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974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9749ACN102019749A21申请号201010285615522申请日20100915200921693920090918JPB41F31/0220060171申请人岩崎铁工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岩崎吾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王轶李伟54发明名称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转式凸版印刷机,能得到没有重影的良好的印刷物,还能容易地进行更换印版滚筒时的接触压力的调整。将向印版滚筒4供墨的附着辊3设有1根,该附着辊3的外径被设为大于印版滚筒。
2、4的外径。在该附着辊3的周围设置多个供墨辊2,以从该供墨辊2的各个向附着辊3供给充分的墨,在附着辊3的外周总是形成膜厚均匀的墨膜。如上所述,通过将附着辊3设为1根,即使印版滚筒4被更换成不同直径的印版滚筒4,只要使该更换后的印版滚筒4仅与附着辊3和按压滚筒6接触即可,从而与具有多个附着辊的供墨装置相比,可实现调整作业的容易化。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019763A1/1页21一种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将装在墨盒中的墨从墨盒辊送至移送辊,并从该移送辊移交至多个辊列,以对墨进行混炼拉伸,使该墨从与印。
3、版滚筒接触的最终的附着辊转移至安装在印版滚筒外周的凸版上,以在插入于上述印版滚筒和按压滚筒之间的连续纸上实施印刷,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附着辊设为1根,将该附着辊的外径设为大于上述印版滚筒的外径,使多个供墨辊与上述附着辊的外周接触。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供墨辊由在外周具有镀膜的镀敷辊构成,使该供墨辊沿轴向以一定行程往复移动。权利要求书CN102019749ACN102019763A1/3页3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通过安装在印版滚筒外周的凸版来对连续纸实施印刷的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背景技术0002作为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
4、装置,以往公知有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图2表示上述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在该供墨装置中,将装在墨盒10中的墨从墨盒辊11送至移送辊12,并从该移送辊12移交至多个辊列13以对墨进行混炼拉伸,将该墨从与印版滚筒14接触的最终的多个附着辊15转印至安装在印版滚筒14外周的凸版16的画线部上,以在插入于上述印版滚筒14和按压滚筒17之间的连续纸S实施印刷。0003非专利文献1渡辺昭俊著、印刷機入門、印刷学会出版部、昭和60年7月1日、初版第1刷発行、P380004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中,向安装在印版滚筒14外周的凸版16供墨的附着辊15,其构成比。
5、印版滚筒14的外径小的小径,跨越该小径的2根附着辊15而接触上游侧的1根供墨辊18,从该供墨辊18向该附着辊15供墨,因而不能向各附着辊15供给充分的墨。0005因此,例如在连续纸S上进行如图3所示的图案A的印刷时,由于区域A、C部分的墨的转印是连续的,用区域B所示部分的墨的转印是间歇的,因而即使从多个供墨辊18向附着辊15的外周供墨,在其附着辊15上形成的墨膜,在与区域B对应的部分变厚,另一方面,在与区域A、C对应的部分变薄,附着辊15的轴向的墨膜的膜厚变得不均匀,在墨膜上产生浓度差。由于该墨膜的浓度差出现在印刷物上,因而存在上述图案A中出现被称作重影的浓度差的问题。0006并且,在上述轮转。
6、式印刷机中,根据印刷物要将印版滚筒更换为直径不同的印版滚筒,但是在进行该印版滚筒的更换时,需要以使新的印版滚筒分别与多个附着辊及按压辊接触的方式进行调整,所以还存在接触压力的调整费力的问题。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转式凸版印刷机,能得到没有重影的良好的印刷物,还能容易地进行更换印版滚筒时的接触压力的调整。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采用如下构造一种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将装在墨盒中的墨从墨盒辊送至移送辊,并从该移送辊移交至多个辊列以对墨进行混炼拉伸,使该墨从与印版滚筒接触的最终的附着辊转移至安装在印版滚筒外周的凸版上,以在插入于上述印版滚筒和按压滚筒之间的连续纸上。
7、实施印刷,其中,将上述附着辊设为1根,将该附着辊的外径设为大于上述印版滚筒的外径,使多个供墨辊与上述附着辊的外周接触。说明书CN102019749ACN102019763A2/3页40009如上所述,通过使附着辊的外径大于印版滚筒的外径,能使多个供墨辊与该附着辊的外周接触。因此,即使附着辊外周的墨膜转移至印版滚筒上的凸版,而在附着辊外周的墨膜上形成重影,也可从多个供墨辊向附着辊供给能消除该重影的充分量的墨,可在附着辊的外周遍及轴向的总长而形成膜厚均匀的墨膜。其结果,能得到没有重影的良好的印刷物。0010在这里,通过将供墨辊设为在外周具有镀膜的镀敷辊,将该供墨辊设为沿轴向以一定行程往复移动的摆动。
8、辊,能使附着辊外周的墨膜在圆周方向和轴向上混炼拉伸,能进而提高附着辊外周的墨膜的均匀化。0011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使附着辊的外径大于印版滚筒的外径,能使多个供墨辊与该附着辊的外周接触,可从多个供墨辊的各个向附着辊供给充分的墨。因此,即使附着辊外周的墨膜印至凸版,而在该墨膜上形成重影,也可通过从多个供墨辊的各个供给的墨可靠地消除重影,可在附着辊的外周形成膜厚均匀的墨膜。因此,能得到没有重影的良好的印刷物。0012并且,通过将附着辊设为1根,即使印版滚筒被更换成不同直径的印版滚筒,也只要使该用于更换的印版滚筒仅与附着辊和按压滚筒接触即可,所以与以往一样使更换后的印版滚筒分别与多个附着辊接触。
9、的情况相比,调整作业也容易。附图说明0013图1是表示本发明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简图。0014图2是现有的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的简图。0015图3是表示印刷物的一例的主视图。0016标号的说明00171辊列00182供墨辊00193附着辊00204印版滚筒00215凸版00226按压滚筒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根据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图1中,与图2所示的现有的轮转式凸版印刷机的供墨装置相同地,将装在墨盒中的墨从墨盒辊经由移送辊向辊列1供给,但在图1中省略了图2所述的墨盒10、墨盒辊11以及移送辊12。0024供给至辊列1的墨,通过形成该辊列1的多个。
10、辊依次混炼拉伸,并从供墨辊2向最终的附着辊3供给。并且,附着辊3由橡胶辊构成。向该附着辊3的外周供给的墨,向安装在印版滚筒4的外周的凸版5供给,从该凸版5转印至插入在印版滚筒4和按压滚筒6之间的连续纸S上。通过该墨的转印,在连续纸S上连续地印刷预定图案。0025附着辊3设有1根。该附着辊3的外径被设为大于印版滚筒4的外径。向附着辊3供墨的上述供墨辊2设有多个,该多个供墨辊2的每个供墨辊由在外周具有镀膜的镀说明书CN102019749ACN102019763A3/3页5敷辊构成。该多个供墨辊2的每个供墨辊向单方向旋转的同时沿轴向以一定行程进行往复移动,向附着辊3的外周供墨。该被供给的墨通过上述供。
11、墨辊2的旋转和向轴向的移动,沿圆周方向及轴向混炼拉伸而可实现膜厚的均匀化,能遍及附着辊3的外周整体来形成膜厚均匀的墨膜。0026如上所述,通过使附着辊3的外径大于印版滚筒4的外径,能使多个供墨辊2与该附着辊3的外周接触。因此,附着辊3外周的墨膜转移至印版滚筒4上的凸版5,即使在附着辊3外周的墨膜上形成重影,也可从多个供墨辊2向附着辊3供给能消除该重影的充分量的墨,可在附着辊3的外周遍及轴向的总长而形成膜厚均匀的墨膜。0027并且,通过将附着辊3设为1根,即使印版滚筒4被更换成不同直径的印版滚筒4,该用于更换的印版滚筒4也仅仅与附着辊3和按压滚筒6这两个点接触,因而还能容易地进行印版滚筒4相对于附着辊3以及按压滚筒6的接触压力的调整作业。说明书CN102019749ACN102019763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19749ACN102019763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197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