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87331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2779.X

申请日:

2009.05.22

公开号:

CN101585265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J 2/175申请日:20090522|||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175; B41J2/17

主分类号:

B41J2/175

申请人:

精工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堂前美德

地址:

日本千叶县千叶市

优先权:

2008.5.23 JP 2008-1359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江雄;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具体而言,为了简单/可靠地定位存储介质,墨袋单元构造成以便可附接至底盘且可与之分离。当墨用尽时,新的墨袋单元可通过安装到底盘上而使用。转接器部分保持存储有关墨水数据的存储装置。转接器部分插入底盘的转接器插入部分,由此存储装置在墨盒中的位置明确地确定。如上所述,对于墨盒,底盘可作为打印装置的设备零件反复不断地使用,而墨袋单元可作为消耗品配售。另外,由于存储装置安装到转接器部分上,故当墨盒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时,可在打印装置与存储装置之间可靠并容易地实现附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墨袋转接器,包括:
固定到墨袋的预定部分上的墨袋固定部分,所述墨袋贮存向喷墨头供给的墨水;
固定到墨袋容器的预定部分上的墨袋容器固定部分,所述墨袋容器容纳所述墨袋并且安装在打印装置上;以及
存储介质保持部分,当固定到所述墨袋容器上时,所述存储介质保持部分将存储有关被固定的墨袋中的墨水信息的存储介质保持在预定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袋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袋的预定部分是从所述墨袋供给所述墨水的供墨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袋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袋转接器还包括凹进/凸出部分,所述凹进/凸出部分针对所述被固定的墨袋的各种墨水类型而形成,以及当所述墨袋容器安装到所述打印装置上时与形成在所述打印装置中的凹进/凸出部分相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袋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袋容器固定部分的形状针对所述被固定的墨袋的各种墨水类型而形成,以及所述墨袋容器固定部分可固定到适合于所述形状的预定的墨袋容器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袋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袋转接器还包括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装配到形成在所述打印装置中的装配部分上并且当所述墨袋容器安装到所述打印装置上时定位所述打印装置,
其中,所述定位部分装配到形成为以便与所述定位部分相对应的装配部分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袋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袋转接器还包括按压部分,所述按压部分按压气密地密封所述墨袋的结合部分,以便由此以夹合的方式保持所述结合部分。

7.
  一种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包括:
贮存供向喷墨头的墨水的墨袋;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墨袋转接器,所述墨袋转接器固定到所述墨袋的预定部分上。

8.
  一种打印装置,包括:用于在其上安装墨袋容器的墨袋容器安装器件,所述墨袋容器容纳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
预定信息获取器件,用于从保持在墨袋转接器上的存储介质中获取有关所述墨袋的墨水的预定信息,所述墨袋转接器固定到被安装的所述墨袋容器上;
确定器件,用于通过使用所述获取的预定信息确定是否使用所述墨袋的墨水,所述墨袋转接器固定到所述墨袋上;以及
打印器件,在所述确定器件确定使用所述墨水的情况下,用于通过将贮存在所述墨袋中的墨水从喷墨头喷射到打印介质上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

说明书

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并且例如涉及附接到墨袋上的转接器,该墨袋容纳喷墨类型的墨水。
发明背景
存在一种大型的喷墨型打印机,其将墨水喷射到塑性片状材料如商场的广告条幅和布告板上,并在其上记录(打印)字符和图像。
在这种类型的打印机中,通过在其上安装可附接/可分离的墨盒而向其供墨。
墨盒通过将墨水储存于由柔性片材制成的墨袋(收容袋)中并将墨袋容纳于墨盒壳体中构造而成,该墨盒壳体由树脂制成的硬壳体制造而成。
储存有关其中的墨水信息的存储介质附接在墨袋上,而打印机读取该信息以便由此作出决定,以及防止墨水的错误安装。
顺便提及,可以想象到,装有墨水的墨袋因重力及惯性力而在墨盒壳体中呈现多种姿态。因此,如在日本专利No.3838373中所述,公开了一种用于校正存储介质在墨盒壳体中的位置并防止存储介质发生位置移动的技术。
该技术为将存储介质及用于定位存储介质的板附接在墨袋上,以便将形成在板中的定位孔装配到墨盒壳体的销上,且因此将存储介质定位在墨盒壳体上。
至此,由于存储介质已经固定到柔性墨袋上,故对于连接到存储介质上的墨袋接口部分而言需要一种精确的位置校正功能,以及存在着墨袋的结构及制造过程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对此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方式可靠地进行存储介质的定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墨袋转接器,包括:
墨袋固定部分,其固定到墨袋的预定部分上,该墨袋贮存供给至喷墨头的墨水;
墨袋容器固定部分,其固定到墨袋容器的预定部分上,该墨袋容器容纳墨袋并安装在打印装置上;以及
存储介质保持部分,其当固定到墨袋容器上时将存储介质保持在预定位置,该存储介质存储有关固定的墨袋中的墨水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墨袋转接器,其中,墨袋的预定部分为从墨袋供墨的供墨口。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墨袋转接器,其进一步包括:凹进/凸出的部分,其针对被固定墨袋的各种墨水类型而形成,并且当墨袋容器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时与形成在打印装置中的凹进/凸出的部分重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墨袋转接器,其中,墨袋容器固定部分的形状针对被固定的墨袋的各种墨水类型而形成,并且墨袋容器固定部分可固定到适合于该形状的预定的墨袋容器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墨袋转接器,其进一步包括定位部分,该定位部分装配到形成在打印装置中的装配部分上,并且当墨袋容器安装到打印装置上时定位打印装置,
其中,定位部分装配到形成为以便与定位部分相对应的装配部分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墨袋转接器,其进一步包括按压部分,该按压部分按压气密地密封墨袋的结合部分,由此以夹合的方式保持结合部分。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其包括:
墨袋,其贮存供向喷墨头的墨水;以及墨袋转接器,该墨袋转接器固定到墨袋的预定部分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其包括:
用于在其上安装墨袋容器的墨袋容器安装器件,该墨袋容器容纳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
预定信息获取器件,用于从保持在墨袋转接器上的存储介质获取有关墨袋的墨水的预定信息,该墨袋转接器固定到已安装的墨袋容器上;
确定器件,用于通过使用所获取的预定信息确定是否使用墨袋的墨水,墨袋转接器固定到该墨袋上;以及
打印器件,用于在确定器件确定使用墨水的情况下通过将贮存在墨袋中的墨水从喷墨头喷射到打印介质上而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
根据本发明,存储介质固定到墨袋转接器上,由此可以简单并可靠地进行存储介质的定位。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打印装置外观的视图;
图2A和图2B是显示墨盒等部件的外观的视图;
图3A和图3B是显示转接器部分等部件的构成的视图;
图4A和图4B是显示凸缘部件外观的视图;
图5A和图5B是显示墨盒的标识插入孔等部件的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便更的实例的墨袋单元的视图;以及
图7A和图7B是显示根据便更的实例的转接器部分等部件的构成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例概述
墨盒8(图2B)包括墨袋单元20和底盘10。
墨袋单元20形成为以便可附接至底盘10并可从底盘10上拆卸。当墨用尽时,新的墨袋单元可通过安装到底盘10上而使用。
另外,墨袋单元20通过将转接器部分30安装到墨袋21的管口部件28上构成。
转接器部分30保持存储有关墨水数据的存储装置。转接器部分30插入底盘10的转接器插入部分12,由此明确地确定存储装置在墨盒8中的位置。
如上所述,对于墨盒8,底盘10可作为打印装置的设备零件反复不断地使用,而墨袋单元20可作为消耗品配销。
另外,由于存储装置安装到转接器部分30上,故在将墨盒8安装在打印装置上的情况下,可在打印装置与存储装置之间可靠并容易地实现连接。
(2)实施例详述
图1显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的外观。
打印装置1是所谓的喷墨打印机类型的打印装置,例如是在将广告内容等打印到大型塑料片材上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打印装置。
打印装置1包括沿着Y-轴线方向(纵向)称作Y-轨道的引导件,滑架2沿着Y-轨道移动。
喷头(喷墨头)容纳在滑架2内部。喷头包括使用压电元件等的喷射机构,并且可通过驱动喷射机构从喷嘴中喷墨。
卷绕成卷状的介质(记录介质)可安装到打印装置1上。例如,介质由塑料制成的片材等制成。
然后,打印装置1通过使用进给机构将介质传送至压板3,并且当沿着Y-轴线方向使滑架2滑动时从喷头将预定颜色的墨喷射到介质上,由此在介质上打印多种字符和图片等。
加热器内装在介质引导件6中,经历这种打印过程的介质当在介质引导件6上滑动时被加热,由此使墨固化。
供墨单元5设置在打印装置1的一端,并且在供墨单元5的前表面上设有前盖4,以便可打开和关闭。
当前盖4打开时,在供墨单元5中提供墨盒可插入其中的槽口。通过将墨盒插入槽口可向打印装置1供墨。
打印装置1包括通过导管直接将墨盒中的墨水供向喷头的打印装置;以及通过泵一次性地将墨盒中的墨水贮存到次级容器中并从次级容器中将墨供给至喷头的打印装置。
当打印装置1的尺寸增大时,墨盒与喷头之间的高度差增大。因此,通常使用通过采用次级容器来适当地调节喷头与墨盒之间的压差值的方法。
图2A是显示墨盒8的外观实例的视图。
大致地划分而言,墨盒8包括墨袋单元20和底盘10。
墨盒8沿着在图2A中所显示的箭头A方向插入供墨单元5(图1)。
管口部件28沿着箭头A的方向(插入方向)设置在墨盒8的端部中央。
供墨的供墨口25设置在管口部件28的中心。供墨口25在不使用时密封。然而,当墨盒8插入供墨单元5时,形成在供墨单元5中的针刺穿并破坏供墨口25的密封部分,由此将墨供给至打印装置1。
同时,在墨盒8沿着与该箭头A方向相反方向的端部形成有把手部分18,当从供墨单元5中拉出墨盒8时,该把手部分18由用户抓握。
以下,对于墨盒8,形成有管口部件28的一侧称为前部,形成有把手部分18的一侧称为后部。
图2B是显示墨袋单元20与底盘10分离的状态视图。
底盘10和墨袋单元20可彼此附接和分离。底盘10作为装配在打印装置1中的设备零件而提供,并且可重复使用,而墨袋单元20由墨水销售商作为消耗品而提供。
迄今为止,通常的方式是在其中墨袋附接到底盘上的墨盒作为消耗品由墨水销售商供应。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在将墨袋单元20与底盘10彼此分开之后,只需更换墨袋单元20,且因此可实现成本的降低。
墨袋单元20包括墨袋21(液体收容袋)和转接器部分30,并且用作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
墨袋21是气密地密封的柔性容器,并在其一端包括有供墨口25。在墨完全充满其中的情况下,墨袋21形成为与底盘10的形状相匹配的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而当墨消耗时则墨袋21变形,以便与墨的这种消耗相匹配而收缩。
为了保证墨袋21的强度、墨水阻力和气体阻隔特性,使用了由树脂薄膜形成的柔性片材作为墨袋21的材料,其中树脂膜片为例如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乙烯-乙烯醇的共聚物。
另外,为了保证墨袋21更为加强的气体阻隔特性,诸如铝的金属箔或者其上沉积有诸如铝的金属的膜片在有些情况下也作为其中间层而提供。
在墨袋21的后端部形成有后端结合部分26,该后端结合部分26具有平坦的形状,并通过利用热焊气密地密封片材而形成。两个固定孔27在后端结合部分26中敞开。
同时,转接器部分30附接至墨袋21的前端部分。转接器部分30用作墨袋转接器,稍后将详细地描述附接方法及其结构。
底盘10是树脂制成的刚性墨袋容器(硬壳体),在其中形成有用于容纳墨袋21的凹进部分。底盘10可根据形成在供墨单元5的槽口上的引导件而插入供墨单元5中。
如上所述,底盘10用作容纳墨袋的墨袋容器,安装到打印装置上,并且还用作墨盒壳体。
在底盘10的后端部形成有两个固定凸起11,以便与固定孔27相对应。固定凸起11与墨袋21的固定孔27接合,且由此定位并固定墨袋21的后端部。
同时,在底盘10的前端部形成有槽口形的转接器插入部分12,其接收并固定转接器部分30。
当转接器部分30插入转接器插入部分12中时,墨袋21的前端部定位/固定到底盘10上。
另外,凹进部分16形成在底盘10的前部。当转接器30安装到转接器插入部分12中时,管口部件28沿着底盘10的插入方向露出。
另外,如下文所述,存储装置可安装到转接器部分30上。电极孔15形成在底盘10的前表面上,使得存储装置的电极可露出,并实现与打印装置1的电极相接触。
如上所述,由于转接器部分30定位到底盘10上,故这样的电极102也定位到底盘10上。
除了上述之外,在底盘10上还形成有:底盘引导件14,在将墨盒8插入供墨单元5中时,该引导件14沿着供墨单元5的凹槽引导墨盒8;邻接的凸出部分13,当墨盒8安装到底盘10上时,该邻接的凸出部分13邻接供墨单元5;底盘固定部分17,其将墨盒8固定在邻接的凸出部分13邻接供墨单元5的位置处。
图3A是显示转接器部分30的构成的视图。
在墨袋21的前端部形成有前端结合部分22,该前端结合部分22具有平坦的形状,并以类似于后端结合部分26的方式通过利用热焊粘贴而气密地密封。
如上所述,墨袋21通过气密地密封圆筒形片材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而形成为袋状的气密密封的容器。
管口部件28附接至前端结合部分22的中央。
管口部件28为大致圆筒形的圆筒部件,该圆筒部件由树脂等形成并具有两个开口部分。其中的一个开口部分构成供墨口25,而另一个开口部分则形成在墨袋21内部。
墨袋21中的墨水经由管口部件28从供墨口25供给至打印装置1。
在管口部件28的周边,前端结合部分22通过热焊等固定地附着在管口部件28上,并且前端结合部分22的这种固定地附着的部分形成舟形部分29,该舟形部分29沿着管口部件28的形状弯曲成圆筒形的表面形状。
前端结合部分22与舟形部分29之间的边界部分23是墨袋21易于撕裂的部分,稍后在变更的实例中描述边界部分23的增强方法。
在管口部件28从墨袋21凸出的部分上形成有小凸缘部分24,凸缘部分24具有垂直于管口部件28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并沿着前端结合部分22形成的方向延伸。
转接器部分30分别包括止动件50和凸缘部件31,它们从上至下方向以夹合的方式保持上述管口部件28(面向墨袋21底部的一侧是下侧)。
凸缘部件31是具有大致为矩形形状的板形部件。凸缘部件31附接至管口部件28,使得其板表面可垂直于管口部件28的中心线,并且其纵向方向可与形成前端结合部分22的方向相重合。
在凸缘部件31的中心形成有:下管口接收部分33,其具有凹进的形状并且形成为适应管口部件28的外周向表面的弧形;以及小凸缘插入部分39,其接收小凸缘部分24并与之接合。
同时,在止动件50上还形成有:上管口接收部分52,其具有凹进的形状并且形成为适应管口部件28的外周向表面的弧形;以及小凸缘插入部分51,其接收小凸缘部分24并与之接合。
如在图3B中所示,止动件固定钩53形成在止动件50上。当止动件50安装到凸缘部件31上时,止动件固定钩53与凸缘部件31的凹进部分(未示出)相接合,由此将止动件50固定到凸缘部件31上。
止动件固定钩53位于凸缘部件31的后部,并在凸缘部件31的后部与凸缘部件31的凹进部分相接合。
在墨袋单元20中,墨袋21位于止动件50与凸缘部件31之间的该种接合部分的后方,并且相应地变得难以通过碰触该部分而使得止动件50分离。这样可抑制转接器部分30被不当地拆卸。
使用如上所述构造的凸缘部件31和止动件50,由此凸缘部件31从下面安装并固定到管口部件28上,而止动件50从上面安装并固定到管口部件28上。然后,管口部件28沿着垂直于其中心线方向的运动由下管口接收部分33和上管口接收部分52进行调节,并且小凸缘部分24与小凸缘插入部分39及小凸缘插入部分51相接合,由此调节管口部件28沿着该垂直于中心线的方向的运动。
这样,管口部件28可通过使用止动件50而固定到凸缘部件31上,并形成墨袋21和转接器部分30在其中彼此结合成一体的墨袋单元20。
如上所述,在转接器部分30中,下管口接收部分33、上管口接收部分52、小凸缘插入部分51等用作固定到墨袋的预定部分(从墨袋供墨的供墨口)上的墨袋固定部分。另外,凸缘部件31用作固定到墨袋容器的预定部分(转接器插入部分12)上的墨袋容器固定部分,该墨袋容器容纳墨袋并安装到打印装置1上。
图4A显示了从前方观看凸缘部件31的透视图,而图4B显示从后方观看凸缘部件31的透视图。
在凸缘部件31的上中心形成有固定管口部件28(未示出)的下管口接收部分33。在下管口接收部分33下方形成有墨接收部分34,其在墨水偶然从供墨口25滴下的情况下接收该墨水。
在凸缘部件31的一端侧,从其下端向上形成切口43,由此在凸缘部件31的一端形成凸缘固定部分41。
凸缘固定部分41可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柔性地弯曲。当凸缘固定部分41柔性地弯曲时,使凸缘固定部分41恢复原有形状的作用力通过其本身的弹性作用于其上。
然后,当凸缘部件31附接至底盘10(未示出)时,形成在凸缘固定部件41的顶端侧上的固定钩42通过该恢复力与底盘10的凹进部分相接合。这样,凸缘部件31固定到底盘10上。
同样在凸缘部件31的另一端侧上,另一个凸缘固定部分41以类似的方式形成。凸缘部件31在其两端侧均与底盘10的该种凹进部分相接合。
另外,在凸缘部件31的下端侧,设有与切口43连通且沿着凸缘部件31的纵向方向形成的切口44,并且邻近凸缘固定部分41形成相斥部分45。
相斥部分45可沿着上-下方向弯曲。当相斥部分45柔性地弯曲时,使相斥部分45恢复原有形状的作用力通过其本身的弹性而作用于其上。
在凸缘部件31附接至底盘10的情况下,相斥部分45柔性地弯向切口44一侧,并且弹性力沿着使凸缘部件31与底盘10分离的方向作用到相斥部分45上。
当用户从底盘10拆卸墨袋单元20时,这种拆卸由于该弹性力而变得容易。
类似的相斥部分也形成在凸缘部件31的另一端侧上,并且相斥力作用到凸缘部件31的两端。
在凸缘部件31的一端侧上,形成有从凸缘部件31的板表面向前凸出的定位标识35a。定位孔36a沿着定位标识35a的凸出方向形成在定位标识35a中。
定位孔36a形成在如下位置并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将墨盒8插入供墨单元5时,该定位孔36a将装配到在打印装置1一侧的凸起上。
另外,同样在凸缘部件31的另一端侧上,形成类似的定位标识35b和定位孔36b,并且定位孔36b的位置/形状为打印装置1以其与该凸起相适应的位置/形状。
另外,在定位孔36a和36b的位置/形状与打印装置1的凸起的位置/形状彼此不一致的情况下,位于打印装置1一侧的凸起邻接定位标识35a和35b,因而不能安装到供墨单元5上。
此处,定位标识35a和35b凸出的原因在于通过使打印装置1的凸起较短地形成,以防止其凸起断裂。
如上所述,在打印装置1中,凸缘部件31的定位孔36a和36b的位置/形状和位于打印装置1一侧的凸起的位置/形状允许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彼此对应。这样,墨盒8与供墨单元5的槽口允许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彼此对应,并且防止错误地插入墨盒8。
另外,由于凸缘部件31直接附接至墨袋21,故凸缘部件31与墨水的类型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彼此对应。通过这种机构可防止错误地安装不同类型的墨水。
此处,墨水的类型(墨水类型)是指例如区分附接至打印装置1上的墨水的属性,并且该属性包括墨水的颜色如品红色、墨水的材料类型如UV(紫外线)墨水、溶剂墨水、水性墨水等。
在该实施例中,定位孔36a和36b的位置/形状允许按照一对一的关系与墨水类型中的墨水材料类型彼此对应,并且防止错误地插入包含不同材料的墨水的墨盒8。
注意到,通过下文描述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来防止错误地插入包含不同颜色墨水的墨盒8。
如上所述,凸缘部件31对于各种类型的墨水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使得定位孔36a和36b允许对应于墨水的材料类型,并且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允许对应于墨水的颜色。
注意到,凸缘部件31并不局限于这种构成,即在这种构成中定位孔36a和36b允许对应于墨水的材料类型,并且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允许对应于墨水的颜色。凸缘部件31可以多种方式变更。例如,凸缘部件31可变更成这种构成,即在这种构成中定位孔36a和36b允许对应于墨水的颜色,而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允许对应于墨水的材料类型。
另外,通过下文待描述的IC芯片101,打印装置1可确定墨水类型,并感测墨盒8的错误插入。然而,这是在针已经刺穿供墨口25之后,打印装置1才通过IC芯片101感测错误插入。
相应而言,在该实施例中,在针刺穿供墨口25之前,通过使用定位孔36a和36b及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来防止发生错误的插入。
如上所述,打印装置1包括装配到定位孔36a和36b上的装配部分,而凸缘部件31的定位孔36a和36b用作定位部分,该定位部分装配到形成在打印装置中的装配部分上,并且当墨袋容器安装到打印装置1上时定位该打印装置。
于是,定位部分构造成便于装配到形成为以便与定位部分相对应的装配部分上。
另外,由于定位孔36a和36b设置于两个部位,故可以准备很多的凸缘部件31,其数目等于定位孔36a和36b的位置/形状的数目的结合。即便在墨盒8的数目由于墨水类型的增加而增加的情况下,也可准备对应于墨盒8数目的多个墨盒8。
在下管口接收部分33与定位孔36b之间,设有存储装置100安装到其上的存储装置附接部分32。
存储装置附接部分32通过从凸缘部件31的背侧(即其上附接墨袋21的一侧)形成凹进部分而形成。在凹进部分的底部表面上,形成开口部分38使得存储装置100的电极102可暴露于凸缘部件31的前表面侧。
存储装置100通过将IC芯片和电极102布置到电路板上构造而成。
可读/写的存储介质如EEPROM(电可擦可编程ROM)内装在IC芯片101中。在存储介质中,有关凸缘部件31附接于其上的墨袋21的墨水的信息存储在其中。
在有关墨水的信息中,具有用于允许打印装置1确定墨水的信息如墨水颜色、墨水类型、其制造商及其生产日期,以及用于控制墨水的信息如墨水残余量,其由打印装置1作为记录写入。
打印装置1设有以下功能:访问IC芯片101,并在墨盒8安装到其上的情况下判断是否在其上安装了正确的墨水,以及在墨水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示警来防止墨水的错误安装。
电极102附接至IC芯片101的电极上。电极102可实现与打印装置1一侧的电极相接触,由此允许IC芯片101和打印装置1传输/接收电信号。
在这种例如在背景技术中将存储装置100粘贴到墨袋21上的方式的情形下,必需使用非接触型的IC芯片,因为存储装置100的位置没有明确地确定。然而,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电极102相对于打印装置1的电极的位置明确地确定,因为存储装置100固定到凸缘部件31上,并且相应地可使用接触型电极102。
如上所述,存储装置附接部分32用作存储介质保持部分,在转接器部分30固定到墨袋容器上的情况下,该存储介质保持部分将存储有关在由此固定的墨袋中的墨水信息的存储介质(存储装置100)保持在预定位置。
在非接触类型的情况下,必需在打印装置1中提供读取器/写入器等,它们以无线的方式传输/接收电信号。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可消除这种必要性,并且相应地可实现成本的降低。
注意到,尽管IC芯片101与打印装置1之间的连接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接触类型的电极102实现,然而,电极102也可制成为非接触型的电极。
另外,在例如在背景技术中将存储装置100粘贴到墨袋21上的方式的情形下,在墨袋21跌落并且与存储装置100的基底碰撞的情况下,墨袋21的重量施加到存储装置100上,并且存在存储装置100可能断裂的危险。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存储装置100固定到凸缘部件31的内部(墨袋21一侧),且因此即便墨袋21跌落,也可以防止冲击直接施加给存储装置100。
IC芯片101从凸缘部件31的后部附接至存储装置附接部分32,并拧到存储装置附接部分32上。
在墨袋单元20中,由于墨袋21位于存储装置附接部分32的后方,故其变得难以通过拧下存储装置100而拆下存储装置100。这样,可抑制更换IC芯片101时产生的错误。
另外,在凸缘部件31下端,形成了由多个凸起(销)构成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
形成多个(例如8个)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在墨袋单元20的制造过程中,破坏对应于墨水颜色的一个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例如,如果墨水颜色是黑色,则破坏从左侧起的第一个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如果墨水颜色是黄色,则破坏第二个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
通过该制造过程形成了墨袋单元20,在其中,削掉对应于墨水颜色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
没有破坏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穿过形成在底盘10的底部表面上的插入孔(后面描述),并从底盘10的底部表面上凸出。
同时,在设置在打印装置1中的供墨单元5的槽口中设有凸出部分,其对应于在将墨盒8安装到打印装置1上时被削掉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的部分。当不同颜色的墨盒8试图插入槽口时,则槽口的凸出部分邻接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而墨盒8不能插入该槽口中。
在以上描述中,破坏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由此将凹进部分设置在凸缘部件31上,并且与其重合的凸出部分设置在供墨单元5的槽口中。然而,相反地还可以采用一种构成,在其中凸出部分设置在凸缘部件31上,而与其重合的凹进部分则设置在槽口侧。
如上所述,转接器部分30包括凹进/凸出部分,其构成用于固定到其上的墨袋的各种墨水类型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并在墨袋容器(底盘10)安装到打印装置1上时与形成在打印装置1上的凹进/凸出部分相重合。
图5A是显示从底盘10的上表面观看时墨盒8的标识插入孔19的状态的视图。
如在该图中所示,在底盘10的底部表面上,由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穿过的标识插入孔19形成为以便对应于破坏之前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
于是,当墨袋单元20安装到底盘10上时,如在图5B中所示,未破坏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从底盘10的底面凸出。
因此,当不同颜色的墨盒8插入供墨单元5的槽口时,在打印装置1一侧的凸出部分邻接凸出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且因此,仅有指定颜色的墨盒8允许安装到槽口上。这样,可避免错误地安装墨盒8。
如上所述采用了这样的构成,在该构成中形成有标识插入孔19,该标识插入孔19的数目等于破坏之前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的数目,并且标识插入孔19由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刺入。于是,底盘10可在所有颜色中提供有共性,并且可降低底盘10的制造成本。另外,用户对底盘10的管理工作也可减少。
注意到,还可仅形成一个标识插入孔19,而不必形成以便对应于单独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的标识插入孔19。
如上所述,在转接器部分30中(图2B),在其前表面上设有供墨口25、定位标识35a和35b以及IC芯片101的电极102,而在转接器部分30的下端设有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通过该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可识别作为墨袋21中的内含物的墨水的颜色。
同时,在底盘10中,敞开的是其与设置在转接器部分30的前表面上的那些构件相对应的部位,以及其与破坏之前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相对应的部位。当转接器部分30插入转接器插入部分12中时,并且固定凸起11与固定孔27相接合,则完成墨盒8。
接下来描述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的变更的实例。
在以上描述中,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允许与形成在供墨单元5的槽口中的凸出部分相重合。在该变更的实例中,对应于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的标识插入孔19形成在底盘10中,并且墨袋单元20和底盘10允许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彼此对应。
在这种情况下,在墨袋单元20的制造过程中,对应于墨水颜色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之外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通过破坏而被移除。
同时,在底盘10中,标识插入孔19设置在与未破坏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相重合的位置上,以便对应于墨水颜色。
这样,在底盘10上,不同颜色的墨袋单元20不允许通过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来安装。
注意到,当与从底盘10凸出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相重合的凹进部分设置在槽口一侧时,也可以防止墨盒8错误地安装在该槽口上。
如上所述,墨袋容器固定部分(凸缘31)的形状通过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针对墨袋的各种墨型而形成,并且墨袋容器固定部分可固定到适应其形状的预定的墨袋容器(底盘10)上。
如下所述的这种效果可通过按上述构造的实施例而获得。
(1)由于墨袋单元20可附接至底盘10并且可与之分离,故墨袋单元20可作为消耗品配售和消耗,并且底盘10可用作设备零件重复使用。这样可抑制提供给用户的墨水价格。
(2)由于存储装置100附接至转接器部分30,故存储装置100的位置在墨盒8上明确地确定。因此,对于打印装置1可使用接触类型的电极。
(3)由于存储装置100附接至墨盒8中的转接器部分30的内部,故存储装置100还对于外部冲击具有足够的抵抗力。
(4)针对各种颜色削掉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设置在转接器部分30上,并且与削掉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相重合的凸出部分设置在槽口中,由此可允许墨盒8和槽口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彼此对应。这样可防止错误地安装墨水。
(5)针对各种颜色而凸出的墨水颜色识别标识40设置在转接器部分30上,并且与其适应的标识插入孔19设置在底盘10上,由此可允许墨袋单元20和底盘10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彼此对应。这样可抑制错误地安装墨水。
(6)定位标识35a和35b设置在转接器部分30上,由此可允许供墨单元5的槽口和墨盒8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彼此对应。这样可防止错误地安装墨水。
注意到,打印装置1包括:用于在其上安装墨袋容器的墨袋容器安装器件(供墨单元5),该墨袋容器容纳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预定信息获取器件,用于通过由电极102连接至保持在墨袋转接器上的存储介质(存储装置100)而从存储介质给予有关墨袋墨水的信息,而墨袋转接器固定到墨袋容器上;确定器件,用于通过使用所获取的预定信息确定是否使用墨袋的墨水,墨袋转接器固定到该墨袋上;以及打印器件,用于在确定器件确定使用墨水的情况下通过从喷墨头将贮存在墨袋中的墨水喷射到所涉及的打印介质上而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
接下来描述该实施例的变更的实例。
例如,当墨袋21跌落并受到较大的冲击时,可以想象到边界部分23(图3A)、前端结合部分22或舟形部分29撕裂。
具体而言,边界部分23是它们之中最薄弱的部分,从稳定供给墨袋单元20的角度来讲,增强这些区域尤其重要。
为此,在该变更的实例中,这些部分通过夹持在中间的方式而被增强。
图6是显示当从斜后方观看根据该变更实例的墨袋单元20a的状态的透视图。
墨袋21a的构成类似于墨袋21的构成。注意到,尽管在墨袋21a的后部未形成后端结合部分26(图2B),但可采用在其中形成后端结合部分26的构成。
转接器部分30a附接至墨袋21a的前部,并且前端结合部分22(图3A)从上侧和下侧由止动件50a和凸缘部件31a夹在中间并受其按压。
图7A是显示转接器部分30a的构成的透视图,显示了从前方观看转接器部分30a的状态。
止动件50a具有这种形状,在其中,止动件50(图3B)的两端均沿着凸缘部件31a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止动件固定钩53b形成在止动件50a的前表面。
另外,当止动件50a附接至凸缘部件31a时,止动件固定钩53b与形成在凸缘部件31a上的凹进部分61相接合。
图7B是显示转接器部分30a拆开的状态的透视图,显示了从后方观看转接器部分30a的状态。
止动件固定钩53a形成在止动件50a的两端。当止动件50a附接至凸缘部件31a时,止动件固定钩53a与凸缘部件31a的端部的凸缘部分62相接合。
在凸缘部分31a上形成有:结合部分保持部分67,其从凸缘部件31的板表面向后伸出并且与前端结合部分22(图3A)实现表面接触;以及舟形保持部分69,其大致形成为舟形部分29的形状并且实现与舟形部分29相接触。
同时,在与结合部分保持部分67和舟形保持部分69相对的止动件50a的区域上形成有保持部分71,该保持部分71具有与结合部分保持部分67及舟形保持部分69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于是,当止动件50a固定到凸缘部件31a上时,墨袋21a的前端结合部分22及舟形部分29由结合部分保持部分67、舟形保持部分69和保持部分71夹在中间并受其按压,且由此以夹合的方式被保持。
如上所述,这些部件用作按压结合部分的按压部分,墨袋通过该按压部分气密地密封,并由此以夹合的方式保持结合部分。
注意到,在结合部分保持部分67及舟形保持部分69的表面上设有例如诸如橡胶的衬垫部件。衬垫部件通过保持部分71的压迫力而翘曲,由此前端结合部分22的整体可通过均匀力以夹合的方式保持,并且施加防滑的功能。
止动件50a可沿着按压前端结合部分22的方向拧到凸缘部件31a上,并且通过利用这种拧紧而紧固,前端结合部分22可由充分的压迫力以夹合的方式保持。
对于墨袋21a,从舟形部分29延伸至前端结合部分22的其整个边缘可通过止动件50a和凸缘部件31a以夹合的方式保持,由此增强边界部分23、前端结合部分22及舟形部分29的强度。
具体而言,位于前端结合部分22与舟形部分29之间的边界部分23是最薄弱的部分。然而,边界部分23及其附近区域以夹合的方式保持,由此可有效地增强边界部分23。
注意到,凸缘部件31a和止动件50a的其它功能类似于上文所述的凸缘部件31和止动件50的功能。
根据上述的变更实例可获得如下所述的这种效果。
(1)前端结合部分22及舟形部分29以夹合的方式保持。这样,即便在由于其跌落而有很大的力作用到这些区域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这些区域撕裂。
(2)止动件50a沿着以夹合的方式保持前端结合部分22的方向拧到凸缘部件31a上,由此可获得足够的压迫力。
(3)当置入衬垫部件时,前端结合部分22以夹合的方式保持。由此前端结合部分22的整体通过均匀力以夹合的方式保持,并且可施加防滑的功能。

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墨袋转接器、配备有转接器的墨袋以及打印装置。具体而言,为了简单/可靠地定位存储介质,墨袋单元构造成以便可附接至底盘且可与之分离。当墨用尽时,新的墨袋单元可通过安装到底盘上而使用。转接器部分保持存储有关墨水数据的存储装置。转接器部分插入底盘的转接器插入部分,由此存储装置在墨盒中的位置明确地确定。如上所述,对于墨盒,底盘可作为打印装置的设备零件反复不断地使用,而墨袋单元可作为消耗品配售。另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