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11283.2 (22)申请日 2016.07.30 (71)申请人 石雪丽 地址 354300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 镇南树村东源南墩3号 (72)发明人 石雪丽 (51)Int.Cl. A47G 2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57)摘要 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由内芯与外包构 成, 其特征在于内芯制有外配合区和筷子配合 区, 外配合区与外包配合固联, 筷子配合区经模 压与筷杆固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
2、页 CN 106108566 A 2016.11.16 CN 106108566 A 1.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由内芯 (2) 与外包 (1) 构成, 其特征在于内芯 (2) 制有外配合 区 (23) 和筷子配合区 (22) , 内芯 (2) 周向呈圆形或者多边形; 内芯 (2) 的直向制有多道的卡 槽 (21) ;卡槽 (21) 作用于阻止外包 (1) 与筷杆的直向移动, 外配合区 (23) 与外包 (1) 配合固 联, 筷子配合区 (22) 经模压与筷杆固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其特征在于当内芯 (2) 周向为圆形时, 内芯 (2) 的周向壁制作花键 (24)。
3、 , 花键 (24) 作用于阻止外包 (1) 和筷杆的周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其特征在于外包 (1) 的外形设计与筷杆 连接后成为筷子的总体形状, 外包 (1) 截面与筷杆成平滑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其特征在于银接头的外包 (1) 系真银制 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108566 A 2 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品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在古代, 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 银和黄金一样, 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 至 今已有400。
4、0多年的历史。 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 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 英镑 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 就是以银为主的银、 铜合金。 我国古代法医早就懂得用“银针验尸 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 帮助破获了不少谋杀案件, 因为古时期的化学技术不发达, 砒霜中会混有大量的硫或硫化物 (约10%) 。 银会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银黑色沉淀, 从而试毒。 银的离子以及化合物对某些细菌、 病毒、 藻类以及真菌显现出毒性, 但对人体却几乎是完全 无害的。 这种杀菌效应使得它在活体外就能够将生物杀死。 0003 如上, 根据银分子的特性, 人类在随唐时候就把银制成筷子应用于餐桌, 既可以验 毒又显得华丽, 通。
5、常, 由于银是贵金属, 银筷子并非是平民日常所使用, 而是仅少数富贵人 家之享用。 因此, 随科技的发展, 现代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对银筷子的进一步技术创造, 例如, 专利号为2006200907325的验毒灭菌银筷主张了 “包括筷头、 筷体及筷尖, 其特征在筷体上 镀有银层, 在筷头上安装带有挡片的套, 通过螺纹连接或者胶粘接在筷头上” 。 0004 综上, 尽管前辈他们对银的特性发现且应用于餐桌, 但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认识 到作为整体的银筷, 含银量较多, 使用成本之高, 进入不了普通寻常百姓家庭; 针对 2006200907325的专利技术, 该技术通过镀银来实施验毒, 且用螺纹或者胶粘连接。
6、, 众所周 知的, 无论釆用任何种电镀方式, 仅镀于表皮几丝, 筷子是需要清洗摩擦的, 用不到几天镀 层即消失, 再且, 该技术的连接方法, 螺纹对筷子连接无法锁紧, 在筷子运动中会产生松动 脱落, 胶粘连接的话, 胶是化学原料制成的, 胶从口入, 危害极大容易得病。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了解决自唐至今的技术缺陷, 提供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使接头生产 中减少用银量, 且达到银质相同效果, 具有杀毒、 验毒功能, 且制作成本轻, 可进入千家万户 使用。 0006 本发明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由内芯与外包构成, 其特征在于内芯制有外配合 区和筷子配合区, 外配合区与外包配合固联, 筷。
7、子配合区经模压与筷杆固联。 0007 本发明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的银接头, 银接头系内芯与外 包构成。 0008 一种形式中, 银接头的内芯由铜质材料制成, 减轻银分子的重量, 达到节省成本之 效果。 0009 一种形式中, 内芯周向呈圆形或者多边形。 0010 一种形式中, 内芯的直向制有多道的卡槽;卡槽作用于阻止外包与筷杆的直向移 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108566 A 3 0011 进一步, 当内芯周向为圆形时, 内芯的周向壁制作花键, 花键作用于阻止外包和筷 杆的周向转动。 0012 所述的外包, 外包位于内芯的外配合区外部, 与外配合区密切。
8、配合。 0013 一种形式中, 外包可以模铸成形。 0014 一种形式中, 外包的外形设计与筷杆连接后成为筷子的总体形状。 0015 进一步, 外包截面与筷杆成平滑连接。 0016 一种形式中, 银接头的外包系真银制作。 0017 一种形式中, 银接头置于筷子模腔压制成形银筷子, 银接头的筷子配合区与筷杆 固联。 0018 本发明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采用外包银方式制作银节头, 减少银材使用量, 降 底银筷子的生产成本, 使普通百姓消费者都能得到使用, 通过木粉压制, 能够达到变废为 宝, 且可模压不同形状増加美感, 组合银筷的外包采用银质材料, 可方便食客及时能够测出 菜中的危害毒素, 如。
9、: 砒霜、 某些细菌、 病毒、 藻类以及真菌显现出毒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2是内芯示意图; 图3是组合银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如图1、 2、 3所示, 由内芯2与外包1构成, 其 特征在于内芯2制有外配合区23和筷子配合区22, 外配合区23与外包1配合固联, 筷子配合 区22经模压与筷杆固联。 0021 本发明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的银接头, 银接头系内芯2与外 包1构成。 一种形式中, 银接头的内芯2由铜质材料制成, 减轻银分子的重量, 达到节省成本 之效果。 0022 一种形式中, 内芯2周向。
10、呈圆形或者多边形。 0023 一种形式中, 内芯2的直向制有多道的卡槽21;卡槽21作用于阻止外包1与筷杆的 直向移动。 0024 进一步, 当内芯2周向为圆形时, 内芯2的周向壁制作花键24, 花键24作用于阻止外 包1和筷杆的周向转动。 0025 所述的外包1, 外包1位于内芯2的外配合区23外部, 与外配合区23密切配合。 0026 一种形式中, 外包1可以模铸成形。 0027 一种形式中, 外包1的外形设计与筷杆连接后成为筷子的总体形状。 0028 进一步, 外包1截面与筷杆成平滑连接。 0029 一种形式中, 银接头的外包1系真银制作。 0030 一种形式中, 银接头置于筷子模腔压制。
11、成形银筷子, 银接头的筷子配合区22与筷 杆固联。 本发明一种组合银筷的银接头, 采用外包1银方式制作银节头, 减少银材使用量, 降 底银筷子的生产成本, 使普通百姓消费者都能得到使用, 通过木粉压制, 能够达到变废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108566 A 4 宝, 且可模压不同形状増加美感, 组合银筷的外包1采用银质材料, 可方便食客及时能够测 出菜中的危害毒素, 如: 砒霜、 某些细菌、 病毒、 藻类以及真菌显现出毒性。 0031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 可以对公开的配置进行适当的调 整, 因此如上描述的实例仅用于示例而不是限制之目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的认识到 在不明显改变上述操作情况下可以对配置或者制作工艺进行小的修改达到相同之目的, 本 发明由权利要求书作出限制 。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108566 A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6108566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