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折叠鞋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鞋架,大多是不可折叠的,占地面积大,鞋架安装完 成之后只能是固定状态,对于后期的搬运也非常不方便,且不使用时会占用较 大的空间,同时稳定性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折叠鞋架, 该折叠鞋架可在搬运或收纳的时候,将鞋架进行折叠,使得其占用空间较小, 在收纳及搬运时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鞋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折叠连接机构和至少一 个置物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置物件放置 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且与所 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连接机构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置物 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置物件均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鞋架中,所述折叠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 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销 孔,一销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转动 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 端固定在所述置物件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鞋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垂直杆、第二垂 直杆、以及连接第一垂直杆和第二垂直杆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垂 直杆、第二垂直杆配合围成“U”字型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鞋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垂直杆和第四垂 直杆,所述第三垂直杆与所述第一垂直杆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垂直杆与所 述第一垂直杆相对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垂直杆与所述第一垂直杆的距离等于 所述第四垂直杆与所述第一垂直杆的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鞋架中,所述置物件包括第一横架板、第二横架板、 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架板和第二横架板之间的若干搁置杆,所述第一横 架板和第二横架板相对平行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鞋架中,所述至少一个置物件包括四个置物件,且 所述四个置物件互相平行,沿垂直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 件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鞋架中,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 二杆体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 第二杆体固定,且所述第二杆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鞋架中,所述第二杆体的形状为阶梯状,且所述第 二杆体的另一端处为低阶,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处为高阶。
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鞋架中,在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第一销孔距离所 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通孔距离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的距离; 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第二销孔距离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 凸起距离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叠鞋架由第一支撑件、第二 支撑件、折叠连接机构和置物件构成,置物件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与第二 支撑件固定连接,折叠连接机构与置物件、第二支撑件均固定连接,提高了折 叠鞋架的稳定性,使该折叠鞋架使用时更稳定。该折叠鞋架处于折叠状态时, 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贴合,呈一种板状结构,占用空间小,便于搬运和收 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折叠鞋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折叠鞋架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折叠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置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支撑件;2、第二支撑件;3、折叠连接机构;4、置物件;5、第一 杆体;6、第二杆体;7、通孔;8、凸起;9、第一横架板;10、第二横架板; 11、搁置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折叠鞋架,包括:第一支撑件1、第二支撑件2、 折叠连接机构3和至少一个置物件4,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相对平行设 置;置物件4放置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之间,并与第一支撑件1转 动连接,且与第二支撑件2固定连接;折叠连接机构3放置在第二支撑件2和 置物件4之间,并与第二支撑件2、置物件4均固定连接。
该折叠鞋架从打开状态到折叠的过程为,第一支撑件1处于不动状态,在 第二支撑件2上施加向上的驱动力,第二支撑件2向上移动,带动置物件4向 上移动,置物件4围绕置物件4与第一支撑件1连接的位置处旋转,第一支撑 件1和第二支撑件2贴合,置物件4贴合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2之间, 折叠连接机构3折叠至第二支撑件2和置物件4之间,折叠连接机构3处于折 叠状态,折叠成一个板状结构,占用空间小,便于搬运和收纳。该折叠鞋架从 折叠状态到打开的过程与从打开状态到折叠的过程相反。置物架上用来放置鞋 子。
如图3所示的折叠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杆体5和第二杆体6,第一杆体5的 一端设置有第一销孔,第二杆体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销孔,一销轴依次通过第 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第一杆体5和第二杆体6转动连接;第一杆体5的另一端 固定在第二支撑件2上;第二杆体6的另一端固定在置物件4上。第一杆体5 的第一销孔和第二杆体6上的第二销孔通过一销轴连接,第一杆体5和第二杆 体6围绕销轴相对旋转,实现第一杆体5和第二杆体6的折叠。
如图3所示的第一杆体5的一端设置有通孔7;第二杆体6的一端设置有凸 起8,凸起8设置在通孔7内,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固定,且第二杆体6设置在 第一杆体5的外侧。第一杆体5和第二杆体6从折叠状态到延展状态,通过通 孔7和凸起8将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6固定在延展状态,使第一杆体5和第二 杆体6对置物件4和第二支撑件2起到支撑作用。
在第一杆体5上,第一销孔距离第一杆体5的另一端的距离大于通孔7距 离第一杆体5的另一端的距离;在第二杆体6上,第二销孔距离第二杆体的另 一端的距离小于凸起8距离第二杆体6的另一端的距离,有利于第一杆体5和 第二杆体6的折叠和延展。
如图3所示的第二杆体6的形状为阶梯状,且第二杆体6的另一端处为低 阶,第二杆体6的一端处为高阶。第二杆体6设置在第一杆体5的外侧,第二 杆体6为阶梯状,便于第二杆体6上的凸起8设置在第一杆体5上的通孔7中, 方便用户操作。
如图1所示的第一支撑件1包括第一垂直杆、第二垂直杆、以及连接第一 垂直杆和第二垂直杆的连接杆,连接杆与第一垂直杆、第二垂直杆配合围成“U” 字型结构。第二支撑件2包括第三垂直杆和第四垂直杆,第三垂直杆与第一垂 直杆相对平行设置;第四垂直杆与第一垂直杆相对平行设置,且第三垂直杆与 第一垂直杆的距离等于第四垂直杆与第一垂直杆的距离。折叠鞋架搬运时,连 接杆便于人手去握持。
如图4所示的置物件4包括第一横架板9、第二横架板10、以及均匀设置 在第一横架板和第二横架板之间的若干搁置杆11,第一横架板9和第二横架板 10相对平行设置。置物件4包括四个置物件,且四个置物件互相平行,沿垂直 方向均匀设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既美观,又增加放置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