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脚椅.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788103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91347.4

申请日:

20160817

公开号:

CN206213636U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7/40,A47C7/50

主分类号:

A47C7/40,A47C7/50

申请人:

陈瑞麟

发明人:

陈瑞麟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市中西区永福路二段171号

优先权:

CN20162089134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春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翘脚椅,于椅具的座垫管件后方枢设结合有背靠管件,且利用压缸控制背靠管件于座垫管件后方转动,于该座垫管件底端结合设有翘脚部,该翘脚部利用剪式伸缩架控制靠脚件的展开及收置;借此,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不仅可让背靠管件于座垫管件后方转动,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的使用角度,使该背靠管件能于该座垫管件后方内凹,同时搭配将翘脚部向外展开,供使用者双脚舒适靠置于翘脚部上,以让使用者乘坐在该椅具上能更具舒适性,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翘脚椅包括有椅具、翘脚部及压缸;其中:所述椅具设有座垫管件,于所述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均设有组接部,且于所述座垫管件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结合槽,于所述座垫管件的后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掣座,于所述插掣座结合设有弹性扣片,对应所述座垫管件的后方设有背靠管件,于所述背靠管件的底端两侧对应所述座垫管件的两侧的所述插掣座枢设有背插片,所述背插片能插掣结合于所述插掣座内,且所述弹性扣片能扣设固定所述背插片,所述背靠管件的底端中间位置对应所述结合槽形成有组接槽;所述翘脚部组装设置于所述椅具的所述座垫管件的底端,于所述翘脚部上对应所述座垫管件的两侧设有固定杆件,所述固定杆件能与所述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的所述组接部进行组接结合,对应所述固定杆件的下方设有活动杆件,所述固定杆件的后端与所述活动杆件的后端通过连结片枢设结合,于所述固定杆件的前端与所述活动杆件的前端连结枢设有顶推件,于所述固定杆件与所述顶推件连接有剪式伸缩架,在所述活动杆件带动所述顶推件向前推动的状态下,所述顶推件能推动所述剪式伸缩架向外伸展,所述剪式伸缩架的外端枢设连结有靠脚件;所述压缸的控制部组装设置于所述椅具的所述座垫管件的所述结合槽处,所述压缸的连结部组装设置于所述椅具的所述背靠管件的所述组接槽处,于所述结合槽对应所述压缸的所述控制部活动设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与一控制线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控制线的第二端与一控制座上的控制杆连结,在扳动所述控制座上的所述控制杆的状态下,所述控制杆能通过所述控制线拉动所述控制件,并通过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压缸的所述控制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缸为油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缸为气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管件由通过枢接部枢设结合的下管件与上管件组成,所述背插片与一连杆的第一端枢设结合,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上管件枢设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管件的上端对应连结设有头靠管件,所述背靠管件与所述头靠管件间通过连结件相连结结合,并于所述连结件的中间位置形成有转动部,所述头靠管件能通过所述转动部在所述背靠管件上进行弯折调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翘脚椅,尤其是指一种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翘脚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生活富足、消费能力提高,使得民众均会开始追求生活上更为舒适便利的各项用具;其中,就各式各样的椅具而言,于早期该类椅具均仅为单纯供人们乘坐之用,不过也因为人们越发着重于物质生活条件上的改善,加上工业技术的演进,使得椅逐渐具有各式各样的变化,不仅具有各种不同的外观设计,且依照不同的使用需求具有不同的形式设计,以让该椅具能更符合人体工学、让使用者能获得更佳的舒适感。

然而,综观市面上的各式椅具,其虽可达到让使用者乘坐获得更佳舒适性的预期功效,但也在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发现,该类椅具一般均仅能单纯供调整椅背的倾仰角度,其并无法供使用者脚部平放、完全舒适的躺卧在该椅具上,造成其在使用上的舒适性极为有限,致使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

于是,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翘脚椅,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翘脚椅。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翘脚椅,其中,所述翘脚椅包括有椅具、翘脚部及压缸;其中:

该椅具设有座垫管件,于该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均设有组接部,且于该座垫管件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结合槽,于该座垫管件的后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掣座,于该插掣座结合设有弹性扣片,对应该座垫管件的后方设有背靠管件,于该背靠管件的底端两侧对应该座垫管件的两侧的该插掣座枢设有背插片,该背插片供插掣结合于该插掣座内,且该弹性扣片能扣设固定该背插片,而该背靠管件的底端中间位置对应该结合槽形成有组接槽;

该翘脚部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座垫管件的底端,于该翘脚部上对应该座垫管件的两侧设有固定杆件,该固定杆件能与该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的该组接部进行组接结合,对应该固定杆件的下方设有活动杆件,该固定杆件的后端与该活动杆件的后端通过连结片枢设结合,于该固定杆件的前端与该活动杆件的前端连结枢设有顶推件,于该固定杆件与该顶推件连接有剪式伸缩架,在该活动杆件带动该顶推件向前推动的状态下,该顶推件能推动该剪式伸缩架向外伸展,该剪式伸缩架的外端枢设连结有靠脚件;

该压缸的控制部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座垫管件的该结合槽处,而该压缸的连结部则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背靠管件的该组接槽处,于该结合槽对应该压缸的控制部活动设有控制件,该控制件与一控制线的第一端相连接,该控制线的第二端与一控制座上的控制杆连结,在扳动该控制座上的该控制杆的状态下,该控制杆能通过该控制线拉动该控制件,并通过该控制件控制该压缸的该控制部运动。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压缸为油压缸。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压缸为气压缸。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背靠管件由通过枢接部枢接结合的下管件与上管件组成,该背插片与一连杆的第一端枢设结合,该连杆的第二端与该上管件枢设结合。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背靠管件的上端对应连结设有头靠管件,该背靠管件与该头靠管件间通过连结件相连结结合,并于该连结件的中间位置形成有转动部,该头靠管件能通过该转动部在该背靠管件上进行弯折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翘脚椅,其主要是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不仅可让背靠管件于座垫管件后方转动,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的使用角度,使该背靠管件能于该座垫管件后方内凹,同时搭配将翘脚部向外展开,供使用者双脚舒适靠置于翘脚部上,以让使用者乘坐在该椅具上能更具舒适性,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椅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椅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收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倾仰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椅具 11 座垫管件

111 组接部 112 结合槽

113 插掣座 114 弹性扣片

12 背靠管件 121 下管件

122 上管件 123 枢接部

124 背插片 125 连杆

126 组接槽 13 头靠管件

14 连结件 141 转动部

2 翘脚部 21 固定杆件

22 活动杆件 23 连结片

24 顶推件 25 剪式伸缩架

26 靠脚件 3 压缸

31 控制部 32 连结部

33 控制件 34 控制线

35 控制座 36 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实用新型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椅具1、翘脚部2及压缸3;其中:

该椅具1,请再一并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椅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椅具主视结构示意图所示,其设有座垫管件11,于该座垫管件11两侧底端均设有组接部111,且于该座垫管件11前端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结合槽112,于该座垫管件11后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掣座113,于该插掣座113结合设有弹性扣片114,对应该座垫管件11后方设有背靠管件12;该背靠管件12由下管件121与上管件122通过枢接部123相枢设结合组成,于该背靠管件12底端两侧对应该座垫管件11两侧的该插掣座113枢设有背插片124,该背插片124供插掣结合于该插掣座113内,同时以该弹性扣片114将该背插片124扣设固定,于该背插片124与一连杆125的第一端枢设结合,该连杆125的第二端则与该上管件122枢设结合,另外于该背靠管件12底端中间位置则对应该结合槽112形成有组接槽126;另外于该背靠管件12上端对应连结设有头靠管件13,该背靠管件12与该头靠管件13间以连结件14相连结结合,并于该连结件14中间位置形成有转动部141,以供该头靠管件13能于该背靠管件12上进行弯折调整。

该翘脚部2,请再一并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收合结构示意图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展开结构示意图所示,其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底端,于该翘脚部2对应该座垫管件11两侧设有固定杆件21,该固定杆件21供与该座垫管件11两侧底端的该组接部111进行组接结合,对应该固定杆件21下方设有活动杆件22,于该固定杆件21与该活动杆件22后端以连结片23枢设结合,而于该固定杆件21与该活动杆件22前端前连结枢设有顶推件24,于该固定杆件21与该顶推件24件连接有剪式伸缩架25,以能于该活动杆件22带动该顶推件24向前推动时,该剪式伸缩架25能被向外推动伸展,再于该剪式伸缩架25外端枢设连结有靠脚件26。

该压缸3,其可为油压缸或气压缸,使该压缸3的控制部31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的该结合槽112处,而该压缸3的连结部32则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背靠管件12的该组接槽126处,另于该结合槽112对应该压缸3的控制部31活动设有控制件33,该控制件33与一控制线34的第一端相连接,该控制线34的第二端则与一控制座35上的控制杆36连结,以于该控制座35上扳动该控制杆36时,该控制杆36能通过该控制线34拉动该控制件33,而通过该控制件33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

如此一来,请再一并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收合状态示意图所示,使得于常态下,该翘脚部2的该剪式伸缩架25向内缩,使该靠脚件26收置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下方;而当使用者欲翘脚时,请再一并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展开状态示意图所示,其使该翘脚部2的该活动杆件22带动该顶推件24向前推动,该剪式伸缩架25即能被该顶推件24向外推动伸展,让该剪式伸缩架25外端枢设连结的该靠脚件26展开延伸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前方,而即能方便使用者双脚靠置休息。

另外,请在一并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收合状态示意图所示,于常态下,该椅具1的该背靠管件12直立设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而于使用者欲进行该背靠管件的使用倾仰角度调整时,请在一并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倾仰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所示,使用者即可扳动该压缸3的该控制座35上的该控制杆36,该控制杆36即能通过该控制线34拉动该控制件33,通过该控制件33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该背靠管件12即能以该背插片124为轴心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转动,此时使用者即能以背部对该背靠管件12施力下压,即可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12的使用角度,使该背靠管件12能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内凹,同时可搭配将该翘脚部2向外展开使用,即该背靠管件12能向该座垫管件11后方展开,同时可搭配将该翘脚部2向座垫管件11前方展开,而让使用者获得极佳的舒适使用效果,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因该背靠管件12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内凹,及该翘脚部2向外展开,获得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当欲将该背靠管件12回复原位时,仅需再次扳动该控制杆36,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即可使该压缸3将该背靠管件12拉动回复定位。

通过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主要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不仅可让背靠管件于座垫管件后方转动,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的使用角度,使该背靠管件能于该座垫管件后方内凹,同时搭配将翘脚部向外展开,供使用者双脚舒适靠置于翘脚部上,以让使用者乘坐在该椅具上能更具舒适性,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也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翘脚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翘脚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翘脚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翘脚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翘脚椅.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91347.4 (22)申请日 2016.08.17 (73)专利权人 陈瑞麟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市中西区永福路二段 171号 (72)发明人 陈瑞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王春光 (51)Int.Cl. A47C 7/40(2006.01) A47C 7/5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翘脚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翘脚椅, 于椅具的 座垫管件后方枢设结合有背靠管件, 且利用压缸 控制。

2、背靠管件于座垫管件后方转动, 于该座垫管 件底端结合设有翘脚部, 该翘脚部利用剪式伸缩 架控制靠脚件的展开及收置; 借此, 能让使用者 乘坐于该椅具时, 不仅可让背靠管件于座垫管件 后方转动, 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的使用角度, 使 该背靠管件能于该座垫管件后方内凹, 同时搭配 将翘脚部向外展开, 供使用者双脚舒适靠置于翘 脚部上, 以让使用者乘坐在该椅具上能更具舒适 性, 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 也能具有较深的 使用深度, 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 而在其整 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9页 CN 206213636 U 2017.06.06 CN 2062。

3、13636 U 1.一种翘脚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翘脚椅包括有椅具、 翘脚部及压缸; 其中: 所述椅具设有座垫管件, 于所述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均设有组接部, 且于所述座垫管 件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结合槽, 于所述座垫管件的后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掣座, 于 所述插掣座结合设有弹性扣片, 对应所述座垫管件的后方设有背靠管件, 于所述背靠管件 的底端两侧对应所述座垫管件的两侧的所述插掣座枢设有背插片, 所述背插片能插掣结合 于所述插掣座内, 且所述弹性扣片能扣设固定所述背插片, 所述背靠管件的底端中间位置 对应所述结合槽形成有组接槽; 所述翘脚部组装设置于所述椅具的所述座垫管件的底端, 于所述翘。

4、脚部上对应所述座 垫管件的两侧设有固定杆件, 所述固定杆件能与所述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的所述组接部进 行组接结合, 对应所述固定杆件的下方设有活动杆件, 所述固定杆件的后端与所述活动杆 件的后端通过连结片枢设结合, 于所述固定杆件的前端与所述活动杆件的前端连结枢设有 顶推件, 于所述固定杆件与所述顶推件连接有剪式伸缩架, 在所述活动杆件带动所述顶推 件向前推动的状态下, 所述顶推件能推动所述剪式伸缩架向外伸展, 所述剪式伸缩架的外 端枢设连结有靠脚件; 所述压缸的控制部组装设置于所述椅具的所述座垫管件的所述结合槽处, 所述压缸的 连结部组装设置于所述椅具的所述背靠管件的所述组接槽处, 于所述结合。

5、槽对应所述压缸 的所述控制部活动设有控制件, 所述控制件与一控制线的第一端相连接, 所述控制线的第 二端与一控制座上的控制杆连结, 在扳动所述控制座上的所述控制杆的状态下, 所述控制 杆能通过所述控制线拉动所述控制件, 并通过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压缸的所述控制部运 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脚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缸为油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脚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缸为气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脚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靠管件由通过枢接部枢设结合的下 管件与上管件组成, 所述背插片与一连杆的第一端枢设结合, 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上 管件枢设结合。 5.根据权利要。

6、求1所述翘脚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靠管件的上端对应连结设有头靠管 件, 所述背靠管件与所述头靠管件间通过连结件相连结结合, 并于所述连结件的中间位置 形成有转动部, 所述头靠管件能通过所述转动部在所述背靠管件上进行弯折调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13636 U 2 翘脚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翘脚椅, 尤其是指一种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 能 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 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 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 性的翘脚椅。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 人们生活富足、 消费能力提高, 使得民众均会开始追求生活上。

7、 更为舒适便利的各项用具; 其中, 就各式各样的椅具而言, 于早期该类椅具均仅为单纯供人 们乘坐之用, 不过也因为人们越发着重于物质生活条件上的改善, 加上工业技术的演进, 使 得椅逐渐具有各式各样的变化, 不仅具有各种不同的外观设计, 且依照不同的使用需求具 有不同的形式设计, 以让该椅具能更符合人体工学、 让使用者能获得更佳的舒适感。 0003 然而, 综观市面上的各式椅具, 其虽可达到让使用者乘坐获得更佳舒适性的预期 功效, 但也在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发现, 该类椅具一般均仅能单纯供调整椅背的倾仰角 度, 其并无法供使用者脚部平放、 完全舒适的躺卧在该椅具上, 造成其在使用上的舒适性极 。

8、为有限, 致使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 0004 于是, 设计人有鉴于此, 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 针 对现有的缺失予以研究改良, 提供一种翘脚椅, 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者。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 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 度, 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 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翘脚椅。 0006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目的与功效, 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 一种翘脚椅, 其中, 所述翘脚椅包括有椅具、 翘脚部及压缸; 其中: 0008 该椅具设有座垫管件, 于该座垫管件的两。

9、侧底端均设有组接部, 且于该座垫管件 的前端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结合槽, 于该座垫管件的后端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掣座, 于该插 掣座结合设有弹性扣片, 对应该座垫管件的后方设有背靠管件, 于该背靠管件的底端两侧 对应该座垫管件的两侧的该插掣座枢设有背插片, 该背插片供插掣结合于该插掣座内, 且 该弹性扣片能扣设固定该背插片, 而该背靠管件的底端中间位置对应该结合槽形成有组接 槽; 0009 该翘脚部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座垫管件的底端, 于该翘脚部上对应该座垫管件 的两侧设有固定杆件, 该固定杆件能与该座垫管件的两侧底端的该组接部进行组接结合, 对应该固定杆件的下方设有活动杆件, 该固定杆件的后端与该。

10、活动杆件的后端通过连结片 枢设结合, 于该固定杆件的前端与该活动杆件的前端连结枢设有顶推件, 于该固定杆件与 该顶推件连接有剪式伸缩架, 在该活动杆件带动该顶推件向前推动的状态下, 该顶推件能 推动该剪式伸缩架向外伸展, 该剪式伸缩架的外端枢设连结有靠脚件; 0010 该压缸的控制部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座垫管件的该结合槽处, 而该压缸的连结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213636 U 3 部则组装设置于该椅具的该背靠管件的该组接槽处, 于该结合槽对应该压缸的控制部活动 设有控制件, 该控制件与一控制线的第一端相连接, 该控制线的第二端与一控制座上的控 制杆连结, 在扳动该控制座上。

11、的该控制杆的状态下, 该控制杆能通过该控制线拉动该控制 件, 并通过该控制件控制该压缸的该控制部运动。 0011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 其中, 该压缸为油压缸。 0012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 其中, 该压缸为气压缸。 0013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 其中, 该背靠管件由通过枢接部枢接结合的下 管件与上管件组成, 该背插片与一连杆的第一端枢设结合, 该连杆的第二端与该上管件枢 设结合。 0014 本实用新型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 其中, 该背靠管件的上端对应连结设有头靠管 件, 该背靠管件与该头靠管件间通过连结件相连结结合, 并于该连结件的中间位置形成有 转动部, 。

12、该头靠管件能通过该转动部在该背靠管件上进行弯折调整。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翘脚椅, 其主要是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 不仅可让背靠 管件于座垫管件后方转动, 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的使用角度, 使该背靠管件能于该座垫管 件后方内凹, 同时搭配将翘脚部向外展开, 供使用者双脚舒适靠置于翘脚部上, 以让使用者 乘坐在该椅具上能更具舒适性, 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 也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 可获 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 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 附图说明 0016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 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 其中: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

13、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椅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椅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收合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收合状态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展开状态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收合状态示意图; 0025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倾仰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 0026 附图标号说明: 0027 1 椅具 11 座垫管件 0028 111 组接部 112 结合槽 0029 113 插掣座 114 弹。

14、性扣片 0030 12 背靠管件 121 下管件 0031 122 上管件 123 枢接部 0032 124 背插片 125 连杆 0033 126 组接槽 13 头靠管件 0034 14 连结件 141 转动部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213636 U 4 0035 2 翘脚部 21 固定杆件 0036 22 活动杆件 23 连结片 0037 24 顶推件 25 剪式伸缩架 0038 26 靠脚件 3 压缸 0039 31 控制部 32 连结部 0040 33 控制件 34 控制线 0041 35 控制座 36 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

15、 实用新型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 楚的揭露, 现于下详细说明, 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 0043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椅具 1、 翘脚部2及压缸3; 其中: 0044 该椅具1, 请再一并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椅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图3本实用新型 的椅具主视结构示意图所示, 其设有座垫管件11, 于该座垫管件11两侧底端均设有组接部 111, 且于该座垫管件11前端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结合槽112, 于该座垫管件11后端两侧设有 相对应的插掣座113, 于该插掣座113结合设有弹性扣片114, 对应该座垫管件11后方设有背 靠管件12; 。

16、该背靠管件12由下管件121与上管件122通过枢接部123相枢设结合组成, 于该背 靠管件12底端两侧对应该座垫管件11两侧的该插掣座113枢设有背插片124, 该背插片124 供插掣结合于该插掣座113内, 同时以该弹性扣片114将该背插片124扣设固定, 于该背插片 124与一连杆125的第一端枢设结合, 该连杆125的第二端则与该上管件122枢设结合, 另外 于该背靠管件12底端中间位置则对应该结合槽112形成有组接槽126; 另外于该背靠管件12 上端对应连结设有头靠管件13, 该背靠管件12与该头靠管件13间以连结件14相连结结合, 并于该连结件14中间位置形成有转动部141, 以供。

17、该头靠管件13能于该背靠管件12上进行 弯折调整。 0045 该翘脚部2, 请再一并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收合结构示意图及图5本 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侧视展开结构示意图所示, 其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件11底端, 于该翘脚部2对应该座垫管件11两侧设有固定杆件21, 该固定杆件21供与该座垫管件11两 侧底端的该组接部111进行组接结合, 对应该固定杆件21下方设有活动杆件22, 于该固定杆 件21与该活动杆件22后端以连结片23枢设结合, 而于该固定杆件21与该活动杆件22前端前 连结枢设有顶推件24, 于该固定杆件21与该顶推件24件连接有剪式伸缩架25, 以能于该活 动杆件22。

18、带动该顶推件24向前推动时, 该剪式伸缩架25能被向外推动伸展, 再于该剪式伸 缩架25外端枢设连结有靠脚件26。 0046 该压缸3, 其可为油压缸或气压缸, 使该压缸3的控制部31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 座垫管件11的该结合槽112处, 而该压缸3的连结部32则组装设置于该椅具1的该背靠管件 12的该组接槽126处, 另于该结合槽112对应该压缸3的控制部31活动设有控制件33, 该控制 件33与一控制线34的第一端相连接, 该控制线34的第二端则与一控制座35上的控制杆36连 结, 以于该控制座35上扳动该控制杆36时, 该控制杆36能通过该控制线34拉动该控制件33, 而通过该控制件3。

19、3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213636 U 5 0047 如此一来, 请再一并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收合状态示意图所示, 使得 于常态下, 该翘脚部2的该剪式伸缩架25向内缩, 使该靠脚件26收置于该椅具1的该座垫管 件11下方; 而当使用者欲翘脚时, 请再一并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翘脚部使用展开状态示意 图所示, 其使该翘脚部2的该活动杆件22带动该顶推件24向前推动, 该剪式伸缩架25即能被 该顶推件24向外推动伸展, 让该剪式伸缩架25外端枢设连结的该靠脚件26展开延伸于该椅 具1的该座垫管件11前方, 而即能方便使用者双脚靠置休息。

20、。 0048 另外, 请在一并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收合状态示意图所示, 于常态下, 该椅具1的该背靠管件12直立设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 而于使用者欲进行该背靠管件的使 用倾仰角度调整时, 请在一并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的背靠管件倾仰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所 示, 使用者即可扳动该压缸3的该控制座35上的该控制杆36, 该控制杆36即能通过该控制线 34拉动该控制件33, 通过该控制件33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 该背靠管件12即能以 该背插片124为轴心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转动, 此时使用者即能以背部对该背靠管件12施 力下压, 即可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12的使用角度, 使该背靠管件1。

21、2能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 内凹, 同时可搭配将该翘脚部2向外展开使用, 即该背靠管件12能向该座垫管件11后方展 开, 同时可搭配将该翘脚部2向座垫管件11前方展开, 而让使用者获得极佳的舒适使用效 果, 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 也能因该背靠管件12于该座垫管件11后方内凹, 及该翘脚部 2向外展开, 获得较深的使用深度, 可获得更佳的使用舒适性, 而当欲将该背靠管件12回复 原位时, 仅需再次扳动该控制杆36, 控制该压缸3的该控制部31运动, 即可使该压缸3将该背 靠管件12拉动回复定位。 0049 通过以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 结构相较之下。

22、, 本实用新型主要能让使用者乘坐于该椅具时, 不仅可让背靠管件于座垫管 件后方转动, 方便调整该背靠管件的使用角度, 使该背靠管件能于该座垫管件后方内凹, 同 时搭配将翘脚部向外展开, 供使用者双脚舒适靠置于翘脚部上, 以让使用者乘坐在该椅具 上能更具舒适性, 即使是身高较高的使用者, 也能具有较深的使用深度, 可获得更佳的使用 舒适性, 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者。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 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 同变化与修改, 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

23、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213636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9 页 7 CN 206213636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9 页 8 CN 206213636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9 页 9 CN 206213636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9 页 10 CN 206213636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9 页 11 CN 206213636 U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9 页 12 CN 206213636 U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9 页 13 CN 206213636 U 13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9 页 14 CN 206213636 U 14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9/9 页 15 CN 206213636 U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