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984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9842A21申请号201410353624122申请日20140718E01C1/0420060171申请人王建友地址325619浙江省乐清市象阳镇东岙村72发明人王建友54发明名称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57摘要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是一种城市中用的全互通公路网,由方格式公路、横向路及纵向路连接而成,方格式公路包括前边公路段、后边公路段、左边公路段、右边公路段,纵向路包括前向纵向路、背向纵向路,横向路包括左向横向路、右向横向路,纵向路、横向路与各边公路段连接处是丁字路口,丁字路口内有。
2、转盘,转盘直接与纵向路、横向路中间黄线或防撞护栏连接,使得转盘旁一边车道不能通行,使得丁字路口成了单向转弯单向直行路口,丁字路口处车辆转弯、直行、调头便能互相绕开,不交叉,因此,纵向路、横向路行驶车辆互相之间没有交叉交会,公路下方有地下停车场、人行隧道,地下停车场、人行隧道出入口在路两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9842ACN104099842A1/1页21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由方格式公路、横向路与纵向路组成,其特征是方格式公路由前边公路段1、后边。
3、公路段2、左边公路段3、右边公路段4组成,前边公路段1、后边公路段2、左边公路段3、右边公路段4首尾相连,横向路包括左向横向路7与右向横向路8,纵向路包括前向纵向路5、背向纵向路6,前向纵向路5与前边公路段1连接处是前边丁字路口9,背向纵向路6与后边公路段2连接处是背边丁字路口10,左向横向路7与左边公路段3连接处是左边丁字路口11,右向横向路8与右边公路段4连接处是右边丁字路口12,前边丁字路口9、背边丁字路口10、左边丁字路口11、右边丁字路口12内有转盘13。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其特征是前边丁字路口9内转盘13与前向纵向路5中间防撞护栏14直接连接。
4、。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其特征是左边丁字路口11内转盘13与左向横向路7中间黄线15直接连接。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其特征是前边丁字路口9、背边丁字路口10、左边丁字路口11、右边丁字路口12是单向转弯单向直行路口。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其特征是前边公路段1、后边公路段2、左边公路段3、右边公路段4、前向纵向路5、背向纵向路6、左向横向路7、右向横向路8,下方可有地下停车场16与人行隧道17,地下停车场16与人行隧道17出入口在路的两侧。权利要求书CN104099842A1/2页3。
5、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公路网,具体说是一种纵向路、横向路各车道与车道之间互相叉开的全互通公路网。0002背景技术目前城市中公路有主干线、次干线、支路与隧道等,它们路口互相交织,各路口车道与车道之间,车道与斑马线之间,没有叉开错开,车辆行驶时,纵向车辆会与对向左转车辆、横向直行车辆、横向左转车辆发生交叉交会,造成车辆拥堵,且易发生交通事故。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道路路口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路口各车道与车道之间绕开、车辆不会拥堵的新型的公路网。0004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本发明由方格式公路与纵向路、横。
6、向路组成,方格式公路包括前边公路段、后边公路段、左边公路段、右边公路段,四边公路段首尾连接,构成方格式公路,纵向路包括前向纵向路、背向纵向路,横向路包括左向横向路、右向横向路,纵向路、横向路与各边公路段连接处是丁字路口,前向纵向路与前边公路段连接处是前边丁字路口,前边丁字路口、背边丁字路口、左边丁字路口、右边丁字路口内有转盘,各转盘与纵向路、横向路中间的防撞护栏或黄线直接连接,即断掉了转盘旁一个方向的车辆行驶,这使得丁字路口成了单向转弯单向直行路口,这样,左右向车辆只能由前边丁字路口通行,不能由背边丁字路口通行,右左向车辆只能由背边丁字路口通行,不能由前边丁字路口通行,前后向车辆只能由右边丁字。
7、路口通行,不能由左边丁字路口通行,后前向车辆只能在左边丁字路口通行,不能在右边丁字路口通行,这样,这4个丁字路口的左转与直行车辆就能互相绕开,不会交叉,而且,右转车辆左转车辆在转弯近路通行,比原来十字路口车辆左转右转方便多了。0006方格式公路与纵向路、横向路下方有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设在路两侧,车辆根据目的地方向,选择相应的出入口出入,不需要调头,不会绕大弯,人行斑马线也设在方格式公路与各向纵向路、横向路下方,人行斑马线即为人行隧道,行人从人行隧道过马路,与行驶车道不会交会。0007与目前的城市公路路口相比,它用方格式公路与纵向路、横向路来取代目前无序交织的纵向路横向路路口,使得车辆。
8、行驶互相之间绕开,不会交会,不发生拥堵,行驶方便。0008附图说明图1公路网结构图0009图中1、前边公路段2、后边公路段3、左边公路段4、右边公路段5、前向纵向路6、背向纵向路7、左向横向路8、右向横向路9、前边丁字路口10、背边丁字路口11、左边丁字路口12、右边丁字路口13、转盘14、防撞护栏15、黄线16、地下停车场17、人行隧道0010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说的“纵向”“横向”“前边”“后边”“左边”“右边”“前向”“背向”“左向”“右向”等具有相对的含义,本发明中公路与公路之间夹角如果不是90度或不是180度,这些变型的实施方式,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中的公路网旋转任一角度。
9、如顺时针旋转90度或逆时针旋转90度,之后的变型实施方式,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99842A2/2页40011本发明由方格式公路、横向路、纵向路连接而成,方格式公路包括前边公路段1、后边公路段2、左边公路段3、右边公路段4,前边公路段1、后边公路段2、左边公路段3、右边公路段4首尾相连,构成了方格式公路,4个方向纵横路包括前向纵向路5、背向纵向路6、左向横向路7、右向横向路8,前向纵向路5与前边公路段1连接处是前边丁字路口9,背向纵向路6与后边公路段2连接处是背向丁字路口10,左向横向路7与左边公路段3连接处是左边丁字路口11,右向横向路8与右边公路段4连接处是右边丁字路口。
10、12,前边丁字路口9、背边丁字路口10、左边丁字路口11、右边丁字路口12内有转盘13,前边丁字路口9、背边丁字路口10内转盘13直接与前向纵向路5、背向纵向路6中间防撞护栏14连接,左边丁字路口11、右边丁字路口12内转盘13与左向横向路7、右向横向路8内黄线15直接连接,这样,前边丁字路口9、背边丁字路口10、左边丁字路口11、右边丁字路口12便成了单向转弯单向直行路口,前向纵向路5上车辆右转弯、左转弯、直行不会与前边公路段1上车辆发生交叉,前边公路段1上车辆右转、左转、直行也不会与前向纵向路5上车辆发生交叉,同样,其他丁字路口各向车辆,互相之间也不会交叉,各路口车道与车道,互相之间叉开绕开了,那么整个公路网中各车道与车道之间便没有交叉了。0012前边公路段1、后边公路段2、左边公路段3、右边公路段4及前向纵向路、背向纵向路、左向横向路、右向横向路下方有地下停车场16与人行隧道17,地下停车场16与人行隧道17出入口在路两侧。说明书CN104099842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9984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