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搅拌电压力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搅拌电压力锅.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24096.4 (22)申请日 2016.01.15 A47J 27/086(2006.01) A47J 36/00(2006.01) (71)申请人 魏伯卿 地址 314408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 浅水湾 30 幢 2 单元 304 室 (72)发明人 魏伯卿 (54) 发明名称 带搅拌电压力锅 (57) 摘要 带搅拌电压力锅, 包括底座、 发热板、 旋转 托、 内胆、 电机 ; 其特征在于 : 旋转托的四周成一 个圆桶形为旋转托侧圆桶, 旋转托侧圆桶的外圆 面固定安装有一外齿圈, 外齿圈啮合一个减速齿 轮, 减速。
2、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轮相啮合, 内胆坐卡 在旋转托, 内胆上口的锅盖下侧面中央固定安装 有一根长杆, 长杆的最下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十字 架, 十字架的四根支杆上各套有一根套管, 套管上 方托举着重方块, 重方块中心孔外套在长杆上, 使重方块可能绕杆旋转, 重方块的下侧面有一个 圆形沉台, 圆柱的直径为 D, D 2(L+S) , 重方 块四面的下搅拌叶片与内胆底平面成夹角 , 1560, 重方块上方的长杆上固定对称 安装有四片上搅拌叶片, 上搅拌叶片与内胆底平 面成夹角 , -60 -15。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3、页 附图4页 CN 105496184 A 2016.04.20 CN 105496184 A 1.带搅拌电压力锅, 包括底座 (1) 、 发热板 (3) 、 旋转托 (4) 、 内胆 (23) 、 电机 (17) ; 其特征 在于: 发热板 (3) 为圆环状, 发热板 (3) 外包裹一层发热板套 (2) , 发热板套 (2) 为一个杯形 状, 发热板套 (2) 的四周为一个圆桶状, 发热板套 (2) 底部中央有一个中心圆孔, 发热板套 (2) 安装在底座 (1) 之上, 发热板套 (2) 的上侧面间隙安装有一个旋转托 (4) , 旋转托 (4) 也为 一个杯状形, 旋转托 (4) 的底部中心。
4、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轴 (9) , 旋转轴 (9) 由支承轴承 (10) 与支承轴 (8) 相连接, 支承轴 (8) 固定安装在底座 (1) 上侧面的正中央, 使旋转轴 (9) 可以托 举着旋转托 (4) 并使旋转托 (4) 可以绕支承轴 (8) 旋转, 旋转轴 (9) 、 支承轴 (8) 和支承轴承 (10) 安装在发热板套 (2) 的中心圆孔内; 旋转托 (4) 的四周为一个圆桶形, 圆桶的外圆面固 定安装有一外齿圈 (19) , 外齿圈 (19) 啮合一个减速齿轮 (18) , 减速齿轮 (18) 与电机 (17) 的 输出轮 (20) 相啮合, 使电机 (17) 旋转带动减速齿轮 (18。
5、) 旋转, 减速齿轮 (18) 旋转带动外齿 圈 (19) 和旋转托 (4) 旋转, 旋转托 (4) 的圆桶内圆面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三角卡块 (16) , 三 角卡块 (16) 的横截面为一个三角形, 内胆 (23) 下半部分的外表面有两个长条形的三角凹槽 (22) , 三角凹槽 (22) 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角凹槽 (22) 与三角形的三角卡块 (16) 相匹配, 使内胆 (23) 刚好卡扣在旋转托 (4) 并使内胆 (23) 与旋转托 (4) 一起同角速度旋转, 两条三角凹槽 (22) 在内胆 (230外壁对称分布; 内胆 (23) 的上口有一个锅盖 (29) , 锅盖 (29)。
6、 的下侧面中央有一根长杆 (21) , 长杆 (21) 的最下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十字架 (11) , 十字架 (11) 的四根支杆上各套有一根套管 (12) , 套管 (12) 一端为盲端, 十字架 (11) 的支杆表面光 滑, 套管 (12) 内壁表面光滑, 套管 (12) 与十字架 (11) 的四根支杆相匹配, 使套管 (12) 顺十字 架 (11) 的支杆灵活旋转, 套管 (12) 的长度为L, 十字架 (11) 的支杆长度为S, S L, 套管 (12) 上方托举着重方块 (7) , 重方块 (7) 中心有一个中心孔, 中心孔外套在长杆 (21) 上, 使重方块 (7) 可能绕杆 (21。
7、) 旋转, 重方块 (7) 的下侧面有一个圆形沉台, 这个沉台为一个圆柱状, 圆柱 的直径为D, D 2 (L+S) , 重方块 (7) 的上端面由旋拧在长杆 (21) 上的螺帽 (13) 限位, 使重方 块 (7) 不能顺长杆 (21) 轴向窜动, 而且使重方块 (7) 下端面的圆形沉台扣压在套管 (12) 和十 字架 (11) 的支杆上方, 重方块 (7) 的四周固定对称安装有四片下搅拌叶片 (6) , 下搅拌叶片 (6) 与内胆 (23) 底平面成夹角 , 15 60 , 重方块 (7) 上方的长杆 (21) 上固定对称安装 有四片上搅拌叶片 (5) , 上搅拌叶片 (5) 与内胆 (2。
8、3) 底平面成夹角 , -60 -15 ; 本发明 另一种结构: 双搅拌叶片同速度旋转搅拌, 即去掉重方块 (7) , 将下搅拌叶片 (6) 和上搅拌叶 片 (5) 均固定安装在长杆 (21) 上, 且下搅拌叶片 (6) 和上搅拌叶片 (5) 上下相隔30mm100 mm 的距离, 使上搅拌叶片 (5) 与内胆 (23) 底平面成夹角 , -60 -15 , 下搅拌叶片 (6) 与内 胆 (23) 底平面成夹角 , 15 60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搅拌电压力锅, 其特征在于: 电机 (17) 通电旋转, 带动减速齿 轮 (18) 旋转, 减速齿轮 (18) 旋转带动旋转托 (4) 和内。
9、胆 (23) 旋转, 内胆 (23) 旋转带动固定安 装在锅盖 (29) 下侧面的长杆 (21) 旋转, 长杆 (21) 旋转带动上搅拌叶片 (5) 旋转搅拌内胆 (23) 内的食料和水的混合液, 由于重方块 (7) 不是刚性连接, 并且由于重方块 (7) 的重力和 惯性作用及内胆 (23) 内的食料和水的混合液对下搅拌叶片 (6) 的阻力作用, 使重方块 (7) 和 下搅拌叶片 (6) 不与上搅拌叶片 (5) 同角速度旋转, 使下搅拌叶片 (6) 的旋转搅拌速度小于 上搅拌叶片的旋转搅拌速度, 从而产生更强的搅拌效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96184 A 2 带。
10、搅拌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带搅拌电压力锅, 适用于各种电压力锅, 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有许多双职工家庭因为上班工作比较忙, 下午下班后回家比较晚, 所以经常 是利用电压力锅熬稀饭, 即在上班前将粮食放入电压力锅并设置好程序、 定好时间, 在下班 回到家中后稀饭就做好了, 但这种电压力锅熬出的稀饭不粘稠、 口感不好, 究其原因是因为 电压力锅的电加热不好火加热强度高, 粮食在电压力锅的熬制过程中, 粮食得不到充分的 翻滚, 使电压力锅熬出的稀饭不好吃, 但电压力锅因为锅内的较大的气压力, 如果给电压力 锅加上搅拌电机搅拌, 则无法解决气压密封的问题,。
11、 这就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市场上还没 有出现带搅拌的电压力锅的原因; 本发明就是争对上述缺点设计的一款利用电机带动电压 力锅内胆旋转、 从而带动内胆内的两组叶片以不同速度旋转、 进而达到搅拌电压力锅内胆 内的粮食均匀熬制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电机带动电压力锅内胆旋转、 以带动内胆内的两组 叶片以不同速度旋转、 从而达到搅拌电压力锅内胆内的粮食均匀熬制的带搅拌电压力锅。 0004 带搅拌电压力锅, 包括底座、 发热板、 旋转托、 内胆、 电机; 其特征在于: 发热板为圆 环状, 发热板外包裹一层发热板套, 发热板套为一个杯形状, 发热板套的四周为一个圆桶 状, 发。
12、热板套底部中央有一个中心圆孔, 发热板套安装在底座之上, 发热板套的上侧面间隙 安装有一个旋转托, 旋转托也为一个杯状形, 旋转托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轴, 旋 转轴由支承轴承与支承轴相连接, 支承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侧面的正中央, 使旋转轴可以 托举着旋转托并使旋转托可以绕支承轴旋转, 旋转轴、 支承轴和支承轴承安装在发热板套 的中心圆孔内; 旋转托的四周为一个圆桶形, 圆桶的外圆面固定安装有一外齿圈, 外齿圈啮 合一个减速齿轮, 减速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轮相啮合, 使电机旋转带动减速齿轮旋转, 减速齿 轮旋转带动外齿圈和旋转托旋转, 旋转托的圆桶内圆面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三角卡块, 三 角卡。
13、块的横截面为一个三角形, 内胆下半部分的外表面有两个长条形的三角凹槽, 三角凹 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角凹槽与三角形的三角卡块相匹配, 使内胆刚好卡扣在 旋转托并使内胆与旋转托一起同角速度旋转, 两条三角凹槽在内胆外壁对称分布。 0005 2、 内胆的上口有一个锅盖, 锅盖的下侧面中央有一根长杆, 长杆的最下端固定安 装有一个十字架, 十字架的四根支杆上各套有一根套管, 套管一端为盲端, 十字架的支杆表 面光滑, 套管内壁表面光滑, 套管与十字架的四根支杆相匹配, 使套管顺十字架的支杆灵活 旋转, 套管的长度为L, 十字架的支杆长度为S, S L, 套管上方托举着重方块, 重方块中心。
14、有 一个中心孔, 中心孔外套在长杆上, 使重方块可能绕杆旋转, 重方块的下侧面有一个圆形沉 台, 这个沉台为一个圆柱状, 圆柱的直径为D, D 2 (L+S) , 重方块的上端面由旋拧在长杆上 的螺帽限位, 使重方块不能顺长杆轴向窜动, 而且使重方块下端面的圆形沉台扣压在套管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496184 A 3 和十字架的支杆上方, 重方块的四周固定对称安装有四片下搅拌叶片, 下搅拌叶片与内胆 底平面成夹角 , 15 60 , 重方块上方的长杆上固定对称安装有四片上搅拌叶片, 上搅 拌叶片与内胆底平面成夹角 , -60 -15 。 0006 3、 内胆上口的锅盖与内胆。
15、由卡口旋拧密封, 锅盖中央的长杆两侧对称安装一个限 压阀和安全阀, 锅盖上方有一个保护罩, 保护罩的四边缘与外壳的上口相连接, 外壳的下口 与底座固定相连接, 保护罩的正中央有一个圆形孔, 使限压阀和安全阀伸出保护罩排气泄 压。 0007 4、 电机通电旋转, 带动减速齿轮旋转, 减速齿轮旋转带动旋转托和内胆旋转, 内胆 旋转带动固定安装在锅盖下侧面的长杆旋转, 长杆旋转带动上搅拌叶片旋转搅拌内胆内的 食料和水的混合液, 由于重方块不是刚性连接, 并且由于重方块的重力和惯性作用及内胆 内的食料和水的混合液对下搅拌叶片的阻力作用, 使重方块和下搅拌叶片不与上搅拌叶片 同角速度旋转, 使下搅拌叶片。
16、的旋转搅拌速度小于上搅拌叶片的旋转搅拌速度, 从而产生 更强的搅拌效果。 0008 5、 本发明另一种结构: 双搅拌叶片同速度旋转搅拌, 即去掉重方块, 将下搅拌叶片 和上搅拌叶片均固定安装在长杆上, 且下搅拌叶片和上搅拌叶片上下相隔30mm100 mm的 距离, 使上搅拌叶片与内胆底平面成夹角 , -60 -15 , 下搅拌叶片与内胆底平面成夹 角 , 15 60 。 000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在市场上没有发现类似带搅拌的压力锅, 也没查到相关文献资料报导。 0010 2、 带搅拌的电压力锅熬制的稀饭粘稠、 口感好、 味道好、 营养丰富, 更能满足上班 族的要求。 。
17、0011 3、 本发明可设计内胆低速旋转而产生较好的内搅拌作用, 从而使因增加旋转搅拌 而产生的能耗增加较少。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CC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P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Q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R放大示意图。 0013 图1-7中: 1、 底座 2、 发热板套 3、 发热板 4、 旋转托 5、 上搅拌叶片 6、 下搅 拌叶片 7、 重方块 8、 支承轴 9、 旋转轴 10、 支承轴承 11、 十字架 1。
18、2、 套管 13、 螺帽 14、 发热板套侧桶 15、 电源插口 16、 三角卡块 17、 电机 18、 减速齿轮 19、 外 齿圈 20、 输出轮 21、 长杆 22、 三角凹槽 23、 内胆 24、 限压阀 25、 安全阀 26、 锅盖 下缘 27、 内胆上缘 28、 外壳 29、 锅盖 30、 保护罩 31、 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496184 A 4 0014 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 带搅拌电压力锅, 包括底座1、 发热板3、 旋转托4、 内胆 23、 电机17; 其特征在于: 发热板3为圆环状, 发热板3外包裹一层发热板套2, 发热板套2为。
19、一 个杯形状, 发热板套2的四周为一个圆桶状, 发热板套2底部中央有一个中心圆孔, 发热板套 2安装在底座1之上, 发热板套2的上侧面间隙安装有一个旋转托4, 旋转托4也为一个杯状 形, 旋转托4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轴9, 旋转轴9的下端由支承轴承10与支承轴8 相连接, 支承轴8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侧面的正中央, 使旋转轴9可以托举着旋转托4并使旋 转托4可以绕支承轴8旋转, 旋转轴9、 支承轴8和支承轴承10安装在发热板套2的中心圆孔 内; 旋转托4的四周为一个圆桶形, 圆桶的外圆面固定安装有一外齿圈19, 外齿圈19啮合一 个减速齿轮18, 减速齿轮18与电机17的输出轮20相啮合。
20、, 使电机17旋转带动减速齿轮18旋 转, 减速齿轮18旋转带动外齿圈19和旋转托4旋转, 旋转托4的圆桶内圆面固定对称安装有 两个三角卡块16, 三角卡块16的横截面为一个三角形, 内胆23下半部分的外表面有两个长 条形的三角凹槽22, 三角凹槽2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角凹槽22与三角形的三角 卡块16相匹配, 使内胆23刚好卡扣在旋转托4的圆桶内并使内胆23与旋转托4一起同角速度 旋转, 两条三角凹槽22在内胆23外壁对称分布。 0015 内胆23的上口有一个锅盖29, 锅盖29的下侧面中央有一根长杆21, 长杆21的最下 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十字架11, 十字架11的四根支杆上各套。
21、有一根套管12, 套管12一端为盲 端, 十字架11的支杆表面光滑, 套管12内壁表面光滑, 套管12与十字架11的四根支杆相匹 配, 使套管12顺十字架11的支杆灵活旋转, 套管12的长度为L, 十字架11的支杆长度为S, S L, 套管12上方托举着重方块7, 重方块7中心有一个中心孔, 中心孔外套在长杆21上, 使重方 块7可能绕杆21旋转, 重方块7的下侧面有一个圆形沉台, 这个沉台为一个圆柱状, 圆柱的直 径为D, D 2 (L+S) , 重方块7的上端面由旋拧在长杆21上的螺帽13限位, 使重方块7不能顺 长杆21轴向窜动, 而且使重方块7下端面的圆形沉台扣压在套管12和十字架11。
22、的支杆上方, 重方块7的四周固定对称安装有四片下搅拌叶片6, 下搅拌叶片6与内胆23底平面成夹角 , 15 60 , 重方块7上方的长杆21上固定对称安装有四片上搅拌叶片5, 上搅拌叶片5与 内胆23底平面成夹角 , -60 -15 。 0016 内胆23上口的锅盖29与内胆23由卡口旋拧密封, 锅盖29中央的长杆21两侧对称安 装一个限压阀24和安全阀25, 锅盖29上方有一个保护罩30, 保护罩30的四边缘与外壳28的 上口相连接, 外壳28的下口与底座1固定相连接, 保护罩30的正中央有一个圆形孔, 使限压 阀24和安全阀25伸出保护罩30排气泄压。 0017 电机17通电旋转, 带动减。
23、速齿轮18旋转, 减速齿轮18旋转带动旋转托4和内胆23旋 转, 内胆23旋转带动固定安装在锅盖29下侧面的长杆21旋转, 长杆21旋转带动上搅拌叶片5 旋转搅拌内胆23内的食料和水的混合液, 由于重方块7不是刚性连接, 并且由于重方块7的 重力和惯性作用及内胆23内的食料和水的混合液对下搅拌叶片6的阻力作用, 使重方块7和 下搅拌叶片6不与上搅拌叶片5同角速度旋转, 使下搅拌叶片6的旋转搅拌速度小于上搅拌 叶片的旋转搅拌速度, 从而产生更强的搅拌效果。 0018 本发明另一种结构: 双搅拌叶片同速度旋转搅拌, 即去掉重方块7, 将下搅拌叶片6 和上搅拌叶片5均固定安装在长杆21上, 且下搅拌叶片6和上搅拌叶片5上下相隔30mm100 mm的距离, 使上搅拌叶片5与内胆23底平面成夹角 , -60 -15 , 下搅拌叶片6与内胆23 底平面成夹角 , 15 60 。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496184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105496184 A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105496184 A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105496184 A 8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105496184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