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从设置在门附近的传感器、轿厢呼叫按键和/或厅门呼叫按键、以及轿厢的载重检测器、限制运行控制部(都未图示)等读入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
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将门传感器检知的有无、轿厢呼叫数和/或厅门呼叫数比预定数多还是少、轿厢的载重比预定值重还是轻、以及限制运行的工作状况等作为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供给到电梯控制装置2。
电梯控制装置2,根据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供给的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判断电梯的状态,确定电梯门的开关工作。电梯控制装置2基于确定出的开关门工作,控制门驱动控制装置3、显示控制装置5以及广播控制装置7。
门驱动控制装置3,在电梯控制装置2的控制下进行控制使得电梯门4以预定的开关门工作而驱动。
显示控制装置5,在电梯控制装置2的控制下使显示装置6显示根据电梯的工作条件进行开关门的状况。
显示装置6例如为液晶显示器或显示灯等,对处于轿厢内、候梯厅的利用者进行视觉上的报知。
广播控制装置7,在电梯控制装置2的控制下从扬声器8广播根据电梯的工作条件进行开关门的状况。
扬声器8对处于轿厢内、候梯厅的利用者进行听觉上的报知。
图2是表示电梯控制装置2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一直与电梯控制分开进行工作,对应于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供给的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根据存储在标志存储部2b中的信息,设定门工作条件标志。
在此,图3表示存储在标志存储部2b中的门工作条件标志的信息例子。例如,如图3所示,与“门的传感器检知”为“ON(有)”的电梯的工作条件相应,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N(激活)”,与“门的传感器检知”为“OFF(无)”的电梯的工作条件相应,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FF(非激活)”。此外,与“轿厢呼叫”和/或“厅门呼叫”比预定数“多”时的电梯的工作条件相应,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N”,与“轿厢呼叫”和/或“厅门呼叫”比预定数“少”时的电梯的工作条件相应,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FF”。
此外,与“载重”比预定值“重”时的电梯的工作条件相应,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N”,与“载重”比预定值“轻”时的电梯的工作条件相应,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FF”。此外,与“限制运行”为“ON(工作中)”的电梯的工作条件相应,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N”,与“限制运行”为“OFF(非工作中)”的电梯的工作条件相应,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FF”。
“轿厢呼叫”和/或“厅门呼叫”的预定数、以及“载重”的预定值被预先设定。
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对应于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逐次供给的工作条件,一直进行上述的门工作条件标志的设定(检查),在标志变为了ON的情况下,对电梯状态判断部2c通知标志产生。
电梯状态判断部2c,在进行开门工作和/或关门工作时,基于从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通知来的门工作条件标志的内容,判断电梯的状态。
图4表示基于开门时的门工作条件标志的电梯状态的例子。
如图4所示,例如,在“门的传感器检知”为“无(标志OFF)”、“轿厢呼叫”数为“少(标志OFF)”、“厅门呼叫”为“少(标志OFF)”、以及“载重”为“轻(标志OFF)”的情况下,推测为轿厢内的利用者少,判断为保持了“均衡状态”。此外,在“门的传感器检知”为“无(标志OFF)”、“轿厢呼叫”数为“少(标志OFF)”、以及“厅门呼叫”数为“多(标志ON)”的情况下,判断为在候梯厅“等待的人多”状态。
此外,在“门的传感器检知”为“无(标志OFF)”、“轿厢呼叫”数为“多(标志ON)”、以及“载重”为“重(标志ON)”的情况下,判断为“轿厢内的人多、乘客处于门附近的情况多”状态。此外,在“门的传感器检知”为“有(标志ON)”的情况下、判断为“有被夹到、被卷入等事故的危险性”。
图5表示基于关门时的门工作条件标志的电梯状态的例子。
如图5所示,在“门的传感器检知”为“无(标志OFF)”、“轿厢呼叫”数为“少(标志OFF)”、“厅门呼叫”数为“少(标志OFF)”、以及“载重”为“轻(标志OFF)”的情况下,判断为“均衡状态”。此外,在“门的传感器检知”为“无(标志OFF)”、“轿厢呼叫”数为“少(标志OFF)”、以及“厅门呼叫”数为“多(标志ON)”的情况下,判断为在其他候梯厅“等待的人多”状态。
此外,在“门的传感器检知”为“无(标志OFF)”、“轿厢呼叫”数为“多(标志ON)”、以及“载重”为“重(标志ON)”的情况下,判断为“轿厢内的人多、乘客处于门附近的情况多”状态。此外,在“门的传感器检知”为“有(标志ON)”的情况下、判断为“有被夹到、被卷入等事故的危险性”。
根据各标志的ON/OFF,不仅是判断电梯处于哪种状态,例如对各标志进行加权,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优先度高的标志的ON/OFF,综合地判断电梯处于哪种状态。
电梯状态判断部2c将如上述那样判断出的电梯的状态通知给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
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基于从电梯状态判断部2c通知来的电梯的状态,确定电梯门的开关工作。
在开门时,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在“均衡状态”的情况下,开门工作被确定为“通常”,在“等待的人多”状态和“限制运行时“的情况下,确定为“加快”开门工作,在“轿厢内的人多、处于门附近的乘客多”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为“减慢”开门工作,在“有被夹到、被卷入等事故的危险性”的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为“停止”开门工作。
在关门时,例如,如图5所示那样,在“均衡状态”的情况下,关门工作被确定为“通常”,在“等待的人多”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为“加快”关门工作,在“轿厢内的人多、处于门附近的乘客多”状态以及“限制运行时”的情况下,确定为“减慢”关门工作,在“有被夹到、被卷入等事故的危险性”的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为“停止”关门工作。
在“限制运行时”,通过“加快”开门工作,能够迅速地回避危险,通过“减慢”关门工作,能够给予避难者安全感。
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基于如上述那样确定出的开门工作和关门工作,控制门驱动控制装置3、显示控制装置5以及广播控制装置7。
接着,参照图6的流程图,对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执行的、门工作条件标志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门传感器是否检知到接触,即是否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供给了表示门传感器有检知的信息,在判定为门传感器检知到了接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将与门传感器检知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N”。
在步骤S1-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为门传感器没有检知到接触(没有被供给表示门传感器有检知的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将与门传感器检知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FF”。
在步骤S2-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载重是否超过了预定值,即是否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供给了表示载重超过了预定值的信息,在判定为载重超过了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2,将与载重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N”。
在步骤S2-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为载重没有超过预定值(没有被供给表示载重超过了预定值的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3,将与载重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FF”。
在步骤S3-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轿厢呼叫数是否超过了预定数,即是否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供给了表示轿厢呼叫数超过了预定数的信息,在判定为轿厢呼叫数超过了预定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将与轿厢呼叫数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N”。
在步骤S3-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为轿厢呼叫数没有超过预定数(没有被供给表示轿厢呼叫数超过了预定数的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将与轿厢呼叫数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FF”。
在步骤S4-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厅门呼叫数是否超过了预定数,即是否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供给了表示厅门呼叫数超过了预定数的信息,在判定为厅门呼叫数超过了预定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2,将与厅门呼叫数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N”。
在步骤S4-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为厅门呼叫数没有超过预定数(没有被供给表示厅门呼叫数超过了预定数的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3,将与厅门呼叫数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FF”。
在步骤S5-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是否处于限制运行中,即是否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供给了表示处于限制运行中的信息,在判定为处于限制运行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2,将与限制运行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N”。
在步骤S5-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为不处于限制运行中(没有被供给表示处于限制运行中的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3,将与限制运行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为“OFF”。
以上那样的门工作条件标志的设定处理,与电梯控制分开进行工作,对应于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门工作的各种条件,一直进行门工作条件标志的设定(检查)。并且,根据门工作条件标志的内容,能够对电梯利用者进行报知,或者能够较细地改变电梯门的开关速度。
接下来,参照图7的流程图,对电梯控制装置2的开关门工作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中,电梯控制装置2判定电梯的轿厢是否抵达了楼层,一直待机直到判定为轿厢抵达了楼层。然后,电梯控制装置2,在步骤S10中判定为轿厢抵达了楼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进行开门处理。开门处理的详细工作稍后参照图8的流程图进行叙述,通过该处理,能够根据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进行适当的开门工作。
在步骤S30中,电梯控制装置2判定电梯门是否完全开启了,重复进行步骤S20的开门处理直到电梯门完全开启。然后,电梯控制装置2,在步骤S30中判定为电梯门完全开启了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0,进行关门处理。关门处理的详细工作稍后参照图9的流程图进行叙述,通过该处理,能够根据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进行适当的关门工作。
在步骤S50中,电梯控制装置2判定电梯门是否完全关闭了,重复进行步骤S40的关门处理直到电梯门完全关闭。然后,电梯控制装置2,在步骤S50中判定为电梯门完全关闭了的情况下,结束开关门处理。
关于上述的步骤S20的开门处理或步骤S40的关门处理,在某个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通过步骤S60的门工作条件标志处理对门工作条件标志进行设置,在步骤S20的开门处理或步骤S40的关门处理中发生插入(割り込み)。在发生了插入的情况下,与该插入的内容相应地进行开门处理或关门处理。
如上所述,能够根据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进行适当的开关门工作。
接下来,参照图8的流程图对图7的步骤S20中的开门处理的详细工作进行说明。
在步骤S21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是否发生了由门工作条件标志引起的插入,即是否从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通知了标志产生,在判定为发生了插入的情况下,根据门工作条件标志的内容判断电梯的状态,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基于由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断出的电梯的状态,如图4所示那样确定开门工作,控制门驱动控制装置3、显示控制装置5以及广播控制装置7。
在步骤S23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门工作条件标志是否变为了“OFF”,即是否变为了没有从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通知标志产生。
在步骤S23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为门工作条件标志不为“OFF”、即门工作条件标志还为“ON”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2,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也就是说,门工作条件标志的状态在进行开门的期间也一直发生变化,从而发生插入,因此通过该步骤,一直进行门工作条件标志的“ON”或“OFF”的确认。
例如,在刚刚抵达楼层后,在门工作条件标志为“OFF”的状态下进行通常的开门的情况下,随着电梯门开启,轿厢内的乘客接近电梯门前,预想到被向电梯门卷入和/或被夹到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门传感器检知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转变为“ON”,使得停止开门。
关于轿厢的载重检知,不仅检知承载量,还可以检知轿厢内载重的分布,在载重分布偏向了门附近的情况下,使载重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转变为“ON”,减慢开门速度。
在步骤S23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为门工作条件标志变为了“OFF”的情况下,返回图7的步骤S3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为没有发生插入的情况下,门工作条件标志全部为“OFF”,判断为处于“均衡状态”,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因为电梯处于“均衡状态”所以没有特别需要加速或者减慢开门工作,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控制门驱动控制装置3以进行通常的开门工作。然后,返回图7的步骤S30的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9的流程图,对图7的步骤S40中的关门处理的详细工作进行说明。
在步骤S41中,电梯控制装置2判定准备开门的条件是否变为了不成立,一直待机直到判定为准备开门的条件变为了不成立。在此,准备开门的条件变为不成立的情况是指经过了预定的开门时间(例如60秒)和/或按下了关门按键时等。
在步骤S41中电梯控制装置2判定为准备开门的条件变为了不成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2。
在步骤S42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是否发生了由门工作条件标志引起的插入,即是否从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通知了标志产生,在判定为发生了插入的情况下,根据门工作条件标志的内容判断电梯的状态,进入步骤S43。
在步骤S43中,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基于由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断出的电梯的状态,如图5所示那样确定关门工作,控制门驱动控制装置3、显示控制装置5以及广播控制装置7。
在步骤S44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门工作条件标志是否变为了“OFF”,即是否变为了没有从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通知标志产生。
在步骤S44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为门工作条件标志不为“OFF”、即门工作条件标志还为“ON”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3,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也就是说,门工作条件标志的状态在进行关门的期间也一直发生变化,从而发生插入,因此通过该步骤,一直进行门工作条件标志的“ON”或“OFF”的确认。
例如,在载重的门工作条件标志为“OFF”的状态下进行通常的关门时,在登录了较多厅门呼叫时,为了减少在其他候梯厅等待的人的等待时间,将厅门呼叫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转变为“ON”,加快关门速度。
在步骤S44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为门工作条件标志变为了“OFF”的情况下,返回图7的步骤S5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42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为没有发生插入的情况下,门工作条件标志全部为“OFF”,判断为处于“均衡状态”,进入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因为电梯处于“均衡状态”所以没有特别需要加速或者减慢关门工作,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控制门驱动控制装置3以进行通常的关门工作。然后,返回图7的步骤S50的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0的流程图,对图7的步骤S60中的工作条件标志处理的详细工作进行说明。每次开始该处理时,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对应于从门工作条件读入装置1供给的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根据存储在标志存储部2b中的信息,设定门工作条件标志。
然后,在步骤S61中,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门工作条件标志是否变为了“ON”,在判定为门工作条件标志变为了“ON”的情况下,对电梯状态判断部2c通知标志产生,进入步骤S62。
在步骤S62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通知来的门工作条件标志的内容是否为若使门工作则危险的条件。
例如,在与门的传感器检知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为“ON”的情况下,若使门工作则恐怕会发生被拖入和/或被卷入等事故,因此判定为是危险的条件。
在步骤S62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为若使门工作则危险的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电梯的状态通知到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进入步骤S63。
在步骤S63中,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基于从电梯状态判断部2c通知来的电梯的状态,控制门驱动控制装置3,使电梯门4的工作停止。
在步骤S64中,开关门工作确定部2d基于从电梯状态判断部2c通知来的电梯的状态,控制显示控制装置5和/或广播控制装置7,对电梯利用者进行意为危险的报知。例如,显示控制装置5在显示装置6上显示“危险”等,广播控制装置7从扬声器10发出催促注意的广播。
在步骤S65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判定是否能够回避危险的条件,在判定为还不能回避危险的条件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63,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即,通过重复步骤S63至S65的处理,重复对电梯利用者进行意为处于危险状态的报知,直到可以回避危险的条件(直到作为危险的条件的门工作条件的标志变为“OFF”)。
电梯状态判断部2c在步骤S65中判定为回避了危险的条件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62中判定为即使使门工作也不是危险的条件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6。
在步骤S62中,例如在与轿厢呼叫数或厅门呼叫数相关的门工作条件标志为“ON”的情况下,判定为即使使门工作也不是危险的条件。
在步骤S66中,电梯状态判断部2c对图7的步骤S20的开门处理或步骤S40的关门处理,产生由门工作条件标志引起的插入。
另一方面,在步骤S61中,在门工作条件标志设定部2a判定为门工作条件标志变为了“OFF”的情况下,不对电梯状态判断部2c通知标志产生。在该情况下,因为没有发生由门工作条件标志引起的插入,所以进行通常的开门处理或关门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将与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对应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设为“ON”,能够利用该标志的内容进行对利用者的报知,或者能够使电梯门的开关工作细微地变化,能够提高电梯利用者的便利性。
例如,在门的传感器没有检知、轿厢的载重轻、且轿厢呼叫数少的情况下,判断为轿厢内的利用者少而保持为均衡状态,因为特别注意安全的工作条件不成立,所以以通常的门的开关速度进行工作。即使在这些条件中加入了厅门呼叫数少这样的条件,判断为轿厢内和候梯厅的任一方利用者都少,也继续以通常的门的开关速度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在加入了厅门呼叫数多这样的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在候梯厅等待的人多,通过加快门的开关速度,从而能够减少利用者等待的时间而提高便利性。
然而,在通过门工作条件标志加快电梯门的工作速度而提高了便利性时,若着急的利用者过于靠近了门,则变为门的传感器检知到接触,危险的状态的门工作条件标志被设定为“ON”。在该情况下,当电梯门的开关速度仍然快时,存在被电梯门夹到和/或被卷入等事故的危险性,因此对利用者进行报知,减慢门的开关速度或者根据情况不同而使电梯门的工作停止,由此能够进一步考虑安全性而进行电梯门的控制。
门的工作速度,例如,如图11所示那样以开门工作为例进行举例,可以分为从开门时向加速转变的跳动(ジヤ一ク)、加速、从加速向一定速度转变的跳动、一定速度、从一定速度向减速转变的跳动、减速、从减速向开门完成(开门工作完成)转变的跳动。这在关门工作的情况下也同样。在此,跳动表现出了加减速的变化量。在这样的电梯的任一工作状态下,通过一直检查电梯门工作条件的ON/OFF,从而能够灵活地进行电梯门的控制。
例如,设为在电梯门的一定速度中发生危险要因而减慢了门的工作速度。并且,在门工作完成前(关门前)除去了危险要因的情况下,从除去了危险要因的时刻起使工作速度返回到最初或者进行加速,能够与电梯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相应地使门工作速度也变化,能够提高便利性。
而且,关于电梯的门的再开启时和/或限制运行时,也同样地能够进行与这些门工作条件相应的开关门工作。
例如,在关门中按下了开门按键的情况和/或加强了安全性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门工作条件改变门工作速度。
此外,例如在消防运行等专用运行中按下了关门按键的情况下,通过比通常加快使门工作,能够加速关门,能够快速到达目的楼层而迅速地使利用者避难。
在以上中,在开门时根据用于进行电梯门开关工作的条件,加速或者减慢门的工作而使开门速度变化,但并不限于此,当然也能够延长开门时间或者缩短开门时间。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本身,可以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件进行变形具体化,或者可以通过对所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进行适当的组合,从而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省略几个构成要件。而且,也可以对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件进行适当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