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琴辅助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钢琴演奏用脚踏凳。
背景技术
目前,弹奏钢琴的正确姿势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取得坐势、脚支点、手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有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的自如。而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需要通过坐势的高度调节。坐的位置与钢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等密切相关、只有摆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关系,才能求得适应演奏需要的正确姿势。由于练习者身高不同,这样调整好琴凳的高度后会出现坐势高度合适而脚不着地的情况。这样练习者的身体没有稳定的支撑点,极易引起紧张,为了保持平衡,有时不得不“扶持”钢琴,增加了手指的负担:推动支点的躯干的活动变得没有把握、还十分不利于力的运用,会酿成不良的弹奏姿势。现在一般通过脚踏凳辅助给予支撑点,但现有的脚踏凳高度不可调,踏脚凳的高度过高会造成重心后仰,不利于力电传送到指尖,过低会影响手指的弹奏。掌握踏脚凳适宜的高度是坐稳放脚之后,视其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而且在弹奏时一般脚尖为重心,这样现有的脚踏凳均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影响练习者使用,而且演奏时身体需要向钢琴两边倾斜,这样脚部需要对应向外移动一定距离,现有的脚踏凳均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根据需要调节高度,能使脚尖为重心,可在一定距离内移动,保证练习姿势及重心稳定的钢琴演奏用脚踏凳。
其技术方案是:钢琴演奏用脚踏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杆,所述下底板的底部设有粘接层,所述上底板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内滑动设有两个脚垫,所述脚垫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脚垫的截面为前低后高的三角形结构,所述脚垫的前端设有脚部挡板,所述脚垫的底部设有滑动块。
所述脚部挡板为与脚垫的倾斜面垂直设置用于对脚尖定位的板体。
所述高度调节杆为调节气缸或伸缩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根据需要调节高度,能使脚尖为重心,可在一定距离内移动,保证练习姿势及重心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钢琴演奏用脚踏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2,所述上底板1与下底板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杆3,所述下底板2的底部设有粘接层4,所述上底板上设有导轨5,所述导轨5内滑动设有两个脚垫6,所述脚垫6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7,所述脚垫6的截面为前低后高的三角形结构,所述脚垫6的前端设有脚部挡板8,所述脚垫6的底部设有滑动块9。
所述脚部挡板8为与脚垫6的倾斜面垂直设置用于对脚尖定位的板体。通过脚部挡板8能防止脚尖向前移动,能对其起到定位作用,便于脚部以脚尖作为重力支撑。
所述高度调节杆3为调节气缸或伸缩杆结构。高度调节杆3设置在上底板1和下底板2之间的四个边角部,对应设置4个,这样可根据需要调节上底板1的高度,从而调节脚垫6的高度,便于练习者根据自身需要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便于练习演奏。
练习者演奏时,调整好琴凳的高度坐稳后,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上板体1的高度,使脚部放置在两个脚垫6上后,腿部的大腿根到膝盖处略呈坡状下斜,这样为最佳状态,由于脚垫6的截面为前低后高的三角形结构,这样可使重心位于脚尖部位,防止后倾而引起演奏姿势不对。通过脚垫6上的防滑纹7能防止脚部滑动,通过脚部挡板8能对脚部在演奏练习过程中进行定位固定,当需要身体向钢琴两侧倾斜而费力时,脚部可以驱动脚垫6在导轨5内移动,从而便于弹奏两侧的琴键,便于练习者在上板体1上即同一高度内移动脚部,防止脚垫因大小固定而无法移动,便于演奏和练习的顺利进行,能保证练习姿势的正确,以及演奏重心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根据需要调节高度,能使脚尖为重心,可在一定距离内移动,保证练习姿势及重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