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88364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6936.5

申请日:

2010.09.30

公开号:

CN102002329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9J 109/06申请公布日:201104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J 109/06申请日:20100930|||公开

IPC分类号:

C09J109/06; C09J123/16; C09J11/04; C09J11/06; C09J7/02; B32B37/12

主分类号:

C09J109/06

申请人:

泰州五行消防水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沙月华; 陈婷婷; 毛秋

地址:

225510 江苏省姜堰市经济开发区马厂路9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专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EPDM4045、SVR3L、SBR1052,活化材料:ZnO、硬脂酸、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K10H环烷油、白炭黑255、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促进剂HMMM,间苯二酚80、促进剂CZ、TMTD80、硫磺S。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主体材料按顺序进行塑炼,加入活化材料混炼,填充材料进行混炼,加入交联硫化体系混炼后薄通7~12次,打三角包,出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粘合剂粘结性能优异,能加强对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与编织层骨架的粘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12~30重量份的EPDM4045、20~40重量份的SVR3L、45~6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材料:3~8重量份的ZnO、0.5~3重量份的硬脂酸、1~6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3~2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5~2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5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1~8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1~6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3重量份的促进剂CZ、0.1~3重量份的TMTD80、1~6重量份的硫磺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20~25重量份的EPDM4045、25~30重量份的SVR3L、50~5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4~6重量份的ZnO、1.0~1.5重量份的硬脂酸、1.5~3.0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3~15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0~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3~6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2~4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1.0重量份的TMTD80、2~4重量份的硫磺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20重量份的EPDM4045、30重量份的SVR3L、50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5重量份的ZnO、1.0重量份的硬脂酸、2.0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1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4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3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重量份的TMTD80、3.0重量份的硫磺S。4.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主体材料按顺序进行塑炼:先将SVR3L在40-50℃进行薄通塑炼15~30分钟,然后加入SBR1052在40-50℃继续塑炼10~15分钟,最后加入EPDM4045在50-60℃进行混炼10~15分钟;(2)加入活化材料,此时辊距保持2-3mm,温度40-60℃混炼10~15分钟;(3)加入填充材料在60-70℃进行混炼5~10分钟;(4)加入交联硫化体系,60-70℃混炼5~10分钟,然后在40-50℃薄通7~12次,打三角包3~5次,出胶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填充材料加入顺序为先加入白炭黑混炼均匀后在加K10H环烷油与纳米钙。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材料为12~30重量份的EPDM4045、20~40重量份的SVR3L、45~6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材料为3~8重量份的ZnO、0.5~3重量份的硬脂酸、1~6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为3~2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5~2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5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为1~8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1~6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3重量份的促进剂CZ、0.1~3重量份的TMTD80、1~6重量份的硫磺S。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材料为20~25重量份的EPDM4045、25~30重量份的SVR3L、50~5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为4~6重量份的ZnO、1.0~1.5重量份的硬脂酸、1.5~3.0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为3~15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0~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为3~6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2~4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1.0重量份的TMTD80、2~4重量份的硫磺S。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材料为20重量份的EPDM4045、30重量份的SVR3L、50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为5重量份的ZnO、1.0重量份的硬脂酸、2.0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为1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为4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3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重量份的TMTD80、3.0重量份的硫磺S。9.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作好的固体粘合剂在双棍上压成0.8~1mm厚度的粘合剂薄膜,裹在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上,150-160℃硫化30~80分钟使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与编织层骨架粘合在一起。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化时间为60分钟。

说明书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专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耐油和化学介质的特性等,在中国公开的发明专利200410062207.8《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提到芳纶与基体的粘结性能较差,因此需进行表面粘合处理。然而这种制备方法亦不能满足复合材料硫化粘结编织层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简称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专用粘合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专用粘合剂,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12~30重量份的EPDM4045、20~40重量份的SVR3L、45~6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材料:3~8重量份的ZnO、0.5~3重量份的SA(硬脂酸)、1~6重量份的RD(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3~2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5~2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5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1~8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亚甲基胺),1~6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3重量份的促进剂CZ、0.1~3重量份的TMTD80、1~6重量份的硫磺S。

该粘合剂配方优选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20~25重量份的EPDM4045、25~30重量份的SVR3L、50~5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4~6重量份的ZnO、1.0~1.5重量份的SA、1.5~3.0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3~15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0~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3~6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2~4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1.0重量份的TMTD80、2~4重量份的硫磺S。

该粘合剂配方进一步优选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20重量份的EPDM4045、30重量份的SVR3L、50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5重量份的ZnO、1.0重量份的SA、2.0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1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4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3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重量份的TMTD80、3.0重量份的硫磺S。

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主体材料按顺序进行塑炼:先将SVR3L在40-50℃进行薄通塑炼15~30分钟,然后加入SBR1052在40-50℃继续塑炼10~15分钟,最后加入EPDM4045在50-60℃进行混炼10~15分钟;(2)加入活化材料,此时辊距保持2-3mm,温度40-60℃混炼10~15分钟;(3)加入填充材料在60-70℃进行混炼5~10分钟;(4)加入交联硫化体系,60-70℃混炼5~10分钟,然后在40-50℃薄通7~12次,打三角包3~5次,出厚度6mm,长1m×宽50mm胶块,静置24h备用。

其中,步骤(3)中填充材料加入顺序为先加入白炭黑混炼均匀后在加K10H环烷油与纳米钙。

所述的主体材料为12~30重量份的EPDM4045、20~40重量份的SVR3L、45~6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材料为3~8重量份的ZnO、0.5~3重量份的SA、1~6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为3~2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5~2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5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为1~8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1~6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3重量份的促进剂CZ、0.1~3重量份的TMTD80、1~6重量份的硫磺S。

所述的主体材料优选为20~25重量份的EPDM4045、25~30重量份的SVR3L、50~5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优选为4~6重量份的ZnO、1.0~1.5重量份的SA、1.5~3.0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优选为3~15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0~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优选为3~6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2~4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1.0重量份的TMTD80、2~4重量份的硫磺S。

所述的主体材料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的EPDM4045、30重量份的SVR3L、50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份的ZnO、1.0重量份的SA、2.0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进一步优选为4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3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重量份的TMTD80、3.0重量份的硫磺S。

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的使用方法,是将制作好的固体粘合剂在双棍上压成0.8~1mm厚度的粘合剂薄膜,裹在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上,150-160℃硫化30~80分钟使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与编织层骨架粘合在一起。

所述的硫化时间优选为60分钟。

间苯二酚与亚甲基化合物在硫化温度下,反应生成具有很强粘合活性的间苯二酚树脂粘合剂。但是不同间苯二酚给予体(如R-80,RS)与不同亚甲基给予体(如HMMM,HMT)的匹配与不同的基体材料必须也是相一致的。此机理的核心都是由反应后的粘合树脂与芳纶浆粕以化学键作用力来实现粘合。白炭黑因其粒子表面具有酸性硅烷醇结构,对此树脂体系生成起催化作用,其酸性延迟效果使硫化反应与粘合反应同步。由于氢化丁腈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具有芳纶纤维和白炭黑结构,特别适合于间甲白粘合体系。通过此粘合体系,能够将此复合材料与编织层骨架(涤纶或尼龙编织层)粘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的本发明粘合剂配方和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粘合剂粘结性能优异,能加强对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与编织层骨架的粘结。其由化学键形成的粘结力决定了此粘合剂能够在较严格的环境中使用而不失效,在高温与低温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粘结,且不随着产品使用频率增加而退化。本发明粘合剂制备方法简单,储存方便,较容易掌握,应用范围较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如表1所示,表1中各组分的单位均为重量份:

表1.

  基本配方组分
  配方1
  配方2
  配方3
  EPDM4045
  20
  20
  20
  SVR3L
  30
  30
  30
  SBR1052
  50
  50
  50
  氧化锌
  5
  5
  5
  SA
  1.5
  1.0
  1.0
  防老剂RD
  3.0
  2.0
  1.5
  K10H环烷油
  5
  10
  15
  白炭黑255
  5
  15
  25
  纳米钙
  30
  30
  30
  HMMM
  4
  4
  4
  间苯二酚R-80
  3
  3
  3
  CZ
  1.0
  1.0
  1.0
  TMTD-80
  0.5
  0.5
  0.5
  S
  3.0
  3.0
  3.0

制备方法:将主体材料按顺序进行塑炼,先将SVR3L在40℃进行薄通塑炼20分钟,然后加入SBR1052在40℃继续塑炼10分钟,最后加入EPDM4045在50℃进行混炼10分钟。3种主体材料混合均匀,呈半透明状后,加入活化材料。此时辊距保持2-3mm,温度50℃。10分钟后继续加入填充材料在70℃进行混炼:先加入白炭黑混炼均匀后在加油料与纳米钙,时间5-10分钟。最后加入交联硫化体系,70℃混炼5分钟,然后50℃薄通10次,打三角包3次,出厚度6mm,长1m×宽50mm胶块,静置24h备用。

将制作好的固体粘合剂在双棍上压成1mm厚度的粘合剂薄膜,裹在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上,在t10=3.5min,t90=30min的硫化条件下与编织层骨架粘合在一起。粘合性能测试标准按GBT2790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表1配方实例中,对填料体系的白炭黑进行了变量对比,结果表明,在达到配方2的配比时,粘合剂对基材的粘合效果最佳,氢化丁腈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与编织层骨架(涤纶或尼龙编织层)牢牢粘合在一起。原因是当白炭黑/间苯二酚/亚甲基给予体(HMMM)的比例为15/3/4时,此体系的协同效应到达最佳。配方3中白炭黑25份,酸性作用过强,影响了体系的正常硫化。

实施例2

配方同实施例1中的配方2,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以下实例中,仅改变使用时的硫化时间,粘合性能测试标准按GBT2790测试,结果如下:

表3

  组别
  1
  2
  3
  4
  硫化时间/min
  30
  40
  60
  80
  粘合力N/25mm
  43
  56
  85
  79

本发明的硫化体系的参数:t10=3.5~5.0min,t90=30~35min。考虑到实际硫化时,复合材料与粘合剂的加热效果以及硫化作用与间甲白体系的协同效果,故硫化时间作为变量进行对比。由表1可知,硫化时间在60min左右的粘结力最大,此时间甲白体系充分发挥了作用,通过芳纶纤维与白炭黑组分将复合材料牢牢粘合住。而随着时间的继续延长,交联好的化学键在热的作用下断裂,以及复合材料的过硫化反应,粘结力受到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EPDM4045为日本三井化学生产的三元乙丙橡胶、SVR3L为越南标准胶、SBR1052为齐鲁石化生产的丁苯胶,其他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原料。

本发明申请文件中未详细记载的参数皆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或常规参数。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232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2329ACN102002329A21申请号201010296936522申请日20100930C09J109/06200601C09J123/16200601C09J11/04200601C09J11/06200601C09J7/02200601B32B37/1220060171申请人泰州五行消防水带有限公司地址225510江苏省姜堰市经济开发区马厂路986号72发明人沙月华陈婷婷毛秋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代理人徐冬涛54发明名称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

2、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专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EPDM4045、SVR3L、SBR1052,活化材料ZNO、硬脂酸、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K10H环烷油、白炭黑255、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促进剂HMMM,间苯二酚80、促进剂CZ、TMTD80、硫磺S。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主体材料按顺序进行塑炼,加入活化材料混炼,填充材料进行混炼,加入交联硫化体系混炼后薄通712次,打三角包,出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粘合剂粘结性能优异,能加强对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与编织层骨架的粘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

3、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CN102002339A1/2页21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1230重量份的EPDM4045、2040重量份的SVR3L、456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材料38重量份的ZNO、053重量份的硬脂酸、16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32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52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5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18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16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3重量份的促进剂CZ、013重量份的TMTD80、16重量份的硫磺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

4、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2025重量份的EPDM4045、2530重量份的SVR3L、505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46重量份的ZNO、1015重量份的硬脂酸、1530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315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0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36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24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10重量份的TMTD80、24重量份的硫磺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20重量份的EPDM4045、30重量份的SVR3L、50重量份的SBR105。

5、2,活化防护材料5重量份的ZNO、10重量份的硬脂酸、20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1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4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3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重量份的TMTD80、30重量份的硫磺S。4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主体材料按顺序进行塑炼先将SVR3L在4050进行薄通塑炼1530分钟,然后加入SBR1052在4050继续塑炼1015分钟,最后加入EPDM4045在5060进行混炼1015分钟;2加入活化材料,此时辊距保持23MM,温度4060混炼1015。

6、分钟;3加入填充材料在6070进行混炼510分钟;4加入交联硫化体系,6070混炼510分钟,然后在4050薄通712次,打三角包35次,出胶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填充材料加入顺序为先加入白炭黑混炼均匀后在加K10H环烷油与纳米钙。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材料为1230重量份的EPDM4045、2040重量份的SVR3L、456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材料为38重量份的ZNO、053重量份的硬脂酸、16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为32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52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5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

7、系为18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16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3重量份的促进剂CZ、013重量份的TMTD80、16重量份的硫磺S。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材料为2025重量份的EPDM4045、2530重量份的SVR3L、505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为46重量份的ZNO、1015重量份的硬脂酸、1530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为315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0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为36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24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10重量份的TMTD80、24重量。

8、份的硫磺S。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材料为20重量份的EPDM4045、30重量份的SVR3L、50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为5重量份的ZNO、10权利要求书CN102002329ACN102002339A2/2页3重量份的硬脂酸、20重量份的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为1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为4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3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重量份的TMTD80、30重量份的硫磺S。9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作好的固体粘合剂在双棍上压成081。

9、MM厚度的粘合剂薄膜,裹在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上,150160硫化3080分钟使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与编织层骨架粘合在一起。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化时间为60分钟。权利要求书CN102002329ACN102002339A1/4页4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专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耐油和化学介质的特性等,在中国公开的发明专利2004100622078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及其。

10、制备方法中提到芳纶与基体的粘结性能较差,因此需进行表面粘合处理。然而这种制备方法亦不能满足复合材料硫化粘结编织层的需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简称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专用粘合剂。000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粘合剂的制备方法。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6一种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专用粘合剂,其配方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1230重量份的EPDM4045、2040重量份的SVR3L、456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材料38重量份的ZNO、053重量份的SA硬脂酸、16重量份的RD喹啉系防老剂,填充材料320重量份的K10H环。

11、烷油、52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5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18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亚甲基胺,16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3重量份的促进剂CZ、013重量份的TMTD80、16重量份的硫磺S。0007该粘合剂配方优选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2025重量份的EPDM4045、2530重量份的SVR3L、505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46重量份的ZNO、1015重量份的SA、1530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315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0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36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24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10重量份的促进剂。

12、CZ、0510重量份的TMTD80、24重量份的硫磺S。0008该粘合剂配方进一步优选包含如下组分主体材料20重量份的EPDM4045、30重量份的SVR3L、50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5重量份的ZNO、10重量份的SA、20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1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4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3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重量份的TMTD80、30重量份的硫磺S。0009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主体材料按顺序进行塑炼先将SVR3L在4050进行薄通塑炼1530分钟,然后加。

13、入SBR1052在4050继续说明书CN102002329ACN102002339A2/4页5塑炼1015分钟,最后加入EPDM4045在5060进行混炼1015分钟;2加入活化材料,此时辊距保持23MM,温度4060混炼1015分钟;3加入填充材料在6070进行混炼510分钟;4加入交联硫化体系,6070混炼510分钟,然后在4050薄通712次,打三角包35次,出厚度6MM,长1M宽50MM胶块,静置24H备用。0010其中,步骤3中填充材料加入顺序为先加入白炭黑混炼均匀后在加K10H环烷油与纳米钙。0011所述的主体材料为1230重量份的EPDM4045、2040重量份的SVR3L、45。

14、6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材料为38重量份的ZNO、053重量份的SA、16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为32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52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45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为18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16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3重量份的促进剂CZ、013重量份的TMTD80、16重量份的硫磺S。0012所述的主体材料优选为2025重量份的EPDM4045、2530重量份的SVR3L、5055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优选为46重量份的ZNO、1015重量份的SA、1530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优选为315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015重量份的白炭黑。

15、255、304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优选为36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24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05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10重量份的TMTD80、24重量份的硫磺S。0013所述的主体材料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的EPDM4045、30重量份的SVR3L、50重量份的SBR1052,活化防护材料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份的ZNO、10重量份的SA、20重量份的RD,填充材料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份的K10H环烷油、15重量份的白炭黑255、30重量份的纳米钙,交联硫化体系进一步优选为4重量份的促进剂HMMM,3重量份的间苯二酚80、10重量份的促进剂CZ、05重量份的TMTD80、30重。

16、量份的硫磺S。0014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的使用方法,是将制作好的固体粘合剂在双棍上压成081MM厚度的粘合剂薄膜,裹在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上,150160硫化3080分钟使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与编织层骨架粘合在一起。0015所述的硫化时间优选为60分钟。0016间苯二酚与亚甲基化合物在硫化温度下,反应生成具有很强粘合活性的间苯二酚树脂粘合剂。但是不同间苯二酚给予体如R80,RS与不同亚甲基给予体如HMMM,HMT的匹配与不同的基体材料必须也是相一致的。此机理的核心都是由反应后的粘合树脂与芳纶浆粕以化学键作用力来实现粘合。白炭黑因其粒子表面具有酸性硅烷醇结构,对此树脂体系生成起催化作用,。

17、其酸性延迟效果使硫化反应与粘合反应同步。由于氢化丁腈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具有芳纶纤维和白炭黑结构,特别适合于间甲白粘合体系。通过此粘合体系,能够将此复合材料与编织层骨架涤纶或尼龙编织层粘合在一起。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的本发明粘合剂配方和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粘合剂粘结性能优异,能加强对氢化丁腈橡胶与对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与编织层骨架的粘结。其由化学键形成的粘结力决定了此粘合剂能够在较严格的环境中使用而不失效,在高温与低温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粘结,且不随着产品使用频率增加而退化。本发明粘合剂制备方法简单,储存方便,较容易掌。

18、握,应用范围较广。说明书CN102002329ACN102002339A3/4页6具体实施方式0018实施例10019配方如表1所示,表1中各组分的单位均为重量份0020表10021基本配方组分配方1配方2配方3EPDM4045202020SVR3L303030SBR1052505050氧化锌555SA151010防老剂RD302015K10H环烷油51015白炭黑25551525纳米钙303030HMMM444间苯二酚R80333CZ101010TMTD80050505S30303000220023制备方法将主体材料按顺序进行塑炼,先将SVR3L在40进行薄通塑炼20分钟,然后加入SBR10。

19、52在40继续塑炼10分钟,最后加入EPDM4045在50进行混炼10分钟。3种主体材料混合均匀,呈半透明状后,加入活化材料。此时辊距保持23MM,温度50。10分钟后继续加入填充材料在70进行混炼先加入白炭黑混炼均匀后在加油料与纳米钙,时间510分钟。最后加入交联硫化体系,70混炼5分钟,然后50薄通10次,打三角说明书CN102002329ACN102002339A4/4页7包3次,出厚度6MM,长1M宽50MM胶块,静置24H备用。0024将制作好的固体粘合剂在双棍上压成1MM厚度的粘合剂薄膜,裹在氢化丁腈芳纶复合材料基体上,在T1035MIN,T9030MIN的硫化条件下与编织层骨架粘。

20、合在一起。粘合性能测试标准按GBT2790测试,结果见表20025表200260027表1配方实例中,对填料体系的白炭黑进行了变量对比,结果表明,在达到配方2的配比时,粘合剂对基材的粘合效果最佳,氢化丁腈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与编织层骨架涤纶或尼龙编织层牢牢粘合在一起。原因是当白炭黑/间苯二酚/亚甲基给予体HMMM的比例为15/3/4时,此体系的协同效应到达最佳。配方3中白炭黑25份,酸性作用过强,影响了体系的正常硫化。0028实施例20029配方同实施例1中的配方2,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以下实例中,仅改变使用时的硫化时间,粘合性能测试标准按GBT2790测试,结果如下0030表30031组。

21、别1234硫化时间/MIN30406080粘合力N/25MM435685790032本发明的硫化体系的参数T103550MIN,T903035MIN。考虑到实际硫化时,复合材料与粘合剂的加热效果以及硫化作用与间甲白体系的协同效果,故硫化时间作为变量进行对比。由表1可知,硫化时间在60MIN左右的粘结力最大,此时间甲白体系充分发挥了作用,通过芳纶纤维与白炭黑组分将复合材料牢牢粘合住。而随着时间的继续延长,交联好的化学键在热的作用下断裂,以及复合材料的过硫化反应,粘结力受到损失。0033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EPDM4045为日本三井化学生产的三元乙丙橡胶、SVR3L为越南标准胶、SBR1052为齐鲁石化生产的丁苯胶,其他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原料。0034本发明申请文件中未详细记载的参数皆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或常规参数。说明书CN10200232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