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窗帘布.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00810.8 (22)申请日 2016.08.30 (73)专利权人 浙江众华家纺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滨海工 业区 (72)发明人 魏中华 (51)Int.Cl. A47H 23/08(2006.01) B32B 33/00(2006.01) B32B 7/12(2006.01) B32B 3/08(2006.01) B32B 1/06(2006.01) B32B 18/00(2006.01) B32B 5/02(2006.01) 。
2、B32B 5/08(2006.01) B32B 9/02(2006.01) B32B 1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窗帘布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帘布, 通过设置柔 性基体使得表面的装饰图案层能够在窗帘布的 表面形成两个外凸状的结构, 且由于两个填充腔 内的填充高度不同, 能够在窗帘布的表面形成高 低起伏结构状态, 高低起伏结构状态具体可以分 为第一填充腔对应的装饰图案高度、 第二填充腔 对应的装饰图案高度以及未设置填充腔的表面 装饰层的平整高度, 进而使得窗帘布表面的装饰 图案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感, 将第一填充腔和第 二填充腔均设置为沿窗帘布长度方向的。
3、长条形 结构, 当窗帘布收拢时, 填充腔的结构不会随着 收拢而发生形变, 进而使得窗帘布能够在多种不 同的使用环境均保持较好的三维立体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314962 U 2017.07.11 CN 206314962 U 1.一种窗帘布, 包括至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遮光层 (1) 、 防辐射层 (3) 以及表面装饰层 (4) ,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辐射层 (3) 与表面装饰层 (4) 之间设有若干呈间隔设置的第一粘胶 带组和第二粘胶带组并通过其使两者相贴合, 所述第一粘胶带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粘胶带 (8) 且两粘胶带 (8) 之间形成有第一填充腔 (5) ,。
4、 所述第二粘胶带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粘胶 带 (8) 且两粘胶带 (8) 之间形成有第二填充腔 (6) , 所述第一填充腔 (5) 、 第二填充腔 (6) 沿窗 帘布的长度方向呈长条形设置, 所述第一填充腔 (5) 、 第二填充腔 (6) 内均填充有使表面装 饰层 (4) 呈外凸设置的柔性基体 (7) , 所述第一填充腔 (5) 柔性基体 (7) 的填充高度大于第二 填充腔 (6) 柔性基体 (7) 的填充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基体 (7) 为陶瓷纤维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窗帘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纤维棉与第一填充腔 (5) 和第二。
5、填充腔 (6) 内壁均通过聚氨酯胶黏剂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帘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胶带 (8) 由PVC热熔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帘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辐射层 (3) 由桑蚕丝纤维和 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窗帘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层 (1) 为亚麻混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窗帘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层 (1) 与防辐射层 (3) 之间通过热熔胶微粒 (2) 连接, 所述热熔胶微粒 (2) 均匀分布在遮光层 (1) 与防辐射层 (3) 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1。
6、4962 U 2 一种窗帘布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窗帘布。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市场上的窗帘布, 既可以减光、 遮光, 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 又可 以防风、 除尘、 隔热、 保暖、 消声, 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 因此, 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 是现代窗帘布的最大特色。 0003 申请号为201520760992.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窗用透气遮阳布, 包括基布, 基 布一面覆有网格状反光遮阳层, 网格状反光遮阳层上覆有一层PET膜。 其基布采用稀疏结构 的纱布, 通过在基布上设置网格状的反光遮阳层条, 利用网格状的结构虽然。
7、从一定程度上 增强遮阳布的立体感, 但是遮阳布表面立体感是基于网格状的基础上的, 而窗帘布则有收 拢、 半收拢和打开多种状态, 当窗帘布需要收拢时, 网格状的结构被破坏, 则失去了其表面 的立体感, 所以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布, 该窗帘布通 过设置填充腔以及柔性基体, 使得窗帘布表面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感, 且还能够在窗帘布 的多种使用状态下保持立体感。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窗帘布, 包括至下而上依 次设置的遮光层、 防辐射层以及表面装饰层, 所述防辐射层与表面装饰层。
8、之间设有若干呈 间隔设置的第一粘胶带组和第二粘胶带组并通过其使两者相贴合, 所述第一粘胶带组包括 两平行设置的粘胶带且两粘胶带之间形成有第一填充腔, 所述第二粘胶带组包括两平行设 置的粘胶带且两粘胶带之间形成有第二填充腔, 所述第一填充腔、 第二填充腔沿窗帘布的 长度方向呈长条形设置, 所述第一填充腔、 第二填充腔内均填充有使表面装饰层呈外凸设 置的柔性基体, 所述第一填充腔内柔性基体的填充高度大于第二填充腔内柔性基体的填充 高度。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设置柔性基体使得表面的装饰图案层能够在窗帘布的表 面形成两个外凸状的结构, 且由于两个填充腔内的填充高度不同, 能够在窗帘布的表。
9、面形 成高低起伏结构状态, 高低起伏结构状态具体可以分为第一填充腔对应的装饰图案高度、 第二填充腔对应的装饰图案高度以及未设置填充腔的表面装饰层的平整高度, 进而使得窗 帘布表面的装饰图案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感, 将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均设置为沿窗帘 布长度方向的长条形结构, 当窗帘布收拢时, 填充腔的结构不会随着收拢而发生形变, 进而 使得窗帘布能够在多种不同的使用环境均保持较好的三维立体感。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柔性基体为陶瓷纤维棉。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陶瓷纤维棉不仅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 其还具有较好的 隔绝热量的性能, 有利于提高窗帘布的保温性, 同时。
10、其质量较轻, 有利于降低窗帘布的整体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14962 U 3 重量。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陶瓷纤维棉与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内壁均通 过聚氨酯胶黏剂粘合。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窗帘布的使用状态, 设置聚氨酯胶黏剂主要起到避 免陶瓷纤维棉在填充腔内发生位移, 同时聚氨酯胶黏剂还具有较强的化学粘合力、 化学性 能稳定。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粘胶带由PVC热熔胶构成。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PVC热熔胶成本较低, 具有较好的粘合强度, 有利于提高 防辐射层与表面装饰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3。
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防辐射层由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经纬编织的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结构简单, 整体重量较 轻且具有较好防辐射性能, 同时所形成的防辐射层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遮光层为亚麻混纺布。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亚麻混纺布透光率较低, 能够较好的保证窗帘布的遮光 性, 同时亚麻混纺布还具有较好的保暖特性, 有利于提高窗帘布的保温性。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遮光层与防辐射层之间通过热熔胶微粒连接, 所 述热熔胶微粒均匀分布在遮光层与防辐射层之间。 0018 通过采用。
12、上述技术方案, 采用热熔胶微粒对遮光层与防辐射层进行连接, 使得两 层之间的大部分区域保持间隙设置的状态, 进而保证窗帘布的透气性。 0019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窗帘布结构简单, 其表面呈现三种不 同高度的装饰图案, 使得窗帘布具有高低起伏感, 进而使窗帘布表面具有较好的三维立体 感。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实施例一种窗帘布的剖视图; 0021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2 附图标记: 1、 遮光层; 2、 热熔胶微粒; 3、 防辐射层; 4、 表面装饰层; 5、 第一填充腔; 6、 第二填充腔; 7、 柔性基体; 8、 粘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
13、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4 如图1至图2所示, 一种窗帘布, 包括至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遮光层1、 防辐射层3 以 及表面装饰层4, 遮光层1具体采用亚麻混纺布, 防辐射层3由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经纬编织 而成, 遮光层1与防辐射层3 之间采用热熔胶微粒2连接, 热熔胶微粒2均匀分布在遮光层1 与防辐射层3之间, 防辐射层3与表面装饰层4之间通过若干第一粘胶带组和第二粘胶带组 进行贴合连接, 第一粘胶带组和第二粘胶带组一一对应呈间隔设置, 第一粘胶带组包括两 平行设置的粘胶带8, 且粘胶带8之间保持相互平行, 两个相邻的粘胶带8之间形成了第一填 充腔5, 第二粘胶带组包括。
14、两平行设置的粘胶带8, 且粘胶带8之间保持相互平行, 两个相邻 的粘胶带8之间形成了第二填充腔6, 当窗帘处于使用状态时, 各个粘胶带8均呈竖直设置,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14962 U 4 第一粘胶带组和第二粘胶带组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 同一粘胶带组中的相邻粘胶带8之间保 持等距, 其间隔距离为5厘米, 粘胶带8呈矩形设置, 其自身宽度为5毫米, 粘胶带8具体有PVC 热熔胶制成。 0025 如图1至图2所示, 第一填充腔5和第二填充腔6的两侧上下两侧分别为表面装饰层 4和防辐射层3 , 第一填充腔5和第二填充腔6均沿着窗帘布的长度方向呈长条形设置, 在第 一填充腔5和。
15、第二填充腔6内均填充有柔性基体7, 柔性基体7的填充使得表面装饰层4上的 装饰图案能够外凸于窗帘布, 其中第一填充腔5内的填充量大于第二填充腔6的填充量, 使 得第一填充腔5柔性基体7的填充高度大于第二填充腔6柔性基体7的填充高度, 进而使得窗 帘布表面高低起伏, 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柔性基体7具体为陶瓷纤维棉, 陶瓷纤维棉通过聚 氨酯胶黏剂粘合连接于表面装饰层4和防辐射层3 之间(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填充腔5和第二 填充腔6的内壁)。 002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14962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31496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