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85444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6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89263.9

申请日:

20140828

公开号:

CN204169555U

公开日:

201502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19/16

主分类号:

A47G19/16

申请人:

刘继笃

发明人:

刘继笃

地址:

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德新街22号506室

优先权:

CN201420489263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是由自动出水座、放置在自动出水座上端的泡茶杯体及储水杯组成,自动出水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腔,自动出水座外壁设有一出水嘴,该出水嘴的端部形成出水口,自动出水座的空腔内设有一虹吸管,该虹吸管的一端插入在空腔内底,形成进水口,虹吸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嘴相贯通连接,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本实用新型采用虹吸管进行自动吸水,无需要另外配置零部件,结构极其简单,新颖合理,操作便捷,实用性强,有效克服了传统自动泡茶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实用性差的缺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是由自动出水座、放置在自动出水座上端的泡茶杯体及储水杯组成,其特征在于:自动出水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腔,自动出水座外壁设有一出水嘴,出水嘴的端部形成出水口,自动出水座的空腔内设有一虹吸管,虹吸管的一端插入在空腔内底,形成进水口,虹吸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嘴相贯通连接,出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泡茶杯体的底部设有微型漏水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背景技术

饮茶是中国人的一大生活习惯,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自动泡茶器,以更方便地泡茶,这些自动泡茶器通常是采用磁吸结构或顶杆结构从而打开出水口,由于现有这些自动泡茶器的结构过于复杂,使用零部件较多,如果其中一个零部件损坏后,很难维修,基本上都作为报废处理,另外该传统自动出水茶器的操作和洗清时极为不方便,长时间没有清洗泡茶器内部,容易产生茶污垢,影响茶汁的口感和饮茶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产生额外零配件的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是由自动出水座、放置在自动出水座上端的泡茶杯体及储水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出水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腔,自动出水座外壁设有一出水嘴,该出水嘴的端部形成出水口,自动出水座的空腔内设有一虹吸管,该虹吸管的一端插入在空腔内底,形成进水口,虹吸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嘴相贯通连接,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

所述泡茶杯体的底部设有微型漏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虹吸管进行自动吸水,无需要另外配置零部件,结构极其简单,新颖合理,操作便捷,实用性强,有效克服了传统自动泡茶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实用性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下列是本实用新型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泡茶杯体、2 自动出水座、3储水杯、101漏水孔、201进水口、202虹吸管、203出水嘴、20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是由自动出水座2、放置在自动出水座2上端的泡茶杯体1及储水杯3组成,所述自动出水座2为一上端开口的空腔,自动出水座2外壁设有一出水嘴203,该出水嘴203的端部形成出水口204,自动出水座2的空腔内设有一虹吸管202,该虹吸管202的一端插入在空腔内底,形成进水口201,虹吸管202的另一端与出水嘴203相贯通连接,所述出水口204的高度低于进水口201的高度,以使得自动出水座2空腔内的水从进水口自动进入到虹吸管202流入到出水嘴203的端部从出水口204内流出来。

所述泡茶杯体1的底部设有微型漏水孔101;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虹吸原理进行吸取自动出水座2内部的茶汁,因此该虹吸管在使用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该虹吸管202使用时,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在虹吸管内充满茶汁;2、虹吸管202的最高点距外套容器3的水面高度不得高于大气压支持的茶汁水柱高度;3、该虹吸管202的出水口204比空腔内的水面必须低,这样使得出水口204茶汁受到向下的压强(大气压加茶汁的液体压强)大于向上的大气压,保证了茶汁的顺利流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为,由于泡茶杯体1底部设置微型漏水孔,因此茶叶在泡茶杯体1内进行充分浸泡后,茶汁缓慢从漏水孔101内流入到自动出水座2的空腔内,待泡茶杯体1内的茶汁流尽后,自动出水座2内的水位慢慢升高,并经过虹吸管的作用,茶汁从进水口内自动吸入到虹吸管内,并流入到出水嘴内,从出水嘴端部的出水口内流出,进行入到储存杯内进行茶汁的收集饮用。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489263.9 (22)申请日 2014.08.28 A47G 19/16(2006.01) (73)专利权人 刘继笃 地址 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浔镇德 新街 22 号 506 室 (72)发明人 刘继笃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57) 摘要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是由自动出水座、 放置在自动出水座上端的泡茶杯体及储水杯组 成, 自动出水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腔, 自动出水座 外壁设有一出水嘴, 该出水嘴的端部形成出水口, 自动出水座的空腔内设有一虹吸管, 该虹吸管的 一端插入在空腔内。

2、底, 形成进水口, 虹吸管的另一 端与出水嘴相贯通连接, 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 进水口的高度 ; 本实用新型采用虹吸管进行自动 吸水, 无需要另外配置零部件, 结构极其简单, 新 颖合理, 操作便捷, 实用性强, 有效克服了传统自 动泡茶具结构复杂、 操作不便、 实用性差的缺陷。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6955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25 CN 204169555 U 1/1 页 2 1.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是由自动出水座、 放置在自。

3、动出水座上端的泡茶杯体及 储水杯组成, 其特征在于 : 自动出水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腔, 自动出水座外壁设有一出水 嘴, 出水嘴的端部形成出水口, 自动出水座的空腔内设有一虹吸管, 虹吸管的一端插入在空 腔内底, 形成进水口, 虹吸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嘴相贯通连接, 出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 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其特征在于 : 泡茶杯体的底部设 有微型漏水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69555 U 2 1/2 页 3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背景技术 000。

4、2 饮茶是中国人的一大生活习惯,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自动泡茶器, 以更方便地泡 茶, 这些自动泡茶器通常是采用磁吸结构或顶杆结构从而打开出水口, 由于现有这些自动 泡茶器的结构过于复杂, 使用零部件较多, 如果其中一个零部件损坏后, 很难维修, 基本上 都作为报废处理, 另外该传统自动出水茶器的操作和洗清时极为不方便, 长时间没有清洗 泡茶器内部, 容易产生茶污垢, 影响茶汁的口感和饮茶卫生。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 提供结构简单、 操作便捷, 不产生额外零 配件的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5、 是由自动出 水座、 放置在自动出水座上端的泡茶杯体及储水杯组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自动出水座为一 上端开口的空腔, 自动出水座外壁设有一出水嘴, 该出水嘴的端部形成出水口, 自动出水座 的空腔内设有一虹吸管, 该虹吸管的一端插入在空腔内底, 形成进水口, 虹吸管的另一端与 出水嘴相贯通连接, 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 0005 所述泡茶杯体的底部设有微型漏水孔。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 : 本实用新型采用虹吸管进行自动吸水, 无需要 另外配置零部件, 结构极其简单, 新颖合理, 操作便捷, 实用性强, 有效克服了传统自动泡茶 具结构复杂、 操作不便、 实用性差的。

6、缺陷。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0009 下列是本实用新型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 : 1 泡茶杯体、 2 自动出水座、 3 储水杯、 101 漏水孔、 201 进水口、 202 虹吸管、 203 出水嘴、 204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如图1所示, 一种简易自动出水泡茶器, 是由自动出水座2、 放置在自动出水座2上 端的泡茶杯体 1 及储水杯 3 组成, 所述自动出水座 2 为一上端开口的空腔, 自动出水座 2 外 壁设有一出水嘴 203, 该出水嘴 203 的端部形成出水口 204, 自动出水座 。

7、2 的空腔内设有一 虹吸管 202, 该虹吸管 202 的一端插入在空腔内底, 形成进水口 201, 虹吸管 202 的另一端与 出水嘴 203 相贯通连接, 所述出水口 204 的高度低于进水口 201 的高度, 以使得自动出水座 2 空腔内的水从进水口自动进入到虹吸管 202 流入到出水嘴 203 的端部从出水口 204 内流 说 明 书 CN 204169555 U 3 2/2 页 4 出来。 0011 所述泡茶杯体 1 的底部设有微型漏水孔 101 ; 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虹吸原理 进行吸取自动出水座 2 内部的茶汁, 因此该虹吸管在使用时,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1、 该虹吸 管2。

8、02使用时, 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在虹吸管内充满茶汁 ; 2、 虹吸管202的最高点距外套容 器 3 的水面高度不得高于大气压支持的茶汁水柱高度 ; 3、 该虹吸管 202 的出水口 204 比空 腔内的水面必须低, 这样使得出水口 204 茶汁受到向下的压强 (大气压加茶汁的液体压强) 大于向上的大气压, 保证了茶汁的顺利流出。 0012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为, 由于泡茶杯体 1 底部设置微型漏水孔, 因此茶叶在泡茶 杯体 1 内进行充分浸泡后, 茶汁缓慢从漏水孔 101 内流入到自动出水座 2 的空腔内, 待泡茶 杯体 1 内的茶汁流尽后, 自动出水座 2 内的水位慢慢升高, 并经过虹吸管的作用, 茶汁从进 水口内自动吸入到虹吸管内, 并流入到出水嘴内, 从出水嘴端部的出水口内流出, 进行入到 储存杯内进行茶汁的收集饮用。 说 明 书 CN 204169555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6955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