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摩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60133.8 (22)申请日 2016.08.26 (73)专利权人 惠州市拉维尼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 富阳综合市场B-407号 (72)发明人 左邦庆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何平 (51)Int.Cl. A47G 9/10(2006.01) A61H 1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按摩枕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枕, 包括枕套和枕 芯,。
2、 所述枕套包括外套和底套, 所述外套通过拉 链和底套连接; 所述枕芯包括第一枕芯和第二枕 芯, 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枕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的厚度, 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均设置于所述外 套和所述底套内; 还包括按摩件, 所述按摩件包 括安装带和若干按摩颗粒, 所述安装带可拆卸地 设置于所述外套上, 所述若干摩颗粒布设于所述 安装带上背向所述外套的一面。 该按摩枕能够适 用于侧睡和仰睡, 设置的按摩颗粒可以促进头部 血液循环, 提高用户睡眠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206275531 U 2017.06.27 CN 206275531。
3、 U 1.一种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枕套和枕芯, 所述枕套包括外套和底套, 所述外套通过拉链与所述底套连接, 形成一收纳套体; 所述枕芯包括第一枕芯和第二枕芯, 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可拆卸连接, 所述 第一枕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的厚度, 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均设置于所述收 纳套体内; 还包括按摩件, 所述按摩件包括安装带和若干按摩颗粒, 所述安装带可拆卸地设置于 所述外套上,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布设于所述安装带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带背向所述外套的一 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呈矩形阵列分布于所 述安装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
4、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颗粒的间距为2cm4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阵列的间距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呈环形分布于所述安 装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带黏贴于所述外套背向所述底 套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带通过魔术贴连接于所述外套 背向所述底套的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带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外 套背向所述底套的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设置。
5、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 孔, 所述安装带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颗粒具有弧形截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75531 U 2 按摩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睡姿的枕头。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枕头有用于侧睡的, 有用于仰睡的, 也有用于靠背的。 但是, 人们床 上往往只有适用一种使用状态的枕头。 例如, 普通的枕头都是用于仰睡的, 这种枕头用来侧 睡时, 由于枕头过矮导致人们头部过低而倾斜, 因此人们容易落枕或者肩膀疼痛。 如果枕头 。
6、厚度太大, 那么仰睡时人们的头往前倾斜, 容易导致驼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基于此, 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枕头使用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提供一种适用多种睡姿 的按摩枕, 该按摩枕能够适用于侧睡和仰睡。 0004 一种按摩枕, 包括枕套和枕芯, 0005 所述枕套包括外套和底套, 所述外套通过拉链与所述底套连接, 形成一收纳套体; 0006 所述枕芯包括第一枕芯和第二枕芯, 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枕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的厚度, 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均设置于所 述收纳套体内; 0007 还包括按摩件, 所述按摩件包括安装带和若干按摩颗粒, 所述安装带可拆卸地设 。
7、置于所述外套上,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布设于所述安装带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带背向所述外套 的一面。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呈矩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安装带上。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按摩颗粒的间距为2cm4cm。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矩形阵列的间距为2cm。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呈环形分布于所述安装带上。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安装带黏贴于所述外套背向所述底套的一面。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安装带通过魔术贴连接于所述外套背向所述底套的一 面。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安装带通过卡扣结构。
8、连接于所述外套背向所述底套的 一面。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外套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安装带穿 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按摩颗粒具有弧形截面。 0017 上述按摩枕, 第一枕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的厚度, 即设置两端厚度不相等 的枕芯, 使得按摩枕的两端厚度不同, 用户根据不同的睡姿状态选择按摩枕厚度相匹配的 一端, 进而使得用于睡眠更为舒适, 有利于促进用户身体健康; 设置的按摩件可以刺激用户 颈部和头部的穴位, 促进血液循环, 使得头部气血流动通畅, 睡眠质量提高。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062。
9、75531 U 3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按摩枕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9 图2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按摩枕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 图3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按摩枕的剖视图; 0021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按摩枕的剖视图; 0022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按摩枕的剖视图; 0023 图6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气囊和充气管的示意图; 0024 图7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按摩枕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按摩枕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 图9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0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按摩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
10、式 0028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 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 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 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于” 或 “设置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 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
11、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 的” 、“左”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0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和/或” 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 例如, 一种按摩枕, 包括枕套和枕芯, 0032 所述枕套包括外套和底套, 所述外套通过拉链与所述底套连接, 形成一收纳套体; 0033 所述枕芯包括第。
12、一枕芯和第二枕芯, 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枕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的厚度, 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均设置于所 述收纳套体内; 0034 还包括按摩件, 所述按摩件包括安装带和若干按摩颗粒, 所述安装带可拆卸地设 置于所述外套上,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布设于所述安装带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带背向所述外套 的一面。 0035 下面给出具体的例子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0036 请参阅图1, 一种按摩枕10, 包括枕套100和枕芯200, 所述枕套100包括外套110和 底套120, 所述外套110通过拉链121和底套120连接; 所述枕芯200包括第一枕芯210和第二 枕芯220。
13、, 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枕芯210的厚度小于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206275531 U 4 所述第二枕芯220的厚度, 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均设置于所述外套110和所 述底套120内, 即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均设置于所述外套110和所述底套 120所形成的收纳套体内部。 例如, 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拉链连接。 例如, 所 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卡扣连接。 例如, 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 黏贴连接。 例如, 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通过魔术贴连。
14、接。 为了使按摩枕10适 用于肩宽不同的用户, 例如, 第一枕芯210的厚度为3cm, 第二枕芯220的厚度6cm, 又如, 第一 枕芯210的厚度为7cm, 第二枕芯220的厚度为12cm, 又如, 第一枕芯210的厚度为4cm, 第二枕 芯220的厚度为9cm。 0037 上述按摩枕10, 第一枕芯21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220的厚度, 即设置两端厚 度不相等的枕芯200, 使得按摩枕10的两端厚度不同, 用户根据不同的睡姿状态选择按摩枕 10厚度相匹配的一端, 进而使得用户的睡眠更为舒适, 有利于促进用户身体健康。 0038 为解决按摩枕10底部放置有坚硬的异物使按摩枕10放置不平的。
15、问题, 在其中一个 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所述按摩枕10还包括弹性垫层300, 所述底套120朝向所述外套110的 一面设置有凹槽122, 所述弹性垫层300设置于所述凹槽122内, 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 二枕芯220分别与所述弹性垫层30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抵接。 这样, 弹性垫层300增强 了按摩枕10的弹性, 使得按摩枕10底部可以凹陷而容纳底部的坚硬异物, 从而达到按摩枕 10上部不会受到坚硬异物的影响的效果。 其中, 坚硬异物一般包括手表、 首饰、 手机或平板 电脑等人们常放置在床上的物品。 0039 为了使得弹性垫层300有较好的弹性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
16、述弹性垫层 300设置合理的厚度, 所述底套120设置与所述弹性垫层300相匹配的凹槽122。 例如, 所述弹 性垫层300的厚度为1cm, 所述凹槽122的深度为1cm。 例如, 所述弹性垫层300的厚度为2cm, 所述凹槽122的深度为2cm。 例如, 所述弹性垫层300的厚度为3cm, 所述凹槽122的深度3cm。 例如, 所述弹性垫层300的厚度为4cm, 所述凹槽122的深度为4cm。 例如, 所述弹性垫层300的 厚度为5cm, 所述凹槽122的深度为5cm。 这样, 坚硬异物可以使得弹性垫层300凹陷从而不会 影响到弹性垫层300上部的枕芯200。 并且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不同厚度的。
17、弹性垫层300, 弹性 垫层300厚度越大, 就可以容纳越大的坚硬异物。 0040 为了进一步增强弹性垫层300的弹性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弹性垫层 300包括长方体乳胶垫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弹性垫层300包括长方体海绵垫片。 这 样, 通过选用弹性性能好的海绵垫片或乳胶垫片作为弹性垫层300, 弹性效果好。 为了使弹 性垫层300更好的容纳于底套120的凹槽122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底套120的凹槽 122具有长方形截面, 所述弹性垫层300具有长方形截面。 这样, 弹性垫层300易放进凹槽122 内, 同时也更好的与枕芯200相抵接。 0041 为了使得。
18、按摩枕10便于携带或存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枕芯210和第 二枕芯220中的任一个的内部设置有气腔, 所述枕芯200开设有通孔, 所述气腔和所述通孔 连通, 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气囊, 所述气囊设置有充气管, 所述充气管穿设于所述通孔, 所述 充气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通孔外部。 这样, 通过打开充气管, 将气囊的气放空, 使枕芯200 的体积变小, 从而使得按摩枕10方便携带或存放; 使用按摩枕10时, 通过充气管为气囊充一 定的空气, 使得气囊具有一定的体积, 从而增加按摩枕10的弹性。 其中, 为了方便给气囊充 气和排气, 所述充气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通孔外部。 例如, 充气管一。
19、端与气囊连接, 另一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206275531 U 5 端设置于通孔外部。 这样, 用户在通孔外部即可找到充气管, 通过充气管为气囊充气或排 气。 例如, 为了进一步使气囊充气和排气更佳方便, 所述通孔具有 “L” 型截面。 0042 为了进一步增强按摩枕10的便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3所示, 所述第一 枕芯210内设置有第一气腔211, 所述第一枕芯210开设有第一通孔212, 所述第一气腔211和 所述第一通孔212连通, 所述第一气腔211内设置有第一气囊213, 所述第一气囊213设置有 第一充气管214, 所述第一充气管214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20、212, 所述第一充气管214至少部 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212外部。 这样, 使用按摩枕10时, 通过第一充气管214为第一气囊 213充一定的空气, 使得第一气囊213具有一定的体积, 从而增加第一枕芯210的弹性。 0043 为了进一步增强按摩枕10的便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4所示, 在其中一 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枕芯220内设置有第二气腔221, 所述第二枕芯220开设有第二通孔 222, 所述第二气腔221和所述第二通孔222连通, 所述第二气腔221内设置有第二气囊223, 所述第二气囊223设置有第二充气管224, 所述第二充气管224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22, 所。
21、 述第二充气管224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222外部。 这样, 通过第二充气管224为第二 气囊223充一定的空气, 使得第二气囊223具有一定的体积, 从而增加第二枕芯220的弹性。 0044 为了进一步增强按摩枕10的便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5所述, 所述气腔 包括第一气腔211和第二气腔221, 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2, 所述第一枕 芯210内设置有第一气腔211, 所述第一枕芯210开设有第一通孔212, 所述第一气腔211和所 述第一通孔212连通, 所述第一气腔211内设置有第一气囊213, 所述第一气囊213设置有第 一充气管214, 所述充气。
22、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2, 所述第一充气管214一端与所述第一气 囊213连接, 所述第一充气管214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通孔212外部; 所述第二枕芯220内设 置有第二气腔221, 所述第二枕芯220开设有第二通孔222, 所述气腔和所述第二通孔222连 通, 所述第二气腔221内设置有第二气囊223, 所述第二气囊223设置有第二充气管224, 所述 第二充气管224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22, 所述第二充气管224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囊223连 接, 所述第二充气管224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通孔222外部。 这样, 第一枕芯210设置有第一 气囊213, 通过所述第一气囊213可以调节第一枕芯。
23、210的弹性和厚度; 第二枕芯220设置有 第二气囊223, 通过所述第二气囊223可以调节第二枕芯220的弹性和厚度。 将第一气囊213 和第二气囊223压缩按摩枕10, 使得按摩枕10体积减小, 方便携带或存放。 使用按摩枕10时, 通过第一充气管214为第一气囊213充入一定的空气, 使得第一气囊213具有一定的体积, 从 而增加第一枕芯210的弹性; 通过第二充气管224为第二气囊223充入一定的空气, 使得第二 气囊223具有一定的体积, 从而增加第二枕芯220的弹性。 因此, 按摩枕10具有很好的弹性。 0045 为了减小充气时第一气腔211和第二气腔221的气压, 请结合图5和图。
24、6, 在其中一 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气腔211和所述第二气腔221连通。 这样, 所述第一气腔211和所述第 二气腔221之间的空气相互流通。 为第一气囊213充气时, 第一气腔211的空气可往第二气腔 221流动, 减小第一气囊213的外部气压, 使得充气和排气简单; 为第二气囊223充气时, 第二 气腔221的空气可往第一气腔211流动, 减小第二气囊223的外部气压, 使得充气和排气简 单。 例如, 为了进一步使气囊充气和排气更加方便, 例如, 所述第一充气管214具有 “L” 型截 面, 例如, 所述第二充气管224具有 “L” 型截面。 0046 为了使用户使用按摩枕10时更加舒适。
25、, 例如, 所述第一枕芯210具有椭圆形截面, 所述第一气腔211具有椭圆形截面。 例如, 所述第一枕芯210具有圆形截面, 例如, 所述第一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206275531 U 6 气腔211具有圆形截面。 例如, 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椭圆形截面, 所述第二气腔221具有椭 圆形截面。 例如, 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圆形截面, 所述第二气腔221具有圆形截面。 这样, 第 一气腔211的第一气囊213可以很方便的设置于与其具有相同截面的第一枕芯210内, 第二 气腔221的第二气囊223可以很方便的设置于与其具有相同截面的第二枕芯220内, 使得第 一枕芯210和第二。
26、枕芯220在增强了弹性性能的同时, 还可以具有适合人体相关部位的椭圆 形截面或圆形截面。 0047 为了使所述枕芯200符合人体颈部曲线, 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请结合图1和图 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枕芯21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11, 所述第一倾斜面111靠近所述第二枕芯220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11靠近所述 底套120的一端的高度。 例如, 所述第一倾斜面111由靠近所述第二枕芯220的一端至另一端 逐渐向靠近所述底套120的方向倾斜。 例如, 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 面的夹角为0 30 。 例如, 所述第一倾斜面1。
27、11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10 20 。 例如, 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15 。 在其中一个实 施例中, 所述第二枕芯22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倾斜面112, 所述第二倾斜面 112由靠近所述第一枕芯210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向远离所述底套120方向倾斜。 例如, 所述 第二倾斜面112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0 30 。 例如, 所述第二倾斜面112 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10 20 。 例如, 所述第二倾斜面112与平行于所述 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15 。 其中, 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椭圆形截面。 。
28、又如, 所述第二枕芯 220具有弧形截面。 例如, 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为曲面, 又如, 第一倾斜面111为弧面, 例如, 所 述第二倾斜面112为曲面, 又如, 第二倾斜面112为弧面, 这样, 通过为第一枕芯210和第二枕 芯220设置倾斜面, 使得按摩枕10更符合人体颈部曲线, 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0048 为了使按摩枕10可以作为床靠垫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8和图9所示, 所述第 二枕芯220开设有物料孔224, 所述物料孔224内插设有填充件400。 这样, 从物料孔224抽出 填充件400, 使得第一枕芯210和第二枕芯220的厚度相差不多, 按摩枕10可以满足用户床头。
29、 靠背需要。 为了使填充件400不易从物料孔224内滑出。 例如, 所述填充件400包括填充部420 和摩擦部410, 摩擦部410套设于所述填充部420外侧, 所述摩擦部410外侧与所述第二通孔 222抵接。 例如, 所述物料孔224贯穿所述第二枕芯220的两端。 例如, 所述填充部420由海绵、 记忆海绵、 乳胶或水凝胶制成, 例如, 所述摩擦部410由橡胶制成。 这样, 增大了填充件400和 第二枕芯220的摩擦力, 使得填充件400不易从物料孔224滑出。 0049 为了用户方便取出填充件400, 例如, 所述填充件400还包括手持部430, 所述手持 部430与所述填充部420固定连。
30、接。 例如, 所述手持部430固定连接于所述填充部420的一端。 例如, 所述手持部430包括挂绳, 所述挂绳与所述填充部420的一端固定连接。 这样, 用户可 以握持手持部430轻易将填充件400拉出来。 例如, 所述手持部430固定连接于所述填充部 420的两端, 这样, 用户能够从两端分别对填充件400施力, 例如, 用户通过对手持部430施力 将填充件400拉入物料孔224内。 当拆卸填充件400时, 用户通过对另一端的手持部430施力, 将填充件400拉出, 从而便于填充件400的安装和取出。 0050 为了使填充件400和第二枕芯220的形状相匹配, 例如, 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
31、圆形 截面, 所述物料孔224具有圆形截面, 所述填充件400具有圆形截面。 例如, 所述第二枕芯220 具有圆形截面。 例如, 所述物料孔224具有圆形截面, 所述填充件400具有椭圆形截面。 例如,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206275531 U 7 所述物料孔224具有椭圆形截面, 所述填充件400具有椭圆形截面。 这样, 填充件400套设于 第二枕芯220内, 填充件400和第二枕芯220之间不易留有缝隙。 0051 为了提升按摩枕10的舒适度, 如图10所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按摩枕10还 包括按摩件500, 所述按摩件500包括安装带520和若干按摩颗粒510,。
32、 所述安装带520可拆卸 地设置于所述外套110上,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布设于所述安装带520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带 520背向所述外套110的一面。 其中,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510具有弧形截面。 这样, 按摩件500 可以刺激用户颈部和头部的穴位, 促进血液循环, 使得头部气血流动通畅, 睡眠质量提高。 0052 为了提高按摩件500的按摩效率, 例如, 所述若干按摩颗粒510呈矩形阵列分布于 所述安装带520上。 例如, 所述按摩颗粒510的行距为1cm。 例如, 所述按摩颗粒510的行距为 2cm。 例如, 所述按摩颗粒510的行距为3cm。 例如, 所述按摩颗粒510的行距为4cm。 例如,。
33、 所述 若干按摩颗粒510呈环形分布于所述安装带520上。 这样, 按矩阵分布按摩件500使得按摩件 500与用户头部接触的点增多, 刺激的穴位增多, 促进血液循环, 使得头部气血流动通畅, 睡 眠质量提高。 0053 为了使按摩件500固定在枕套100上, 例如, 所述安装带520黏贴于所述外套110背 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 例如, 所述安装带520通过魔术贴连接于所述外套110背向所述底套 120的一面。 例如, 所述安装带520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外套11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 面。 例如, 所述外套11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安装带520穿设于所述第一安 装孔和所。
34、述第二安装孔内。 这样, 可以通过安装带520使按摩件500很牢固地固定于枕套100 上。 005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
35、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206275531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9 CN 206275531 U 9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10 CN 206275531 U 10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1 CN 206275531 U 11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2 CN 206275531 U 12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3 CN 206275531 U 13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4 CN 206275531 U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