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锅盖支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3280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5.15 CN 202932807 U *CN202932807U* (21)申请号 201220613927.9 (22)申请日 2012.11.20 A47J 45/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吴素存 地址 225700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剁田镇城 东村将庙二组 239 号 (72)发明人 吴素存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锅盖支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盖支架, 包括底座、 与底座一体成形的安装臂, 上述安装臂上固定有 若干个用于放置锅盖的放置架, 上述安装臂的自 由端形成悬。
2、挂结构。有益之处在于 : 本实用新型 的锅盖支架, 灵活悬挂或者任意放置, 使用方便而 且节约空间。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32807 U CN 202932807 U *CN202932807U* 1/1 页 2 1. 一种锅盖支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与底座一体成形的安装臂, 上述安装臂上固 定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锅盖的放置架, 上述安装臂的自由端形成悬挂结构。。
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其特征在于, 上述底座、 安装臂及放置架均由 不锈钢材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置架与安装臂通过焊接 的方式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臂为两个, 彼此之间的 距离自底座向自由端逐步减小。 5. 根据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其特征在于, 上述悬挂结构为安装 臂自身弯折形成的挂钩。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把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32807 U 1/2 页 3 一种锅盖。
4、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支架, 属于厨房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厨房设计越来越向紧凑化的方向发展, 也就应运而生了很多创意家居, 锅 盖支架便是这样一类产品, 但是现有的锅盖支架往往需要专门的安装螺丝将其固定在某一 位置, 使用很不灵活。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 使用灵活方便的锅盖支架。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锅盖支架, 包括底座、 与底座一体成形的安装臂, 上述安装臂上固定有若干个 用于放置锅盖的放置架, 上述安装臂的自由端形成。
5、悬挂结构。 0006 前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上述底座、 安装臂及放置架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0007 前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上述放置架与安装臂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0008 前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上述安装臂为两个, 彼此之间的距离自底座向自由端逐步 减小。 0009 前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上述悬挂结构为安装臂自身弯折形成的挂钩。 0010 前述的一种锅盖支架, 还包括一把手。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 本实用新型的锅盖支架, 灵活悬挂或者任意放置, 使 用方便而且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盖支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附图标。
6、记的含义 : 1、 底座, 2、 安装臂, 3、 放置架, 4、 挂钩, 5、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15 参见图 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盖支架, 包括底座 1 及与底座 1 一体成形的安装臂 2, 其中, 安装臂 2 上固定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锅盖的放置架 3。为了便于使用且节约空间, 在 安装臂 2 的自由端形成悬挂结构, 优选的悬挂结构如图 1 所示, 是由安装臂 2 自身弯折形成 的挂钩 4。 0016 优选地, 底座 1、 安装臂 2 及放置架 3 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使用寿命长且容易清 洗。鉴于此, 放置架 3 与安。
7、装臂 2 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0017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 如图 1 所示, 安装臂 2 为两个, 彼此之间的距离自底座 1 向自 说 明 书 CN 202932807 U 2/2 页 4 由端逐步减小, 这样可以用于放置大小不同的各类锅盖。 0018 进一步地, 为了便于移动该锅盖支架, 在其顶部还设有一把手 5, 进一步提高了其 可操作性。 001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 所获得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932807 U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32807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