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加热装置及烤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烤箱加热装置及烤箱.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44801.9 (22)申请日 2016.09.08 (73)专利权人 东莞市天倬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523460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村头桃 子园高新产业园 (72)发明人 陶锐 方锦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张海英 林波 (51)Int.Cl. A47J 37/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烤箱加热装置及烤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烤箱加热装置及。
2、烤箱, 涉及烤箱加热技术领域。 该烤箱加热装置设置在 烤箱腔体的底部, 包括腔体组件和安装在腔体组 件底部的加热组件, 所述腔体组件包括安装在腔 体底部的散热底板,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从上到下 依次设置的加热管和隔热罩, 所述隔热罩与散热 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管安装在隔热罩上, 且 容纳在隔热罩与散热底板形成的容纳腔内。 本实 用新型由于在腔体底部安装加热装置的加热组 件, 使腔体内部更美观简洁, 提高了腔体容积利 用率, 方便消费者的使用, 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261490 U 2017.06.20 CN 206261490 U 1.一种烤。
3、箱加热装置, 设置在烤箱腔体(1)的底部, 其特征在于, 包括腔体组件和安装 在腔体组件底部的加热组件, 所述腔体组件包括安装在腔体(1)底部的散热底板(4), 所述 加热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加热管(5)和隔热罩(7), 所述隔热罩(7)与散热底板(4) 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管(5)安装在隔热罩(7)上, 且容纳在隔热罩(7)与散热底板(4)形成的 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温控器(2)和与电源板连接 的温度传感器(3), 所述温控器(2)和温度传感器(3)均安装在隔热罩(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
4、底板(4)通过螺丝(8)或 硅胶与腔体(1)底部的腔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箱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丝(8)焊接在腔体(1)底部 的腔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箱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管(5)和隔热罩(7)之间 设置有隔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烤箱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6)上开设有供温度 传感器(3)穿过的通孔(61)。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烤箱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件(6)为隔热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底板(4)的材质为铝板。 9.一种烤箱, 包括腔体, 其特征在。
5、于,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烤箱加热装 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61490 U 2 一种烤箱加热装置及烤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箱加热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烤箱加热装置及具有该烤箱加 热装置的烤箱。 背景技术 0002 烤箱(尤其是蒸汽烤箱)除了采用顶部干烧管、 背部干烧管加热方式外, 底部干烧 管也被广泛使用。 其目的是为烘烤时提供底部的辅热, 以提高烘烤和烘焙的效果。 0003 目前, 市面上现有的烤箱(尤其是蒸汽烤箱), 其腔体底部加热方式使用了明管加 热, 即发热管安装在烤箱的腔体内部, 此安装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0004 。
6、1、 影响外观; 0005 2、 减少腔体空间的利用率; 0006 3、 清洁腔体时, 极不方便; 0007 4、 易烫伤使用者的手。 0008 鉴于以上烤箱(尤其是蒸汽烤箱)底部的发热管的安装方式, 无论从外观还是使用 方便性上, 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腔体容积被发热管占用, 不能很好的利用空间, 清洁时也 不便抹布等的擦拭。 0009 基于以上所述, 亟需一种烤箱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烤箱, 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外观美观, 腔体容积利用率高, 烹调及清洁方 便, 安全性高的烤箱加热装置。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烤箱。
7、加热装置的烤箱。 0012 为达此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 一种烤箱加热装置, 设置在烤箱腔体的底部, 包括腔体组件和安装在腔体组件底 部的加热组件, 所述腔体组件包括安装在腔体底部的散热底板,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从上到 下依次设置的加热管和隔热罩, 所述隔热罩与散热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管安装在隔热 罩上, 且容纳在隔热罩与散热底板形成的容纳腔内。 0014 作为一种烤箱加热装置的优选方案, 包括温控器和与电源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控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隔热罩上。 0015 作为一种烤箱加热装置的优选方案, 所述散热底板通过螺丝或硅胶与腔体底部的 腔壁连接。 0。
8、016 作为一种烤箱加热装置的优选方案, 所述螺丝焊接在腔体底部的腔壁上。 0017 作为一种烤箱加热装置的优选方案, 所述加热管和隔热罩之间设置有隔热件。 0018 作为一种烤箱加热装置的优选方案, 所述隔热件上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穿过的通 孔。 0019 作为一种烤箱加热装置的优选方案, 所述隔热件为隔热棉。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61490 U 3 0020 作为一种烤箱加热装置的优选方案, 所述散热底板的材质为铝板。 0021 一种烤箱, 包括腔体, 还包括如以上任一优选方案所述的烤箱加热装置。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烤箱加热。
9、装置及具有其的烤箱, 本申请由于在腔体底部安装 加热装置的加热组件, 使烤箱腔体内部更美观简洁, 提高了腔体容积利用率, 方便消费者的 使用, 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烤箱腔体与腔体组件的装配分解图; 002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烤箱腔体与腔体组件的装配状态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组件的装配分解图; 002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组件的装配状态图; 0028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烤箱腔体与腔体组件和加热组件的装配爆 炸图。 0029 图中: 0030 1、 腔体; 2。
10、、 温控器; 3、 温度传感器; 4、 散热底板; 5、 加热管; 6、 隔热件; 7、 隔热罩; 8、 螺丝; 61、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 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 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 型保护的范围。 0032 如图1至图5所示, 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烤箱, 该蒸汽烤箱包括腔体1和设置在腔体 1底部的烤箱加。
11、热装置, 其中, 烤箱加热装置的结构具体如下: 0033 本实施方式的烤箱加热装置包括腔体组件、 安装在腔体组件底部的加热组件、 温 控器2和与电源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 腔体组件包括安装在腔体1底部的散热底板4, 加热 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加热管5、 隔热件6和隔热罩7, 隔热罩7与散热底板4固定连 接, 加热管5安装在隔热罩7上, 且容纳在隔热罩7与散热底板4形成的容纳腔内。 0034 在本实施方式中, 优选的, 散热底板4的材质为散热效果良好且成本低的铝板。 散 热底板4通过螺丝8或硅胶与腔体1底部的腔壁连接。 具体的, 当采用螺丝8固定散热底板4与 腔体1底部的腔壁时, 首先将多。
12、个螺丝8焊接在腔体1底部的腔壁上, 然后将散热底板4固定 紧贴在腔体1底部, 最后使用螺母固定在腔体1底部已焊接上的螺丝8上; 当采用硅胶固定散 热底板4与腔体1底部的腔壁时, 首先将多个螺丝8焊接在腔体1底部的腔壁上, 然后将散热 底板4固定紧贴在腔体1底部, 最后在散热底板4的筋位里面点耐高温硅胶进行固定。 由于螺 丝8焊接在腔体1底部的腔壁上, 不会有焊点痕迹, 确保了烤箱的外观美观性。 0035 温控器2和温度传感器3均安装在隔热罩7上。 温度传感器3可检测加热管5的发热 温度, 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传送给电源板, 电源板接收到温度信号后控制加热管5的加热温 说 明 书 2/3 页 4 。
13、CN 206261490 U 4 度, 从而实现腔体1上下层温度独立控制的效果。 0036 隔热件6为结构简单, 生产成本低的隔热棉, 起到较强的隔热作用, 防止热量通过 隔热罩7传递到桌面, 避免烫坏桌面或造成使用者被烫伤。 隔热件6上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3 穿过的通孔61。 首先将温度传感器3安装在隔热罩7的底壁内侧, 之后将安装好温度传感器3 的隔热罩7通过温度传感器3与通孔的配合与隔热件6装配定位。 0037 本实施方式的烤箱若是蒸汽烤箱, 腔体1内蒸汽冷凝后成积水, 储存在腔体1的底 部, 经底部加热管5的加热, 实现二次产生蒸汽, 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同时解决了腔体1底部 积水的问题。
14、。 0038 本申请由于在腔体底部安装加热装置的加热组件, 使腔体内部更美观简洁, 提高 了腔体容积利用率, 同时, 在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污渍不会溅在加热管表面, 延长了使用寿 命, 方便消费者烹调和清洁, 增强了实用性, 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0039 以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 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 新型的原理, 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基于此处的解释, 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 这 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6149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261490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261490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26149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