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尘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7522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7 CN 202875225 U *CN202875225U* (21)申请号 201220460710.9 (22)申请日 2012.09.11 A47L 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金华市盛和柴油机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321201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孙 宅村 (72)发明人 何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3 代理人 胡杰平 (54) 实用新型名称 吸尘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吸尘装置。它解决了现有。
2、技术设计不够 合理等技术问题。 本吸尘装置包括呈筒状的本体, 本体的一端为进气端, 另一端为排气端, 所述的本 体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 在负压进气通道的进气 端设有气源, 负压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本体的排 气端连通且出气端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与现 有的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设计合 理, 结构简单, 吸尘效果好, 使用寿命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吸尘装置, 包括呈筒状的本体 (1) , 本体。
3、 (1) 的一端为进气端, 另一端为排气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体 (1) 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 (1a) , 在负压进气通道 (1a) 的进气端设 有用于向负压进气通道 (1a) 内输入空气的气源, 负压进气通道 (1a) 的出气端与本体 (1) 的 排气端连通且出气端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体 (1) 包括第一壳体 (11) 和第二壳体 (12) , 所述的第一壳体 (11) 和第二壳体 (12) 通过可拆结构固连, 在第一壳体 (11) 和第二壳体 (12) 之间设有环形套 (31) , 在环形套 (31) 外壁开设环形凹。
4、槽 (32) , 环形凹 槽 (32) 与第二壳体 (12) 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33) , 在第二壳体 (12) 上设有与环形空腔 (33) 连通的进气孔 (34) , 上述的气源设在进气孔 (34) 的进气端, 在环形套 (31) 径向方向上设有 若干均能连通环形空腔 (33) 和第二壳体 (12) 的排气孔 (35) , 所述的排气孔 (35) 分别设置 在环形凹槽 (32) 的底部且均朝下向内倾斜设置, 所述的第二壳体 (12) 的内径大于环形套 (31) 的内径, 所述的进气孔 (34) 、 环形空腔 (33) 和排气孔 (35) 连通形成上述的负压进气通 道 (1a) 。 3. 根。
5、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环形套 (31) 与第一壳体 (11) 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 所述的环形套 (31) 与第二壳体 (12) 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 形套 (31) 一端的第一密封圈 (41) ; 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套 (31) 另一端的第二密 封圈 (42) 。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拆结构包括穿设在第一壳 体 (11) 上的若干螺钉 (51) , 在第二壳体 (12) 上开有若干螺孔 (52) , 所述的螺钉 (51。
6、) 与螺 孔 (52) 一一对应且螺纹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75225 U 2 1/3 页 3 吸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护环境, 已经设 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吸尘装置, 吸尘装置的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 其可应用于工业领域, 也可 以应用于平时的生活中, 现有的吸尘装置中, 有这样一种吸尘装置, 其包括筒状的本体, 本 体一端为进气口, 另一端为出气口, 在出气口设置一个负压装置, 大致多是叶轮之类的部 件, 在进气口连接集尘器, 。
7、集尘器不断向本体进气, 位于出气口的负压装置产生的气流使从 集尘器流向本体的气流速度加快, 达到吸尘目的, 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使用要求, 但 是, 该方案的吸尘效果较差, 而且还需要经常清理叶轮上的污物, 设计不合理, 另外, 使用寿 命也较短。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吸尘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而提供一种吸尘效果 更好, 结构更简单的吸尘装置。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 本吸尘装置, 包括呈筒状的本 体, 本体的一端为进气端, 另一端为排气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体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 在负压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设有气源, 负。
8、压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本体的排气端连通且出气端 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气源可以是送风机。 0005 当处于吸尘工作状态时, 气源不断向负压进气通道进气, 负压进气通道输送的高 速气流从本体的排气端排出, 顺带吹走本体排气端处的气体, 降低排气端的气压, 使本体的 进气端与出气端之间形成压差, 本体内的空气从进气端自动流向排气端, 通过该压差的作 用可将含灰尘的空气和杂物从进气端吸入, 并从本体的排气端排出, 达到吸尘的效果。 0006 在上述的吸尘装置中, 所述的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的第一壳体和 第二壳体通过可拆结构固连, 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环形套, 在环形套外壁开设 环。
9、形凹槽, 环形凹槽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在第二壳体上设有与环形空腔连通的 进气孔, 上述的气源设在进气孔的进气端, 在环形套径向方向上设有若干均能连通环形空 腔和第二壳体的排气孔, 所述的排气孔分别设置在环形凹槽的底部且均朝下向内倾斜设 置, 所述的第二壳体的内径大于环形套的内径, 所述的进气孔、 环形空腔和排气孔连通形成 上述的负压进气通道。 0007 结构简单, 容易制造和生产, 另外, 可拆结构可提高生产效率 (组装或者是拆卸) 。 0008 在上述的吸尘装置中, 所述的环形套与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 所述的 环形套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防止漏气。 0009 在。
10、上述的吸尘装置中, 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套一端的第一密封 圈 ; 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套另一端的第二密封圈。密封效果好。 说 明 书 CN 202875225 U 3 2/3 页 4 0010 在上述的吸尘装置中, 所述的可拆结构包括穿设在第一壳体上的若干螺钉, 在第 二壳体上开有若干螺孔, 所述的螺钉与螺孔一一对应且螺纹连接。安装拆卸简单方便。 0011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吸尘装置的优点在于 : 1、 设计更合理、 结构更简单。2、 当处 于吸尘工作状态时, 气源不断向负压进气通道进气, 负压进气通道输送的气流与本体内的 气流产生压差, 通过该压差的作用可将含灰尘的空气。
11、和杂物快速的从本体的排气端排出, 吸尘效果好。3、 安装拆卸简单方便。4、 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本体 1、 负压进气通道 1a、 第一壳体 11、 第二壳体 12、 环形套 31、 环形凹槽 32、 环形空腔 33、 进气孔 34、 排气孔 35、 第一密封圈 41、 第二密封圈 42、 螺钉 51、 螺孔 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 如图1、 2所示, 本吸尘装置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 本体1。
12、的一端为进气端, 另一端为 排气端, 在本体 1 上设有负压进气通道 1a, 在负压进气通道 1a 的进气端设有用于向负压进 气通道 1a 内输入空气的气源, 负压进气通道 1a 的出气端与本体 1 的排气端连通且出气端 的朝向偏向排气端方向。该气源可以是送风机。 0017 具体的, 上述的本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 该第 一壳体 11 和第二壳体 12 通过可拆结构固连, 具体的, 该可拆结构包括穿设在第一壳体 11 上的若干螺钉 51, 在第二壳体 12 上开有若干螺孔 52, 螺钉 51 与螺孔 52 一一对应且螺纹连 接。进一步的, 在第一壳体 11 。
13、和第二壳体 12 之间设有环形套 31, 在环形套 31 外壁开设环 形凹槽 32, 环形凹槽 32 与第二壳体 12 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33, 在第二壳体 12 上设有与环形 空腔 33 连通的进气孔 34, 上述的气源设在进气孔 34 的进气端, 在环形套 31 径向方向上设 有若干均能连通环形空腔 33 和第二壳体 12 的排气孔 35, 该排气孔 35 分别设置在环形凹 槽 32 的底部且均朝下向内倾斜设置, 为了方便排尘, 第二壳体 12 的内径大于环形套 31 的 内径, 另外, 这里的进气孔 34、 环形空腔 33 和排气孔 35 连通形成上述的负压进气通道 1a。 0018 为。
14、了防止连接处漏气, 如图 1 所示, 在环形套 31 与第一壳体 11 之间设有第一密封 结构, 在环形套 31 与第二壳体 12 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具体的, 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 设在环形套 31 一端的第一密封圈 41 ; 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套 31 另一端的第二密 封圈 42。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当进气孔34的进气端的气源不断向环形空腔33进气时, 通过排气 孔 35 将气流输送至第二壳体 12 的排气端, 而该气流与第一壳体 11 进入第二壳体 12 内的 气流之间产生压差, 通过压差的作用, 可快速的吸入第一壳体11进入第二壳体12内的气流 中的含灰尘的空气和杂物。
15、, 吸尘效果好, 另外, 本装置可适用于各种吸尘设备上。 002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875225 U 4 3/3 页 5 002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 1、 负压进气通道 1a、 第一壳体 11、 第二壳体 12、 环形 套31、 环形凹槽32、 环形空腔33、 进气孔34、 排气孔35、 第一密封圈41、 第二密封圈42、 螺钉 51、 螺孔 52 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 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 ;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 神相违背的。 说 明 书 CN 202875225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522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