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7497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7 CN 202874975 U *CN202874975U* (21)申请号 201220379857.5 (22)申请日 2012.08.01 A47J 27/08(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 司 地址 312017 浙江省绍兴市世纪西街 3 号 (72)发明人 程志喜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赵芳 徐关寿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 力。
2、锅, 包括锅体、 内锅、 安装在锅体上的锅盖, 所述 锅盖包括朝向所述内锅的下表面, 所述锅盖的下 表面安装有冷却管, 所述冷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 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冷却管直接充 分与蒸汽接触, 实现快速冷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包括锅体、 内锅、 安装在锅体上的锅盖, 所述锅盖包括 朝向所述内锅的下表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的下表面安装有冷却管, 所述冷却管包括。
3、进 水口和出水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锅盖的下表面包 括较高表面和较低表面, 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较高表面处, 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说较低表面 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管为连 续弯曲的冷却管。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管的形 状为 U 型或 S 型。 5. 根据权利要求 2、 3 或 4 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 管的进水口连接储水容器, 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连接接水容器。 6. 根据权利要求。
4、 1 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管的进 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到供水系统,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和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泵。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管通过 活动或固定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锅盖的下表面。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锅盖包括上 盖内衬和内锅盖, 所述下表面形成在所述内锅盖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74975 U 2 1/2 页 3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尤其是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
5、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电压力锅具有烹饪快速, 烹饪温度高, 食物口感好等众多优点已成为我们 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器具, 但是现在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是虽然电压力锅将食物很快 烹饪好了, 但是因为锅内的高压, 不能及时打开锅盖, 这给使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专利 CN200920265388 提到的一种冷却结构, 即通过在锅盖上开大缺口, 安装一冷却盘, 冷却盘 上开有导水槽, 在冷却盘上加一冷却盘盖, 冷却盘盖和冷却盘密封结合, 使导水槽形成导水 通道, 通过水泵供水使冷却水通过导水槽循环来和冷却盘热交换, 降低了冷却盘的温度, 冷 却盘通过锅盖开的缺口和锅内直接接触, 从而降低锅内蒸汽温。
6、度, 达到快速开盖的目的, 很 显然, 该方案中的冷却盘组件结构复杂, 安装麻烦, 它需要在锅盖上开个很大的孔, 因锅内 压力比较大, 对锅盖强度要求较高, 以及冷却盘本身强度限制, 所以做的比较厚, 在烹饪过 程中冷却盘吸收热量比较多, 将它温度降下来就需要很长时间, 导致整体降温效果不好, 另 外, 冷却盘应结构及强度问题不能做的太大, 且只有底下那个面与蒸汽接触, 其它面不能起 到冷却作用, 所以与蒸汽接触面积比较小, 冷却效果不好。 0003 另外, 专利 CN200720188046 通过在锅盖上表面焊接水管, 然后通过水管和锅盖的 热交换来降低锅盖温度, 锅盖温度降低与内部蒸汽热交。
7、换, 从而使锅内压力降低, 该结构的 冷却管是通过冷却锅盖, 锅盖再冷却内部蒸汽来降压的, 锅盖储能比较多, 大量的冷却水用 于冷却锅盖, 所以对于快速降压效果不是很好。 另有一些风冷结构的, 通过加速内锅或锅盖 等冷却降低冷却等待时间。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快冷装置的电压力锅。 0005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包括锅体、 内锅、 安装在锅体上的锅盖, 所述锅盖包 括朝向所述内锅的下表面, 所述锅盖的下表面安装有冷却管, 所述冷却管包括进水口和出 水口。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锅盖的下表面包括较高。
8、表面和较低表面, 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较 高表面处, 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说较低表面处。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冷却管为连续弯曲的冷却管。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冷却管的形状为 U 型或 S 型。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连接储水容器, 所述冷却管的出水口连接接水容 器。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到供水系统,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 箱和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泵。 说 明 书 CN 202874975 U 3 2/2 页 4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冷却管通过活动或固定的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锅盖的下表面。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内衬和内锅。
9、盖, 所述下表面形成在所述内锅盖上。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冷却管直接充分与蒸汽接触, 实现快速冷却。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电压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2 是图 1 中锅盖的示意图。 0017 图 3 是图 2 锅盖的示意图。 0018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电压锅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 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 本实用新型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 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0020 如图 1、 2。
10、 及 3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带冷却装置的电压力锅, 包括锅体 (图中未显 示) , 放置在锅体内的内锅 1, 安装在锅体上并盖住内锅 1 的锅盖 2, 锅盖 2 上安装有密封圈 8, 从而锅盖 2 与内锅 1 形成密封, 锅盖 2 还包括朝向内锅 1 的下表面 12, 下表面 12 上安装 有冷却管 3, 冷却管 3 是连续弯曲的冷却管 3, 冷却管 3 的形状为 U 型或 S 型或其他合适的 形状。冷却管 3 包括进水口 4 和出水口 5, 进水口 4 连接到储水容器 6, 出水口 5 连接到接 水容器 7。锅盖 2 的下表面 12 包括较高表面 12a 和较低表面 12b, 所述进水口 。
11、4 位于所述 较高表面 12a 处, 所述出水口 5 位于所说较低表面 12b 处, 较高表面 12a 与较低表面 12b 最 好为连续形成的斜面, 这样冷却管 3 可以整体呈水平状。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 3 可以通过 活动或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锅盖 2 的下表面, 活动连接如插接、 螺纹或卡扣等方式, 固定连接如 : 焊接等方式。另外, 本实用新型的锅盖 2 可以包括上盖内衬和内锅盖, 锅盖 2 的下表面 12 形成在内锅盖上。 0021 当锅内食物烹饪结束后, 为了快速打开锅盖, 用户可以通过进水口 4 注入冷水, 冷 水通过自身重力, 在冷却管 3 内流动, 经过与内锅 1 内蒸汽的热。
12、量交换后, 通过出水口 5 流 出到接水容器 7, 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此外, 锅盖 2 的下表面 12 也可以是呈水平面 状, 此时冷却管 3 需倾斜安装到锅盖 2 的下表面 12 上, 从而利用冷水的自身重力实现快速 冷却。通过冷却管 3 直接与内锅 1 内的蒸汽接触, 并且冷却管 3 特有的形状, 冷却面积大, 抗压强度大, 实现高效快速冷却内锅内压力。 0022 如图 4 所示, 本实用新型注水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冷却管 3 与供水系统连接, 供水 系统包括水箱 11 和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水泵 10。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水泵组件自动控制 的方式来实现注入冷水, 该方式可以不利用冷却水的自身重力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流动。 说 明 书 CN 202874975 U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75 U 5 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75 U 6 3/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75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