 其余 12 个通孔 31 分为两组, 两组通孔 31 形状均类似于字母 “BOZAi” , 两组通孔31分别设置在隔热套3的前后侧, 前侧的通孔组从上 至下依次为 B0ZAi ; 后侧的通孔组从上至下依次为 iAZO。

12、B。 0024 本实施例中, 顶盖212包括固定件213和盖板214, 固定件213固定在盖板214上, 固定件 213 和盖板 214 成一体 ; 盖板 214 与杯盖套 211 相固定, 固定件 213 卡入下杯盖 22 的凹槽 221 内, 固定件 213 与下杯盖 22 相固定。固定件 213 有 2 个, 使固定件 213 和下杯 盖 22 之间可以牢固固定, 不易脱离。 0025 本实施例中, 盖板214上设置有凹凸纹路215。 凹凸纹路215外部形状类似于椭圆 形, 内部为汉字 “波仔” 及字母 “BOZAI” 。 0026 本实施例中, 杯体 1 为玻璃材质 ; 隔热套 3、 。

13、下杯盖 22 和顶盖 212 均为塑料材质 ; 杯盖套 211 为不锈钢材质。 0027 使用时, 打开杯盖 2, 将水等液体倒入杯体 1 中, 通过隔热套 3 上的通孔 31 观察液 体所在的位置, 到达预想位置后, 旋紧杯盖 2, 若所倒入的液体为热水, 杯盖 2 为双层结构, 能达到保温效果, 且隔热套 3 能让人便于拿取, 不易烫手。 0028 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其零部件的形状、 所取名 称等可以不同,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 均包 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106575 U 4 1/2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06575 U 5 2/2 页 6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06575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