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88998.3 (22)申请日 2016.10.28 (73)专利权人 宁波中物东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 道金谷北路228号中物科技园创新大 厦3F (72)发明人 朱春灵 谷明强 曲敬镭 王军伟 (51)Int.Cl. A47L 15/22(2006.01) A47L 15/4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 循环组件, 包括设于水。
2、槽内腔的旋转喷臂、 水泵、 加热器及沥水杯, 沥水杯的杯体沿竖向轴线Y固 定于水槽底板的底部并通过沥水杯上端的开口 与水槽内腔相连通, 它还包括供加热器可拆卸的 装设其内的第一安装部、 供水泵安装的第二安装 部及供旋转喷臂安装的第三安装部, 第一安装部 及第二安装部分别一体式连接于沥水杯的杯体 的相邻侧壁上, 第三安装部一体连接于第一安装 部的顶壁, 且沥水杯的杯体、 第二安装部、 第一安 装部、 及第三安装部的各自内腔之间直接连通以 形成连续的供给旋转喷臂的水流道。 本实用新型 集成性好、 安装空间更为节省、 核心功能件安装 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629。
3、5339 U 2017.07.04 CN 206295339 U 1.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包括设于水槽内腔的旋转喷臂、 水泵、 加热器及沥 水杯, 所述的沥水杯的杯体沿竖向轴线Y固定于水槽底板的底部并通过沥水杯上端的开口 与水槽内腔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供加热器可拆卸的装设其内的第一安装部、 供水 泵安装的第二安装部及供旋转喷臂安装的第三安装部, 所述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分 别一体式连接于所述的沥水杯的杯体的相邻侧壁上, 所述的第三安装部一体连接于所述的 第一安装部的顶壁, 且所述的沥水杯的杯体、 第二安装部、 第一安装部、 及第三安装部的各 自内腔之间直接连通以形成。
4、连续的供给旋转喷臂的水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安 装部沿与所述的竖向轴线Y相垂直的横向轴线X3设置, 所述的第二安装部及水泵沿与所述 的竖向轴线Y相垂直的轴线X1设置, 且轴线X1与轴线X3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杯 体的侧壁对应所述的第二安装部轴线的位置处设有连接口 , 且所述的连接口 与水泵的进 水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安 装部靠近第一安装部的一侧壁沿第二安装部的外周的切线方向处设有连通至所。
5、述的第一 安装部的连接通道, 且所述的连接通道对应所述的第二安装部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 所 述的连接通道对应所述的第一安装部的侧壁处开设有连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三安 装部沿竖向轴线Y设置, 且所述的第三安装部上设有沿竖向轴线Y设置的旋转喷臂固定柱, 且所述的旋转喷臂固定柱的中空内腔与所述的第一安装部的内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沥水杯 的杯体另一侧的外壁沿竖向轴线Y方向设有长条形的集气盖, 所述的集气盖设有中空的集 气腔, 所述的沥水杯的壁体靠近杯体底部的位置处开设有。
6、用于与所述的集气腔相连通的通 孔; 且所述的集气盖连接有用于通过集气室内的空气压力来判断水位高度的水位传感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95339 U 2 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机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技术的进步, 多种小型洗碗机已经上市, 正逐渐进入普通家庭。 为了节约空 间, 现已出现了不少水槽式的清洗机设计, 将现有的水槽改装为清洗机, 直接以水槽作为洗 涤空间, 一般都在水槽内腔底部设置一旋转喷臂, 而水槽底板通常设有水循环组件以实现 沥水功能、 水加热及水泵对旋转。
7、喷臂的供水功能。 但问题在于, 现有技术的清洗机在水槽底 部各个水循环组件的功能件分散安装, 使洗碗机生产安装、 售后维修有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集成性好、 安装空间更为节省、 核心 功能件安装非常方便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 件, 包括设于水槽内腔的旋转喷臂、 水泵、 加热器及沥水杯, 所述的沥水杯的杯体沿竖向轴 线Y固定于水槽底板的底部并通过沥水杯上端的开口与水槽内腔相连通, 它还包括供加热 器可拆卸的装设其内的第一安装部、 供水泵安装的第二安装部。
8、及供旋转喷臂安装的第三安 装部, 所述的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分别一体式连接于所述的沥水杯的杯体的相邻侧壁 上, 所述的第三安装部一体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安装部的顶壁, 且所述的沥水杯的杯体、 第二 安装部、 第一安装部、 及第三安装部的各自内腔之间直接连通以形成连续的供给旋转喷臂 的水流道。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水槽式清洗机的组水循环组件将旋 转喷臂、 水泵、 加热器等各功能件与沥水杯集成为一体, 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分别一体 式连接于沥水杯的杯体的相邻侧壁上, 第三安装部一体连接于第一安装部的顶壁, 安装空 间更为节省, 生产安装非常方便。 且沥水杯的杯体、。
9、 水泵安装部、 加热器安装部及供旋转喷 臂安装的安装部的各自内腔之间直接连通以形成连续的供给旋转喷臂的水流道, 既减少了 用外接管路连接的密封难度, 又可避免管路内积水, 工作可靠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水循环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槽式清洗机的沥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1-3中: 1沥水杯、 1-1杯体、 1-2第一安装部、 1-2-1连接口、 1-3第二安装部、 1- 3-1连接口 、 1-3-2连接口、 1-4第三安装部、 。
10、1-5旋转喷臂固定柱、 1-6连接通道、 2集气盖、 2.1集气室。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295339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11 如图1-3所示, 0012 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组水循环组件, 包括沥水杯1, 沥水杯1的杯体1-1沿竖向轴线 Y固定于水槽的底板的底部并通过沥水杯1上端的开口与水槽内腔相连通, 它还包括供加热 器可拆卸的装设其内的第一安装部3-2、 供水泵安装的第二安装部3-3及供旋转喷臂2安装 的第三安装部1-4, 第一安装部1-2、 第二安装部1-3及第三安装部1-4均一体式设于沥水杯1 的杯体。
11、1-1的周边, 第一安装部1-2及第二安装部1-3分别一体式连接于沥水杯1的杯体1-1 的相邻侧壁上, 第一安装部1-2沿横向轴线X3设置, 第二安装部13及水泵沿与竖向轴线Y相 垂直(即与X3相平行的轴线X1)设置, 杯体1-1的侧壁对应第二安装部1-3轴线的位置处设有 连接口 1-3-1, 且连接口 1-3-1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 第二安装部1-3靠近第一安装部1- 2的一侧壁沿第二安装部1-3的外周的切线方向X2处设有连通至第一安装部1-2的连接通道 1-6, 且连接通道1-6对应第二安装部1-3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1-3-2, 连接通道1-6对应第 一安装部1-2的侧壁处开设有连接口1。
12、-2-1。 第三安装部1-4一体连接于第一安装部1-2的 顶壁, 第三安装部1-4沿竖向轴线Y设置, 且第三安装部1-4上设有沿竖向轴线Y设置的旋转 喷臂固定柱1-5, 且旋转喷臂固定柱1-5的中空内腔与第一安装部1-2的内腔相连通。 且沥水 杯1的杯体1-1第二安装部1-3第一安装部1-2 第三安装部1-4的各自内腔之间直接 连通以形成连续的供给旋转喷臂2的水流道。 0013 如图1所示, 轴线X1与轴线X3平行设置, 这样, 整个水循环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 可 以留出更多的空间来布置超声波器及PCB板等。 0014 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了从杯体1先到水泵, 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沿第二安装部3-。
13、3的 外周的切线方向的连接通道1-6到达第一安装部内腔, 水流搅动量大, 从而水流和加热器更 够更加充分的接触, 加热管的能效大幅提高, 旋转喷臂在某些洗涤阶段所需热水的效果也 更好。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 沥水杯1底部的排水部为自排水式, 采用电磁阀或者牵引式的排 水器均可实现自动排水。 001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 沥水杯1底部的排水部为强排式, 采用强排水装置可实现自动 排水。 且该实施例适用于空间较小不足以实现自排水的安装场合。 0017 如图3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 沥水杯1的杯体1-1另一侧的外壁沿竖向轴线Y方向设 有长条形的集气盖2, 集气盖2设有中空的集气腔2-1, 沥水杯。
14、1的壁体靠近杯体2-1底部的位 置处开设有用于与集气腔2-1相连通的通孔1-1-2; 且集气盖2连接有用于通过集气室2-1内 的空气压力来判断水位高度的水位传感器。 集气盖2可采用超声波焊接或其他外挂的形式 固定在杯体1-1的侧壁。 0018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 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 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295339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6295339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6295339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6295339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