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电饭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电饭煲.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51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19 CN 203000515 U *CN203000515U* (21)申请号 201220638350.7 (22)申请日 2012.11.28 A47J 2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九阳欧南多小家电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白杨街道 22 号大街 52 号 A 区 (72)发明人 朱泽春 莫若海 王清伟 (54) 实用新型名称 高效电饭煲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电饭煲, 包括锅体、 内胆、 上盖, 内胆放置在锅体内, 上盖扣合内胆,。
2、 锅 体包括外壳和内罩, 所述锅体还包括发泡聚丙烯 粒子制成的隔热罩, 该隔热罩环绕内胆侧壁设在 外壳和内罩之间。发泡聚丙烯粒子耐高温具强韧 性、 生产效率高、 环境污染小、 可压缩弹性强、 发泡 倍数高、 导热系数低等诸多优点, 由该材料制成的 隔热罩同样具有上述特点, 使得该隔热罩安装简 单, 成型容易, 不会增大电饭煲的结构, 重量增加 也少, 此外, 运输过程中还可以对电饭煲起到加强 韧性的作用, 减少其运输损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
3、(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515 U CN 203000515 U *CN203000515U* 1/1 页 2 1. 一种高效电饭煲, 包括锅体、 内胆、 上盖, 内胆放置在锅体内, 上盖扣合内胆, 锅体包 括外壳和内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锅体还包括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罩, 该隔热罩环绕 内胆侧壁设在外壳和内罩之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热罩的厚度为 5 mm -50mm。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高效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盖包括外盖和内盖, 内盖和外 盖之间设有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盖。 4. 如权利要求 3 。
4、所述的高效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热盖与内盖紧贴。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高效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热盖的厚度为 3 mm -50mm。 6. 如权利要求 1 至 5 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锅体还包括隔热 底板, 隔热底板上设有异物排出孔。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高效电饭煲,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隔热底板设有向异物排出孔的 斜度, 该斜度的范围为 2-30 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00515 U 2 1/3 页 3 高效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器具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
5、2 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 压力煲普遍存在加热效率低、 热量损失严重的弊端, 造成上 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锅体散热太快, 不能很好的将加热盘的热量保留在内胆内, 还 可能会导致锅体外壁烫手的危险。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行业内出现了在锅体中设置隔热棉。 然而, 隔热棉虽然有很好的 隔热效果, 当其高温状态下会发出难闻的味道, 影响制作食物的香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高、 可靠安全的电饭煲。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6 一种高效电饭煲, 包括锅体、 内胆、 上盖, 内胆放置在锅体内, 上盖扣合内胆, 锅体 包括外壳和内罩。
6、, 所述锅体还包括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罩, 该隔热罩环绕内胆侧壁 设在外壳和内罩之间。 0007 所述隔热罩的厚度为 5 mm -50mm。 0008 所述上盖包括外盖和内盖, 内盖和外盖之间设有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盖。 0009 所述隔热盖与内盖紧贴。 0010 所述隔热盖的厚度为 3 mm -50mm。 0011 所述锅体还包括隔热底板, 隔热底板上设有异物排出孔。 0012 所述隔热底板设有向异物排出孔的斜度, 该斜度的范围为 2-30 度。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电饭煲, 包括锅体、 内胆、 上盖, 内胆放置在锅体内, 上盖扣合 内胆。
7、, 锅体包括外壳和内罩, 所述锅体还包括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罩, 该隔热罩环绕 内胆侧壁设在外壳和内罩之间。发泡聚丙烯粒子耐高温具强韧性、 生产效率高、 环境污染 小、 可压缩弹性强、 发泡倍数高、 导热系数低等诸多优点, 由该材料制成的隔热罩同样具有 上述特点, 使得该隔热罩安装简单, 成型容易, 不会增大电饭煲的结构, 重量增加也少, 此 外, 运输过程中还可以对电饭煲起到加强韧性的作用, 减少其运输损坏。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上盖包括外盖和内盖, 内盖和外盖之间设有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 的隔热盖。 0016 同样道理, 所述锅体还包括隔热底板, 隔热底板上设有异物排出孔。 设置异。
8、物排出 孔, 避免用户使用过程中, 落入锅体内的米粒或水等可以排出, 避免其在锅体内滋生细菌的 风险。进一步地, 所述隔热底板设有向异物排出孔的斜度, 该斜度的范围为 2-30 度。设置 该斜度可以对异物起到导向作用。 说 明 书 CN 203000515 U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高效电饭煲的第一实施方式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高效电饭煲的第二实施方式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高效电饭煲的第三实施方式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
9、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 : 0022 实施方式一 : 0023 请参阅图 1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高效电饭煲的第一实施方式, 该高效电饭煲 10, 包 括锅体 11、 内胆 12、 上盖 13, 内胆 12 放置在锅体 11 内, 上盖 13 扣合内胆 12。锅体 11 包括 外壳 111、 内罩 112 以及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罩 113, 该隔热罩 113 环绕内胆 12 侧壁 设在外壳 111 和内罩 112 之间。 0024 所述隔热罩 113 的厚度为 5 mm -50mm, 其紧贴内罩 112, 以减少内罩 112 对空间的 热散失。若隔热罩 113 该厚度低于 5m。
10、m, 绝热效果较差, 达不到理想效果 ; 若厚度大于 50mm, 则造成部分浪费, 成本增加较多。 另外, 由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罩具有较好的可压缩 弹性, 在制造安装过程中, 可实现隔热罩 113 与内罩 112 及外壳 111 的过盈配合, 无需另外 设置密封结构, 结构简单。发泡聚丙烯粒子其发泡效率高, 可实现 1 至 100 倍的发泡倍率调 节, 因此, 无需改变现有电饭煲或压力煲的外形尺寸, 直接根据其锅体的内部空间, 选择发 泡倍数, 即可实现制作隔热罩, 简单实用。此外, 由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罩具有较高 的韧性和质量小的特点, 安装在电饭煲上, 在质量增加较小的情况下,。
11、 大大加强锅体的整体 韧性, 使得其更加安全, 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 考虑质量、 韧性和隔热效 果三个因素, 选用发泡倍率为 10 到 80 倍之间的发泡聚丙烯, 且厚度优选为 30mm。 0025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的隔热罩 13, 将电饭煲 10 的热量与外界隔 绝, 避免其散失, 提升了热效率, 避免外壳111烫手的危险, 且增加了锅体11的韧性, 进而避 免运输过程中, 挤压等造成外壳 111 变形损伤的风险, 提升了电饭煲 10 的整体安全性能。 0026 此外, 所述隔热罩 13 可以直接根绝锅体的尺寸, 由发泡聚丙烯粒子热压成型制 成, 制作简单。
12、, 成品率高。且制成的隔热罩 13 可回收利用。此外, 由于聚丙烯在 110 度的高 温下, 无异味, 不会影响制作食物的香味, 污染少。 0027 可以理解, 所述隔热罩也可以用在压力煲或电饭锅上。这种非本实用新型本质的 变化, 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0028 实施方式二 : 0029 请参阅图 2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高效电饭煲的第二实施方式, 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 区别在于 : 所述上盖 13 包括外盖 21 和内盖 22, 内盖 22 和外盖 21 之间设有发泡聚丙烯粒 子制成的隔热盖 23。 0030 所述隔热盖 23 的厚度为 3 mm -50mm, 其与内盖 22 紧贴。若隔热。
13、罩 113 该厚度 低于 3mm, 绝热效果较差, 达不到理想效果 ; 若厚度大于 50mm, 则造成部分浪费, 成本增加较 多。由于上盖 13 部分较内胆 12 的侧壁散失的热量少, 因此, 其隔热盖 23 可比侧壁的隔热 罩 113 薄。另外, 发泡聚丙烯粒子制成隔热盖 23 同样可以增加上盖的韧性, 避免其变形风 说 明 书 CN 203000515 U 4 3/3 页 5 险。在本实施方式中, 考虑质量、 韧性和隔热效果三个因素, 选用发泡倍率为 10 到 80 倍之 间的发泡聚丙烯, 且厚度优选为 10mm。 0031 本实施方式, 采用上盖和侧壁双重隔热, 进一步提升电饭煲的效率。。
14、 0032 可以理解, 所述隔热盖也可以用在压力煲或电饭锅上。这种非本实用新型本质的 变化, 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0033 本实施方式的其它有益效果和结构均以第一实施方式一致,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0034 实施方式三 : 0035 请参阅图 3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高效电饭煲的第三实施方式, 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 区别在于 : 所述锅体 11 还包括隔热底板 31, 隔热底板 31 上设有异物排出孔 32。 0036 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隔热底板 31 的厚度与侧壁的隔热罩 13 的厚度相同。该隔热 底板 31 设有向异物排出孔 32 的斜度, 该斜度的范围为 2-30 度。该斜度对落入。
15、锅体 11 内 的异物将其导向至异物排出孔 32。若该斜度小于 2 度, 对水以外的异物导向效果不明显 ; 若该厚度大于 30 度, 在隔热底板 31 向异物排出孔 32 方向, 距离内罩 112 的距离较远, 空间 大, 隔热效果差。因此, 本实施方式中, 设定最佳角度为 15 度。 0037 本实施方式, 采用上盖、 侧壁和底部的全方位立体隔热, 隔热效果更好, 且全方位 增加了电饭煲的韧性。 0038 本实施方式的其它有益效果和结构均以第二实施方式一致,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说 明 书 CN 203000515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15 U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15 U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15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