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密集架.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88005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75454.5

申请日:

20160829

公开号:

CN206261188U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B63/00,A47B97/00

主分类号:

A47B63/00,A47B97/00

申请人:

广州万棵林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防斌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永兴路9号

优先权:

CN201620975454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耐寒;占伟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密集架,其包括位于库房内的密集架、轨道、用于驱动所述密集架沿轨道运动的传动组件、麦克风、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运动的电机以及人体感应器,麦克风、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依次电性连接,人体感应器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红外探头发生故障时不能避免意外发生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智能密集架,其包括位于库房内的密集架、轨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密集架沿轨道运动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克风、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运动的电机以及人体感应器,麦克风、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依次电性连接,人体感应器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声音采集电路包括与麦克风连接的接口JD、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11和三极管Q11,接口JD的正极通过电阻R11连接一直流电压,接口JD的正极还依次通过电容C11与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2与所述直流电压连接,三极管Q1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与所述直流电压连接,接口JD的负极和三极管Q11的发射机均接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还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器为红外人体热释电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密集架。

背景技术

密集架是一种运行于轨道中的多列式密集货柜体,广泛应用于档案馆、图书馆等地方,智能密集架采用电机驱动架体运动,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是,这种智能密集架的操作人员一般很难知道密集架内人员的情况,如果密集架内还有人在时,操作密集架移动,有可能对架内人员造成伤害。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红外探头来确认架内是否有人,但是,一旦红外探头发生故障,有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密集架,其能解决红外探头发生故障时不能避免意外发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智能密集架,其包括位于库房内的密集架、轨道、用于驱动所述密集架沿轨道运动的传动组件、麦克风、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运动的电机以及人体感应器,麦克风、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依次电性连接,人体感应器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声音采集电路包括与麦克风连接的接口JD、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11和三极管Q11,接口JD的正极通过电阻R11连接一直流电压,接口JD的正极还依次通过电容C11与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2与所述直流电压连接,三极管Q1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与所述直流电压连接,接口JD的负极和三极管Q11的发射机均接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还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

优选的,所述人体感应器为红外人体热释电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除了利用人体感应器检测人是否在密集架附近外,还增加了麦克风及相关处理电路,从而使得有人在密集架内呼喊时,能够识别出呼叫声,控制器及时根据呼叫声控制电机停止工作,避免出现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密集架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图1中的声音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密集架,其包括位于库房内的密集架、轨道、用于驱动所述密集架沿轨道运动的传动组件、麦克风、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运动的电机以及人体感应器,麦克风、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比较器、控制器、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依次电性连接,人体感应器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声音采集电路包括与麦克风连接的接口JD、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11和三极管Q11,接口JD的正极通过电阻R11连接一直流电压VCC,接口JD的正极还依次通过电容C11与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2与所述直流电压VCC连接,三极管Q1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与所述直流电压VCC连接,接口JD的负极和三极管Q11的发射机均接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还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即三极管Q11与电阻R13直接的节点OUT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人体感应器为红外人体热释电感应器。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操作人员需要移动密集架时,向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电机工作,从而使密集架沿轨道运动。

若密集架内有人,人体感应器探测到有人,则向控制器发送信号,从而使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停止工作。但是,若人体感应器发生故障,控制器接收不到人体感应器的信号,电机依然工作,密集架依然处于运动状态,密集架内的人发出呼喊声,麦克风采集到该呼喊声,并依次通过声音采集电路、滤波电路进入到比较器,比较器对声音信号与基准信号进行比对,若声音信号大于基本信号,则向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控制器根据停止信号即可控制电机停止工作,从而避免意外发生。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智能密集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智能密集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智能密集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密集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密集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75454.5 (22)申请日 2016.08.29 (73)专利权人 广州万棵林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镇永 兴路9号 (72)发明人 余防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张耐寒 占伟彬 (51)Int.Cl. A47B 63/00(2006.01) A47B 9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智能密集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密集架, 其包括位。

2、于 库房内的密集架、 轨道、 用于驱动所述密集架沿 轨道运动的传动组件、 麦克风、 声音采集电路、 滤 波电路、 比较器、 控制器、 电机驱动电路、 用于驱 动传动组件运动的电机以及人体感应器, 麦克 风、 声音采集电路、 滤波电路、 比较器、 控制器、 电 机驱动电路和电机依次电性连接, 人体感应器也 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红外探头 发生故障时不能避免意外发生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261188 U 2017.06.20 CN 206261188 U 1.智能密集架, 其包括位于库房内的密集架、 轨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密集架沿轨道运 动的传动组。

3、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麦克风、 声音采集电路、 滤波电路、 比较器、 控制器、 电机 驱动电路、 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运动的电机以及人体感应器, 麦克风、 声音采集电路、 滤波电 路、 比较器、 控制器、 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依次电性连接, 人体感应器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声音采集电路包括与麦克风连接的接口JD、 电阻R11、 电阻R12、 电阻R13、 电容C11和三 极管Q11, 接口JD的正极通过电阻R11连接一直流电压, 接口JD的正极还依次通过电容C11与 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 三极管Q1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2与所述直流电压连接, 三极管Q11 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与所述直。

4、流电压连接, 接口JD的负极和三极管Q11的发射机均接地, 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还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集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集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体感应器为红外人体热释电感 应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密集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61188 U 2 智能密集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密集架。 背景技术 0002 密集架是一种运行于轨道中的多列式密集货柜体, 广泛应用于档案馆、 图书馆等 地方, 智能密集架采用电机。

5、驱动架体运动, 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但是, 这种智能密 集架的操作人员一般很难知道密集架内人员的情况, 如果密集架内还有人在时, 操作密集 架移动, 有可能对架内人员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红外探头来确认架内是否有人, 但 是, 一旦红外探头发生故障, 有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密集架, 其能解 决红外探头发生故障时不能避免意外发生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智能密集架, 其包括位于库房内的密集架、 轨道、 用于驱动所述密集架沿轨道运动 的传动组件、 麦克风、 。

6、声音采集电路、 滤波电路、 比较器、 控制器、 电机驱动电路、 用于驱动传 动组件运动的电机以及人体感应器, 麦克风、 声音采集电路、 滤波电路、 比较器、 控制器、 电 机驱动电路和电机依次电性连接, 人体感应器也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声音采集电路包 括与麦克风连接的接口JD、 电阻R11、 电阻R12、 电阻R13、 电容C11和三极管Q11, 接口JD的正 极通过电阻R11连接一直流电压, 接口JD的正极还依次通过电容C11与三极管Q11的基极连 接, 三极管Q1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2与所述直流电压连接, 三极管Q1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 R13与所述直流电压连接, 接口JD的负极和三极。

7、管Q11的发射机均接地, 三极管Q11的集电极 还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 0007 优选的, 所述人体感应器为红外人体热释电感应器。 0008 优选的,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0009 相比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 除了利用人体感应器检测人是否在密集架附近外, 还增加了麦克风及相关处理电 路, 从而使得有人在密集架内呼喊时, 能够识别出呼叫声, 控制器及时根据呼叫声控制电机 停止工作, 避免出现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密集架的电路原理图; 0012 图2为图1中的声音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8、。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261188 U 3 0013 下面, 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4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智能密集架, 其包括位于库房内的密集架、 轨道、 用于驱动 所述密集架沿轨道运动的传动组件、 麦克风、 声音采集电路、 滤波电路、 比较器、 控制器、 电 机驱动电路、 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运动的电机以及人体感应器, 麦克风、 声音采集电路、 滤波 电路、 比较器、 控制器、 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依次电性连接, 人体感应器也与控制器电性连 接。 0015 所述声音采集电路包括与麦克风连接的接口JD、 电阻R11、 。

9、电阻R12、 电阻R13、 电容 C11和三极管Q11, 接口JD的正极通过电阻R11连接一直流电压VCC, 接口JD的正极还依次通 过电容C11与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 三极管Q11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2与所述直流电压VCC 连接, 三极管Q1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与所述直流电压VCC连接, 接口JD的负极和三极管 Q11的发射机均接地, 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还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即三极管Q11与电阻 R13直接的节点OUT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0016 本实施例的比较器为电压比较器。 人体感应器为红外人体热释电感应器。 控制器 为单片机。 0017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

10、0018 当操作人员需要移动密集架时, 向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 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电 路驱动电机工作, 从而使密集架沿轨道运动。 0019 若密集架内有人, 人体感应器探测到有人, 则向控制器发送信号, 从而使控制器通 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停止工作。 但是, 若人体感应器发生故障, 控制器接收不到人体感 应器的信号, 电机依然工作, 密集架依然处于运动状态, 密集架内的人发出呼喊声, 麦克风 采集到该呼喊声, 并依次通过声音采集电路、 滤波电路进入到比较器, 比较器对声音信号与 基准信号进行比对, 若声音信号大于基本信号, 则向控制器发送停止信号, 控制器根据停止 信号即可控制电机停止工作, 从而避免意外发生。 0020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 做出其它各种 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 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261188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261188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