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88680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4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611492.X

申请日:

2010.12.29

公开号:

CN102000782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2C 17/08申请日:20101229授权公告日:20120704终止日期:201412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C 17/08申请日:20101229|||公开

IPC分类号:

B22C17/08

主分类号:

B22C17/08

申请人:

初显仁

发明人:

初显仁

地址:

114002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民主街5栋2单元1层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代理人:

颜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开合机构和机械手组成,模具开合机构包括框架,与框架相连接的升降器,与此升降器相连接且一端与导向柱做滑动连接的转臂,此转臂的另一端与金属型上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金属型下模的转轴与框架的固定臂做转动连接,机械手包括底座,与此底座相连接的立柱,设在立柱上部的上举升机构,设在立柱下部的下举升机构,上举升机构由上转臂,与此上转臂相连接的伸缩杆,与此伸缩杆相连接的液压缸,与此液压缸的活塞相套接的贮砂筒,设在此贮砂筒与液压缸之间的弹簧所组成,下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上举升机构的结构相对称。本发明投资小,操作灵活方便,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开合机构和机械手组成,所述的模具开合机构包括设有导向柱和固定臂的框架,与此框架的上横梁相连接的升降器,与此升降器相连接且一端与所述导向柱做滑动连接的转臂,此转臂的另一端与金属型上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固定臂与金属型下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械手包括底部设有滾轮的底座,与此底座相连接的立柱,设在此立柱上部的上举升机构,设在此立柱下部的下举升机构,此上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上模的上表面相靠接,此下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下模的下表面相靠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举升机构由与所述立柱做转动连接的上转臂,一端与此上转臂相连接的伸缩杆,与此伸缩杆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液压缸,与此液压缸的活塞相套接的贮砂筒,设在此贮砂筒与所述液压缸之间的弹簧所组成,所述贮砂筒的筒口与所述金属型上模的浇口相对应,所述的下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上举升机构的结构相对称。

说明书

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多年来,在球磨机内用来碎石磨矿的钢铁介质铸球被广泛使用,而生产铸球的厂家一直沿用非常笨重的金属模,用人工对金属模进行浇口填砂造型,每次造型都要将50千克多的模具抬上抬下翻转2次,加上浇铸后取出铸球还要翻转2次,劳动强度相当大,当体力下降时型砂捣实度有时不够,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开合机构和机械手组成,所述的模具开合机构包括设有导向柱和固定臂的框架,与此框架的上横梁相连接的升降器,与此升降器相连接且一端与所述导向柱做滑动连接的转臂,此转臂的另一端与金属型上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固定臂与金属型下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械手包括底部设有滾轮的底座,与此底座相连接的立柱,设在此立柱上部的上举升机构,设在此立柱下部的下举升机构,此上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上模的上表面相靠接,此下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下模的下表面相靠接。

所述的上举升机构由与所述立柱做转动连接的上转臂,一端与此上转臂相连接的伸缩杆,与此伸缩杆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液压缸,与此液压缸的活塞相套接的贮砂筒,设在此贮砂筒与所述液压缸之间的弹簧所组成,所述贮砂筒的筒口与所述金属型上模的浇口相对应,所述的下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上举升机构的结构相对称。

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的特点是:利用升降器和转臂,使金属型上模实现上下移动并翻转,免除用人工抬动、翻转模具。利用机械手的横向伸缩、纵向移动、翻转等动作,机动灵活地完成贮砂筒与金属型上模和金属型下模浇口的对正,并将型砂压入模具内。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并且砂型的压实度均匀,砂型所受的压强达到15—20千克/平方厘米,提高了耐磨铸球外观质量。

本发明投资少,操作灵活方便,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开合机构和机械手组成,所述的模具开合机构包括设有导向柱和固定臂4的框架1,与此框架1的上横梁相连接的升降器10,与此升降器10相连接且一端与所述导向柱做滑动连接的转臂7,此转臂7的另一端与金属型上模9的转轴8做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的固定臂4与金属型下模5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械手包括底部设有滾轮17的底座16,与此底座16相连接的立柱15,设在此立柱15上部的上举升机构,设在此立柱15下部的下举升机构,此上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上模9的上表面相靠接,此下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下模5的下表面相靠接。

所述的上举升机构由与所述立柱15做转动连接的上转臂14,一端与此上转臂14相连接的伸缩杆13,与此伸缩杆13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液压缸12,与此液压缸12的活塞11相套接的贮砂筒3,设在此贮砂筒3与所述液压缸12之间的弹簧2所组成,所述贮砂筒3的筒口与所述金属型上模9的浇口相对应,所述的下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上举升机构的结构相对称。

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1、造型

首先将浇口双面模板6放在金属型下模5的上表面,金属型上模9在升降器10的作用下落在浇口双面模板6上,机械手移到金属型模具旁边,通过转动上转臂14和下转臂,调整伸缩杆13,将上下两个液压缸插入框架1内,并将上下两个贮砂筒的筒口分别与金属型上模9和金属型下模5的浇口对正。启动液压缸12,利用活塞11将型砂压入金属型上模9和金属型下模5内,完成造型。这时液压缸12的活塞11回缩,带动两个贮砂筒分别离开金属型上模9和金属型下模5,机械手移动到下一个金属型模具旁进行浇口填砂造型作业。

2、浇铸

金属型上模9在升降器10的作用下上移,取出浇口双面模板6,再将金属型上模9落下,与金属型下模5合严,即可浇铸铁水。待铁水凝固后,启动升降器10,将金属型上模9移开,将金属型下模5旋180度,型砂与铸球自然落下后,将金属型下模5复位,进行下一次造型作业。

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的特点是:利用升降器和转臂,使金属型上模实现上下移动并翻转,免除用人工抬动、翻转模具。利用机械手的横向伸缩、纵向移动、翻转等动作,机动灵活地完成贮砂筒与金属型上模和金属型下模浇口的对正,并将型砂压入模具内。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并且砂型的压实度均匀,砂型所受的压强达到15—20千克/平方厘米,提高了耐磨铸球外观质量。

本发明投资少,操作灵活方便,经济效益明显。 

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078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0782ACN102000782A21申请号201010611492X22申请日20101229B22C17/0820060171申请人初显仁地址114002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民主街5栋2单元1层24号72发明人初显仁74专利代理机构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1223代理人颜伟54发明名称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开合机构和机械手组成,模具开合机构包括框架,与框架相连接的升降器,与此升降器相连接且一端与导向柱做滑动连接的转臂,此转臂的另一端。

2、与金属型上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金属型下模的转轴与框架的固定臂做转动连接,机械手包括底座,与此底座相连接的立柱,设在立柱上部的上举升机构,设在立柱下部的下举升机构,上举升机构由上转臂,与此上转臂相连接的伸缩杆,与此伸缩杆相连接的液压缸,与此液压缸的活塞相套接的贮砂筒,设在此贮砂筒与液压缸之间的弹簧所组成,下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上举升机构的结构相对称。本发明投资小,操作灵活方便,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00792A1/1页21一种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开合机构。

3、和机械手组成,所述的模具开合机构包括设有导向柱和固定臂的框架,与此框架的上横梁相连接的升降器,与此升降器相连接且一端与所述导向柱做滑动连接的转臂,此转臂的另一端与金属型上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固定臂与金属型下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械手包括底部设有滾轮的底座,与此底座相连接的立柱,设在此立柱上部的上举升机构,设在此立柱下部的下举升机构,此上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上模的上表面相靠接,此下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下模的下表面相靠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举升机构由与所述立柱做转动连接的上转臂,一端与此上转臂相连接的伸缩杆,与此伸缩杆的另一。

4、端相连接的液压缸,与此液压缸的活塞相套接的贮砂筒,设在此贮砂筒与所述液压缸之间的弹簧所组成,所述贮砂筒的筒口与所述金属型上模的浇口相对应,所述的下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上举升机构的结构相对称。权利要求书CN102000782ACN102000792A1/2页3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铸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背景技术0002冶金行业多年来,在球磨机内用来碎石磨矿的钢铁介质铸球被广泛使用,而生产铸球的厂家一直沿用非常笨重的金属模,用人工对金属模进行浇口填砂造型,每次造型都要将50千克多的模具抬上抬下翻转2次,加上浇铸后取出铸球还要翻转2。

5、次,劳动强度相当大,当体力下降时型砂捣实度有时不够,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开合机构和机械手组成,所述的模具开合机构包括设有导向柱和固定臂的框架,与此框架的上横梁相连接的升降器,与此升降器相连接且一端与所述导向柱做滑动连接的转臂,此转臂的另一端与金属型上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框架的固定臂与金属型下模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械手包括底部设有滾轮的底座,与此底座相连接的立柱。

6、,设在此立柱上部的上举升机构,设在此立柱下部的下举升机构,此上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上模的上表面相靠接,此下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下模的下表面相靠接。0005所述的上举升机构由与所述立柱做转动连接的上转臂,一端与此上转臂相连接的伸缩杆,与此伸缩杆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液压缸,与此液压缸的活塞相套接的贮砂筒,设在此贮砂筒与所述液压缸之间的弹簧所组成,所述贮砂筒的筒口与所述金属型上模的浇口相对应,所述的下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上举升机构的结构相对称。0006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的特点是利用升降器和转臂,使金属型上模实现上下移动并翻转,免除用人工抬动、翻转模具。利用机械手的横向伸缩、纵向移动、。

7、翻转等动作,机动灵活地完成贮砂筒与金属型上模和金属型下模浇口的对正,并将型砂压入模具内。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并且砂型的压实度均匀,砂型所受的压强达到1520千克/平方厘米,提高了耐磨铸球外观质量。0007本发明投资少,操作灵活方便,经济效益明显。0008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2000782ACN102000792A2/2页4001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模具开合机构和机械手组成,所述的模具开合机构包括设有导向柱和固定臂4的框架1,与此框架1的。

8、上横梁相连接的升降器10,与此升降器10相连接且一端与所述导向柱做滑动连接的转臂7,此转臂7的另一端与金属型上模9的转轴8做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的固定臂4与金属型下模5的转轴做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械手包括底部设有滾轮17的底座16,与此底座16相连接的立柱15,设在此立柱15上部的上举升机构,设在此立柱15下部的下举升机构,此上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上模9的上表面相靠接,此下举升机构与所述的金属型下模5的下表面相靠接。0011所述的上举升机构由与所述立柱15做转动连接的上转臂14,一端与此上转臂14相连接的伸缩杆13,与此伸缩杆13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液压缸12,与此液压缸12的活塞11相套接的贮砂。

9、筒3,设在此贮砂筒3与所述液压缸12之间的弹簧2所组成,所述贮砂筒3的筒口与所述金属型上模9的浇口相对应,所述的下举升机构的结构与上举升机构的结构相对称。0012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1、造型首先将浇口双面模板6放在金属型下模5的上表面,金属型上模9在升降器10的作用下落在浇口双面模板6上,机械手移到金属型模具旁边,通过转动上转臂14和下转臂,调整伸缩杆13,将上下两个液压缸插入框架1内,并将上下两个贮砂筒的筒口分别与金属型上模9和金属型下模5的浇口对正。启动液压缸12,利用活塞11将型砂压入金属型上模9和金属型下模5内,完成造型。这时液压缸12的活塞11回缩,带动。

10、两个贮砂筒分别离开金属型上模9和金属型下模5,机械手移动到下一个金属型模具旁进行浇口填砂造型作业。00132、浇铸金属型上模9在升降器10的作用下上移,取出浇口双面模板6,再将金属型上模9落下,与金属型下模5合严,即可浇铸铁水。待铁水凝固后,启动升降器10,将金属型上模9移开,将金属型下模5旋180度,型砂与铸球自然落下后,将金属型下模5复位,进行下一次造型作业。0014本发明的耐磨铸球上下模同时填砂造型装置的特点是利用升降器和转臂,使金属型上模实现上下移动并翻转,免除用人工抬动、翻转模具。利用机械手的横向伸缩、纵向移动、翻转等动作,机动灵活地完成贮砂筒与金属型上模和金属型下模浇口的对正,并将型砂压入模具内。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并且砂型的压实度均匀,砂型所受的压强达到1520千克/平方厘米,提高了耐磨铸球外观质量。0015本发明投资少,操作灵活方便,经济效益明显。说明书CN102000782ACN102000792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0078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