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加热电饭煲.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788653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7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281430.6

申请日:

20130521

公开号:

CN203280225U

公开日:

201311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主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申请人: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炯锋,李德民,吴建新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大道南25号

优先权:

CN201320281430U

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唐强熙;邹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光波加热电饭煲,包括锅盖、锅胆和外煲体,锅盖与外煲体相接,外煲体内设置有保温罩、光波加热管和反射罩,锅胆设置在保温罩内,光波加热管位于锅胆的下方,反射罩位于光波加热管的下方,锅胆与光波加热管之间还设置有网格板,该网格板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可供光源穿透的孔位。锅胆悬设在网格板的上方;或者,锅胆压接在网格板上。外煲体内设置有中框,锅胆的顶部边缘压接在中框上并与其配合固定。保温罩的顶部设置有上开口,保温罩的上开口与中框相连。保温罩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网格板的一端与下开口相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加热效果好、节能环保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光波加热电饭煲,包括锅盖、锅胆(1)和外煲体,锅盖与外煲体相接,外煲体内设置有保温罩(2)、光波加热管(7)和反射罩(6),锅胆(1)设置在保温罩(2)内,光波加热管(7)位于锅胆(1)的下方,反射罩(6)位于光波加热管(7)的下方,其特征是锅胆(1)与光波加热管(7)之间还设置有网格板(4),该网格板(4)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可供光源穿透的孔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锅胆(1)悬设在网格板(4)的上方;或者,锅胆(1)压接在网格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外煲体内设置有中框(3),锅胆(1)的顶部边缘(1.1)压接在中框(3)上并与其配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保温罩(2)的顶部设置有上开口(2.1),保温罩(2)的上开口(2.1)与中框(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保温罩(2)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2.2),网格板(4)的一端与下开口(2.2)相接,反射罩(6)设置在网格板(4)的另一端,反射罩(6)的侧壁与下开口(2.2)连成一体并构成加热腔(6.1),光波加热管(7)设置在加热腔(6.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反射罩(6)包括一个以上的反射凹面(6.2),该反射凹面(6.2)呈半圆形、半椭圆形或水波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外煲体内还设置有感温器(5),该感温器(5)位于外煲体的底部,感温器(5)的一端穿过网格板(4)后与锅胆(1)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其特征是所述锅胆(1)采用玻璃、陶瓷或金属制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特别是一种光波加热电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电饭煲在接通电源后,其发热盘发热,锅胆的温度随之升高,锅胆 中的食物被加热。该发热盘具有升温快的特点,但是,也容易造成锅胆内的 温度分布不均匀,在煮饭时总是有局部的米饭被煮得很烂,口感不好的弊端。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691661U于2011年01月05日公开了一种光波 加热式自动烹饪机,它包括光波炉、锅,带有顶盖的圆桶形机壳内,与机壳 同轴线的固装有隔热保温胆,隔热保温胆的内底面装有反光板,反光板上装 有加热光波管,加热光波管上面装有光波加热炉面板,机壳外壁上制有操作 控制面板,顶盖的中心位置装有电机和顶盖加热光波管,顶盖上还装有滤气 孔、手把,在光波加热炉面板中心位置坐有锅,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器 对接搅拌器,搅拌器插入坐在光波加热炉面板上的锅内。这种自动烹饪机结 构复杂,制作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灵活、 制作成本低、加热效果好、节能环保的光波加热电饭煲,以克服现有技术中 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光波加热电饭煲,包括锅盖、锅胆和外煲体,锅盖 与外煲体相接,外煲体内设置有保温罩、光波加热管和反射罩,锅胆设置在 保温罩内,光波加热管位于锅胆的下方,反射罩位于光波加热管的下方,其 结构特征是锅胆与光波加热管之间还设置有网格板,该网格板上开设有一个 以上可供光源穿透的孔位。

所述锅胆悬设在网格板的上方;或者,锅胆压接在网格板上。

所述外煲体内设置有中框,锅胆的顶部边缘压接在中框上并与其配合固 定。

所述保温罩的顶部设置有上开口,保温罩的上开口与中框相连。

所述保温罩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网格板的一端与下开口相接,反射罩 设置在网格板的另一端,反射罩的侧壁与下开口连成一体并构成加热腔,光 波加热管设置在加热腔中。

所述反射罩包括一个以上的反射凹面,该反射凹面呈半圆形、半椭圆形 或水波形。

所述外煲体内还设置有感温器,该感温器位于外煲体的底部,感温器的 一端穿过网格板后与锅胆相接。

所述锅胆采用玻璃、陶瓷或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波加热管工作时产生的光波,直接辐射传递到锅胆的 底部,锅胆中的食物被加热,从而缩短食物烹调时间,满足现代人快速的生 活节奏;

由于光波加热管的加热时间更短,故而能够减少食物内含的水分、维生 素及营养成分等损失,保持食物原汁原味。

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射罩将光波加热管的部分背向热能利用反射凹面反 射到锅胆,从而能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感温器能够控制光波加热管的有效功率,控制光波的强 弱以及光波聚散程度,从而实现对不同食物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网格板起到保护光波加热管的作用,避免锅胆直接与光 波加热管相接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加 热效果好、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温罩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锅胆,1.1为顶部边缘,2为保温罩,2.1为上开口,2.2为下 开口,3为中框,4为网格板,5为感温器,6为反射罩,6.1为加热腔,6.2 为反射凹面,7为光波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光波加热电饭煲,包括锅盖、锅胆1和外煲体,锅盖 与外煲体相接,外煲体内设置有保温罩2、光波加热管7和反射罩6,锅胆 1设置在保温罩2内,光波加热管7位于锅胆1的下方,反射罩6位于光波 加热管7的下方,锅胆1与光波加热管7之间还设置有网格板4,该网格板 4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可供光源穿透的孔位。

锅胆1悬设在网格板4的上方;或者,锅胆1压接在网格板4上。

外煲体内设置有中框3,锅胆1的顶部边缘1.1压接在中框3上并与其 配合固定。

保温罩2呈筒状。保温罩2的顶部设置有上开口2.1,保温罩2的上开 口2.1与中框3相连。

保温罩2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2.2,网格板4的一端与下开口2.2相接, 反射罩6设置在网格板4的另一端,反射罩6的侧壁与下开口2.2连成一体 并构成加热腔6.1,光波加热管7设置在加热腔6.1中。

反射罩6包括一个以上的反射凹面6.2,该反射凹面6.2呈半圆形、半椭 圆形或水波形。

外煲体内还设置有感温器5,该感温器5位于外煲体的底部,感温器5 的一端穿过网格板4后与锅胆1相接。

锅胆1采用玻璃、陶瓷或金属制成。陶瓷可以采用紫砂。

在本实施例中,光波加热管7可以采用卤素管或石英管。

光波加热电饭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波加热电饭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波加热电饭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波加热电饭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波加热电饭煲.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8022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13 CN 203280225 U *CN203280225U* (21)申请号 201320281430.6 (22)申请日 2013.05.21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0(2006.01) A47J 36/24(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大道 南 25 号 (72)发明人 陈炯锋 李德民 吴建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44264 代理人 唐强熙 邹涛 (54) 实。

2、用新型名称 光波加热电饭煲 (57) 摘要 一种光波加热电饭煲, 包括锅盖、 锅胆和外煲 体, 锅盖与外煲体相接, 外煲体内设置有保温罩、 光波加热管和反射罩, 锅胆设置在保温罩内, 光波 加热管位于锅胆的下方, 反射罩位于光波加热管 的下方, 锅胆与光波加热管之间还设置有网格板, 该网格板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可供光源穿透的孔 位。锅胆悬设在网格板的上方 ; 或者, 锅胆压接在 网格板上。 外煲体内设置有中框, 锅胆的顶部边缘 压接在中框上并与其配合固定。保温罩的顶部设 置有上开口, 保温罩的上开口与中框相连。 保温罩 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 网格板的一端与下开口相 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

3、 性能可靠、 操 作灵活、 制作成本低、 加热效果好、 节能环保的特 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80225 U CN 203280225 U *CN203280225U* 1/1 页 2 1. 一种光波加热电饭煲, 包括锅盖、 锅胆 (1) 和外煲体, 锅盖与外煲体相接, 外煲体内 设置有保温罩 (2) 、 光波加热管 (7) 和反射罩 (6) , 锅胆 (1) 设置在保温罩 (2) 内, 光波加热 管 (7)。

4、 位于锅胆 (1) 的下方, 反射罩 (6) 位于光波加热管 (7) 的下方, 其特征是锅胆 (1) 与 光波加热管 (7) 之间还设置有网格板 (4) , 该网格板 (4) 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可供光源穿透的 孔位。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 其特征是所述锅胆 (1) 悬设在网格板 (4) 的上方 ; 或者, 锅胆 (1) 压接在网格板 (4) 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 其特征是所述外煲体内设置有中框 (3) , 锅 胆 (1) 的顶部边缘 (1.1) 压接在中框 (3) 上并与其配合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 其特征。

5、是所述保温罩 (2) 的顶部设置有上 开口 (2.1) , 保温罩 (2) 的上开口 (2.1) 与中框 (3) 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 其特征是所述保温罩 (2) 的底部设置有下 开口 (2.2) , 网格板 (4) 的一端与下开口 (2.2) 相接, 反射罩 (6) 设置在网格板 (4) 的另一端, 反射罩 (6) 的侧壁与下开口 (2.2) 连成一体并构成加热腔 (6.1) , 光波加热管 (7) 设置在加 热腔 (6.1) 中。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 其特征是所述反射罩 (6) 包括一个以上的 反射凹面 (6.2) , 该反射凹。

6、面 (6.2) 呈半圆形、 半椭圆形或水波形。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任一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 其特征是所述外煲体内还设置有 感温器 (5) , 该感温器 (5) 位于外煲体的底部, 感温器 (5) 的一端穿过网格板 (4) 后与锅胆 (1) 相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光波加热电饭煲, 其特征是所述锅胆 (1) 采用玻璃、 陶瓷或金 属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80225 U 2 1/2 页 3 光波加热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 特别是一种光波加热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电饭煲在接通电源后, 其发热盘发热, 锅胆的。

7、温度随之升高, 锅胆中的食物被 加热。该发热盘具有升温快的特点, 但是, 也容易造成锅胆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在煮饭时 总是有局部的米饭被煮得很烂, 口感不好的弊端。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0003 中国专利文献号 CN201691661U 于 2011 年 01 月 05 日公开了一种光波加热式自动 烹饪机, 它包括光波炉、 锅, 带有顶盖的圆桶形机壳内, 与机壳同轴线的固装有隔热保温胆, 隔热保温胆的内底面装有反光板, 反光板上装有加热光波管, 加热光波管上面装有光波加 热炉面板, 机壳外壁上制有操作控制面板, 顶盖的中心位置装有电机和顶盖加热光波管, 顶 盖上还装有滤气孔、 手把, 。

8、在光波加热炉面板中心位置坐有锅, 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器 对接搅拌器, 搅拌器插入坐在光波加热炉面板上的锅内。 这种自动烹饪机结构复杂, 制作成 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性能可靠、 操作灵活、 制作成本 低、 加热效果好、 节能环保的光波加热电饭煲,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光波加热电饭煲, 包括锅盖、 锅胆和外煲体, 锅盖与外煲体相 接, 外煲体内设置有保温罩、 光波加热管和反射罩, 锅胆设置在保温罩内, 光波加热管位于 锅胆的下方, 反射罩位于光波加热管的下方, 其结构特征是锅胆与光波加热管之间还设置。

9、 有网格板, 该网格板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可供光源穿透的孔位。 0006 所述锅胆悬设在网格板的上方 ; 或者, 锅胆压接在网格板上。 0007 所述外煲体内设置有中框, 锅胆的顶部边缘压接在中框上并与其配合固定。 0008 所述保温罩的顶部设置有上开口, 保温罩的上开口与中框相连。 0009 所述保温罩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 网格板的一端与下开口相接, 反射罩设置在网 格板的另一端, 反射罩的侧壁与下开口连成一体并构成加热腔, 光波加热管设置在加热腔 中。 0010 所述反射罩包括一个以上的反射凹面, 该反射凹面呈半圆形、 半椭圆形或水波形。 0011 所述外煲体内还设置有感温器, 该感温器位于外。

10、煲体的底部, 感温器的一端穿过 网格板后与锅胆相接。 0012 所述锅胆采用玻璃、 陶瓷或金属制成。 0013 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波加热管工作时产生的光波, 直接辐射传递到锅胆的底部, 锅 胆中的食物被加热, 从而缩短食物烹调时间, 满足现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 ; 0014 由于光波加热管的加热时间更短, 故而能够减少食物内含的水分、 维生素及营养 成分等损失, 保持食物原汁原味。 说 明 书 CN 203280225 U 3 2/2 页 4 0015 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射罩将光波加热管的部分背向热能利用反射凹面反射到锅胆, 从而能够减少能量损失, 提高热效率。 0016 本实用新型通过感温器能够控。

11、制光波加热管的有效功率, 控制光波的强弱以及光 波聚散程度, 从而实现对不同食物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 0017 本实用新型中的网格板起到保护光波加热管的作用, 避免锅胆直接与光波加热管 相接触, 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8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 性能可靠、 操作灵活、 制作成本低、 加热效果好、 节 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为保温罩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 1 为锅胆, 1.1 为顶部边缘, 2 为保温罩, 2.1 为上开口, 2.2 为下开口, 3 为中 框, 4 为网格板, 5 为感。

12、温器, 6 为反射罩, 6.1 为加热腔, 6.2 为反射凹面, 7 为光波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3 参见图 1- 图 2, 本光波加热电饭煲, 包括锅盖、 锅胆 1 和外煲体, 锅盖与外煲体相 接, 外煲体内设置有保温罩 2、 光波加热管 7 和反射罩 6, 锅胆 1 设置在保温罩 2 内, 光波加 热管 7 位于锅胆 1 的下方, 反射罩 6 位于光波加热管 7 的下方, 锅胆 1 与光波加热管 7 之间 还设置有网格板 4, 该网格板 4 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可供光源穿透的孔位。 0024 锅胆 1 悬设在网格板 4 的上方 。

13、; 或者, 锅胆 1 压接在网格板 4 上。 0025 外煲体内设置有中框 3, 锅胆 1 的顶部边缘 1.1 压接在中框 3 上并与其配合固定。 0026 保温罩 2 呈筒状。保温罩 2 的顶部设置有上开口 2.1, 保温罩 2 的上开口 2.1 与中 框 3 相连。 0027 保温罩 2 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 2.2, 网格板 4 的一端与下开口 2.2 相接, 反射罩 6 设置在网格板 4 的另一端, 反射罩 6 的侧壁与下开口 2.2 连成一体并构成加热腔 6.1, 光波 加热管 7 设置在加热腔 6.1 中。 0028 反射罩 6 包括一个以上的反射凹面 6.2, 该反射凹面 6.2 呈半圆形、 半椭圆形或水 波形。 0029 外煲体内还设置有感温器 5, 该感温器 5 位于外煲体的底部, 感温器 5 的一端穿过 网格板 4 后与锅胆 1 相接。 0030 锅胆 1 采用玻璃、 陶瓷或金属制成。陶瓷可以采用紫砂。 0031 在本实施例中, 光波加热管 7 可以采用卤素管或石英管。 说 明 书 CN 203280225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8022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