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泡茶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56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19 CN 203000568 U *CN203000568U* (21)申请号 201220706248.6 (22)申请日 2012.12.18 A47J 3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亿可国际饮食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 (72)发明人 洪肇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董惠石 (54) 实用新型名称 泡茶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泡茶机, 其具有电控箱、 运 动模组及滤茶器, 该电控箱中设有一电控模组及 供使用者操作。
2、控制的人机操作界面, 电控模组可 设定茶种与时间参数 ; 该运动模组与该电控箱连 接, 该运动模组包括有一动力源, 运动模组为单一 动力结合上下移动机构, 可带动滤茶器上下移动 达到模拟真人泡茶时的动作 ; 该滤茶器与该运动 模组连接, 滤茶器为挂载茶袋的载具, 该运动模组 能带动滤茶器位移。 透过此自动化的泡茶机, 将时 间与茶种进行参数化控制并模拟真人泡茶时的动 作, 可泡出具有良好口感以及品质一致性的茶饮。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568 U CN 203000568 U *CN203000568U* 1/1 页 2 1. 一种泡茶机, 其特征在于, 该泡茶机包括有一电控箱、 一能双向运动的运动模组及一 滤茶器 ; 该电控箱中设有一电控模组及供使用者操作控制的人机操作界面 ; 该运动模组与该电控箱连接, 该运动模组包括有一动力源, 该滤茶器与该运动模组连 接, 该滤茶器能固定茶袋, 该运动模组能带动该滤茶器位移。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泡茶机, 其特征在于 : 该运动模组包括有一路径导杆及一能旋 转地设置在路径导杆上的滑块模组, 该滤茶器连接该。
4、滑块模组, 该路径导杆上设有导轨, 该 滑块模组能于该路径导杆上受该导轨的引导, 带动该滤茶器上下移动及移入茶锅或移出茶 锅。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泡茶机, 其特征在于 : 该运动模组上设有一挂杆与用以悬 挂及固定该滤茶器的悬挂固定座 ; 该滤茶器包含有相连接的一弹性夹及两压板, 该弹性夹顶端吊挂至该悬挂固定座上及 能于该悬挂固定座上摆动。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泡茶机, 其特征在于, 该滤茶器为笼状式。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泡茶机, 其特征在于, 该动力源为能提供直线运动的线性制动 器、 连杆运动机构、 齿轮及齿条、 液压元件、 滚珠导螺杆或螺旋滑轨。 。
5、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泡茶机,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一加热装置, 该加热装置与该 电控模组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泡茶机,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一茶锅, 该茶锅位于该加热装 置上, 该运动模组能带动该滤茶器移入或移出该茶锅。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泡茶机,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一接水装置, 该滤茶器能由该 运动模组带动移动至该接水装置的上方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00568 U 2 1/4 页 3 泡茶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饮料制备装置, 尤指一种用于冲泡茶饮料的泡茶机。 背景技术 0002 大街小巷上经常可见连锁及加盟茶饮。
6、店, 其贩卖的珍珠奶茶、 泡沫红茶等特色茶 饮, 一向为国人所喜爱, 近年来更是成功推广至海外, 因此其连锁店或加盟店如雨后春笋般 不断设立。 0003 各连锁店或各加盟店所贩卖及要泡出具有良好口感的茶饮, 不仅须讲究茶叶的品 种及品质, 泡茶的方法也须要相当讲究, 例如煮水的温度、 茶叶的量、 茶叶浸泡在水中的时 间等, 只要其中一环稍有改变, 泡出的茶饮即产生口感上的差异。 在近年来连锁及加盟茶饮 店快速展店的背景下, 为了维持每一分店的茶饮品质的一致性, 考量到人工冲泡可能产生 的误差, 将导致茶饮口感的不一致, 有待设计一种自动化泡茶机, 以便泡出具有一致性口感 的茶饮。 实用新型内容。
7、 0004 有鉴于以人工冲泡茶饮在不同的连锁店或加盟店间可能产生口感差异的缺点, 本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泡茶机, 其可达到提供一致口感的茶饮的目的。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泡茶机, 包括有 : 设置一电控箱、 一能 双向运动的运动模组、 一茶锅及一滤茶器 ; 0006 该电控箱中设有一电控模组及供使用者操作控制的人机操作界面 ; 0007 该运动模组与电控箱连接, 该运动模组包括有一动力源, 该滤茶器与运动模组连 接, 该滤茶器能固定茶袋, 该运动模组可带动滤茶器位移。 0008 所述的泡茶机, 其中 : 该运动模组包括有一路径导杆及一可旋转地设置在路径导 杆上的滑块模。
8、组, 该滤茶器连接该滑块模组, 该路径导杆上设有导轨, 该滑块模组可于路径 导杆上受导轨的引导, 带动滤茶器上下移动及移入茶锅或移出茶锅。 0009 所述的泡茶机, 其中 : 该运动模组上设有一挂杆与用以悬挂及固定滤茶器的悬挂 固定 座 ; 0010 该滤茶器包含有相连接的一弹性夹及两压板, 该弹性夹顶端吊挂至该悬挂固定座 上及可于悬挂固定座上摆动。 0011 所述的泡茶机, 其中该滤茶器为笼状式。 0012 所述的泡茶机, 其中该动力源为能提供直线运动的线性制动器、 连杆运动机构、 齿 轮及齿条、 液压元件、 滚珠导螺杆或螺旋滑轨。 0013 所述的泡茶机, 其进一步设有一加热装置, 该加热。
9、装置与电控模组连接。 0014 所述的泡茶机, 其进一步设有一茶锅, 该茶锅位于加热装置上, 该运动模组可带动 滤茶器移入或移出茶锅。 0015 所述的泡茶机, 其进一步设有一接水装置, 该滤茶器可由运动模组带动移动至接 说 明 书 CN 203000568 U 3 2/4 页 4 水装置的上方处。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运用,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可加温煮沸其上方设置的茶锅 中的水并维持至预定的水温, 该电控模组内设定有预设的煮茶模式, 该电控模组可驱动运 动模组动作, 使该滑块模组及挂杆带动滤茶器移动至茶锅内, 该滤茶器上可装置茶叶, 透过 该电控模组驱动滤茶器上、 下往复位移, 使。
10、茶叶均匀在煮茶锅的水中搅动, 可模拟人工泡茶 时自然摆动茶叶的状态, 当茶饮冲泡完成后, 该电控模组可带动滤茶器向上移动离开茶锅 中并旋转移动至其外侧, 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泡于茶饮中导致口感改变以及后段苦涩茶汤滴 入泡好的茶饮中, 本实用新型借此提供一种可模拟人工泡茶时自然摆动茶叶的状态的自动 化泡茶机, 可泡出具有良好口感的茶饮, 并透过此自动化的泡茶机, 提供所泡出的茶饮具有 一致的口感。 附图说明 0017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 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 :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外观图。 0019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部分元件的分。
11、解图。 0020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外观图。 0021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0022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3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茶器的侧视外观示意图。 0024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0025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 0026 10 电控箱 11 抽屉 0027 12 控制面板 13 凹槽部 0028 14 插座 15 电源钮 0029 20 加热装置 30 动力源 0030 32 制动杆 40 路径导杆 0031 41 导杆底座 42 导轨 0032 420 斜段 421 直段 0033 43 茶锅定位件 430 弧。
12、形定位槽 0034 44 外罩 440 长口 0035 50 滑块模组 51 推环 0036 52 滑套 520 滚珠 0037 53 轴承 521 底盖 0038 60 悬挂固定座 61 挡板 0039 62 悬挂块 63 扭力弹簧 0040 64 挂杆 70 滤茶器 0041 71 弹性夹 72 压板 0042 80 茶锅 81 接水装置 说 明 书 CN 203000568 U 4 3/4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泡茶机, 请参阅图 1 及图 2 所示。
13、, 其包括有一电控箱 10、 一运动 模组及一滤茶器 70。 0045 该电控箱 10 中设有一电控模组及一抽屉 11, 该电控模组设有人机操作界面, 供使 用者操作控制, 并设有可调整的参数设定流程, 提供使用者操作茶种、 时间等参数设定, 该 电控模组具有一控制面板 12, 该控制面板 12 设置于电控箱 10 的前侧表面上, 请配合参阅 图3所示, 该电控箱10的后侧表面凹设形成有一凹槽部13, 于该凹槽部13的槽面上设有一 插座 14 及一电源钮 15, 该插座 14 可透过一电源线连接市电并供电至电控模组, 该电源 钮 15 电连接至该电控模组, 该电源钮 15 可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泡。
14、茶机及其电控模组的开启或 关闭。 0046 请参阅图 2 及图 4 所示, 该运动模组包括有一动力源 30、 一路径导杆 40、 一滑块模 组 50 及一悬挂固定座 60 ; 0047 该动力源 30 可为任何提供双向直线运动的动力源, 例如 : 连杆运动机构、 齿轮及 齿条、 液压元件、 滚珠导螺杆或螺旋滑轨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该动力源 30 为 一线性制动器, 其具有一可突伸或缩回的制动杆32, 该动力源30直立设置于该电控箱10的 一侧与该电控模组电连接, 电控模组可控制动力源 30 的制动杆 32 突出或缩回 ; 0048 该路径导杆 40 为一圆杆体, 其杆体底端设置。
15、有一导杆底座 41, 该导杆底座 41 固 定设置在动力源 30 的一侧, 该路径导杆 40 上设有至少一导轨 42, 该导轨 42 的顶端为一斜 段 420, 该斜段 420 环绕于该导轨 42 上, 该导轨 42 位于斜段 420 的下方为纵向设置的一直 段 421,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该路径导杆 40 上设有两导轨 42, 该两导轨 42 为对 称设置, 另设有一茶锅定位件43, 该茶锅定位件43一侧设有弧形定位槽430, 该茶锅定位件 43 的一端结合固定至该导杆底座 41 的顶端侧壁面上, 该茶锅定位件 43 位于该加热装置 20 的上方 ;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
16、 进一步设有一外罩44套设于该路径导杆40及该动 力源 30, 该外罩 44 上设有一长口 440, 该长口 440 的形状对应于其中一导轨 42 的形状且相 互重合。 0049 请参阅图 4 及图 5 所示, 该滑块模组 50 具有一推环 51、 一滑套 52 及一轴承 53 ; 该 推环 51 设置在制动杆 32 顶端处, 该滑套 52 设置在推环 51 中, 该轴承 53 设置于推环 51 及 滑套 52 之间, 该滑套 52 的内侧壁面上可滚动地设有至少一滚珠 520, 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 实施例中, 该滑套 52 的内侧壁面上的两相对处设有两滚珠 520, 并以底盖 521 限制于滑。
17、套 52内, 使该两滚珠520可滑动地嵌入该两导轨42中作为滑块模组50移动路径轨迹, 利用轴 承 53 相对运动而达到旋转移出的功效, 该制动杆 32 可作为推动滑块模组 50 的动力来源, 即该滑块模组 50 能于该路径导杆 40 上受该导轨 42 的引导, 达到提供该滤茶器 70 上下移 动及移入茶锅或移出茶锅的双向运动功能 ; 0050 请配合参阅图 4 及图 6 所示, 该悬挂固定座 60 为一块体, 其一侧底部设有一侧向 开口的挂槽, 于挂槽侧面设有一悬挂块 62, 并于悬挂固定座 60 上设有一挡板 61, 并于挡板 61与悬挂块62之间设有一扭力弹簧63, 该扭力弹簧63具有两。
18、支脚且分别抵顶该悬挂块62 说 明 书 CN 203000568 U 5 4/4 页 6 及挡板 61。该悬挂固定座 60 的一侧设有一挂杆 64, 该挂杆 64 的另端横向连接至该滑套 52 底端处。 0051 该滤茶器 70 供夹持茶包, 其可为弹性夹式或笼状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中, 请参阅图 4 及图 5 所示, 该滤茶器 70 具有一弹性夹 71, 弹性夹 71 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片 压板 72, 两压板 72 可提供将茶袋压入水面的功效, 弹性夹 71 具有弹性可供两压板 72 夹持 固定茶袋。弹性夹 71 顶端吊挂至该悬挂固定座 60 的挂槽内, 该滤茶器 70 可于悬挂。
19、块 62 上作正 5 度与负 5 度的摆动 ; 使用者可按压该弹性夹 71 中段处, 使该弹性夹 71 下端打开且 两压板 72 之间具有间距供放入茶袋后, 松手即可令该弹性夹 71 底端自动弹回并以该两压 板 72 夹持固定住茶袋, 而两侧的压板 72 可防止茶袋因内含空气而浮出水面, 达到茶袋完 整入水的功效。 0052 本实用新型于实际使用时, 请参阅图1所示, 需准备一加热装置20、 一茶锅80及一 接水装置 81, 该加热装置 20 为现有技术的电磁炉, 该加热装置 20 设置于电控箱 10 上方, 该加热装置 20 与电控模组相互电连接。于茶锅 80 中设置有预定容量的水, 该茶锅。
20、 80 置放 于加热装置 20 上并以一侧锅壁抵靠于该茶锅定位件 43 的弧形定位槽 430, 该接水装置 81 置放在该电控箱 10 的一侧, 且位于该滤茶器 70 的下方, 于该滤茶器 70 上夹持固定茶袋, 将 该插座14透过一电源线连接市电, 按下电源钮15启动电控模组, 该电控模组开启加热装置 20, 以加热装置 20 加温煮沸该茶锅 80 中的水并维持至预定的水温。 0053 使用者在操作面板选择所要使用的泡茶程序, 请参阅图2及图7所示, 该电控模组 驱动动力源 30 的制动杆 32 进而驱动该滤茶器 70 旋转至茶锅 80 上方开始向下将茶袋压入 热水中, 该电控模组可驱动制动。
21、杆32上、 下往复位移, 使茶袋均匀在茶锅80的水中搅动, 请 配合参阅图 6 所示, 由于该滤茶器 70 仅吊挂在悬挂块 62 上, 因此在该制动杆 32 位移时, 滤 茶器 70 可相对悬挂固定座 60 自然地摆动, 可模拟人工泡茶时自然摆动茶叶的状态 ; 该制 动杆 32 达到了电控模组中预定的往复次数及动作时间后, 动力源 30 的制动杆 32 会推动滑 块模组 50 与滤茶器 70 上升至定位, 并延着轨道 42 旋转出茶锅, 请配合参阅图 1 所示, 而 停至电控箱 10 一侧的接水装置 81 上方, 提供茶袋中剩余的水分可滴下集收于接水装置 81 中, 即完成整套泡茶流程。 00。
22、54 本实用新型透过以上技术手段的运用, 可提供自动化的泡茶功能, 在茶叶的品种 及品质相同的情形下, 可稳定的提供相同口味的茶饮, 有效维持茶饮品质的一致性。 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熟悉 本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 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该电控模组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 与修饰, 均仍属。
23、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000568 U 6 1/7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68 U 7 2/7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68 U 8 3/7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68 U 9 4/7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68 U 10 5/7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68 U 11 6/7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68 U 12 7/7 页 13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568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