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490820.8 (22)申请日 2015.08.07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2(2006.01) A47J 36/06(2006.01) A47J 36/24(2006.01) A47J 36/00(2006.01) A47J 36/16(2006.01) (71)申请人 张远方 地址 555001 贵州省石阡县甘溪乡扶堰村张 家寨 (72)发明人 张远方 (54) 发明名称 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57) 摘要 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是为了解决现有 电饭煲加工的米饭太硬, 对人体消。
2、化不好, 采取米 汤分离和水蒸方法使米饭口感舒适, 有益健康。 首 先把电饭煲设计圆筒型, 在圆筒内中下部设置炉 盘, 炉盘上方放置设有进水阀门和排出阀门的加 热锅, 在锅中放置筛状容器, 该容器有传力线与电 饭煲最底部的电机和集成电路相连, 顶部锅盖上 设有排气阀门。工作时只需将米淘好放入筛状容 器中关上锅盖, 通电后程序指令加热锅的进水阀 门加水, 之后计时给炉盘加热, 加热过程中锅盖排 气阀门定时打开和关闭。 待米煮到半熟, 电机做功 传力将筛状容器升到既定位置, 之后指令排出阀 门打开将米汤排出后关闭, 随后进水阀门打开加 水后关闭, 再计时通电炉盘将饭蒸熟, 最后保温。 (51)In。
3、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9页 CN 105595790 A 2016.05.25 CN 105595790 A 1.一种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其设置控温炉盘, 混铸加热锅, 筛状盛米篓, 调温式 锅盖, 进水阀门, 排出阀门, 升降装置, 集成电路, 其特征在于: 控温炉盘设计成由集成电路板芯片控制, 可以人为临时设定时间和既定设定时间与可 控硅控制来加热和保温, 达到炉盘两次加热和最后保温; 混铸加热锅设计按生铁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熟铁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混铸而成, 锅的外圆直径小于电饭煲外壳内壁直径, 高。
4、度等于炉盘至外壳上口的高度, 锅底与炉盘之 间直接接触, 锅口向外弧度延展大于和高于外壳上口, 锅上口倒挂受力在外壳的上口, 锅的 左边设置进水阀门, 右边设置排出阀门; 筛状盛米篓的设计其总高度小于加热锅百分之三十, 盛米篓呈圆形上口大, 底部小, 其 上口的外径小于加热锅内径, 盛米篓的过滤孔可将其加工成各种形状, 只要能把半熟米和 米汤分离即可; 控温式锅盖的特征是在锅盖的顶端设置一个电磁阀门, 电磁阀门的关闭和 打开听令于集成电路芯片设定程序, 锅盖上设置两个常开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进水阀门和进水端设置能够与自来水管 道相匹配的密封连接的端口, 出水端。
5、设置能够与加热锅留孔连接密封的端口, 阀门内部设 置二道门, 使阀门中自来水与加热锅液体之间形成一定隔离间隙, 电磁线圈根据阀内双门 所需的磁场来设定, 线圈的电源受集成电路板芯片的设定程序指令连通或断开; 排出阀门的特征是进水端设置能够与加热锅预留口相连接并密封的端口, 出水端管道 呈直角弯曲向下, 阀门的线圈即能受集成电路板的芯片中程序指令打开和关闭, 并且另设 置独立线路可以手动打开和关闭阀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 首先设计一个空轴齿轮盘。 其中直径最大的圆 盘上设置齿距均等的齿轮, 紧挨齿轮盘设置传力线收放槽, 与收放槽相连接的空轴筒上开 槽, 并加工回力弹簧, 套在。
6、空轴筒上, 电机传动轴上设置的传力栓在空轴筒的开槽内跟着弹 簧的回力活动, 与电机最近的支架上设置月牙形齿轮, 该齿轮的底面由一盘反力弹簧调控, 在月牙形齿轮活动反方向设置定位桩, 与电机最近支架的中心设置用于固定电机转动轴和 轴承的圆孔, 与电饭煲外壳最近的支架中心也同样设置可以让空轴齿轮空轴穿过活动的圆 孔, 其空轴超过外壳, 而且在空轴未端设置一个手拉指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集成电路的CPU(1)是控制炉盘的芯片, B级桩 头用于连接炉盘; CPU(2)是设置程序控制进水阀、 排出阀、 升降装置以及锅盖阀门。 CPU(2) 第一道程序指令, 由高压后12V电源通电 。
7、抗阻,稳压, 之后进入14和16芯片端口启动 程序连通向A桩头通电12V电源; CPU(1)按设计发出第二道程序指令, 由低压12V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入7和9端口启动程序连接(1)向B组桩头通电220VOUT大电流电 源; CPU(1)的设定程序向B桩头通电20分钟后CPU(2)按设计发出第三步程序指令, 由12V电 源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入16和18端口启动程序连通向C组桩头供12V电源, 该程 序的通电时间随CPU(1)第二道手动设置时间结束而结束; CPU(2)设计的等四步程序指令, 由12V电源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入18和20端口启动程序连通向D组桩头供12V电 权 利 要 求 书 。
8、1/2 页 2 CN 105595790 A 2 源; CPU(1)按设计发出第五步程序指令, 由12V电源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入22和24端 口启动程序连通向E组输出桩头供12V电源; CPU(1)按设计发出第六道程序指令, 由12V 电源通电 抗阻,隐压后进20和22端口, 启动程序连通向A组输出桩头连通12V电 源; CPU(1)按设计发出等七道程序指令, 由低压12V通电 抗阻,隐压后进入9和11端口 启动程序连通(2)向B组输出桩头供220V大电流电源, CUP(1)按设计发出第八道程序指 令, 由低压12V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入11和B端口启动程序连通(3)向B组输出桩 头连通22。
9、0V电源, 用控制允许小电流通过。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595790 A 3 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社会在进步,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电饭锅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做饭的必需品, 但是现行的电饭煲加工的饭锅底部分太硬, 米饭的中心似熟非熟, 这样的米饭长期食用对 人体的胃消化系统造成沉重负担, 严重影响健康,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设计一种米汤分离 式蒸笼型电饭煲, 采用通电加热后将米煮到半熟把米汤分离, 将筛状盛饭容器的下面加水 升温形成蒸汽, 在相对密封的空间内将饭蒸熟, 这样的米饭软度均。
10、匀, 表里如一口感舒适, 对人体消化系统具有帮助作用, 达到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很有必要解决这一问 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其设置有控温炉盘、 混铸加热锅、 筛状 盛米笼、 调温式锅盖、 进水阀门、 排出阀门、 升降装置、 集成电路。 附图说明 0004 图1是电饭煲各配件设置分布图 0005 图2是控温炉盘图 0006 图3是泥铸加熟锅图 0007 图4是筛装盛米篓图 0008 图5是调温式锅盖图 0009 图6是进水阀门图 0010 图7是排出阀门图 0011 图8是升降装置图 0012 图9是集成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是。
11、利用220V电源, 设计一个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如图(1)所示: 1(B)、 炉盘; 2、 加热锅; 3、 网状盛饭篓; 4(C)、 排气式锅盖; 5(A)、 进水阀门; 6(E)、 排出阀门; 7(D)、 升降装置; 8、 滑轮; 9、 集成电路; 10、 外壳; 该电饭煲首先设计加工一个圆形的外壳, 在外壳 内礕的下半部分设计加工一个内圆与壁相连, 并在上面加工预留升降装置传力线活动孔, 外壳内壁上端放置滑轮, 之后将炉盘固定在内圆片上, 炉盘如图(2)所示: 1、 发热炉丝; 2、 炉 盘。 炉盘设置可自主调节煮饭30-50分钟, 并可自主调时蒸饭20-30分钟; 最后是即定的保温。
12、 程序, 集成电路CPU(1)线路B组桩头指令工作。 如图(3)所示: 1、 排出阀门; 2进水阀门; 3、 锅 底; 4锅口; 5、 传力线活动孔。 该锅按生铁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熟铁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比例铸 说 明 书 1/3 页 4 CN 105595790 A 4 造, 其外圆直径小于外壳内壁直径, 高度等于炉盘至外壳上口的高度, 锅底与炉盘之间零距 离, 锅口向外弧度延展大于和高于外壳上口, 锅上口倒挂受力在外壳的上口, 锅的左边设置 进水阀门, 如图(6)所示: 1、 阀门位置; 2、 锅底; 3、 锅口; 4、 进水端; 5、 出水端; 6、 双阀门; 7、 线 圈。 该阀门进水端。
13、与自来水相连, 出水端与加热锅预留孔连接, 设计的双阀门使自来水与加 热锅之间高温形成一定隔离, 线圈的12V电源线与集成电路板的A组桩头对接。 排出阀门设 置在锅底右边, 如图(7)所示: 1、 排出阀门; 2、 锅底; 3、 锅口。 排出阀门进水端与锅的预留孔 相连, 排出端朝外对准用于盛米汤的容器, 排出阀门的电源桩头与集成电路的E组桩头对 接。 筛状盛米篓如图4所示: 1篓底; 2、 篓上口; 3、 过滤成形孔; 4、 传力线连接处。 该筛状盛米 篓的总高底小于加热锅百分之三十, 其盛米篓上口外径小于加热锅的内径, 能够在加热锅 中自由活动。 篓上口连接传力线, 在生米煮成半熟的过程中。
14、, 盛米篓下降与加热锅距一定间 隙, 煮成半熟之后, 集成电路的CPU(2)设定程序指令升降装置工作将筛状盛半篓提升到设 定的位置。 排气式锅盖如图(5)所示: 1、 提把; 2、 电磁阀门; 3、 与外壳连接栓; 4、 咬合开关; 5、 常开排气口。 该锅盖的电磁阀门在安在锅盖顶端, 加热锅将生米蒸到半熟过程中加热锅中 米和水加热到设定时间后受集成电路板CPU(2)的C组程序指令打开, 米煮到半熟后, 炉盘受 指令断电的同时锅盖的电磁阀门也随之关闭, 而且在蒸饭过程中不再打开, 锅盖设置的一 个常开排气口, 是保障将饭蒸熟的前提下, 排出可能将锅爆裂的递加蒸汽。 升降装置所图 (8)所示, 。
15、1电机; 2、 弹簧; 3、 传力经固定槽; 4、 齿轮; 5、 支架; 6月牙形挖齿; 7、 传力栓; 8、 支 架; 9、 人力手拉环; 10、 空轴齿轮; 11、 空轴上开槽; 12、 支架; 13、 空轴齿轮; 14、 月牙形齿轮; 15、 回力弹簧; 16、 定位桩; 17、 回力弹簧; 该升降装置首先设计一个空轴齿轮盘, 其中直径最 大的圆盘上设置齿距均等的齿轮, 紧挨齿轮盘设置传力线收放槽, 与收放槽相连的空轴筒 上开槽, 并加工回力弹簧套在空轴筒上, 电机传动轴上设置的传力栓在空轴筒的开槽内跟 着弹簧的回力活动。 与电机最近的支架上设置月牙形齿轮, 该齿轮的底面由一盘反力弹簧 。
16、调控, 在月牙形齿轮活动反方向设置定位桩, 支架的中心设置用于固定电机传动轴和轴承 的圆孔, 与电饭煲外壳最近的支架中心也同样以让这齿轮空轴穿过活动的圆孔, 其空轴超 过外壳, 而且在空轴末端设置一个手拉指环。 当筛状盛米篓中的饭篓到半熟达到设置的时 间, 集电电路板CPU(2)中D组程序指令电机做功带动长轴齿轮边上的传力线收紧, 空轴齿轮 在月牙形齿轮的咬合定位作用下, 将盛饭篓精确的定格在既定位置, 该升降装置在清洗器 具和再次煲饭时可人力拉动齿轮轴上的手拉指环, 手动拉力克服弹簧后长轴齿轮离开月牙 形齿轮的控制, 传力线放松使盛米篓回归原位, 升降装置的电源由集电路的D桩头对接。 集 成。
17、电路的输出桩头与图(1)中的A、 B、 C、 D、 E各用电器对接, 如(9)图所示220VIN是输入电源; CPU(1)是控制炉盘的芯片, B级桩头用于连接炉盘; CPU(2)是控制进水阀、 排出阀、 升降装置 以及锅盖阀门, 集电路口CPU(2)等一道指令。 由12V电源通电 抗阻,稳压, 之后进入14 和16芯片端口启动程序连通向A组输出桩头通电12V电源10分钟结束; 开电饭煲的进水 阀完成加水。 集成电路中CPU(1)按设计发出第二道程序指令, 由低压12V通电 抗阻, 稳压后进入7和9端口启动程序连接(1)向B组输出桩头通电220V电源; 该程序可以根 据米的耐煮程度, 四季水温度。
18、的变化来手动设置时间长短。 集成电路中CPU(1)的设定程序 说 明 书 2/3 页 5 CN 105595790 A 5 向B桩头通电20分钟后, 集成电路CPU(2)按设计发出第三步程序指令, 由12V电源通电 抗 阻,稳压后进入16和18端口启动程序连通向C组输出桩头供12V电源, 该程序的通 电时间随CPU(1)第二道手动设置时间结束而结束; 集成电路中CPU(2)设计的等四步程序指 令, 由12V电源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入18和20端口启动程序连通向D组输出桩头 供12V电源1.5秒完成升降装置把盛饭篓升到即定位置, 达到米和米汤分离; 集成电路CPU (1)按设计发出第五步程序指令。
19、, 由12V电源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入22和24端口启动 程序连通向E组输出桩头供电5分钟, 打出排出阀门, 完成将加热锅中的米汤排出后关 闭。 集成电路中CPU(1)按设计发出第六道程序指令, 由12V电源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 20和22端口, 启动程序连通向A组输出桩头供12V电源通电2秒, 打开进水阀门完成向加 热锅中加入蒸饭用水。 集成电路CPU(1)按设计发出第七道程序指令, 由低压12V通电 抗阻, 稳压后进入9和11端口启动程序连通(2)向B组输出桩头供220V电源完成加热, 产生蒸汽将米饭蒸熟, 该通电时可根据四季水温的变化和对饭软硬要求来设定。 集成电路 CPU(1)按设计发。
20、出第八道程序指令, 向低压12V通电 抗阻,稳压后进入11和13端口启 动程序连通(3)向B组输出桩头连通220V电源, 用控制允许小电流通过达到保温 效果。 0014 上述设计控温炉盘是为了能在集成电路的控制下完成煮米、 蒸饭、 保温、 混铸铁锅 的设计是根据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需求, 以及生铁锅加工米饭的优质口感。 筛状盛米篓的设 计是为了使米饭和米汤分离。 调温式锅盖的设置是为了生米在加工半熟过程中, 开放的锅 盖不会使米汤稠, 便于半熟米饭和米汤容易过滤分离。 加热锅上设置的进水阀门是为了能 智能化工作为加热锅定时定量供水。 加热锅上设置的排出阀门是为了能免定时排出过滤的 米汤。 升降装置。
21、的设计是为了生米煮到半熟后, 电机做功在规定时间通过传力线将盛饭篓 升至既定精准位置, 集成电路设置的八道程序完全符合传统的米饭加工程序, 科学合理, 同 时也满足人们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的需求。 说 明 书 3/3 页 6 CN 105595790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9 页 7 CN 105595790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9 页 8 CN 105595790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9 页 9 CN 105595790 A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9 页 10 CN 105595790 A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9 页 11 CN 105595790 A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9 页 12 CN 105595790 A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9 页 13 CN 105595790 A 13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9 页 14 CN 105595790 A 14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9/9 页 15 CN 105595790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