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泡茶组结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88361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640729.1

申请日:

20121128

公开号:

CN203016487U

公开日:

201306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19/14

主分类号:

A47G19/14

申请人:

吴志荣

发明人:

吴志荣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优先权:

CN20122064072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皓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于一底座顶侧设有一杯支撑部,一外杯置于该杯支撑部内,该外杯除于顶部凹设有一容置空间外,并于外周侧设有可搭置于该杯支撑部周缘的环凸缘,容置空间底部设有一贯穿的底孔,该底孔内设有一活动塞件,于该活动塞件与该外杯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以驱使该活动塞件具有于该底孔内、外活动的弹性,一内杯可设置于该外杯的容置空间内并抵触于该活动塞件,该内杯底侧设有多个通孔,一操控模块至少具有一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具有一可活动压掣该内杯边缘的挡止件,使该内杯随的连动抵触该活动塞件进入该底孔内,以达到控制底孔封闭的动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中空的底座,顶侧设有一杯支撑部;一外杯,顶部凹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于该开口周侧设有搭置于该杯支撑部周缘的环凸缘,于该容置空间底部设有至少一贯穿该外杯的底孔;一内杯,设置于该外杯的容置空间内,于该内杯底侧设有至少一通孔,且该底孔与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孔位处设有一活动塞件,该活动塞件受一弹性元件抵触而使该通孔保持一常态性开启的弹性,且该活动塞件受到内杯底部与外杯底部的抵压;一操控模块,至少具有一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具有一对该外杯与内杯间产生活动抵压的挡止件,通过该挡止件在对该外杯与内杯之间产生抵压的过程,使该活动塞件封阻该孔位,且于该挡止件解除对该外杯与内杯之间的抵压,则该活动塞件受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而脱离该孔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操控模块另设有一与该连动机构形成电连接的计时控制单元,该计时控制单元至少具有多个供调整操作的控制键及一显示操作状态的显示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动机构包含一枢设于操控模块内且能受驱动而产生往复枢转的摆动元件,该挡止件设置于该摆动元件上,且该挡止件的活动路径能够通过该底座的杯支撑部,以压掣于该外杯和内杯的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摆动元件中段横向延伸一连动臂,该连动臂经由一弹性件抵触于该操控模块内部预设的定位,使该摆动元件得以保持一往复枢转的弹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动臂于远离弹性件的一侧与一偏心轮接触,且该偏心轮受一动力源带动而驱动该连动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摆动元件直接受一动力源驱动而偏摆,且该动力源为一由线圈组成的电磁铁。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塞件设置于外杯的底孔内,于该底孔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相结合的一导引结合件及一下套帽,该导引结合件具有一供活动塞件活动的导引通道,而该下套帽则设有一对应该导引通道的中央孔,于该中央孔旁侧设有多个滴漏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合件及下套帽以相对设置的外螺纹和内螺纹相结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塞件具有一通过该导引通道、中央孔且向外延伸的导柱,且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导柱外周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柱至少于伸出中央孔的一端端部设有供一C形扣环套合的环槽。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孔周侧设有套合该导柱的导引部,且该活动塞件周缘设有至少一环凸缘。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孔周侧设有套合该导柱的导引部,且该活动塞件周缘设有至少一环凸缘。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合件与接近外杯内侧的一端设有环凸缘,且于该环凸缘与外杯之间设有一止漏环。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合件与接近外杯内侧的一端设有环凸缘,且于该环凸缘与外杯之间设有一止漏环。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杯外周缘设有一外凸缘,该外凸缘能档止于外杯的容置空间的开口边缘。 1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旁侧设有一侧向开口且与该上开口相连通的凹陷空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尤指一种操作便利、作动确实且组 成轻巧的泡茶组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茶叶冲泡装置,有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240931号「自控与手控两用 的泡茶结构」新型专利案所示,其主要包括有:茶杯,供容纳已冲泡好的茶水; 冲泡杯,供叠置于茶杯的上方处,该冲泡杯内设有容室;杯盖,盖合于冲泡杯 的上方处;该冲泡杯的容室内凸设有第一、二管体,该第一、二管体的底部相 连通,其中第一管体的底部开设有透孔,又该第一管体内设入有浮块,该浮块 顶端设有铁片,而其底部接设有限流杆,并穿设于透孔内,又限流杆的底部则 连设有阻塞端,另第二管体底部则设有圆孔,并于第二管体内设入有调整杆, 该调整杆的底部则形成有阻塞部,该阻塞部阻塞于第二管体的圆孔,另冲泡杯 的容室底部接设有滤网座,该滤网座设有筛孔,又滤网座的底部设有漏水孔, 该漏水孔供限流杆的阻塞端予以阻塞封闭,另于杯盖上分别设有凸柱及开口, 其中该凸柱内部设有槽孔;磁吸杆,设于杯盖凸柱的槽孔内,该磁吸杆于底部 设有磁铁,供于第一管体内上、下移动以吸附浮块;退压杆,设于杯盖的凸柱 上,供于第一管体内上、下移动以推离浮块。

此种装置的结构极为复杂,不但成本较高,且不易组装;同时其整体的运 行动作较为繁琐,极易造成故障情形发生。

另有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240931号「冲茶罐构造改良」新型专利案所示, 其于一冲茶罐体内部设一间隔部,把罐体内的空间间隔形成一茶叶容室及一茶 液容室;该间隔部上具有一空心圆管,该空心圆管的管孔两端分别与外界相通, 一端形成有一导件部,另一端设有一固定部,且由至少一上通孔与茶液容室相 通及错开上通孔位置的由至少一下通孔与茶叶容室相通;一按键设在管孔导件 部上,并继按键后,在管孔内设一限位件、一活塞杆、一弹簧,及由一固定件 在固定部上固定供弹簧支撑;由按键往管孔内压按操作,通过限位件卡掣或不 卡掣在导件部的动作改变活塞杆的位置,使上通孔与下通孔得到相通或不相通 的开关控制,通过相通时茶叶容室可进出茶液,及不相通时阻止茶液流回茶叶 容室的作用,据以冲泡茶可免多杯罐使用的同时,兼具构造精致化的使罐体空 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此种装置缺乏与自动化机构组合的机制,仅适用于人工冲泡茶叶的操作, 适用范围较为狭隘。

有鉴于常见的茶叶冲泡装置有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针对该些缺 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其由于操作方式极 为简易,因此除可配合相关驱动机构进行自动化控制外,亦可依个人使用习惯 而完全由人为操作,因此具有使用上的灵活及变化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其本身的结构极为 简易,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其整体运作的动作 极为精简,可有效确保产品操作的品质。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

一中空的底座,顶侧设有一杯支撑部;

一外杯,顶部凹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于该开口周侧设有搭置于该杯 支撑部周缘的环凸缘,于该容置空间底部设有至少一贯穿该外杯的底孔;

一内杯,设置于该外杯的容置空间内,于该内杯底侧设有至少一通孔,且 该底孔与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孔位处设有一活动塞件,该活动塞件受一弹性元件 抵触而使该通孔保持一常态性开启的弹性,且该活动塞件受到内杯底部与外杯 底部的抵压;

一操控模块,至少具有一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具有一对该外杯与内杯间 产生活动抵压的挡止件,通过该挡止件在对该外杯与内杯之间产生抵压的过程, 使该活动塞件封阻该孔位,且于该挡止件解除对该外杯与内杯之间的抵压,则 该活动塞件受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而脱离该孔位。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操控模块另设有一与该连动机构形成电 连接的计时控制单元,该计时控制单元至少具有多个供调整操作的控制键及一 显示操作状态的显示屏。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连动机构包含一枢设于操控模块内且能 受驱动而产生往复枢转的摆动元件,该挡止件设置于该摆动元件上,且该挡止 件的活动路径能够通过该底座的杯支撑部,以压掣于该外杯和内杯的边缘。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摆动元件中段横向延伸一连动臂,该连 动臂经由一弹性件抵触于该操控模块内部预设的定位,使该摆动元件得以保持 一往复枢转的弹性。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连动臂于远离弹性件的一侧与一偏心轮 接触,且该偏心轮受一动力源带动而驱动该连动臂。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摆动元件直接受一动力源驱动而偏摆, 且该动力源为一由线圈组成的电磁铁。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活动塞件设置于外杯的底孔内,于该底 孔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相结合的一导引结合件及一下套帽,该导引结合件具 有一供活动塞件活动的导引通道,而该下套帽则设有一对应该导引通道的中央 孔,于该中央孔旁侧设有多个滴漏孔。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导引结合件及下套帽以相对设置的外螺 纹和内螺纹相结合。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活动塞件具有一通过该导引通道、中央 孔且向外延伸的导柱,且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导柱外周侧。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导柱至少于伸出中央孔的一端端部设有 供一C形扣环套合的环槽。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中央孔周侧设有套合该导柱的导引部, 且该活动塞件周缘设有至少一环凸缘。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导引结合件与接近外杯内侧的一端设有 环凸缘,且于该环凸缘与外杯之间设有一止漏环。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内杯外周缘设有一外凸缘,该外凸缘能 档止于外杯的容置空间的开口边缘。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其中,该底座旁侧设有一侧向开口且与该上开口 相连通的凹陷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操作方式极为简易,因此除可配合相关驱 动机构进行自动化控制外,亦可依个人使用习惯而完全由人为操作,因此具有 使用上的灵活及变化性;本身的结构极为简易,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 体的经济效益;整体运作的动作极为精简,可有效确保产品操作的品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 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造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杯构造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冲泡动作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冲泡动作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凹陷空间;12-上开口;121-杯支撑部;2-外杯; 21、31-容置空间;211-外环凸缘;22-底孔;221-垫圈;23-导引结合件;231-导 引通道;232、257-环凸缘;233-外螺纹;230-止漏环;24-下套帽;241-中央孔; 242-导引部;243-滴漏孔;244-内螺纹;245-摩擦纹;25-活动塞件;251-导柱; 252、255-环槽;253、256-C形扣环;254-弹性元件;258-凹孔;259-环凸部; 3-内杯;32-通孔;33-外凸缘;34-杯盖;4-计时控制单元;41-控制键;42-显示 屏;5-连动机构;51-动力源;52-偏心轮;53-摆动元件;531-连动臂;532-抵触 部;533-弹性件;54-挡止件;6-茶杯容器;A-操控模块;B-待冲泡物;C-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包括:底座1、外杯2、 内杯3及操控模块A等部份,其中底座1旁侧设有一侧向开口的凹陷空间11, 且于该底座1顶侧设有一与该凹陷空间11相连通的上开口12,于该上开口12 内周缘设有一杯支撑部121(可为一环凸缘)。

外杯2于顶部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21,于该容置空间21的开口周缘设 有一可搭置于该杯支撑部121的外环凸缘211,且该容置空间21可容纳水或其 它冲泡的液体(即图5的液体C),于该容置空间21底部中央设有一贯穿该外 杯2的底孔22;一导引结合件23设置于外杯2的容置空间21内,该导引结合 件23具有一贯通的导引通道231,对应该导引通道231两端部外周缘分别设有 一环凸缘232及一外螺纹233,该环凸缘232经由一止漏环230压迫于底孔22 周缘,而该外螺纹233可通过底孔22向外延伸;一下套帽24一侧设有一凸伸 的导引部242,于该导引部242上设有一对外贯通的中央孔241,且于导引部242 旁侧设有多个滴漏孔243,于下套帽24另一侧设有内螺纹244,该内螺纹244 可螺纹连接于该导引结合件23的外螺纹233上,使该导引结合件23、下套帽 24得以相互结合固定于底孔22的内、外旁侧,且于该下套帽24与外杯2底面 之间可依需要设置一垫圈221,以提防漏效果,另于该下套帽24外周缘设有可 增加摩擦的摩擦纹245,以便于驱动该下套帽24转动;一活动塞件25为一具弹 性的结构体(可为硅胶材质),于其一侧设有凹孔258,以供一导柱251以一端 伸入,于该活动塞件25外周缘设有多个环凸缘257,而该导柱251则于伸入凹 孔258的一端设有环凸部259,使该导柱251不易向外松脱,另于导柱251接近 两端的部位分别设有可套合C形扣环253、256的环槽252、255,该导柱251 周侧套合一弹性元件254,并使该弹性元件254两端抵顶于活动塞件25与该下 套帽24(或外杯2底面)之间,利用该弹性元件254使该活动塞件25具有一可 于该底孔22内、外活动的弹性,并利用该C形扣环253挡止于中央孔241周缘, 可限制该活动塞件25(导柱251)无法向外松脱。

内杯3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31,以供容纳(如图5所示)的待冲泡物 B(如:茶叶),于该内杯3底侧设有可供液体C流通的多个通孔32,且于该 容置空间31的开口外周侧设有外凸缘33,于该开口上则可依需要设置一杯盖 34。

在实际应用时,上述该内杯3可依需要设置单一的通孔32,并将该导引结 合件23、下套帽24、活动塞件25及相关元件设置于该通孔32内,而于该外杯 2底侧设置多个底孔22;通过该内杯3与外杯2相互抵触,亦可达到与上述相 同的连动活动塞件25控制开启与关闭的过程。

操控模块A由一计时控制单元4及一连动机构5所组成,该计时控制单元 4至少具有多个供调整操作内部计时装置的控制键41,以及一显示操作状态的 显示屏42,该连动机构5具有一受该计时控制单元4控制的动力源51,该动力 源51可驱动一偏心轮52转动,且该连动机构5另包含一枢设于操控模块A的 摆动元件53,于该摆动元件53上设有一挡止件54,且于摆动元件53中段横向 延伸一连动臂531,该连动臂531经由一弹性件533抵触于该操控模块A内部 预设的定位,使该摆动元件53得以保持一往复枢转的弹性,而该连动臂531于 远离弹性件533的一侧设有一与该偏心轮52接触的抵触部532。

请参图5、图6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将待冲泡物B(如:茶叶) 置于内杯3的容置空间31内,再将该内杯3置于该外杯2的容置空间21内, 并以一外力压迫该内杯3,使其底面可抵触该活动塞件25进入该导引通道231 内,此时,活动塞件25利用环凸缘257迫紧于导引通道231内壁,可形成一密 封状态,同时,该摆动元件53上的挡止件54可横移压掣于该内杯3的外凸缘 33(或其它部位)上,以使该内杯3保持抵触该活动塞件25,并压缩该弹性元 件254的状态;另于该底座1的凹陷空间11放置一茶杯容器6。

然后,可经由控制键41配合该显示屏42输入该待冲泡物B所欲浸泡时间, 再将液体C倒入该内杯3的容置空间31内,以浸泡该待冲泡物B,当该液体C 浸泡该待冲泡物B满足该计时控制单元4输入的时间后,该计时控制单元4可 控制该动力源51驱动该偏心轮52转动,以经由抵触部532、连动臂531带动该 摆动元件53枢转,以使该挡止件54脱离该内杯3的外凸缘33(或其它部位) 上方,以解除对内杯3的压掣状态,使该活动塞件25受弹性元件254的弹力作 用而向上脱离该导引通道231(利用该C形扣环253挡止于中央孔241周缘, 可限制该导柱251无法向外松脱);此时,浸泡该待冲泡物B后的液体C可由 通孔32经导引通道231、滴漏孔243向下流入该茶杯容器6中,以满足自动化 冲泡的需求。

上述结构于实际应用时,该连动机构5的动力源51亦可为一线圈组成的电 磁铁,利用该线圈(电磁铁)于通电后产生磁场而可直接吸引该摆动元件53(或 连动臂531)偏摆,其亦可达到相同驱动该挡止件54活动(脱离该内杯3的外 凸缘33)的功效。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简易泡茶组结构确可达到简化组成结构、降 低生产成本及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实用新型, 爰依法提出申请新型专利;然而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 例说明,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 效置换,亦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内。

简易泡茶组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简易泡茶组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简易泡茶组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易泡茶组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泡茶组结构.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1648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26 CN 203016487 U *CN203016487U* (21)申请号 201220640729.1 (22)申请日 2012.11.28 A47G 19/14(2006.01) (73)专利权人 吴志荣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 (72)发明人 吴志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54) 实用新型名称 简易泡茶组结构 (57) 摘要 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 于一底座顶侧设有一 杯支撑部, 一外杯置于该杯支撑部内, 该外杯除于 顶部凹设有一容。

2、置空间外, 并于外周侧设有可搭 置于该杯支撑部周缘的环凸缘, 容置空间底部设 有一贯穿的底孔, 该底孔内设有一活动塞件, 于该 活动塞件与该外杯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 以驱使 该活动塞件具有于该底孔内、 外活动的弹性, 一内 杯可设置于该外杯的容置空间内并抵触于该活动 塞件, 该内杯底侧设有多个通孔, 一操控模块至少 具有一连动机构, 该连动机构具有一可活动压掣 该内杯边缘的挡止件, 使该内杯随的连动抵触该 活动塞件进入该底孔内, 以达到控制底孔封闭的 动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

3、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16487 U CN 203016487 U *CN203016487U* 1/2 页 2 1. 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 : 一中空的底座, 顶侧设有一杯支撑部 ; 一外杯, 顶部凹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 于该开口周侧设有搭置于该杯支撑部周缘 的环凸缘, 于该容置空间底部设有至少一贯穿该外杯的底孔 ; 一内杯, 设置于该外杯的容置空间内, 于该内杯底侧设有至少一通孔, 且该底孔与通孔 中的至少一个孔位处设有一活动塞件, 该活动塞件受一弹性元件抵触而使该通孔保持一常 态性开启的弹性, 且该活动塞件受到内。

4、杯底部与外杯底部的抵压 ; 一操控模块, 至少具有一连动机构, 该连动机构具有一对该外杯与内杯间产生活动抵 压的挡止件, 通过该挡止件在对该外杯与内杯之间产生抵压的过程, 使该活动塞件封阻该 孔位, 且于该挡止件解除对该外杯与内杯之间的抵压, 则该活动塞件受弹性元件的弹力作 用而脱离该孔位。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操控模块另设有一与该连动 机构形成电连接的计时控制单元, 该计时控制单元至少具有多个供调整操作的控制键及一 显示操作状态的显示屏。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连动机构包含一枢设于操控 模块内且能受驱动而产生往。

5、复枢转的摆动元件, 该挡止件设置于该摆动元件上, 且该挡止 件的活动路径能够通过该底座的杯支撑部, 以压掣于该外杯和内杯的边缘。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摆动元件中段横向延伸一连 动臂, 该连动臂经由一弹性件抵触于该操控模块内部预设的定位, 使该摆动元件得以保持 一往复枢转的弹性。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连动臂于远离弹性件的一侧 与一偏心轮接触, 且该偏心轮受一动力源带动而驱动该连动臂。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摆动元件直接受一动力源驱 动而偏摆, 且该动力源为一由线圈组成的电磁。

6、铁。 7.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活动塞 件设置于外杯的底孔内, 于该底孔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相结合的一导引结合件及一下套 帽, 该导引结合件具有一供活动塞件活动的导引通道, 而该下套帽则设有一对应该导引通 道的中央孔, 于该中央孔旁侧设有多个滴漏孔。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导引结合件及下套帽以相对 设置的外螺纹和内螺纹相结合。 9.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活动塞件具有一通过该导引 通道、 中央孔且向外延伸的导柱, 且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导柱外周侧。。

7、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导柱至少于伸出中央孔的一 端端部设有供一 C 形扣环套合的环槽。 11.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中央孔周侧设有套合该导柱 的导引部, 且该活动塞件周缘设有至少一环凸缘。 12.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中央孔周侧设有套合该导柱 的导引部, 且该活动塞件周缘设有至少一环凸缘。 13.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导引结合件与接近外杯内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16487 U 2 2/2 页 3 的一端设有环凸缘, 且于该环凸缘。

8、与外杯之间设有一止漏环。 14.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导引结合件与接近外杯内侧 的一端设有环凸缘, 且于该环凸缘与外杯之间设有一止漏环。 15.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内杯外周缘设有一外凸缘, 该外凸缘能档止于外杯的容置空间的开口边缘。 1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底座 旁侧设有一侧向开口且与该上开口相连通的凹陷空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16487 U 3 1/5 页 4 简易泡茶组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泡茶。

9、组结构, 尤指一种操作便利、 作动确实且组成轻巧 的泡茶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常见的茶叶冲泡装置, 有如中国台湾公告第 M240931 号 自控与手控两用的泡茶 结构 新型专利案所示, 其主要包括有 : 茶杯, 供容纳已冲泡好的茶水 ; 冲泡杯, 供叠置于茶 杯的上方处, 该冲泡杯内设有容室 ; 杯盖, 盖合于冲泡杯的上方处 ; 该冲泡杯的容室内凸设 有第一、 二管体, 该第一、 二管体的底部相连通, 其中第一管体的底部开设有透孔, 又该第一 管体内设入有浮块, 该浮块顶端设有铁片, 而其底部接设有限流杆, 并穿设于透孔内, 又限 流杆的底部则连设有阻塞端, 另第二管体底部则设有圆孔,。

10、 并于第二管体内设入有调整杆, 该调整杆的底部则形成有阻塞部, 该阻塞部阻塞于第二管体的圆孔, 另冲泡杯的容室底部 接设有滤网座, 该滤网座设有筛孔, 又滤网座的底部设有漏水孔, 该漏水孔供限流杆的阻塞 端予以阻塞封闭, 另于杯盖上分别设有凸柱及开口, 其中该凸柱内部设有槽孔 ; 磁吸杆, 设 于杯盖凸柱的槽孔内, 该磁吸杆于底部设有磁铁, 供于第一管体内上、 下移动以吸附浮块 ; 退压杆, 设于杯盖的凸柱上, 供于第一管体内上、 下移动以推离浮块。 0003 此种装置的结构极为复杂, 不但成本较高, 且不易组装 ; 同时其整体的运行动作较 为繁琐, 极易造成故障情形发生。 0004 另有如中。

11、国台湾公告第 M240931 号 冲茶罐构造改良 新型专利案所示, 其于一冲 茶罐体内部设一间隔部, 把罐体内的空间间隔形成一茶叶容室及一茶液容室 ; 该间隔部上 具有一空心圆管, 该空心圆管的管孔两端分别与外界相通, 一端形成有一导件部, 另一端设 有一固定部, 且由至少一上通孔与茶液容室相通及错开上通孔位置的由至少一下通孔与茶 叶容室相通 ; 一按键设在管孔导件部上, 并继按键后, 在管孔内设一限位件、 一活塞杆、 一弹 簧, 及由一固定件在固定部上固定供弹簧支撑 ; 由按键往管孔内压按操作, 通过限位件卡掣 或不卡掣在导件部的动作改变活塞杆的位置, 使上通孔与下通孔得到相通或不相通的开关。

12、 控制, 通过相通时茶叶容室可进出茶液, 及不相通时阻止茶液流回茶叶容室的作用, 据以冲 泡茶可免多杯罐使用的同时, 兼具构造精致化的使罐体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0005 此种装置缺乏与自动化机构组合的机制, 仅适用于人工冲泡茶叶的操作, 适用范 围较为狭隘。 0006 有鉴于常见的茶叶冲泡装置有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 改进之道, 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由于操作方式极为简 易, 因此除可配合相关驱动机构进行自动化控制外, 亦可依个人使用习惯而完全由人为操 作, 因此具有使用上的灵活及变化性。 。

13、说 明 书 CN 203016487 U 4 2/5 页 5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本身的结构极为简易, 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 0009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整体运作的动作极为精 简, 可有效确保产品操作的品质。 0010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 : 0011 一中空的底座, 顶侧设有一杯支撑部 ; 0012 一外杯, 顶部凹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 于该开口周侧设有搭置于该杯支撑部 周缘的环凸缘, 于该容置空间底部设有至少一贯穿该外杯的底孔 ; 0013 一内杯, 设。

14、置于该外杯的容置空间内, 于该内杯底侧设有至少一通孔, 且该底孔与 通孔中的至少一个孔位处设有一活动塞件, 该活动塞件受一弹性元件抵触而使该通孔保持 一常态性开启的弹性, 且该活动塞件受到内杯底部与外杯底部的抵压 ; 0014 一操控模块, 至少具有一连动机构, 该连动机构具有一对该外杯与内杯间产生活 动抵压的挡止件, 通过该挡止件在对该外杯与内杯之间产生抵压的过程, 使该活动塞件封 阻该孔位, 且于该挡止件解除对该外杯与内杯之间的抵压, 则该活动塞件受弹性元件的弹 力作用而脱离该孔位。 0015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操控模块另设有一与该连动机构形成电连接的 计时控制单元, 该计。

15、时控制单元至少具有多个供调整操作的控制键及一显示操作状态的显 示屏。 0016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连动机构包含一枢设于操控模块内且能受驱动 而产生往复枢转的摆动元件, 该挡止件设置于该摆动元件上, 且该挡止件的活动路径能够 通过该底座的杯支撑部, 以压掣于该外杯和内杯的边缘。 0017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摆动元件中段横向延伸一连动臂, 该连动臂经由 一弹性件抵触于该操控模块内部预设的定位, 使该摆动元件得以保持一往复枢转的弹性。 0018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连动臂于远离弹性件的一侧与一偏心轮接触, 且 该偏心轮受一动力源带动而驱动该连动臂。 00。

16、19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摆动元件直接受一动力源驱动而偏摆, 且该动力 源为一由线圈组成的电磁铁。 0020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活动塞件设置于外杯的底孔内, 于该底孔的内侧 和外侧分别设有相结合的一导引结合件及一下套帽, 该导引结合件具有一供活动塞件活动 的导引通道, 而该下套帽则设有一对应该导引通道的中央孔, 于该中央孔旁侧设有多个滴 漏孔。 0021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导引结合件及下套帽以相对设置的外螺纹和内 螺纹相结合。 0022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活动塞件具有一通过该导引通道、 中央孔且向外 延伸的导柱, 且该弹性元件套设于。

17、该导柱外周侧。 0023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导柱至少于伸出中央孔的一端端部设有供一 C 形扣环套合的环槽。 0024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中央孔周侧设有套合该导柱的导引部, 且该活动 塞件周缘设有至少一环凸缘。 说 明 书 CN 203016487 U 5 3/5 页 6 0025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导引结合件与接近外杯内侧的一端设有环凸缘, 且于该环凸缘与外杯之间设有一止漏环。 0026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内杯外周缘设有一外凸缘, 该外凸缘能档止于外 杯的容置空间的开口边缘。 0027 所述的简易泡茶组结构, 其中, 该底座旁侧设。

18、有一侧向开口且与该上开口相连通 的凹陷空间。 002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由于操作方式极为简易, 因此除可配合相关驱动机构 进行自动化控制外, 亦可依个人使用习惯而完全由人为操作, 因此具有使用上的灵活及变 化性 ; 本身的结构极为简易, 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 ; 整体运作的动作 极为精简, 可有效确保产品操作的品质。 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 兹依下列附图说 明如下 : 附图说明 003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造分解图 ; 0031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杯构造分解图 ; 0032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

19、组合外观图 ; 0033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剖面图 ; 0034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冲泡动作示意图 ( 一 ) ; 0035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冲泡动作示意图 ( 二 )。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 1- 底座 ; 11- 凹陷空间 ; 12- 上开口 ; 121- 杯支撑部 ; 2- 外杯 ; 21、 31- 容置空间 ; 211- 外环凸缘 ; 22- 底孔 ; 221- 垫圈 ; 23- 导引结合件 ; 231- 导引通道 ; 232、 257- 环凸缘 ; 233- 外螺纹 ; 230- 止漏环 ; 24- 下套帽 ; 241- 中央孔 ; 242- 导引部 ; 。

20、243- 滴漏 孔 ; 244- 内螺纹 ; 245- 摩擦纹 ; 25- 活动塞件 ; 251- 导柱 ; 252、 255- 环槽 ; 253、 256-C 形扣 环 ; 254-弹性元件 ; 258-凹孔 ; 259-环凸部 ; 3-内杯 ; 32-通孔 ; 33-外凸缘 ; 34-杯盖 ; 4-计 时控制单元 ; 41-控制键 ; 42-显示屏 ; 5-连动机构 ; 51-动力源 ; 52-偏心轮 ; 53-摆动元件 ; 531- 连动臂 ; 532- 抵触部 ; 533- 弹性件 ; 54- 挡止件 ; 6- 茶杯容器 ; A- 操控模块 ; B- 待冲泡 物 ; C- 液体。 具体。

21、实施方式 0037 请参照图 1 至图 4 所示, 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包括 : 底座 1、 外杯 2、 内杯 3 及操控模块A等部份, 其中底座1旁侧设有一侧向开口的凹陷空间11, 且于该底座1顶侧设 有一与该凹陷空间 11 相连通的上开口 12, 于该上开口 12 内周缘设有一杯支撑部 121(可 为一环凸缘) 。 0038 外杯2于顶部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21, 于该容置空间21的开口周缘设有一可 搭置于该杯支撑部121的外环凸缘211, 且该容置空间21可容纳水或其它冲泡的液体 (即图 5的液体C) , 于该容置空间21底部中央设有一贯穿该外杯2的底孔22 ; 一导引结合件23设。

22、 置于外杯 2 的容置空间 21 内, 该导引结合件 23 具有一贯通的导引通道 231, 对应该导引通 道 231 两端部外周缘分别设有一环凸缘 232 及一外螺纹 233, 该环凸缘 232 经由一止漏环 说 明 书 CN 203016487 U 6 4/5 页 7 230压迫于底孔22周缘, 而该外螺纹233可通过底孔22向外延伸 ; 一下套帽24一侧设有一 凸伸的导引部 242, 于该导引部 242 上设有一对外贯通的中央孔 241, 且于导引部 242 旁侧 设有多个滴漏孔 243, 于下套帽 24 另一侧设有内螺纹 244, 该内螺纹 244 可螺纹连接于该导 引结合件 23 的外。

23、螺纹 233 上, 使该导引结合件 23、 下套帽 24 得以相互结合固定于底孔 22 的内、 外旁侧, 且于该下套帽24与外杯2底面之间可依需要设置一垫圈221, 以提防漏效果, 另于该下套帽 24 外周缘设有可增加摩擦的摩擦纹 245, 以便于驱动该下套帽 24 转动 ; 一活 动塞件25为一具弹性的结构体 (可为硅胶材质) , 于其一侧设有凹孔258, 以供一导柱251以 一端伸入, 于该活动塞件25外周缘设有多个环凸缘257, 而该导柱251则于伸入凹孔258的 一端设有环凸部 259, 使该导柱 251 不易向外松脱, 另于导柱 251 接近两端的部位分别设有 可套合 C 形扣环 2。

24、53、 256 的环槽 252、 255, 该导柱 251 周侧套合一弹性元件 254, 并使该弹 性元件 254 两端抵顶于活动塞件 25 与该下套帽 24(或外杯 2 底面) 之间, 利用该弹性元件 254 使该活动塞件 25 具有一可于该底孔 22 内、 外活动的弹性, 并利用该 C 形扣环 253 挡止 于中央孔 241 周缘, 可限制该活动塞件 25(导柱 251) 无法向外松脱。 0039 内杯 3 设有一具开口的容置空间 31, 以供容纳 (如图 5 所示) 的待冲泡物 B(如 : 茶 叶) , 于该内杯3底侧设有可供液体C流通的多个通孔32, 且于该容置空间31的开口外周侧 设。

25、有外凸缘 33, 于该开口上则可依需要设置一杯盖 34。 0040 在实际应用时, 上述该内杯3可依需要设置单一的通孔32, 并将该导引结合件23、 下套帽 24、 活动塞件 25 及相关元件设置于该通孔 32 内, 而于该外杯 2 底侧设置多个底孔 22 ; 通过该内杯 3 与外杯 2 相互抵触, 亦可达到与上述相同的连动活动塞件 25 控制开启与 关闭的过程。 0041 操控模块 A 由一计时控制单元 4 及一连动机构 5 所组成, 该计时控制单元 4 至少 具有多个供调整操作内部计时装置的控制键 41, 以及一显示操作状态的显示屏 42, 该连动 机构5具有一受该计时控制单元4控制的动力。

26、源51, 该动力源51可驱动一偏心轮52转动, 且该连动机构5另包含一枢设于操控模块A的摆动元件53, 于该摆动元件53上设有一挡止 件 54, 且于摆动元件 53 中段横向延伸一连动臂 531, 该连动臂 531 经由一弹性件 533 抵触 于该操控模块 A 内部预设的定位, 使该摆动元件 53 得以保持一往复枢转的弹性, 而该连动 臂 531 于远离弹性件 533 的一侧设有一与该偏心轮 52 接触的抵触部 532。 0042 请参图 5、 图 6 所示, 可知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 将待冲泡物 B(如 : 茶叶) 置于内 杯 3 的容置空间 31 内, 再将该内杯 3 置于该外杯 2 的容。

27、置空间 21 内, 并以一外力压迫该内 杯3, 使其底面可抵触该活动塞件25进入该导引通道231内, 此时, 活动塞件25利用环凸缘 257迫紧于导引通道231内壁, 可形成一密封状态, 同时, 该摆动元件53上的挡止件54可横 移压掣于该内杯 3 的外凸缘 33(或其它部位) 上, 以使该内杯 3 保持抵触该活动塞件 25, 并 压缩该弹性元件 254 的状态 ; 另于该底座 1 的凹陷空间 11 放置一茶杯容器 6。 0043 然后, 可经由控制键 41 配合该显示屏 42 输入该待冲泡物 B 所欲浸泡时间, 再将液 体 C 倒入该内杯 3 的容置空间 31 内, 以浸泡该待冲泡物 B, 。

28、当该液体 C 浸泡该待冲泡物 B 满 足该计时控制单元4输入的时间后, 该计时控制单元4可控制该动力源51驱动该偏心轮52 转动, 以经由抵触部532、 连动臂531带动该摆动元件53枢转, 以使该挡止件54脱离该内杯 3 的外凸缘 33(或其它部位) 上方, 以解除对内杯 3 的压掣状态, 使该活动塞件 25 受弹性元 件 254 的弹力作用而向上脱离该导引通道 231(利用该 C 形扣环 253 挡止于中央孔 241 周 说 明 书 CN 203016487 U 7 5/5 页 8 缘, 可限制该导柱 251 无法向外松脱) ; 此时, 浸泡该待冲泡物 B 后的液体 C 可由通孔 32 经。

29、 导引通道 231、 滴漏孔 243 向下流入该茶杯容器 6 中, 以满足自动化冲泡的需求。 0044 上述结构于实际应用时, 该连动机构 5 的动力源 51 亦可为一线圈组成的电磁铁, 利用该线圈 (电磁铁) 于通电后产生磁场而可直接吸引该摆动元件 53(或连动臂 531) 偏摆, 其亦可达到相同驱动该挡止件 54 活动 (脱离该内杯 3 的外凸缘 33) 的功效。 0045 综合以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泡茶组结构确可达到简化组成结构、 降低生产 成本及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实用新型, 爰依法提出申请新 型专利 ; 然而上述说明的内容,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

30、例说明, 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 修饰、 改变或等效置换, 亦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 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016487 U 8 1/6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16487 U 9 2/6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16487 U 10 3/6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16487 U 11 4/6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16487 U 12 5/6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16487 U 13 6/6 页 14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16487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