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71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19 CN 203000710 U *CN203000710U* (21)申请号 201220623886.1 (22)申请日 2012.11.22 A47K 3/022(2006.01) A61H 1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林彬 地址 355000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富春路富 春花园别墅 1 号 (72)发明人 林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林捷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
2、盆, 包 括内盆、 外盆、 动力机构、 设在内盆盆腔底部的按 摩滚轮和设在盆面上的控制面板, 其特征是动力 机构安装在内盆与外盆的间隙空腔中, 该间隙空 腔处于盆体的一侧上, 动力机构的输出轴穿过内 盆壁, 在内盆壁与输出轴间设有轴封 ; 盆腔中设 有两排按摩滚轮, 至少第一按摩滚轮与所述的输 出轴轴接, 第二按摩滚轮与输出轴传动连接。 本实 用新型采用侧置动力机构, 同样双排按摩滚轮结 构, 可减少一半内盆壁开孔, 只需一个或者两个轴 封即可解决水密封问题, 减低漏水风险 ; 再者动 力机构侧置后, 可减小盆腔中央凸鼻部的体积, 使 得双脚可轻易跨过, 互搓脚面, 对脚面进行按摩, 另外, 。
3、也比传统足浴盆更节约水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710 U CN 203000710 U *CN203000710U* 1/1 页 2 1. 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包括内盆、 外盆、 动力机构、 设在内盆盆腔底部的按摩滚轮 和设在盆面上的控制面板, 其特征是动力机构安装在内盆与外盆的间隙空腔中, 该间隙空 腔处于盆体的一侧上, 动力机构的输出轴穿过内盆壁, 在内盆壁与输出轴间设有轴封 ; 盆腔 中设有两排。
4、按摩滚轮, 至少第一按摩滚轮与所述的输出轴轴接, 第二按摩滚轮与输出轴传 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其特征是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蜗轮 箱, 所述的蜗轮箱为单蜗轮结构, 只有一输出轴, 该输出轴与第一按摩滚轮轴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其特征是第二按摩滚轮通过第 一按摩滚轮与输出轴传动连接, 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中间分别设有齿轮, 两齿轮 间通过两个过渡齿轮形成啮合传动 ; 在该齿轮外侧设有一盖体, 该盖体直接固定在盆腔底 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其特征是第二按摩滚轮与。
5、输出 轴传动连接是指输出轴在内盆外侧的一段上固定有齿轮, 齿轮通过两过渡齿轮与第二输出 轴上的齿轮啮合, 第二输出轴穿过内盆壁后与第二按摩滚轮轴接, 第二输出轴与内盆壁间 设有轴封。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其特征是过渡齿轮通过一轴座锁固 在盆腔底部上, 该轴座包括有 T 形头销轴和底座, T 形头销轴穿过过渡齿轮的中心 孔后锁固在底座上, 底座再锁固在盆腔底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其特征是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蜗轮 箱, 所述的蜗轮箱为双蜗轮结构, 有两根输出轴, 两输出轴分别穿过内盆壁, 且分别设有轴 封, 两输出轴分别与第一。
6、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轴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其特征是动力机构包括双头电机和 蜗轮箱, 所述双头电机带动二个单蜗轮的蜗轮箱, 双轴输出, 两输出轴分别穿过内盆壁, 且 分别设有轴封, 两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轴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其特征是动力机构的同一侧的盆面 上设有控制面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00710 U 2 1/3 页 3 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技术领域 :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尤其是动力和控制面板均侧置的足浴 盆。 背景技术 : 0002 现有电热。
7、足浴盆已被市场广泛接受, 其具有使用方便、 水体自动循环加热、 以及足 底按摩的特色, 能针对足底进行按摩泡浴理疗。足浴盆结构大体包括有内盆和外盆, 内盆 具有一盆腔, 盆腔底部设有按摩源, 盆腔用以盛装清水和提供足浴之需。内、 外盆之间的间 隙空腔, 安装有水泵、 电加热设施和驱动按摩源动作的动力机构,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有电 机和变速箱。 足浴盆的按摩源大多为按摩滚轮, 为了提高按摩效率, 一般采用前后两排按摩 滚轮的设计方案 ; 而动力机构为中置设计, 也即内盆中部设有凸鼻部, 动力机构安装在凸鼻 部形成的空间中, 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两根输出轴的四个输出轴端部分别伸出凸鼻部的 两侧, 。
8、分别与对应的按摩滚轮轴接, 驱动按摩滚轮旋转。 此结构中, 需采用四个轴封, 才能满 足防水要求, 不但装配麻烦, 也给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何提供减少轴封用量的足浴 盆, 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驱动按摩滚轮的动力机构侧置、 减少轴封用量的足 浴盆 ; 其次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种足浴盆控制面板侧置的结构。 0004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包括内盆、 外盆、 动 力机构、 设在内盆盆腔底部的按摩滚轮和设在盆面上的控制面板, 其特征是动力机构安装 在内盆与外盆的间隙空腔中, 该间隙空腔处于盆体的一侧上。
9、, 动力机构的输出轴穿过内盆 壁, 在内盆壁与输出轴间设有轴封 ; 盆腔中设有两排按摩滚轮, 至少第一按摩滚轮与所述的 输出轴轴接, 第二按摩滚轮与输出轴传动连接。侧置的动力机构, 可减少轴封个数, 给装配 带来便利。 0005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蜗轮箱, 所述的蜗轮箱为单蜗轮结构, 只有一输出轴, 该 输出轴与第一按摩滚轮轴接。 0006 所述第二按摩滚轮通过第一按摩滚轮与输出轴传动连接, 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 摩滚轮中间分别设有齿轮, 两齿轮间通过两个过渡齿轮形成啮合传动 ; 在该齿轮外侧设有 一盖体, 该盖体直接固定在盆腔底部。 0007 或者第二按摩滚轮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是指输出轴在。
10、内盆外侧的一段上固定有齿 轮, 齿轮通过两过渡齿轮与第二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 第二输出轴穿过内盆壁后与第二按 摩滚轮轴接, 第二输出轴与内盆壁间设有轴封。 0008 所述过渡齿轮通过一轴座锁固在盆腔底部上, 该轴座包括有 T 形头销轴和底座, T 形头销轴穿过过渡齿轮的中心孔后锁固在底座上, 底座再锁固在盆腔底部上, 形成过度齿 轮的定位。 说 明 书 CN 203000710 U 3 2/3 页 4 0009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蜗轮箱, 所述的蜗轮箱为双蜗轮结构, 有两根输出轴, 两 输出轴分别穿过内盆壁, 且分别设有轴封, 两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 轴接。 0010 所。
11、述动力机构包括双头电机和蜗轮箱, 所述双头电机带动二个单蜗轮的蜗轮箱, 双轴输出, 两输出轴分别穿过内盆壁, 且分别设有轴封, 两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按摩滚轮和第 二按摩滚轮轴接。 0011 所述动力机构的同一侧的盆面上设有控制面板, 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和顺手。 0012 本实用新型采用侧置动力机构, 同样双排按摩滚轮结构, 可减少一半内盆壁开孔, 只需一个或者两个轴封即可解决水密封问题, 减低漏水风险 ; 动力机构侧置后, 可减小盆腔 中央凸鼻部的体积, 使得双脚可轻易跨过, 互搓脚面, 对脚面进行按摩, 另外, 也比传统足浴 盆更节约水量 ; 再者, 控制面板设在盆面的一侧, 方便顺势操作, 减。
12、少弯腰的弧度, 更人性化 设计, 尤其适合老人家使用。 附图说明 : 0013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 0014 图 1 动力侧置式足浴盆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5 图 2 动力侧置式足浴盆外壳剖面示意图 0016 图 3 动力侧置式足浴盆剖面示意图 0017 图 4 动力侧置式足浴盆盆底局部分解示意图 0018 其中 0019 1- 内盆 11- 盆腔 12- 内盆壁 0020 2- 外盆 21- 间隙空腔 3- 动力机构 0021 31- 电机 32- 蜗轮箱 33- 输出轴 0022 4- 按摩滚轮 41- 第一按摩滚轮 42- 第二按摩滚轮 0023 43- 齿轮 。
13、44- 过渡齿轮 441-T 形头销轴 0024 442- 底座 443- 螺丝 45- 盖体 0025 5- 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 0026 参照图 1、 图 2、 图 3 和图 4, 动力侧置式足浴盆, 包括内盆 1、 外盆 2、 动力机构 3 和 按摩滚轮 4, 控制面板 5 ; 动力机构 3 包括电机 31 和蜗轮箱 32, 本图例的蜗轮箱 32 为单蜗 轮结构, 只有一输出轴 33 ; 所述的动力机构 3 安装在内盆 1 与外盆 2 的间隙空腔 21 中, 该 间隙空腔 21 处于盆体的一侧上, 也即侧置结构, 动力机构 3 的输出轴 33, 准确地说是蜗轮 箱 32 的输出轴。
14、 33 穿过内盆壁 12, 在内盆壁 12 与输出轴 33 间设有轴封, 轴封为现有技术, 图例中省略之 ; 内盆 1 的盆腔 11 中设有两排按摩滚轮 4, 第一按摩滚轮 41 与所述的输出轴 33 轴接, 借助输出轴 33 端的方形轴段插入第一按摩滚轮端部方形方孔中, 形成轴接结构, 可方便拆卸按摩滚轮4进行清洁作业 ; 而第二按摩滚轮42与第一按摩滚轮41传动连接 ; 所 述的传动连接, 是指第一按摩滚轮 41 和第二按摩滚轮 42 中间分别设有齿轮 43, 两齿轮 43 间通过两个过渡齿轮 44 形成啮合传动, 这样两排按摩 4 在电机 31 驱动下, 可产生相向或者 说 明 书 CN。
15、 203000710 U 4 3/3 页 5 相背旋转, 对足底进行按摩 ; 在所述齿轮 43 外侧设有一盖体 45, 该盖体 45 直接固定在盆腔 11 底部。 0027 如图 4, 所述过渡齿轮 44 通过一轴座锁固在盆腔 11 底部上, 该轴座包括有 T 形头 销轴 441 和底座 442, T 形头销轴 441 穿过过渡齿轮 44 的中心孔后锁固在底座 442 上, 底座 442 再锁固在盆腔 11 底部上, 所述的锁固均可采用螺丝 443 锁定, 简化装配流程。 0028 根据上述原理, 通过中间齿轮传动, 可达到设置二组以上按摩滚轮的实施方案。 0029 除了上述传动方案外, 还可。
16、有以下列三种结构, 均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0030 其一 : 动力机构 3 中的蜗轮箱 32, 采用双蜗轮结构, 准确地说是单头输出的电机驱 动一对蜗轮, 有两根输出轴33, 两输出轴33分别穿过内盆壁12, 且分别设有轴封, 两输出轴 33 分别与第一按摩滚轮 41 和第二按摩滚轮 42 轴接。采用此结构时, 电机 31 可直立固定在 间隙空腔21中, 电机31处于高位, 成倒立状态, 也只有侧置结构时, 才有更大的空腔容纳倒 立的电机 31。本结构的优势是双排按摩滚轮 4 力道一致, 动力传递效率高, 即使内盆 1 漏 水, 也无法浸入电机 31, 消除安全隐患。 0031 其二 : 动力。
17、机构 3 包括双头电机和蜗轮箱 32, 所述双头电机带动二个单蜗轮结构 的蜗轮箱 32, 即双轴输出, 两输出轴 33 分别穿过内盆壁 12, 且分别设有轴封, 两输出轴 33 分别与第一按摩滚轮 41 和第二按摩滚轮 42 轴接。 0032 其三 : 第二按摩滚轮 42 与输出轴 33 传动连接是指输出轴 33 在内盆 1 外侧的一段 上固定有齿轮 43, 齿轮 43 通过两过渡齿轮 44 与第二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 第二输出轴穿 过内盆壁 12 后与第二按摩滚轮 42 轴接, 第二输出轴 42 与内盆壁 12 间设有轴封, 也即将图 1 中设在按摩滚轮中间的齿轮和过渡齿轮移到内盆 1 外, 安装在内盆外侧壁上, 可大大简化 按摩滚轮的制作和装配工艺。 0033 如图 1, 在安装动力机构 4 的同一侧的盆面上设有控制面板 5, 如设计在盆体的右 侧, 可右手顺势操作, 减少弯腰弧度, 这对老人家来说, 也是一种人性化的改良。 说 明 书 CN 203000710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710 U 6 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710 U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71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