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动衣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互动衣柜.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84595.7 (22)申请日 2016.04.29 (71)申请人 青岛有屋家居集成有限公司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经济技 术开发区尚德大道以东、 汾河路以南 (72)发明人 杨志强 刘超 史传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巩同海 (51)Int.Cl. A47B 61/00(2006.01) A47B 96/20(2006.01) A47B 9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智能互动。
2、衣柜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互动衣柜, 属于衣柜技术领 域。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普通衣柜存在的智能化程 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至少两个衣柜体, 衣 柜体的正面和两侧均采用表面贴合有可透光膜 的透明面板, 衣柜体采用合金和玻璃构成整体框 架,衣柜体顶部设置有主控器和电机, 主控器分 别连接电机、 可透光膜和控制器, 控制器连接功 能模块; 衣柜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功能模块。 透 明面板上设置有触控开关, 触控开关包括控制可 透光膜状态的按键和控制衣柜体的闭合状态的 按键。 本发明通过可透光膜、 功能模块和电机, 实 现了衣柜与人体的互动, 增强了智能化。 功能模 块包括紫外线灯、 电热丝和。
3、挂衣架。 本发明可以 广泛运用于衣柜或者展示柜等场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5747561 A 2016.07.13 CN 105747561 A 1.一种智能互动衣柜, 包括至少两个衣柜体(1), 其特征在于: 衣柜体(1)的正面和两侧 均采用表面贴合有可透光膜(2)的透明面板, 衣柜体(1)采用合金和玻璃构成整体框架,衣 柜体(1)顶部设置有主控器和电机, 衣柜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和功能模块, 主控器分别连 接电机、 可透光膜(2)和控制器, 控制器连接功能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透明面板上设置有触控开关, 触 控开关包括。
4、控制可透光膜(2)状态的按键和控制衣柜体(1)的闭合状态的按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触控开关采集闭合状态的按键信 息后反馈到主控器, 主控器通过电机控制衣柜体(1)的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可透光膜(2)在通电后变透明, 在 不通电前为衣柜原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触控开关采集可透光膜(2)状态 的按键信息后反馈到主控器, 主控器通过调节可透光膜(2)的通电与否控制衣柜体(1)的内 部状态是否可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衣柜体(1)内部的功能模块。
5、通过 定制需要集成于衣柜体(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衣柜体(1)构成密封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共用一套功能模块的衣柜体(1) 之间采用带有网格的隔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透明面板采用钢化玻璃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其特征在于: 功能模块包括紫外线灯、 电热丝 和挂衣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47561 A 2 智能互动衣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互动衣柜, 属于衣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普。
6、通衣柜主要是存放收纳衣服, 以其独有的特性受到市场的欢迎。 现有技 术中, 普通衣柜不仅可以存放衣服, 有的还能还能实现家装美观。 但是, 普通衣柜的功能单 一且具有以下缺陷: (1)现有的普通衣柜在使用中, 如果需要寻找衣服, 需要看到衣柜里面 的情况, 则必须要打开衣柜体; (2)如果打开衣柜, 必须要用手拉开衣柜体, 使衣服呈现在面 前; (3)现有普通衣柜不能就地解决不开门看到衣柜里面的衣物情况, 同时大部分衣柜需要 人来开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普通衣柜存在的上述缺陷, 提出了一种智能互动衣 柜, 通过可透光膜、 功能模块和电机, 实现了衣柜与人体的互动, 。
7、增强了本发明的智能化。 0004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互动衣柜, 包括至少两个衣柜体, 衣柜体的正面和两侧均采用表面贴合有可透光膜的透明面板, 衣柜体采用合金和玻璃构成 整体框架,衣柜体顶部设置有主控器和电机, 衣柜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和功能模块, 主控器分 别连接电机、 可透光膜和控制器, 控制器连接功能模块。 0005 进一步地, 透明面板上设置有触控开关, 触控开关包括控制可透光膜状态的按键 和控制衣柜体的闭合状态的按键。 0006 进一步地, 触控开关采集闭合状态的按键信息后反馈到主控器, 主控器通过电机 控制衣柜体的开启和关闭。 0007 进一步地, 可透光膜在通。
8、电后变透明, 在不通电前为衣柜原色。 0008 进一步地, 触控开关采集可透光膜状态的按键信息后反馈到主控器, 主控器通过 调节可透光膜的通电与否控制衣柜体的内部状态是否可见。 0009 进一步地, 衣柜体内部的功能模块通过定制需要集成于衣柜体内部。 0010 进一步地, 衣柜体构成密封的空间。 0011 进一步地, 共用一套功能模块的衣柜体之间采用带有网格的隔板相连。 0012 进一步地, 透明面板采用钢化玻璃制成。 0013 进一步地, 功能模块包括紫外线灯、 电热丝和挂衣架。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发明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采用智能系统, 更省力、 方便; 0。
9、016 (2)本发明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结构采用铝塑材料、 玻璃、 螺丝, 没有木板、 胶, 更 加环保, 零甲醛; 0017 (3)本发明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具有杀毒灭菌功能, 功能多样化。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747561 A 3 附图说明 0018 图1(a) 、 图1 (b)是本发明通电前后的主视图。 0019 图2(a) 、 图2 (b)是本发明通电前后的侧视图。 0020 图中: 1衣柜体; 2可透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实施例一: 0023 如图1(a)、 图1(b)、 图2(a)和图2(b)所示, 本。
10、发明所述的智能互动衣柜, 包括至少 两个衣柜体1, 衣柜体1的正面和两侧均采用表面贴合有可透光膜2的透明面板, 衣柜体1内 设置有控制器和功能模块, 衣柜体1内部的功能模块包括紫外线灯、 红外线灯和抽真空泵; 衣柜体1顶部设置有主控器和电机, 控制器连接功能模块, 主控器分别连接电机、 可透光膜2 和控制器; 衣柜体1采用合金和玻璃构成整体框架; 透明面板上设置有触控开关, 触控开关 包括控制可透光膜2状态的按键和控制衣柜体1的闭合状态的按键; 触控开关采集闭合状态 的按键信息后反馈到主控器, 主控器通过电机控制衣柜体1的开启和关闭; 可透光膜2在通 电后变透明, 在不通电前为衣柜原色; 触控。
11、开关采集可透光膜2状态的按键信息后反馈到主 控器, 主控器通过调节可透光膜2的通电与否控制衣柜体1的内部状态是否可见; 衣柜体1内 部的功能模块通过定制需要集成于衣柜体1内部; 衣柜体1构成密封的空间; 共用一套功能 模块的衣柜体1之间采用带有网格的隔板相连; 透明面板采用钢化玻璃制成。 0024 实施例二: 0025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是一种智能互动衣柜, 包括衣柜体1、 控制装置、 执行装 置、 杀毒模块、 环保型材料(铝合金、 玻璃、 螺丝等)、 可透光膜2; 衣柜体1与控制装置、 执行装 置组成了一套门开启模块。 可透光膜2、 控制装置、 执行装置、 门组成了一套显示模块; 控。
12、制 装置、 执行装置、 消毒杀菌柜组成了一套消毒杀菌模块。 0026 实施例三: 0027 本发明所采用的是铝合金、 玻璃、 螺丝相结合的内部结构, 突破了现有的木质衣柜 与胶相结合的组合, 符合现代健康环保理念, 零甲醛。 铝合金材质, 可塑性强, 可以减少木材 的使用。 铝合金、 玻璃、 可透光膜2相结合, 具有更加美观、 可视的效果。 0028 实施例四: 0029 根据实施例一, 因为具有门开启模块, 解决了开门费力的问题。 当人想开门时, 只 需按下开启按键, 门开启模块便自动运动, 当关门时, 衣柜体的闭合状态的按键, 门便因控 制装置的存在, 使其自动关闭。 0030 使用过程:。
13、 当按下衣柜体1开启按键时, 此时控制器内的传感器将门开启信号传送 至主控器, 主控器将信号处理后, 传送至执行装置电机, 此时执行装置电机开始启动, 门即 开启; 当衣柜体的闭合状态的按键时, 重复上述动作, 门关闭。 当按下控制衣柜体的闭合状 态的按键时, 此时传感器将灯亮信号传送至总控装置, 总控装置将信号处理后, 传送至执行 装置, 控制灯亮开关和透光膜通电开关开启, 此时门呈透明状态, 衣柜内部物品便清晰的呈 现在眼前; 当按下灯灭按键时, 重复上述动作, 灯灭, 可透光膜2不通电, 此时门呈不透明状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747561 A 4 态, 内部物品便看不到。 0031 当然,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 例范围。 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 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 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747561 A 5 图1(a) 图1(b) 图2(a) 图2(b)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574756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