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785408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0875.5

申请日:

2009.09.11

公开号:

CN102019880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0R 1/04申请公布日:201104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1/04申请日:20090911|||公开

IPC分类号:

B60R1/04; B60R1/12; B60R25/10; H04N7/18

主分类号:

B60R1/04

申请人:

周世平

发明人:

周世平

地址: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镇荣华小区B栋5单元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它包括悬挂座(1),带有反光镜(2)的壳体(3)以及用于感应报警的传感器(4),在反光镜(2)与壳体(3)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报警装置(5),其特征在于;该报警装置(5)带有摄像头,在反光镜(2)背面对应开设有与摄像头配合的透过反光镜正面的透光区域(6)。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摄像头利用后视镜的位置能够对车内车外情况进行完全监视,且报警装置的摄像头安装简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包括悬挂座 (1)、带有反光镜 (2) 的壳体 (3) 以 及用于感应报警的传感器 (4),在反光镜 (2) 与壳体 (3) 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报警装置 (5),其特征在于 :该报警装置 (5) 带有摄像头,在反光镜 (2) 背面对应开设有与摄像头 配合的透过反光镜正面的透光区域 (6)。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安装 在悬挂座 (1) 内腔中。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悬挂座 (1) 面向车 内的一面开设有安装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孔 (7)。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 (3) 拆分 为后盖 (8) 和镜框 (9),后盖 (8) 一边与镜框 (9) 对应边通过铰链 (10) 连结,后盖 (8) 与 镜框 (9) 上具有相互扣合的插扣 (11)。
5: 根据权利要求 1、2、3 或 4 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 体 (3) 后方还有与双摄像头中的一个摄像头相配合的的视孔。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装置 (5) 为智能报警手机。

说明书


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背景技术 汽车内后视镜一般包括带支撑臂的悬挂座和与支撑臂连接的壳体,壳体上带有 反光镜。 壳体与反光镜围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内可以安装一些电子装置。
     申请号为 200520041834.3 的中国专利于 2006 年 10 月 18 日公开了一种 “带有报 警器的车内后视镜”,该车内后视镜壳体内设有一报警器,该报警器由中央控制电路、 传感器和报警器组成,传感器为设置在后视镜壳体内的空气压力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 器。 该专利将报警器与后视镜结合,利用后视镜的较佳的位置,实现了有效的感应报 警。 但是,该专利不能实现摄像监视,如果车辆被盗,无法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既能感应报警又能摄像监视的用于报 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它能通过报警装置完成车内环境的远距离可视性观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悬挂座、带 有反光镜的壳体以及用于感应报警的传感器,在反光镜与壳体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报警 装置,该报警装置带有摄像头,在反光镜背面对应开设有与摄像头配合的透过反光镜正 面的透光区域。
     所述报警装置为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报警装置,由于报警装置带有摄像头,该摄 像头利用了后视镜所处的有利位置,能够对车内情况摄像并向设定的接受器进行远距离 传输,实现车内环境的异地监视 ;摄像头安装在反光镜背面,在反光镜背面对应开设有 供摄像头使用的透 光区域,这样安装既简单又具有隐蔽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摄像头利用后视镜的位置 能够对车内情况进行完全监视,且报警装置的摄像头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
     图 1 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
     图 2 为本发明剖切的后视图 ;
     图 3 为本发明剖切的左视图 ;
     图 4 为图 3 中 A 处的局部放大图 ;
     图 5 为本发明可拆分壳体的示意图。
     图中 :1. 悬挂座 ;2. 反光镜 ;3. 壳体 ;4. 传感器 ;5. 报警装置 ;6. 透光区域 ; 7. 孔 ;8. 后盖 ;9. 镜框 ;10. 铰链 ;11. 插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如图 1、图 2 和图 3 所示,本发明包括悬挂座 1、带有反光镜 2 的壳体 3 以及用 于感应报警的传感器 4,在反光镜 2 与壳体 3 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报警装置 5,该报警装 置 5 带有摄像头,在反光镜 2 背面对应开设有与摄像头配合的透过反光镜正面的透光区域 6。
     由于报警装置 5 带有摄像头,该摄像头利用了后视镜所处的有利位置,能够对 车内情况进行完全监视 ;摄像头安装反光镜 2 背面,在反光镜 2 背面对应开设有供摄像头 使用的透光区域 6,这样安装既简单又具有隐蔽性。
     本发明所使用的传感器 4 有振动传感器、空气压力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和 车门开关传感器等几类。 除车门开关传感器安装在车门位置外,其余传感器既可以安装 在反光镜 2 与壳体 3 围成的空腔内,也可以安装在悬挂座 1 的内腔中。
     如图 1、图 3 所示,悬挂座 1 面向车内的一面开设有孔 7,用以露出人体红外传 感器 12。
     为了便于查看报警装置 5 存储的摄像资料和处理报警系统故障, 本发明的壳体 3 可制成拆分式的,分为后盖 8 和镜框 9 两部分,如图 5 所示,后盖 8 一边与镜框 9 对应边 通过铰链 10 连结,后盖 8 与镜框 9 上具有相互扣合的插扣 11,使镜框 9 能够绕铰链 10 自 由开合。 报警装置 5 可以采用双摄像头,在后视镜壳体 3 后方钻一个视孔,增加的一个摄 像头与壳体后方的视孔配合安装,实现报警装置 5 对车辆正前方环境的实时监视。
     本发明的报警装置 5 可以采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ZL200820098096.X,专利名称 为 “智能报警手机”,该智能报警手机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将其摄制的 现场画面向车主的手机发送,特别适合组装报警用的汽车内后视镜。
    

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9880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9880ACN102019880A21申请号200910170875522申请日20090911B60R1/04200601B60R1/12200601B60R25/10200601H04N7/1820060171申请人周世平地址402260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镇荣华小区B栋5单元41号72发明人周世平54发明名称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它包括悬挂座1,带有反光镜2的壳体3以及用于感应报警的传感器4,在反光镜2与壳体3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报警装置5,其特征在于;该报警装置5带有摄像头,。

2、在反光镜2背面对应开设有与摄像头配合的透过反光镜正面的透光区域6。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摄像头利用后视镜的位置能够对车内车外情况进行完全监视,且报警装置的摄像头安装简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102019894A1/1页21一种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包括悬挂座1、带有反光镜2的壳体3以及用于感应报警的传感器4,在反光镜2与壳体3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报警装置5,其特征在于该报警装置5带有摄像头,在反光镜2背面对应开设有与摄像头配合的透过反光镜正面的透光区域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

3、感器安装在悬挂座1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悬挂座1面向车内的一面开设有安装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孔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拆分为后盖8和镜框9,后盖8一边与镜框9对应边通过铰链10连结,后盖8与镜框9上具有相互扣合的插扣11。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后方还有与双摄像头中的一个摄像头相配合的的视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5为智能报警手机。权利要求书CN102019880ACN102019894A1/2页3用于报警的汽车。

4、内后视镜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背景技术0002汽车内后视镜一般包括带支撑臂的悬挂座和与支撑臂连接的壳体,壳体上带有反光镜。壳体与反光镜围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内可以安装一些电子装置。0003申请号为2005200418343的中国专利于2006年10月18日公开了一种“带有报警器的车内后视镜”,该车内后视镜壳体内设有一报警器,该报警器由中央控制电路、传感器和报警器组成,传感器为设置在后视镜壳体内的空气压力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该专利将报警器与后视镜结合,利用后视镜的较佳的位置,实现了有效的感应报警。但是,该专利不能实现摄像监视,如果车辆被盗,无法为警。

5、方破案提供线索。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既能感应报警又能摄像监视的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它能通过报警装置完成车内环境的远距离可视性观察。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悬挂座、带有反光镜的壳体以及用于感应报警的传感器,在反光镜与壳体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带有摄像头,在反光镜背面对应开设有与摄像头配合的透过反光镜正面的透光区域。0006所述报警装置为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报警装置,由于报警装置带有摄像头,该摄像头利用了后视镜所处的有利位置,能够对车内情况摄像并向设定的接受器进行远距离传输,实现车内环境的异地监视;摄像头安装。

6、在反光镜背面,在反光镜背面对应开设有供摄像头使用的透光区域,这样安装既简单又具有隐蔽性。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摄像头利用后视镜的位置能够对车内情况进行完全监视,且报警装置的摄像头安装简单。附图说明0008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0009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0010图2为本发明剖切的后视图;0011图3为本发明剖切的左视图;0012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0013图5为本发明可拆分壳体的示意图。0014图中1悬挂座;2反光镜;3壳体;4传感器;5报警装置;6透光区域;7孔;8后盖;9镜框;10铰链;11插扣。说明书CN102019880ACN102019894A。

7、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悬挂座1、带有反光镜2的壳体3以及用于感应报警的传感器4,在反光镜2与壳体3围成的空腔中设置有报警装置5,该报警装置5带有摄像头,在反光镜2背面对应开设有与摄像头配合的透过反光镜正面的透光区域6。0017由于报警装置5带有摄像头,该摄像头利用了后视镜所处的有利位置,能够对车内情况进行完全监视;摄像头安装反光镜2背面,在反光镜2背面对应开设有供摄像头使用的透光区域6,这样安装既简单又具有隐蔽性。0018本发明所使用的传感器4有振动传感器、空气压力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和车门开关传感器等。

8、几类。除车门开关传感器安装在车门位置外,其余传感器既可以安装在反光镜2与壳体3围成的空腔内,也可以安装在悬挂座1的内腔中。0019如图1、图3所示,悬挂座1面向车内的一面开设有孔7,用以露出人体红外传感器12。0020为了便于查看报警装置5存储的摄像资料和处理报警系统故障,本发明的壳体3可制成拆分式的,分为后盖8和镜框9两部分,如图5所示,后盖8一边与镜框9对应边通过铰链10连结,后盖8与镜框9上具有相互扣合的插扣11,使镜框9能够绕铰链10自由开合。0021报警装置5可以采用双摄像头,在后视镜壳体3后方钻一个视孔,增加的一个摄像头与壳体后方的视孔配合安装,实现报警装置5对车辆正前方环境的实时监视。0022本发明的报警装置5可以采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098096X,专利名称为“智能报警手机”,该智能报警手机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将其摄制的现场画面向车主的手机发送,特别适合组装报警用的汽车内后视镜。说明书CN102019880ACN102019894A1/2页5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19880ACN102019894A2/2页6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1988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