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88002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56436.3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206261269U

公开日:

2017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31/12,A47C7/24

主分类号:

A47C31/12,A47C7/24

申请人:

浙江玛拉蒂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骏

地址: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经济开发区塘浦工业园区2幢

优先权:

CN201621056436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包括椅座底板与至少一个用于感应座椅姿态变化的姿态传感器,在椅座底板上设有用于提高姿态传感器灵敏度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中心支点及沿中心支点周向倾斜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的侧板与椅座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跷跷板原理,用户的坐姿或者姿态发生倾斜变化时,对椅座的各部位压力不均匀,支撑板由于只有中心支点立在椅座底板上,四周的侧板与椅座底板间留有间隙,因此会发生大角度倾斜,与人体的姿态变化保持同步,姿态传感器准确感应到姿态变化并向外输出数据,为下一步获取准确姿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其特征是:包括椅座底板与至少一个用于感应座椅姿态变化的姿态传感器,在椅座底板上设有用于提高姿态传感器灵敏度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中心支点及沿中心支点周向倾斜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的侧板与椅座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其特征是: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中部预设的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其特征是:在安装槽底部设有走线孔,所述的走线孔将安装槽与所述的间隙保持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板通过螺丝与椅座底板安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其特征是:在支撑板的靠近椅座底板后端的侧板上设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与椅座底板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其特征是:在支撑板上方设有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姿态传感器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姿态传感器为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工作学习过程中保持坐姿的时间较长,利用智能设备来进行坐姿识别在人们工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具有坐姿识别功能的智能座椅主要采用多组压力传感器来识别坐姿,识别精度较低,且为了有效识别各个方向不同的压力传感信号,需使用多组压力传感器进行识别,使识别装置结构复杂。此外,目前已有的具有坐姿识别功能的智能座椅多数仅能实现健康提醒功能,而不具有其他办公或娱乐功能,不能满足使用者对智能座椅的使用需求。

具体的说,坐姿识别的智能设备和处理方法都是依赖坐垫内置的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压力传感器需要多组均匀分布在椅垫上并通过使用软件方法判断用户的坐姿倾向,而非一个确切的坐姿描述,比如多个压力传感器组方案只能感应出用户前倾的动作倾向,却无法精确描述前倾的幅度,这在上游应用软件判断的时候,会将用户正确范围内的坐姿姿态判断为不良,从而错误的发出报警信号给用户,大大降低了软件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压力传感器长期受用户压迫使用,精度和稳定性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功能性退化。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降低成本,并且感应精度高的智能座椅,将姿态传感器应用到座椅上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主要是因为姿态传感器可以输出较为准确的数值,为后期处理转换成姿态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但与压力传感器不同的是,压力传感器设置位置并不考究,只要能感受到人坐上来的压力就可以,因此压力传感器基本上可以设置在椅座的大部分位置;通常椅座由两部分组成,即椅座底板与软垫,而如将姿态传感器直接设置在软垫上,而软垫很容易变形,因此基本不能准确感应座椅或人的姿态变化;而将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椅座底板上,而椅座底板通常又与气杆相连,相当于是固定的,因此在人的坐姿变化时,椅座底板也不能很好的跟随人的姿态作相应的状态变化,也就影响了姿态传感器的感应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椅座上感应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使姿态传感器感应灵敏,可以准确捕捉座椅姿态或人体坐姿变化的智能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包括椅座底板与至少一个用于感应座椅姿态变化的姿态传感器,在椅座底板上设有用于提高姿态传感器灵敏度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中心支点及沿中心支点周向倾斜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的侧板与椅座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上。

作为优选,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中部预设的安装槽内。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中部,可以更为均衡并准确的感受支撑板的状态变化,准确的输出姿态变化数值。

为了方便接线,作为优选,在安装槽底部设有走线孔,所述的走线孔将安装槽与所述的间隙保持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板通过螺丝与椅座底板安装固定。具体的说,是将中心支点与椅座底板安装固定。

人体坐在座椅上时,臀部接触椅座后方,椅座后方承受较大压力,因此,支撑板很容易向后倾斜,即便人体正坐时也是如此,因此这就给姿态判断带来了干扰,为了进一步提高姿态传感准确性,使支撑板在人体真正产生姿态变化时才会跟随产生相应变化,作为优选,在支撑板的靠近椅座底板后端的侧板上设有支撑脚,所述的支撑脚与椅座底板相接触。由此,当人体正坐时,支撑板由于有支撑脚的支撑,基本处于水平状态,姿态传感器不会受到干扰,而当人体向后仰时,会向后施加一个更大的力,会给座椅姿态以及支撑板姿态带来变化,使姿态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感应。

为使人体乘坐舒适并遮盖支撑板,作为优选,在支撑板上方设有软垫。

作为优选,所述的姿态传感器为一个。

作为优选,所述姿态传感器为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组合。加速度计用于将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化为加速度信号;陀螺仪用于将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化为角速度信号;姿态传感器感应到姿态变化并向外输出数据,为下一步获取准确姿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跷跷板原理,用户的坐姿或者姿态发生倾斜变化时,对椅座的各部位压力不均匀,支撑板由于只有中心支点立在椅座底板上,四周的侧板与椅座底板间留有间隙,因此会发生大角度倾斜,与人体的姿态变化保持同步,姿态传感器准确感应到姿态变化并向外输出数据,为下一步获取准确姿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座椅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板与椅座底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板与椅座底板配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表示支撑板与椅座底板后方通过支脚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方位的描述是基于座椅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描述。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如图1-6所示,包括椅座底板1与一个用于感应座椅姿态变化的姿态传感器2,座椅姿态变化也可以表示为人体坐在座椅上的姿态变化,椅座底板1下方设有座椅底盘机构3,在椅座底板1上设有用于提高姿态传感器2灵敏度的支撑板4,在支撑板4上方设有软垫10;所述的支撑板4包括中心支点5及沿中心支点5周向倾斜向上延伸的侧板6,所述的侧板6与椅座底板1之间留有间隙7,姿态传感器2设置在支撑板4上。

侧板6并非单纯指代一块板,如果支撑板4是空心的,侧板表示为构成支撑板4的侧部板材;如果支撑板4是实心的,因支撑板4下表面周向为倾斜设置的,因此侧板6可以指代支撑板4的下表面或侧面。

具体的说,如图1、2、5所示,所述姿态传感器2为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组合,姿态传感器2设置在支撑板4上表面中部预设的安装槽8内;在安装槽8底部设有走线孔9,所述的走线孔9将安装槽8与所述的间隙7保持相通。

如图2、6所示,支撑板4中心处设有螺丝安装孔12,所述的支撑板4通过螺丝与椅座底板1安装固定,具体是说,支撑板4的中心支点5与椅座底板1通过螺丝相连。

如图2、3、5所示,为了使姿态传感器更为准确的输出数据,在支撑板4的靠近椅座底板1后端的侧板上设有支撑脚11,所述的支撑脚11与椅座底板1相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56436.3 (22)申请日 2016.08.31 (73)专利权人 浙江玛拉蒂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经济开 发区塘浦工业园区2幢 (72)发明人 周骏 (51)Int.Cl. A47C 31/12(2006.01) A47C 7/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包 括椅座底板与至少一个用于感应座椅姿态变化 的姿态传感器, 在椅座底板上设。

2、有用于提高姿态 传感器灵敏度的支撑板, 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中心 支点及沿中心支点周向倾斜向上延伸的侧板, 所 述的侧板与椅座底板之间留有间隙, 姿态传感器 设置在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跷跷板原 理, 用户的坐姿或者姿态发生倾斜变化时, 对椅 座的各部位压力不均匀, 支撑板由于只有中心支 点立在椅座底板上, 四周的侧板与椅座底板间留 有间隙, 因此会发生大角度倾斜, 与人体的姿态 变化保持同步, 姿态传感器准确感应到姿态变化 并向外输出数据, 为下一步获取准确姿态提供准 确的数据支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261269 U 2017.06.20 CN 20626。

3、1269 U 1.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其特征是: 包括椅座底板与至少一个用于感应座椅姿态变 化的姿态传感器, 在椅座底板上设有用于提高姿态传感器灵敏度的支撑板, 所述的支撑板 包括中心支点及沿中心支点周向倾斜向上延伸的侧板, 所述的侧板与椅座底板之间留有间 隙, 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其特征是: 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 上表面中部预设的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其特征是: 在安装槽底部设有走线 孔, 所述的走线孔将安装槽与所述的间隙保持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其特征是: 。

4、所述的支撑板通过螺丝与 椅座底板安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其特征是: 在支撑板的靠近椅座底板 后端的侧板上设有支撑脚, 所述的支撑脚与椅座底板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其特征是: 在支撑板上方设有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其特征是: 所述的姿态传感器为一 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其特征是: 所述姿态传感器为加速度 计和陀螺仪的组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61269 U 2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

5、, 具体是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人们工作学习过程中保持坐姿的时间较长, 利用智能设备来进行坐姿识别 在人们工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 具有坐姿识别功能的智能座椅主要采 用多组压力传感器来识别坐姿, 识别精度较低, 且为了有效识别各个方向不同的压力传感 信号, 需使用多组压力传感器进行识别, 使识别装置结构复杂。 此外, 目前已有的具有坐姿 识别功能的智能座椅多数仅能实现健康提醒功能, 而不具有其他办公或娱乐功能, 不能满 足使用者对智能座椅的使用需求。 0003 具体的说, 坐姿识别的智能设备和处理方法都是依赖坐垫内置的压力传感器来实 现, 压力传。

6、感器需要多组均匀分布在椅垫上并通过使用软件方法判断用户的坐姿倾向, 而 非一个确切的坐姿描述, 比如多个压力传感器组方案只能感应出用户前倾的动作倾向, 却 无法精确描述前倾的幅度, 这在上游应用软件判断的时候, 会将用户正确范围内的坐姿姿 态判断为不良, 从而错误的发出报警信号给用户, 大大降低了软件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压 力传感器长期受用户压迫使用, 精度和稳定性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功能性退化。 0004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降低成本, 并且感应精度高的智能座椅, 将姿态传感器应用到 座椅上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主要是因为姿态传感器可以输出较为准确的数值, 为后期处理 转换成姿态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

7、; 但与压力传感器不同的是, 压力传感器设置位置并不考 究, 只要能感受到人坐上来的压力就可以, 因此压力传感器基本上可以设置在椅座的大部 分位置; 通常椅座由两部分组成, 即椅座底板与软垫, 而如将姿态传感器直接设置在软垫 上, 而软垫很容易变形, 因此基本不能准确感应座椅或人的姿态变化; 而将姿态传感器设置 在椅座底板上, 而椅座底板通常又与气杆相连, 相当于是固定的, 因此在人的坐姿变化时, 椅座底板也不能很好的跟随人的姿态作相应的状态变化, 也就影响了姿态传感器的感应准 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椅座上感应不佳的 技术问题, 提。

8、供了一种使姿态传感器感应灵敏, 可以准确捕捉座椅姿态或人体坐姿变化的 智能座椅。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包括椅座底板与至少一个用于感应座椅姿态变化的姿态 传感器, 在椅座底板上设有用于提高姿态传感器灵敏度的支撑板, 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中心 支点及沿中心支点周向倾斜向上延伸的侧板, 所述的侧板与椅座底板之间留有间隙, 姿态 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上。 0008 作为优选, 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中部预设的安装槽内。 姿态传感器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61269 U 3 置在支撑板中部, 可以更为均衡并准确的感受支撑板。

9、的状态变化, 准确的输出姿态变化数 值。 0009 为了方便接线, 作为优选, 在安装槽底部设有走线孔, 所述的走线孔将安装槽与所 述的间隙保持相通。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的支撑板通过螺丝与椅座底板安装固定。 具体的说, 是将中心支点 与椅座底板安装固定。 0011 人体坐在座椅上时, 臀部接触椅座后方, 椅座后方承受较大压力, 因此, 支撑板很 容易向后倾斜, 即便人体正坐时也是如此, 因此这就给姿态判断带来了干扰, 为了进一步提 高姿态传感准确性, 使支撑板在人体真正产生姿态变化时才会跟随产生相应变化, 作为优 选, 在支撑板的靠近椅座底板后端的侧板上设有支撑脚, 所述的支撑脚与椅座。

10、底板相接触。 由此, 当人体正坐时, 支撑板由于有支撑脚的支撑, 基本处于水平状态, 姿态传感器不会受 到干扰, 而当人体向后仰时, 会向后施加一个更大的力, 会给座椅姿态以及支撑板姿态带来 变化, 使姿态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感应。 0012 为使人体乘坐舒适并遮盖支撑板, 作为优选, 在支撑板上方设有软垫。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的姿态传感器为一个。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姿态传感器为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组合。 加速度计用于将检测到 的姿态变化转化为加速度信号; 陀螺仪用于将检测到的姿态变化转化为角速度信号; 姿态 传感器感应到姿态变化并向外输出数据, 为下一步获取准确姿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

11、持。 0015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0016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跷跷板原理, 用户的坐姿或者姿态发生倾斜变化时, 对椅座的 各部位压力不均匀, 支撑板由于只有中心支点立在椅座底板上, 四周的侧板与椅座底板间 留有间隙, 因此会发生大角度倾斜, 与人体的姿态变化保持同步, 姿态传感器准确感应到姿 态变化并向外输出数据, 为下一步获取准确姿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实施例中座椅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支撑板与椅座底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支撑板与椅座底板配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002。

12、1 图5为表示支撑板与椅座底板后方通过支脚配合的示意图; 0022 图6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 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是, 本实用 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61269 U 4 0025。

1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6 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方位的描述是基于座椅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描述。 0027 一种高灵敏度智能座椅, 如图1-6所示, 包括椅座底板1与一个用于感应座椅姿态 变化的姿态传感器2, 座椅姿态变化也可以表示为人体坐在座椅上的姿态变化, 椅座底板1 下方设有座椅底盘机构3, 在椅座底板1上设有用于提高姿态传感器2灵敏度的支撑板4, 在 支撑板4上方设有软垫10; 所述的支撑板4包括中心支点5及沿中心支点5周向倾斜向上延伸 的侧板6, 所述的侧板6与椅座底板1之间留有间隙7, 姿态传感器2设置在支撑板4上。 0028 侧板6并非单纯指代一块板, 如果支。

14、撑板4是空心的, 侧板表示为构成支撑板4的侧 部板材; 如果支撑板4是实心的, 因支撑板4下表面周向为倾斜设置的, 因此侧板6可以指代 支撑板4的下表面或侧面。 0029 具体的说, 如图1、 2、 5所示, 所述姿态传感器2为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组合, 姿态传 感器2设置在支撑板4上表面中部预设的安装槽8内; 在安装槽8底部设有走线孔9, 所述的走 线孔9将安装槽8与所述的间隙7保持相通。 0030 如图2、 6所示, 支撑板4中心处设有螺丝安装孔12, 所述的支撑板4通过螺丝与椅座 底板1安装固定, 具体是说, 支撑板4的中心支点5与椅座底板1通过螺丝相连。 0031 如图2、 3、 5所示。

15、, 为了使姿态传感器更为准确的输出数据, 在支撑板4的靠近椅座 底板1后端的侧板上设有支撑脚11, 所述的支撑脚11与椅座底板1相接触。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6126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261269 U 6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261269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