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热装置、系统及餐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食品加热装置、系统及餐桌.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854246.X (22)申请日 2015.11.28 A47J 27/04(2006.01) A47J 27/122(2006.01) A47B 31/02(2006.01) (71)申请人 张益康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南路 257 号 (72)发明人 张益康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333 代理人 贾振勇 (54) 发明名称 一种食品加热装置、 系统及餐桌 (57)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烹饪器具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 食品加热装置, 包括 : 锅体, 所述锅。
2、体表面设置有 多个相互独立的食品加热单元 ; 与所述锅体配合 的锅盖 ; 以及对所述食品加热单元中的食品进行 加热的蒸汽供应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食品加 热装置, 通过锅体表面设置的多个相互独立的食 品加热单元, 盛放需要蒸煮的不同食材, 避免了在 蒸煮过程中各食材产生的汤汁互相影响, 导致串 味的问题提高了用餐体验。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5342372 A 2016.02.24 CN 105342372 A 1/1 页 2 1.一种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锅体, 所。
3、述锅体表面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食品加热单元 ; 与所述锅体配合的锅盖 ; 以及 对所述食品加热单元中的食品进行加热的蒸汽供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食品加热单元包括 : 将食品分隔的分隔部 ; 以及 对所述食品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食品加热单元之间, 或 者所述多个食品加热单元与所述锅体之间可拆装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单元设有蒸 汽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品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
4、 对所述蒸汽通孔进行遮挡的通孔遮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的外缘设有向外延伸 的凸边。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上或者边缘设有排 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供应装置位于所述锅 体的下方, 包括一蒸汽容纳空间以及将外部蒸汽导入所述蒸汽容纳空间的蒸汽引入接口, 所述蒸汽容纳空间中的蒸汽直接与所述食品加热单元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食品加热单元所在平 面的中部设置有一容器安放口, 所述容器安放口的底部设置有一加热。
5、器。 10.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一旋转机构, 所 述旋转机构可带动所述多个食品加热单元绕锅体中心旋转。 11.一种餐桌, 包括餐台、 支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 1-10 任一权利要求所 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12.一种食品加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多个如权利要求 1-10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 以及 通过蒸汽输送管道与所述食品加热装置连接的蒸汽发生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42372 A 2 1/4 页 3 一种食品加热装置、 系统及餐桌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适用于烹饪器具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
6、食品加热装置、 系统及餐桌。 背景技术 0002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国人很喜欢围桌吃饭热闹的气氛, 同时,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健 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将新鲜的食材蒸着吃,以保持食材原有的风味和营养越来越受到 大家的喜爱。 0003 在这种情况下, 蒸汽火锅应运而生, 蒸汽火锅即将食材放置在蒸盘上, 利用蒸汽的 热量将食材蒸熟并保温, 用餐者可以围坐在蒸汽火锅周边进食, 但是现有的蒸汽火锅是在 原有的炉灶上加多一块蒸板, 将食材放上去蒸煮, 这就会存在一个问题, 当需要同时蒸煮多 种食材时, 由于各种食材蒸煮的过程中可能有汤汁渗出, 而出现串味的现象, 从而影响原有 各食材的风味, 降低了用餐。
7、者的用餐体验。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加热装置, 旨在解决现有的蒸汽火锅对不同食材进行蒸煮时 出现串味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食品加热装置包括 : 锅体, 所述锅体表面设置有多个相 互独立的食品加热单元 ; 与所述锅体配合的锅盖 ; 以及对所述食品加热单元中的食品进行 加热的蒸汽供应装置。 000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餐桌, 包括餐台、 支架, 还包括上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000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食品加热系统 , 包括 : 多个上述的食品加热装置 ; 以及 通过蒸汽输送管道与所述食品加热装置连接的蒸汽发生器。 0008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食品加热。
8、装置, 通过锅体表面设置的多个相互独立的食品加热 单元, 盛放需要蒸煮的不同食材, 避免了在蒸煮过程中各食材产生的汤汁互相影响, 导致串 味的问题提高了用餐体验。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加热装置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餐桌的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体表面设置的多个食品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 图 ; 0012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锅体表面设置的多个食品加热单元的结构示 意图 ; 0013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加热系统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
9、书 CN 105342372 A 3 2/4 页 4 0014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热装置, 通过锅体表面设置的多个相互独立的食品加 热单元来对食品进行加热, 避免了在蒸煮过程中各食材产生的汤汁互相影响, 导致串味的 问题。 0016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7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食品加热装置, 包括锅体1、 锅盖2及蒸汽供 应装置 3。 00。
10、18 锅体 1 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食品加热单元 11 ; 锅盖 2 与锅体 1 配合 ; 蒸 汽供应装置 3 对所述食品加热单元 11 中的食品进行加热。可以理解, 上述所说的相互独立 即各食品加热单元 11 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且相互之间不影响。 0019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锅体 1 表面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食品加热单元 11 来盛放 食品, 并沟通蒸汽供应装置对其进行加热, 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对各食品加热单元 11 中的食 物进行蒸煮时, 产生的汤汁相互渗透, 导致串味的问题。 002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每个食品加热单元 11 包括将食品分隔的分隔部 12 以 及对食品进行。
11、加热的加热部 13, 各食品加热单元 11 通过分隔部 12 相互连接。分隔部 12 将 加热部13围挡为多个不同的食品加热单元11, 以实现各食品加热单元11之间相互独立, 不 受影响的效果, 同时分隔部 12 也起到了阻挡食材汤汁相互渗透的作用, 避免了串味现象的 发生。 002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如图 2 所示, 分隔部 12 为一不锈钢板材, 与加热部 13 垂直焊接。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分隔部 12 还可以为与加热部 13 一体成型的, 如在一 块有一定厚度的不锈钢板材上凿出一个个独立的空间用于放置食品。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多个食品加热单元 11 之。
12、间, 或者多个食品加热单元 11 与锅体 1 之间可拆装连接。需要使用时, 将各食品加热单元 11 拼装在一起即成为一个完整 的锅体 1, 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食品加热单元 11 的大小或者数量进行拼装, 在使用后 也可将各食品加热单元 11 拆卸, 方便存放和清洗。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用餐者选择的 食材的蒸煮难易程度, 选择合适数量的带蒸汽通孔 14 的食品加热单元 11 和不带蒸汽通孔 14 的食品加热单元 11 的数量进行安装, 以保证蒸煮难易程度不同的食材在蒸煮过程中能 够保证煮熟程度一致, 避免过熟等现象的出现。 0023 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至少一个食品加热单元 11 设。
13、有蒸汽通孔 14, 蒸汽供应装 置中的蒸汽可通过该蒸汽通孔 14 与食材直接接触, 对食材进行直接加热, 大大增加蒸煮的 效率。每个食品加热单元 11 上蒸汽通孔 14 的数量及大小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根据蒸煮食 材的类型进行设置, 如用于蒸煮较难蒸熟或者加热的食材时, 可以将蒸汽通孔 14 的数量设 置的相对较多、 大小设置的相对较大。 002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各食品加热单元的形状可以为如图 1 所述的扇形, 也可以是 圆形 ( 如图 3 所示 )、 环形 ( 如图 4 所示 )、 方形、 心形等, 具体不做限制 ; 各食品加热单元 11 的形状、 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可以根。
14、据各食品加热单元 11 需要摆放的食材数 量, 食材种类进行选择。 说 明 书 CN 105342372 A 4 3/4 页 5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食品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蒸汽通孔 14 进行遮 挡的通孔遮挡部(图中未示出), 优选的, 通孔遮挡部的形状与所述食品加热单元11的形状 相适应。通孔遮挡部的作用在于, 对于已设置有蒸汽通孔 14 的食品加热单元域, 需要将其 变为不设有蒸汽通孔 14 的食品加热单元 11 来使用时, 通过将通孔遮挡部覆盖在食品加热 单元 11 的蒸汽通孔 14 上来实现食品加热单元 11 的简单、 快速变形。 00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15、, 各食品加热单元 11 的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边 15, 由 于该凸边 15 为食品加热单元 11 的延伸, 受食品加热单元 11 温度的影响, 相对温度会高一 些, 可以在其上摆放一些用容器, 如碗、 蝶盛放的菜品, 对菜品起到保温的作用, 同时也扩大 了用餐者的用餐选择, 满足餐桌上多元化的配置。 002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加热部 13 上或者边缘设有排水孔 ( 图中未示出 )。蒸 煮时产生的水蒸气经过回流到加热部 13 边缘, 通过设置的排水孔将废弃的汤汁排走, 保证 了食品加热单元 11 内食材的干净、 卫生。 002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蒸汽供应装置3位于所述锅体。
16、1的下方, 包括一蒸汽容 纳空间 31 以及将外部蒸汽导入所述蒸汽容纳空间的蒸汽引入接口 32, 所述蒸汽容纳空间 31 中的蒸汽直接与所述食品加热单元 11 的加热部 13 接触。 0029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 蒸汽引入接口 32 引入的蒸汽通过一蒸汽散流装 置 33 进入蒸汽容纳空间 31, 蒸汽散流装置 33 的作用在于使蒸汽均匀的进入蒸汽容纳空间 31, 防止蒸汽进入蒸汽容纳空间的时的速度或者浓度的不均匀导致加热部 13 受热不均的 问题。 003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多个食品加热单元 11 所在平面的中部设置有一用于 放置容器的容器安放口16, 所述容器安放口16的。
17、底部设置有一加热器17, 所述容器可以为 铁盆、 铁锅等, 做成类似于火锅、 干锅等的形式, 用餐者可以自主选择, 通过加热器 17 对其 进行加热, 容器安放口 16 及加热器的设置, 扩大了用餐者的用餐选择, 满足餐桌上多元化 的配置, 提高了用餐的感受。在本发明中, 加热器 17 可以是电磁炉、 煤炉或者燃气炉等, 当 所述加热器 17 为燃气炉时, 燃气通过图 2 中的燃气管道 171 传送至加热器 17。 0031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 食品加热装置还包括一旋转机构 ( 图中未示出 ), 可带动多个食品加热单元 11 绕锅体 1 中心旋转, 当锅体 1 的表面面积较大时, 用。
18、餐者可以 不用走动即可吃到锅体内的所有食材, 提高了用餐的体验。 0032 参考图2, 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餐桌, 包括餐台31, 支架32以及上述的食品加热装 置。食品加热装置安放在餐台 31 上, 或者安装在餐台 31 的一空腔内。 0033 作为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 此种餐桌可以直接摆放在餐饮店内, 用餐者来店用餐, 围坐在该餐桌周围, 享用餐饮店预先摆放在食品加热单元 11 内的食材。 0034 本发明提供的餐桌, 将新鲜食材, 现场蒸煮与围桌吃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使用餐 者在享用营养、 健康美食的同时可以享受围桌的热闹气氛。 003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食品加热系统, 图 5 示出了该。
19、系统的部分结构, 该系统包括多 个如图 1 所示的食品加热装置, 以及通过蒸汽输送管道 5 与所述食品加热装置连接的蒸汽 发生器 4。 003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蒸汽输送管道 5 的数量可以为与食品加热装置的数量一致, 每一个食品加热装置的蒸汽供应装置 3 通过一个蒸汽输送管道 5 与蒸汽发生器 4 连接, 也 说 明 书 CN 105342372 A 5 4/4 页 6 可以是仅有一条蒸汽输送管道 5 与蒸汽发生器 4 连接, 再从蒸汽输送管道 5 上接与餐桌适 量一致的子蒸汽输送管道与餐桌的蒸汽供应装置 3 连接。 0037 该系统采用蒸汽发生器 4, 集中对多个食品加热装置进行蒸汽供。
20、应, 可以有效地节 约能源, 方便管理。 0038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 蒸汽引入接口 32 与蒸汽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阀 门 6, 用于控制蒸汽是否进入蒸汽容纳空间 31。 003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阀门6可以通过手动控制, 也可以通过与阀门6连接的阀门控 制开关 7 进行控制。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5342372 A 6 1/3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42372 A 7 2/3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42372 A 8 3/3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342372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