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788149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4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63923.1

申请日:

20151220

公开号:

CN105615775A

公开日:

2016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9/28,A47L9/10

主分类号:

A47L9/28,A47L9/10

申请人:

成都悦翔翔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文彬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环四巷7号1幢1-2号

优先权:

CN20151096392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微处理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A/D转换器、容量提醒电路、存储单元、显示器和电源,与A/D转换器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串接在电源与容量提醒电路之间的升压电路组成。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机器人吸尘器的垃圾盒装满垃圾时还可通过容量提醒电路提醒用户,以便于用户清除垃圾盒后使机器人吸尘器可以继续工作;同时还能停止机器人吸尘器的其他动作,即停止机器人吸尘器内部电器元件的工作,防止耗电并消耗各电器原件,因此可使机器人吸尘器更智能更人性化,适合推广运用。

权利要求书

1.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微处理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A/D转换器、容量提醒电路、存储单元、显示器和电源,与A/D转换器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串接在电源与容量提醒电路之间的升压电路组成;所述电源还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所述容量提醒电路由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电源电路和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提醒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还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极管VT6,三极管VT7,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7,正极经电阻R13后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8,正极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9,P极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N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正极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0,一端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7,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1,一端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8,以及N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滑动变阻器R19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2组成;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和三极管VT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共同组成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并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电容C7的正极和负极共同组成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并与电源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放大器P2,三极管VT8,三极管VT9,正极顺次经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后与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2,串接在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9,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4,P极与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正极与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3,P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5,正极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滑动变阻器R23后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4,以及P极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14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R21的滑动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8的发射极分别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和滑动变阻器R23的滑动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的连接点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9的基极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并与A/D转换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由三极管VT1,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感L1和电阻R2以及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P极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接、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2组成;所述二极管D2的N极还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N极分别与触发电路和提醒电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继电器K,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3,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6,以及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7后接地的二极管D5组成;所述电容C4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作为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经继电器K后与提醒电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电路由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继电器K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1,串接在三极管VT4基极与三级管VT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0,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6,正极顺次经二极管D6和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二极管D7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5,N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发光二极管LED后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所述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量监测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 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人吸尘器可以通过预约定时清洁,能有效的保持家中的清洁度。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吸尘器逐步走入平常百姓家,并且 逐步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机器人吸尘器将在不久的将来像白色家电一样 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清洁帮手。

机器人吸尘器内置高智能芯片,会充分的计算房间的大小与障碍物区域, 配合预定清洁模式,自动调节清扫路线。自动侦测地板表面的情况,从地毯到 硬地面,或从硬地面到地毯,它都会自动调转速度以及吸力,来更好的清扫房 间,清扫任务完成后会自动回到充电座充电。

目前使用的机器人吸尘器机身装有踩空传感器,可以防止从高处丢落;还 有防缠绕功能,当边刷被一些物体(例如地毯、流苏或线缆)缠住时,它停止旋 转并反向旋转以摆脱缠绕;机器人吸尘器机身装有感应器可以识别到前方的家 具或者障碍物时,它会自动减速,以减轻碰撞。

目前使用的机器人吸尘器已经比较智能化,但是,这些机器人吸尘器都无 法监测吸尘器上垃圾箱的容量,因此不能及时告知用户吸尘后垃圾箱中垃圾的 容量情况;在垃圾箱装满时机器人吸尘器的各个电器部件还将继续工作,而由 于垃圾箱装不下更多的垃圾,机器人吸尘器将没办法做清洁工作,所以机器人 吸尘器只是做无用功,浪费电力资源,还对机器本身造成消耗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使用的机器人吸尘器无法监测吸尘器上垃圾 箱的容量,因此不能及时告知用户吸尘后垃圾箱中垃圾的容量情况的缺陷,提 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及时告知用户垃圾箱中垃圾的容量 情况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主要由微处理 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A/D转换器、容量提醒电路、存储单元、显示器和 电源,与A/D转换器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的位置传 感器,以及串接在电源与容量提醒电路之间的升压电路组成;所述电源还与位 置传感器相连接;所述容量提醒电路由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 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电源电路和触发电路相连接 的提醒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还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极管VT6,三 极管VT7,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 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7,正极经电阻R13后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负 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8,正极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VT6的发 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9,P极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 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N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6 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正极经电 阻R15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 电容C10,一端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 接的电阻R17,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 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 容C11,一端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的电阻R18,以及N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P极经滑动变阻器R19后与 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2组成;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和三极 管VT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一个输 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 的副边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共同 组成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并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电容C7的正极和负极共同 组成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并与电源电路相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放大器P2,三极管VT8, 三极管VT9,正极顺次经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后与放大器P1的正输入 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2,串接在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的电阻R19,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 VT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4,P极与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N 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正极与放大器P2 的负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13,P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9 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5,正极与三极 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滑动变阻器R23后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 连接的电容C14,以及P极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14的 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R21 的滑动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8 的发射极分别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和滑动变阻器R23的滑动端相连接,所述 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21和电 感L2的连接点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所述三极 管VT9的基极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并与A/D转换器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由三极管VT1,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 接、N极顺次经电感L1和电阻R2以及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 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1后与三 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P极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 接、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以及正极 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2组成;所述二极管D2的N 极还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N极分别与触发电路和提醒电路相连接。

同时,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继电器K,正极经电阻 R5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3,一端与三极管VT4 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P极与三 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 的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 相连接的电容C4,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 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6,以及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 R7后接地的二极管D5组成;所述电容C4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作为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经继 电器K后与提醒电路相连接。

为了确保效果,所述提醒电路由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一端与三极管 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继电器K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 R11,串接在三极管VT4基极与三级管VT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0,正极 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6,正极顺次经二极管D6 和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二极管D7后与三极管VT5 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5,N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 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另一端经发光二极管LED后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所述 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机器人吸尘器的垃圾盒装满垃圾 时还可通过容量提醒电路提醒用户,以便于用户清除垃圾盒后使机器人吸尘器 可以继续工作;同时还能停止机器人吸尘器的其他动作,包括行走、吸尘、探 测等动作,即停止机器人吸尘器内部电器元件的工作,防止耗电并消耗各电器 原件,因此可使机器人吸尘器更智能更人性化。

(2)本发明的容量提醒电路为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提醒电路三者的结 合,电源电路用于对电源电压进行处理,为整个容量提醒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 保证整个电路的稳定运行;触发电路可在垃圾盒装满时接收微处理器的控制信 号并导通电路;提醒电路在触发电路得电导通后可通过发光二极管提醒用户清 除垃圾。

(3)本发明的升压电路可对电源进行升压处理,以便于为容量提醒电路 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

(4)本发明的信号处理电路可对位置传感器采集的垃圾容量信号进行放 大并过滤处理,可为A/D转换器提供质量优良的垃圾容量信号,以便于A/D 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后为微处理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字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容量提醒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容量监测系统,主要由微处理器,均与微处理器相 连接的A/D转换器、容量提醒电路、存储单元、显示器和电源,与A/D转换 器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串接在 电源与容量提醒电路之间的升压电路组成;所述电源还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 实施时,所述电源为机器人吸尘器上的充电电源,所述微处理器可以是机器人 吸尘器上已有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新配置的微处理器。

使用时,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机器人吸尘器的垃圾盒上,用于采集垃圾 盒中垃圾的容量信号。所述位置传感器将采集的垃圾容量信息发送至A/D转换 器进行模数转换,A/D转换器将位置传感器采集的垃圾容量信号转换为微处理 器可进行计算处理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本实施例中的A/D转 换器采用的是ADC0809A/D转换器,所述微处理器采用的是SOP8集成芯片。 所述微处理器将计算处理后得出的垃圾容量数据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本发明 的显示器为具有触摸功能的高清液晶显示器。

由于垃圾盒的容量是有限的,垃圾盒装满以后就不能再继续装入垃圾,在 使用本发明的容量监测系统之前,需要预先设定垃圾容量的最大值。本发明通 过显示器的触摸功能即可完成垃圾容量最大值的预设,同时预设值将保存在存 储单元中,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单元采用的是C8051F020型号的数据存储器。微 处理器在获得位置传感器采集的实时垃圾容量信息并计算处理后得出相应的 容量数据,微处理器将得到的实时容量数据与预设的容量最大值进行比较,当 实时容量值达到预设的容量最大值时微处理器发出控制信号至容量提醒电路, 使容量提醒电路做出提醒垃圾盒已满的反应。同时,微处理器将停止机器人吸 尘器的其他动作,包括行走、吸尘、探测等动作,即停止机器人吸尘器内部电 器元件的工作,防止耗电并消耗各电器原件。

实施时,所述容量提醒电路由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输入 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触发电路,以及分别与电源电路和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提 醒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还与触发电路相连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 电源电路由三极管VT1,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 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所述电源电路可对电源进 行处理,以便于为整个容量提醒电路提供稳定运行的电源电压。

连接时,所述二极管D2的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其N极顺 次经电感L1和电阻R2以及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其 中,所述二极管D3的P极与电阻R2相连接,其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 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N极共同组成电源电路的输入端, 其另一端经电容C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其中,所述电容C1的 正极与电阻R1相连接,其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 D1的P极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接,其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 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2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其负极接地的。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 的N极分别与触发电路和提醒电路相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继电器K,二极管D4,二极 管D5,电容C3,电容C4,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 组成。连接时,所述电容C3的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 其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 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 相连接,其N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4的 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其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所 述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 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P极经电 阻R7后接地。

同时,所述电容C4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3 的基极经继电器K后与提醒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作为触发电 路的输入端与SOP8集成芯片的ZCD管脚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A/D转换器 与SOP8集成芯片的MULT管脚相连接,所述显示器与SOP8集成芯片的COMP 管脚相连接,所述电源则分别与SOP8集成芯片的INV管脚和VCC管脚相连 接。

当微处理器计算得出的垃圾容量数值达到预设的容量最大值时微处理器 向触发电路发出控制信号,继电器K得电并导通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即可将微 处理器发出的控制信号输入容量提醒电路,并通过提醒电路提示用户。当微处 理器计算得出的垃圾容量数值没有达到预设的容量最大值时,微处理器不发出 控制信号,继电器K不得电,整个容量提醒电路处于休眠状态,机器人吸尘吸 继续进行吸尘工作。

所述提醒电路由三极管VT4,三极管VT5,发光二极管LED,二极管D6, 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容C5,电容C6,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 和电阻R12组成。连接时,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 其另一端经继电器K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电阻R10串接在三 极管VT4基极与三级管VT5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电容C6的正极与三极管VT4 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5的正极顺次经二极管D6和电阻 R9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经二极管D7后与三极管VT5的发 射极相连接。其中,所述二极管D6的N极与电阻R9相连接,其P极电容C5 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其P极与三 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N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 连接,其P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三极管 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另一端经发光二极管LED后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 同时,所述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二极管D1的N 极相连接。

当微处理器发出控制信号后继电器K得电,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闭 合,本发明的提醒电路即可通过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以提醒用户机器人吸尘 器的垃圾盒已满,用户清除垃圾盒中的垃圾后机器人吸尘器又可继续工作。

如图3所示,所述升压电路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极管VT6, 三极管VT7,稳压二极管D9,稳压二极管D10,稳压二极管D11,稳压二极 管D12,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阻R13,电阻 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和滑动变阻器R19组成。所 述升压电路可对电源进行升压处理,以便于为容量提醒电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 压。

连接时,所述电容C7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 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8的正极经电阻R13后与电 容C7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9的正极经电 阻R16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P 极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其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稳压 二极管D11的N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其P极与电 容C7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10的正极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6的发 射极相连接,其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三 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稳压二极 管D11的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其P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 接。所述电容C11的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所述 电阻R18的一端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 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2的N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其P极经滑动变 阻器R19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

同时,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和三极管VT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7的 正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7的基极还与滑动变阻器R19的滑动端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 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 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共同组成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并与电源相连接,所述 电容C7的正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其负极与二极管D2 的N极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放大器P2,三极管VT8, 三极管VT9,电感L2,二极管D13,二极管D14,二极管D15,二极管D16, 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阻R19,电阻R20,滑动变阻器R21,电 阻R22,滑动变阻器R23和电阻R24组成。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可对位置传感器 采集的垃圾容量信号进行放大并过滤处理,可为A/D转换器提供质量优良的垃 圾容量信号,以便于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后为微处理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 字信号。

连接时,所述电容C12的正极顺次经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后与放大 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19串接在放大器P1的正 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二极管D14的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1的输 出端相连接,其N极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3的P极 与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其N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 相连接。所述电容C13的正极与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15的P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其N极与 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14的正极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 接,其负极经滑动变阻器R23后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 D16的P极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其N极与电容C14的负极相连接。

同时,所述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R21的滑动端相连接,其 输出端与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8的发射极分别与放大 器P2的输出端和滑动变阻器R23的滑动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2的负输入 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的连接点作为 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9的基极作为 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并与A/D转换器相连接。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63923.1 (22)申请日 2015.12.20 A47L 9/28(2006.01) A47L 9/10(2006.01) (71)申请人 成都悦翔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环 四巷 7 号 1 幢 1-2 号 (72)发明人 罗文彬 (54) 发明名称 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 容量监测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 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 主要由微处理器, 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 A/D 转 换器、 容量提醒电路、 。

2、存储单元、 显示器和电源, 与 A/D 转换器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 与信号处 理电路相连接的位置传感器, 以及串接在电源与 容量提醒电路之间的升压电路组成。本发明不仅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机器人吸尘器的垃圾盒装 满垃圾时还可通过容量提醒电路提醒用户, 以便 于用户清除垃圾盒后使机器人吸尘器可以继续工 作 ; 同时还能停止机器人吸尘器的其他动作, 即 停止机器人吸尘器内部电器元件的工作, 防止耗 电并消耗各电器原件, 因此可使机器人吸尘器更 智能更人性化, 适合推广运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3、 CN 105615775 A 2016.06.01 CN 105615775 A 1.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主要由微 处理器, 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A/D转换器、 容量提醒电路、 存储单元、 显示器和电源, 与A/D 转换器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 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的位置传感器, 以及串接在电源与 容量提醒电路之间的升压电路组成; 所述电源还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容量提醒电路 由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 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触发电路, 以及分别 与电源电路和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提醒电路组成; 所述电源电路还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压电路由变压器T, 二极管整流器U, 三极管VT6, 三极管VT7, 正极与二极 管整流器U的正输出端相连接、 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7, 正极经 电阻R13后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负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8, 正极经电阻R16 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9, P极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 N极与三 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 N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 P 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 。

5、正极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 接、 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0, 一端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 另一端 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7, 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 P极与电容C7的负极 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 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11, 一端与 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 另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8, 以及N极与电容C7的 正极相连接、 P极经滑动变阻器R19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2组成; 所述三 极管VT6的基极和三极管VT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二极。

6、管整流器U的 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 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 圈的同名端相连接; 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共同组成电源稳压电路的 输入端并与电源相连接, 所述电容C7的正极和负极共同组成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并与电源电 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 放大器P2, 三极管VT8, 三极管VT9, 正极顺次经 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后与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12, 串接在放 大器P1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9, P。

7、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 N极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4, P极与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 N极经电 阻R2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 正极与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 负极 接地的电容C13, P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 N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 接的二极管D15, 正极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 负极经滑动变阻器R23后与三极管VT9 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4, 以及P极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 N极与电容C14的负极相连 接的二极管D16组成; 所述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R21的滑动。

8、端相连接, 其输出 端与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8的发射极分别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和滑 动变阻器R23的滑动端相连接, 所述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 所述滑 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的连接点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 三极管VT9的基极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并与A/D转换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电路由三极管VT1, 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N极顺次经电感L1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615775 A 2。

9、 和电阻R2以及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 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 相连接、 另一端经电容C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 P极与电阻R1和电容C1 的连接点相连接、 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 以及正极与三 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2组成; 所述二极管D2的N极还与电容C7的负极相 连接, 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N极分别与触发电路和 提醒电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

10、2, 三极管VT3, 继电器K, 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 VT2的基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3, 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另一端与三极管 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 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 N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 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 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 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 相连接的电容C4, 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 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 R6, 以及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 P极经电阻R7后接地的二极管D5组成; 所述电容 C4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作。

11、为触发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三 极管VT3的基极经继电器K后与提醒电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醒电路由三极管VT4, 三极管VT5, 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 另一 端经继电器K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1, 串接在三极管VT4基极与三级管VT5 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0, 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6, 正极顺次 经二极管D6和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 负极经二极管D7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 极相连接的电容C5, N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 P。

12、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 二极管D8, 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另一端经发光二极管LED后与电容C5的 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 所述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二极管D1 的N极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615775 A 3 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量监测系统,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 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机器人吸尘器可以通过预约定时清洁, 能有效的保持家中的清洁度。 0003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3、 机器人吸尘器逐步走入平常百姓家, 并且逐步的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机器人吸尘器将在不久的将来像白色家电一样成为每个家庭必不 可少的清洁帮手。 0004 机器人吸尘器内置高智能芯片, 会充分的计算房间的大小与障碍物区域, 配合预 定清洁模式, 自动调节清扫路线。 自动侦测地板表面的情况, 从地毯到硬地面, 或从硬地面 到地毯, 它都会自动调转速度以及吸力, 来更好的清扫房间, 清扫任务完成后会自动回到充 电座充电。 0005 目前使用的机器人吸尘器机身装有踩空传感器, 可以防止从高处丢落; 还有防缠 绕功能, 当边刷被一些物体(例如地毯、 流苏或线缆)缠住时, 它停止旋转并反向旋转以摆脱 。

14、缠绕; 机器人吸尘器机身装有感应器可以识别到前方的家具或者障碍物时, 它会自动减速, 以减轻碰撞。 0006 目前使用的机器人吸尘器已经比较智能化, 但是, 这些机器人吸尘器都无法监测 吸尘器上垃圾箱的容量, 因此不能及时告知用户吸尘后垃圾箱中垃圾的容量情况; 在垃圾 箱装满时机器人吸尘器的各个电器部件还将继续工作, 而由于垃圾箱装不下更多的垃圾, 机器人吸尘器将没办法做清洁工作, 所以机器人吸尘器只是做无用功, 浪费电力资源, 还对 机器本身造成消耗成本。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使用的机器人吸尘器无法监测吸尘器上垃圾箱的容 量, 因此不能及时告知用户吸尘后垃圾箱中垃圾的。

15、容量情况的缺陷, 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 单, 而且成本低廉, 还能及时告知用户垃圾箱中垃圾的容量情况的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 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0008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9 基于升压式信号处理电路的机器人吸尘器用容量监测系统, 主要由微处理器, 均 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A/D转换器、 容量提醒电路、 存储单元、 显示器和电源, 与A/D转换器相 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 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的位置传感器, 以及串接在电源与容量提醒 电路之间的升压电路组成; 所述电源还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容量提醒电路由输入端 与升压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 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

16、触发电路, 以及分别与电源电 路和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提醒电路组成; 所述电源电路还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升压电路由变压器T, 二极管整流器U, 三极管VT6, 三极管VT7, 正极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5615775 A 4 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输出端相连接、 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7, 正极经电阻R13后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负极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8, 正极经电 阻R16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9, P极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 N极 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 N极经。

17、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 接、 P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 正极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 相连接、 负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0, 一端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 另 一端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7, 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 P极与电容C7的 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1, 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11, 一 端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 另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8, 以及N极与电容 C7的正极相连接、 P极经滑动变阻器R19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

18、2组成; 所 述三极管VT6的基极和三极管VT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整流器 U的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 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 边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 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共同组成电源稳压电 路的输入端并与电源相连接, 所述电容C7的正极和负极共同组成升压电路的输出端并与电 源电路相连接。 0011 再进一步的,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 放大器P2, 三极管VT8, 三极管VT9, 正 极顺次经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后与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12, 串接在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和输出。

19、端之间的电阻R19, 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 端相连接、 N极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4, P极与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 接、 N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 正极与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 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13, P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 N极与放大器P2 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5, 正极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 负极经滑动变阻器R23后 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4, 以及P极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 N极与电容 C14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组成; 所述放大器P1的负输入。

20、端与滑动变阻器R21的滑动端 相连接, 其输出端与放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8的发射极分别与放大器P2 的输出端和滑动变阻器R23的滑动端相连接, 所述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 相连接; 所述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的连接点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位置传感 器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9的基极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并与A/D转换器相连接。 0012 更进一步的, 所述电源电路由三极管VT1, 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N极顺次 经电感L1和电阻R2以及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 一端与电容 C7的正极相连接、 另一端经。

21、电容C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 P极与电阻R1 和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接、 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 以及 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2组成; 所述二极管D2的N极还与电容C7 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N极分别与触 发电路和提醒电路相连接。 0013 同时, 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2, 三极管VT3, 继电器K, 正极经电阻R5后与三极管 VT2的基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C3, 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另一端与三极管 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

22、, 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 N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 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 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连接、 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5615775 A 5 相连接的电容C4, 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 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 R6, 以及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 P极经电阻R7后接地的二极管D5组成; 所述电容 C4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作为触发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三 极管VT3的基极经继电器K后与提醒电路相连接。 0014 为了确保效果, 所述提醒电路由三极管。

23、VT4, 三极管VT5, 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 相连接、 另一端经继电器K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1, 串接在三极管VT4基极 与三级管VT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10, 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负极接地的电容 C6, 正极顺次经二极管D6和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 负极经二极管D7后与三极 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5, N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 P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 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 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另一端经发光二极管LED后 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2组成; 所述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继电器K。

24、的常开触点K-1后 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 (1)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机器人吸尘器的垃圾盒装满垃圾时还可通 过容量提醒电路提醒用户, 以便于用户清除垃圾盒后使机器人吸尘器可以继续工作; 同时 还能停止机器人吸尘器的其他动作, 包括行走、 吸尘、 探测等动作, 即停止机器人吸尘器内 部电器元件的工作, 防止耗电并消耗各电器原件, 因此可使机器人吸尘器更智能更人性化。 0017 (2)本发明的容量提醒电路为电源电路、 触发电路和提醒电路三者的结合, 电源电 路用于对电源电压进行处理, 为整个容量提醒电路提供稳定的。

25、电压, 保证整个电路的稳定 运行; 触发电路可在垃圾盒装满时接收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并导通电路; 提醒电路在触发 电路得电导通后可通过发光二极管提醒用户清除垃圾。 0018 (3)本发明的升压电路可对电源进行升压处理, 以便于为容量提醒电路提供合适 的工作电压。 0019 (4)本发明的信号处理电路可对位置传感器采集的垃圾容量信号进行放大并过滤 处理, 可为A/D转换器提供质量优良的垃圾容量信号, 以便于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后为 微处理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字信号。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容量提醒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

26、的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5 实施例 0026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容量监测系统, 主要由微处理器, 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的A/D 转换器、 容量提醒电路、 存储单元、 显示器和电源, 与A/D转换器相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 与 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的位置传感器, 以及串接在电源与容量提醒电路之间的升压电路组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5615775 A 6 成; 所述电源还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 实施时, 所述电源为机器人吸。

27、尘器上的充电电源, 所 述微处理器可以是机器人吸尘器上已有的微处理器, 也可以是新配置的微处理器。 0027 使用时, 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机器人吸尘器的垃圾盒上, 用于采集垃圾盒中垃 圾的容量信号。 所述位置传感器将采集的垃圾容量信息发送至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 A/ D转换器将位置传感器采集的垃圾容量信号转换为微处理器可进行计算处理的信号, 并将 该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的A/D转换器采用的是ADC0809A/D转换器, 所述微处理 器采用的是SOP8集成芯片。 所述微处理器将计算处理后得出的垃圾容量数据信息显示在显 示器上, 本发明的显示器为具有触摸功能的高清液晶显示器。 。

28、0028 由于垃圾盒的容量是有限的, 垃圾盒装满以后就不能再继续装入垃圾, 在使用本 发明的容量监测系统之前, 需要预先设定垃圾容量的最大值。 本发明通过显示器的触摸功 能即可完成垃圾容量最大值的预设, 同时预设值将保存在存储单元中, 本实施例中的存储 单元采用的是C8051F020型号的数据存储器。 微处理器在获得位置传感器采集的实时垃圾 容量信息并计算处理后得出相应的容量数据, 微处理器将得到的实时容量数据与预设的容 量最大值进行比较, 当实时容量值达到预设的容量最大值时微处理器发出控制信号至容量 提醒电路, 使容量提醒电路做出提醒垃圾盒已满的反应。 同时, 微处理器将停止机器人吸尘 器的。

29、其他动作, 包括行走、 吸尘、 探测等动作, 即停止机器人吸尘器内部电器元件的工作, 防 止耗电并消耗各电器原件。 0029 实施时, 所述容量提醒电路由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 输入端与微 处理器相连接的触发电路, 以及分别与电源电路和触发电路相连接的提醒电路组成; 所述 电源电路还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具体的, 如图2所示, 所述电源电路由三极管VT1, 电感L1, 二 极管D1, 二极管D2, 二极管D3, 电容C1, 电容C2, 电阻R1, 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 所述电源电路 可对电源进行处理, 以便于为整个容量提醒电路提供稳定运行的电源电压。 0030 连接时, 所述二极。

30、管D2的P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其N极顺次经电感L1和电 阻R2以及二极管D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 其中, 所述二极管D3的P极与电阻R2相 连接, 其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N极共同组成电 源电路的输入端, 其另一端经电容C1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 其中, 所述电容C1的 正极与电阻R1相连接, 其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电阻R1 和电容C1的连接点相连接, 其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电容C2的 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 其负极接地的。 所述三极管。

31、VT1的集电极与触发电路相连 接, 所述二极管D1的N极分别与触发电路和提醒电路相连接。 0031 所述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2, 三极管VT3, 继电器K, 二极管D4, 二极管D5, 电容C3, 电 容C4, 电阻R4, 电阻R5, 电阻R6, 电阻R7和电阻R8组成。 连接时, 所述电容C3的正极经电阻R5 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 其负极接地。 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 接, 其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D4的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 接, 其N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电容C4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N极相 连接。

32、, 其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 其 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D5的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 其 P极经电阻R7后接地。 0032 同时, 所述电容C4的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经继电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5615775 A 7 器K后与提醒电路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作为触发电路的输入端与SOP8集成芯片的 ZCD管脚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A/D转换器与SOP8集成芯片的MULT管脚相连接, 所述显示器 与SOP8集成芯片的COMP管脚相连接, 所述电。

33、源则分别与SOP8集成芯片的INV管脚和VCC管脚 相连接。 0033 当微处理器计算得出的垃圾容量数值达到预设的容量最大值时微处理器向触发 电路发出控制信号, 继电器K得电并导通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即可将微处理器发出的控制信 号输入容量提醒电路, 并通过提醒电路提示用户。 当微处理器计算得出的垃圾容量数值没 有达到预设的容量最大值时, 微处理器不发出控制信号, 继电器K不得电, 整个容量提醒电 路处于休眠状态, 机器人吸尘吸继续进行吸尘工作。 0034 所述提醒电路由三极管VT4, 三极管VT5, 发光二极管LED, 二极管D6, 二极管D7, 二 极管D8, 电容C5, 电容C6, 电阻R。

34、9, 电阻R10, 电阻R11和电阻R12组成。 连接时, 所述电阻R11的 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 其另一端经继电器K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 所述电 阻R10串接在三极管VT4基极与三级管VT5的集电极之间。 所述电容C6的正极与三极管VT4的 发射极相连接, 其负极接地。 所述电容C5的正极顺次经二极管D6和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5的 基极相连接, 其负极经二极管D7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 其中, 所述二极管D6的N极 与电阻R9相连接, 其P极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 其P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

35、D8的N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 其P 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其另一 端经发光二极管LED后与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 同时, 所述三极管VT5的基极经继电器K的常 开触点K-1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 0035 当微处理器发出控制信号后继电器K得电, 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闭合, 本发明的 提醒电路即可通过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以提醒用户机器人吸尘器的垃圾盒已满, 用户清除 垃圾盒中的垃圾后机器人吸尘器又可继续工作。 0036 如图3所示, 所述升压电路由变压器T, 二极管整流器U, 三极管VT6, 三极管VT7, 稳。

36、 压二极管D9, 稳压二极管D10, 稳压二极管D11, 稳压二极管D12, 电容C7, 电容C8, 电容C9, 电 容C10, 电容C11, 电阻R13, 电阻R14, 电阻R15, 电阻R16, 电阻R17, 电阻R18和滑动变阻器R19 组成。 所述升压电路可对电源进行升压处理, 以便于为容量提醒电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 0037 连接时, 所述电容C7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输出端相连接, 负极与二极管整 流器U的负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电容C8的正极经电阻R13后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负极与 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电容C9的正极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 。

37、负极 接地。 所述稳压二极管D9的P极与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 其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 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经电阻R14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 其P极与电容C7的 正极相连接。 所述电容C10的正极经电阻R15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 其负极与三极 管VT7的基极相连接。 所述电阻R17的一端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 其另一端与电容C7 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D11的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 其P极与电容C7的 负极相连接。 所述电容C11的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 其负极接地。 所述电阻R18 的一端与三极管VT7的发。

38、射极相连接, 其另一端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 D12的N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其P极经滑动变阻器R19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 0038 同时, 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和三极管VT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5615775 A 8 所述三极管VT7的基极还与滑动变阻器R19的滑动端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一个输 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 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线圈的同 名端相连接。 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共同组成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入端 并与电源相连接, 所述电容C7的正极经。

39、电阻R1后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 其负极与二极管 D2的N极相连接。 0039 如图4所示,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由放大器P1, 放大器P2, 三极管VT8, 三极管VT9, 电 感L2, 二极管D13, 二极管D14, 二极管D15, 二极管D16, 电容C12, 电容C13, 电容C14, 电阻R19, 电阻R20, 滑动变阻器R21, 电阻R22, 滑动变阻器R23和电阻R24组成。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可对 位置传感器采集的垃圾容量信号进行放大并过滤处理, 可为A/D转换器提供质量优良的垃 圾容量信号, 以便于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后为微处理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字信号。 0040 连接时,。

40、 所述电容C12的正极顺次经滑动变阻器R21和电感L2后与放大器P1的正输 入端相连接, 其负极接地。 所述电阻R19串接在放大器P1的正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所述二 极管D14的P极经电阻R20后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 其N极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 接。 所述二极管D13的P极与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相连接, 其N极经电阻R22后与三极管VT8的 基极相连接。 所述电容C13的正极与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 其负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 D15的P极经电阻R24后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 其N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 电容C14的正极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 其。

41、负极经滑动变阻器R23后与三极管VT9的集 电极相连接。 所述二极管D16的P极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 其N极与电容C14的负极相连 接。 0041 同时, 所述放大器P1的负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R21的滑动端相连接, 其输出端与放 大器P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VT8的发射极分别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和滑动变阻 器R23的滑动端相连接, 所述放大器P2的负输入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 所述滑动变阻 器R21和电感L2的连接点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位置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 VT9的基极作为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并与A/D转换器相连接。 0042 如上所述, 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5615775 A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10 CN 105615775 A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1 CN 105615775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