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88493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449821.X

申请日:

20120906

公开号:

CN202875007U

公开日:

201304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1/00,A47J31/54

主分类号:

A47J31/00,A47J31/54

申请人:

朱锦明

发明人:

朱锦明

地址: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万兴西路三巷1号

优先权:

CN201220449821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姜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主体上方设有开水壶底座,其下方为内设有套筒的承载座,所述的主体内还设有水泵,水泵吸水管设于套筒内,水泵出水管设于开水壶底座上方。所述的套筒为主体内延伸的一段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内壁上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本取水加热器可直接安装到桶装水的桶口上,在实现取水的同时,还能密封水桶桶口,避免杂物进入,保证桶内用水清洁卫生。3)将水泵,开水壶整合到一起,安装在桶装水上,在降低用户购买费用的同时,还有利于家具环境的美观,整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1),主体上方设有开水壶底座(2),其下方为内设有套筒(31)的承载座(3),所述的主体(1)内还设有水泵,水泵吸水管(4)设于套筒(31)内,水泵出水管(5)设于开水壶底座(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31)为主体内延伸的一段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内壁上设有密封圈(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座(3)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水壶底座(2)为设于主体(1)上方的圆形沉台,其中心位置设有开水壶电极(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前方还设有控制水泵工作的操作开关(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出水管(5)可转动地安装在管座(51)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为了饮用桶装水中的纯净水,往往必须将重达20公斤左右的桶装水抬高到接近肩膀的高度,然后再将桶口朝下,嵌入饮水机的进水口上,方可得到所需的饮用水。显然这样的操作,对于力气较小的女性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即使力气较大者,若稍有不慎,也会出现桶装水滑落而伤击人体的隐患。同时,这种借助于饮水机的饮水方式,还存在着成本高、出水小的缺陷。为此,人们在桶装水上设计了抽水装置,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589371Y的《矿泉水或纯净水专用泵式装置》就披露了这样一种方案,其在桶盖上安装有出水泵,出水管经桶的下部进入泵的抽水口,泵的出水口与桶盖上的外凸出水口相连,在桶盖的侧面设有放空口。因此,采用这样的装置,能较好地解决桶装水安装在饮水机上的弊端。但由于出水泵和出水口均位于桶盖上,一方面使得出水口位置相对偏低,取水时,迫使人们作下蹲动作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又不便于桶盖的旋转操作。同时,由于出水管的出水口长期敞开,灰尘和有害细菌容易从该出水口处进入,而造成纯净水的污染,所以这样的结构仍需作进一步的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在具有方便取水的同时,还能保证桶内水清洁卫生。

本实用新型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主体上方设有开水壶底座,其下方为内设有套筒的承载座,所述的主体内还设有水泵,水泵吸水管设于套筒内,水泵出水管设于开水壶底座上方。

所述的套筒为主体内延伸的一段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内壁上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承载座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所述的开水壶底座为设于主体上方的圆形沉台,其中心位置设有开水壶电极。

所述的主体前方还设有控制水泵工作的操作开关。

所述的水泵出水管可转动地安装在管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本取水加热器可直接安装到桶装水的桶口上,在实现取水的同时,还能密封水桶桶口,避免杂物进入,保证桶内用水清洁卫生。3)将水泵,开水壶整合到一起,安装在桶装水上,在降低用户购买费用的同时,还有利于家具环境的美观,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1,主体上方设有开水壶底座2,其下方为设有套筒31的承载座3,所述的主体1内还设有水泵,水泵吸水管4设于套筒31内,水泵出水管5设于开水壶底座2上方。

所述的套筒31为主体内延伸的一段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内壁上设有密封圈32。

所述的承载座3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所述的开水壶底座2为设于主体1上方的圆形沉台,其中心位置设有开水壶电极21。

所述的主体1前方还设有控制水泵工作的操作开关11。

所述的水泵出水管5可转动地安装在管座51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加热器的套筒31套装在水桶6的桶口上,套筒内的密封圈有效密封套筒与桶口间的间隙,防止灰尘,细菌等进入到水桶内,保证桶内用水清洁卫生。同时,承载座3下端与桶装水的桶身接触,将加热器本身的重量承载于水桶上,使加热器安全、稳固的安装在桶口上。当用户需要用水时,将开水壶放在底座上,启动水泵,水泵通过吸水管将桶内的水抽入开水壶内加热供用户饮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器兼具取水和加热多种功能,将水泵,开水壶整合到一起,安装在现有桶装水的水桶6上,避免传统技术需要将水桶,水泵,开水壶三者分开购买使用,大量占用桌面空间,不利于家具环境的美观,整洁。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7500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7 CN 202875007 U *CN202875007U* (21)申请号 201220449821.X (22)申请日 2012.09.06 A47J 31/00(2006.01) A47J 31/54(2006.01) (73)专利权人 朱锦明 地址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万兴西路 三巷 1 号 (72)发明人 朱锦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025 代理人 姜林 (54) 实用新型名称 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57) 摘要 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

2、特征在于 : 其包 括主体, 主体上方设有开水壶底座, 其下方为内设 有套筒的承载座, 所述的主体内还设有水泵, 水泵 吸水管设于套筒内, 水泵出水管设于开水壶底座 上方。所述的套筒为主体内延伸的一段空心管, 所述的空心管内壁上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 有益效果是 : 1) 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 提高市场 竞争力。2) 本取水加热器可直接安装到桶装水的 桶口上, 在实现取水的同时, 还能密封水桶桶口, 避免杂物进入, 保证桶内用水清洁卫生。3) 将水 泵, 开水壶整合到一起, 安装在桶装水上, 在降低 用户购买费用的同时, 还有利于家具环境的美观, 整洁。 (51)Int.Cl. 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其包括主体 (1) , 主体上方设有开水壶底座 (2) , 其下方为内设有套筒 (31) 的承载座 (3) , 所述的主体 (1) 内还设有水泵, 水泵吸水管 (4) 设于套筒 (31) 内, 水泵出水管 (5) 设于开水壶底座 (2) 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套筒 (31) 为主体 内延伸的一段空心管, 所述的空心管内壁上。

4、设有密封圈 (3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承载座 (3) 呈上小 下大的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开水壶底座 (2) 为 设于主体 (1) 上方的圆形沉台, 其中心位置设有开水壶电极 (21)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主体 (1) 前方还设 有控制水泵工作的操作开关 (11)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水泵出水管 (5) 可 转动地安装在管座 (51) 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750。

5、07 U 2 1/2 页 3 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饮用桶装水中的纯净水, 往往必须将重达 20 公斤左右的桶装水抬高到接近 肩膀的高度, 然后再将桶口朝下, 嵌入饮水机的进水口上, 方可得到所需的饮用水。显然 这样的操作, 对于力气较小的女性是根本无法胜任的, 即使力气较大者, 若稍有不慎, 也会 出现桶装水滑落而伤击人体的隐患。同时, 这种借助于饮水机的饮水方式, 还存在着成 本高、 出水小的缺陷。为此, 人们在桶装水上设计了抽水装置,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 CN2589371Y 的。

6、 矿泉水或纯净水专用泵式装置 就披露了这样一种方案, 其在桶盖上安装 有出水泵, 出水管经桶的下部进入泵的抽水口, 泵的出水口与桶盖上的外凸出水口相连, 在 桶盖的侧面设有放空口。 因此, 采用这样的装置, 能较好地解决桶装水安装在饮水机上的弊 端。但由于出水泵和出水口均位于桶盖上, 一方面使得出水口位置相对偏低, 取水时, 迫使 人们作下蹲动作才能实现 ; 另一方面又不便于桶盖的旋转操作。 同时, 由于出水管的出水口 长期敞开, 灰尘和有害细菌容易从该出水口处进入, 而造成纯净水的污染, 所以这样的结构 仍需作进一步的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7、 生产加工方便, 在具有方便取水 的同时, 还能保证桶内水清洁卫生。 0004 本实用新型用以下方式实现的 : 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特征在于 : 其包括 主体, 主体上方设有开水壶底座, 其下方为内设有套筒的承载座, 所述的主体内还设有水 泵, 水泵吸水管设于套筒内, 水泵出水管设于开水壶底座上方。 0005 所述的套筒为主体内延伸的一段空心管, 所述的空心管内壁上设有密封圈。 0006 所述的承载座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0007 所述的开水壶底座为设于主体上方的圆形沉台, 其中心位置设有开水壶电极。 0008 所述的主体前方还设有控制水泵工作的操作开关。 0009 所述的水泵出水管可。

8、转动地安装在管座上。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1) 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 提高市场竞争力。2) 本取水 加热器可直接安装到桶装水的桶口上, 在实现取水的同时, 还能密封水桶桶口, 避免杂物进 入, 保证桶内用水清洁卫生。 3) 将水泵, 开水壶整合到一起, 安装在桶装水上, 在降低用户购 买费用的同时, 还有利于家具环境的美观, 整洁。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2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说 明 书 CN 202875007 U 3 2/2 页 4 0013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

9、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桶装水用取水加热器, 其 特征在于 : 其包括主体 1, 主体上方设有开水壶底座 2, 其下方为设有套筒 31 的承载座 3, 所 述的主体 1 内还设有水泵, 水泵吸水管 4 设于套筒 31 内, 水泵出水管 5 设于开水壶底座 2 上方。 0015 所述的套筒 31 为主体内延伸的一段空心管, 所述的空心管内壁上设有密封圈 32。 0016 所述的承载座 3 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 0017 所述的开水壶底座 2 为设于主体 1 上方的圆形沉台, 其中心位置设有开水壶电极 21。 0018 所述的主体 1 前方还设有控制水泵工作的操作开关 11。。

10、 0019 所述的水泵出水管 5 可转动地安装在管座 51 上。 0020 工作原理 : 使用时, 将加热器的套筒 31 套装在水桶 6 的桶口上, 套筒内的密封圈 有效密封套筒与桶口间的间隙, 防止灰尘, 细菌等进入到水桶内, 保证桶内用水清洁卫生。 同时, 承载座 3 下端与桶装水的桶身接触, 将加热器本身的重量承载于水桶上, 使加热器安 全、 稳固的安装在桶口上。 当用户需要用水时, 将开水壶放在底座上, 启动水泵, 水泵通过吸 水管将桶内的水抽入开水壶内加热供用户饮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器兼具取水和加 热多种功能, 将水泵, 开水壶整合到一起, 安装在现有桶装水的水桶 6 上, 。

11、避免传统技术需 要将水桶, 水泵, 开水壶三者分开购买使用, 大量占用桌面空间, 不利于家具环境的美观, 整 洁。 0021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 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 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875007 U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5007 U 5 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5007 U 6 3/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5007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