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85400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60489.8

申请日:

20110314

公开号:

CN102188189B

公开日:

2016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5/24,A47L9/00

主分类号:

A47L5/24,A47L9/00

申请人: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詹姆斯.戴森,蒂莫西.N.斯蒂克尼,彼得.D.甘马克,迈克尔.J.考克斯

地址:

英国威尔特郡

优先权:

1004149.9,1014423.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葛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装置,包括了和细长吸气棒结合形成杆式真空吸尘器的手持吸气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可安装在墙体上的、用来在墙上支撑不使用时处于直立、泊接位置的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的泊接台座。所述装置为处在直立位置的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存储,这对使用来说很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包括杆式真空吸尘器的装置,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包括通过细长吸气棒和地面工具连接的手持吸气单元,该装置还包括可安装在墙上的泊接台站,其被布置为用于将杆式真空吸尘器在不使用时可释放地锁定在墙上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泊接台站包括一对相对的上部夹持部件和下部夹持部件,所述上部夹持部件被实现为泊接托架,其被设置为以滑动配合的方式接收所述手持吸气单元的第一部分,所述泊接托架可沿夹持轴线相对所述下部夹持部件滑动且被朝向所述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以将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弹性夹持抵靠所述下部夹持部件,以将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锁定在直立、泊接位置,所述泊接托架额外地在使用中可枢转远离所述墙,以移出和所述下部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状态,以便于接收所述手持吸气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手持吸气单元由电池驱动且包括一组连接于机载可充电电池的外部充电触点,且所述泊接台站包括相应组的充电触点,用于连接到交流电源,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被设置为在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泊接位置时和手持吸气单元上的所述外部充电触点接合,以形成电池充电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手持吸气单元上的所述外部充电触点被设置为当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处在直立、泊接位置时外部充电触点面向上方,且所述泊接台站上的所述充电触点被弹性偏置以将所述充电触点向下迫动至和所述手持吸气单元上的所述面向上方的外部充电触点接合。 4.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下部夹持部件在使用中被相对墙体固定,且所述上部夹持部件被向下朝向所述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下部夹持部件是固定的夹持部件,其包括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被用于和所述手持吸气单元的第二部分接合,以固定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使其不相对所述下部夹持部件横向运动。 6.一种泊接台站,用于与杆式真空吸尘器一起使用,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包括通过细长吸气棒和地面工具连接的手持吸气单元,所述泊接台站可安装在墙上且被布置为用于将所述真空吸尘器可释放地锁定在墙上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所述泊接台站包括一对相对的上部夹持部件和下部夹持部件,所述上部夹持部件被实现为泊接托架,其被设置为以滑动配合的方式接收所述真空吸尘器的第一部分,所述泊接托架可沿夹持轴线相对所述下部夹持部件滑动且被朝向所述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以将所述真空吸尘器弹性夹持抵靠所述下部夹持部件,以将所述真空吸尘器锁定在直立、泊接位置,所述泊接托架额外地可枢转,以移出和所述下部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状态,以便于接收所述真空吸尘器的所述第一部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领域,并更具体地涉及“杆式真空”吸尘器,其总体地包括通过细长吸气棒和地面工具相连的手持吸气单元。

背景技术

宽泛地说,有四种真空吸尘器:“立式”真空吸尘器,“筒式”真空吸尘器(也被称做“罐式”吸尘器),“手持式”真空吸尘器和“杆式”真空吸尘器,后者被流行地称作“杆真空”吸尘器,或简略地称作“杆真空”。

立式吸尘器和筒式吸尘器是众所周知的。它们趋向于由电源驱动,且被用于较重型的清洁应用中。

手持真空吸尘器为相对较小,便携度高的真空吸尘器,其最适合于较轻的应用,诸如在家中点式清洁地面或装饰,车和船的内部清洁等。和立式吸尘器以及筒式吸尘器不同的是,它们被设计为在使用中可用手携带,且趋向于为电池驱动。

杆式真空吸尘器主要提供立式吸尘器的轻质,有效的替代物,适用于较轻的地面清洁应用,诸如清洁地面上的散落物。

宽泛地说,有两种杆式真空吸尘器。第一种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薄式立式吸尘器,但其通常是“无源”的,而不是由交流电驱动。这种杆式真空吸尘器的例子在英国专利第GB2377880A1号中示出,在此情况下,额外地包括可移除、手持真空清洁单元。这样的第一类型的杆真空可为可自站立的(free-standing);不然的话,他们趋向于可通过将杆真空在不使用时斜靠在墙体上进行存储(以长柄刷或扫帚的方式)。

第二种杆式真空吸尘器是手持真空吸尘器的副产品,其包括和手持真空吸尘器一样被手承载的手持吸气单元,但还结合了刚性细长吸气棒,其有效地向下接触地面,这样使用者可在清洁地面表面时保持站立。在该刚性细长吸气棒的端部典型地附连有地面工具,或该地面工具可被集成到棒的底端部。这种类型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设计被示出在美国专利设计第USD298875,USD303173和USD280033号中。在各种情况中,该手持吸气单元整合有马达、风扇和某些类型的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可为袋式或旋风式分离系统。

第二种杆式真空吸尘器突出点是多模式、混合机械:在这样的情况下,棒是可移除的,而手持吸气单元可在需要时被作为手持真空吸尘器独立使用。但这并不是这些类型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必要特征,且可理解的是棒可被永久性附连在该手持吸气单元上。

将第二种杆式吸尘器和第一种杆式吸尘器区别开的特征是第一种杆式吸尘器是“底部较重”的马达和全尺寸立式吸尘器类似地位于下方而第二种杆式吸尘器是“顶部较重”的-手持吸气单元和细长吸气棒的结合使用意味着马达(位于手持吸气单元中)位于该机器的顶端附近。

第二中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顶部较重”的分布意味着它们在杆真空模式时不特别容易被存储。如果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在直立位置被靠在墙上,此时地面工具被支撑在地面上而手持吸气单元靠在墙上,手持吸气单元较重的重量趋向于使作为整体的杆式真空吸尘器不稳定。在另一方面,如果该杆式真空吸尘器被翻转成底部向上然后被靠在墙上,此时较重的手持真空吸尘器由地面支撑,而吸尘器较脏的下端部将因此靠在墙上,这是不希望出现的。同时,当杆式真空吸尘器被存储在颠倒位置,而不是直立位置时,自然的倾向是在杆式真空吸尘器的较脏的下端部区域内抓住该杆式真空吸尘器以将该吸尘器翻转回直立位置进行使用。

因此,传统的第二种杆式真空吸尘器经常趋向于被存储在地面上,或者在没有足够空间这样做时,倾向于在使用后被部分拆解进行存储,随后在希望在杆式真空模式使用该机器时重新装配。需要进行拆解和重装配特别地阻碍了在杆式真空模式使用该机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一种装置,其包括:和细长吸气棒组合形成杆式真空吸尘器的手持吸气单元,该装置还包括可安装在墙上的泊接台站,用于在不使用时,将杆式真空吸尘器可释放地锁定在墙上处于直立、泊接位置中。

“直立位置”是指在该位置时细长吸气棒由手持吸气单元向下沿指向地面的方向延伸。将杆式真空吸尘器存储在直立位置的优点是使用者在将杆真空从泊接台站上分离时可以方便地抓住手持真空吸尘器,此时该杆真空处于待使用的直立位置:对于使用者不存在操纵该杆式真空吸尘器进入直立位置使用时抓住杆真空较脏的下端部的趋向。同时,该“顶部较重“的杆式真空吸尘器有利地被泊接台站支撑在相对稳定的直立位置(该泊接台站横向支撑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在直立位置)。

在一种特别稳定的设置中,泊接台站被设置为可释放地将杆真空锁定在直立、泊接位置,即,这样杆式真空吸尘器基本上被相对于泊接台站固定于直立、泊接位置。

泊接台站可被设置为和手持吸气单元接合,以在杆式真空吸尘器处在直立、泊接位置时直接支撑手持吸气单元。因此,由于重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达的位置,而其位于手持吸气单元内,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重心将离墙体上的支撑点较近;这提供了特别稳固的直立、泊接位置,且导致了在泊接台站部件上较低的应力。

手持吸尘器可为电池驱动的手持吸尘器,在这种情况下它可包括一组和机载可充电电池连接的外部充电触点,且泊接台站可包括相应组的充电触点,用于连接到交流电源,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被设置为在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泊接位置时和手持吸气单元上的所述外部充电触点接合,以形成电池充电电路。因此,该泊接台站有利地在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泊接位置时对手持单元载有的电池充电。

手持吸气单元上的充电触点可被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设置。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希望将手持吸气单元上的触点设置成当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位置时,所述触点面向上方。

如果手持吸气单元上的充电触点被设置成当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位置时其面向上方,已经发现可能存在充电触点在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重力作用下被从泊接台站上相应的触点拉开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可为弹性偏置的,以将充电触点向下迫入至和手持吸气单元上所述的面向上方的充电触点接合的状态。

泊接台站可包括用于接合手吸气单元部件的卡持部,以将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固定在直立、泊接位置,该卡持部被设置为保持手持吸气单元上的充电触点和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接合。因此,确保了当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泊接位置时给电池充电的可靠触点。

该卡持部可为弹簧加载的,以将手持吸气单元上的充电触点迫入至和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接合的状态。这可以是在上述的被弹性偏置的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的补充,或是替代。

泊接台站可包括一对相对的夹持部件,其中至少一个夹持部件被朝向另一个夹持部件弹性偏置,以弹性地将杆真空夹持抵靠另一个夹持部件,从而将杆真空锁定在直立、泊接位置。这提供了一种特别稳固的装置,其中杆真空被牢固地夹持在直立、泊接位置。此外,吸尘器的泊接和释放基本由单手可以完成,这将在下文中更详尽地描述。

这对夹持部件可包括被设置为向上夹持抵靠手持吸气单元的相应下部部分的下部夹持部件和被设置为向下夹持抵靠手持吸气单元的相应上部部分的相对的、上部夹持部件。这具有的优点是吸尘器上的夹持加载的方向和重力相反。

在一个具体的装置中,下部夹持部件在使用中被相对于墙体固定,而上部夹持部件被向下朝向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

夹持部件可被设置为可沿夹持轴线相对滑动以接合杆真空,此时至少一个夹持部件被额外地设置用于移入和移出与另一个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的运动。这种将夹持部件移出和另一个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的能力允许了吸尘器和夹持部件的连续接合,这使得泊接更为方便。夹持部件移入和移出夹持对齐的运动可为枢转运动。特别地,和安装在墙上的泊接台站一起使用时,所述可枢转夹持部件可被设置成,当安装在墙上的泊接台站在使用时,夹持部件被设置为用于从墙体离开的枢转运动。后一种设置被认为在减小墙上的泊接台座的覆盖区时特别具有优势,因为可枢转夹持部件在泊接台座的覆盖区内运动。

在一种特别稳定的将吸尘器锁定在直立位置的装置中,上部夹持部件为拨接托架的形式,其被设置为以滑动配合方式接收手持单元的第一部分,该泊接托架可相对于下部夹持部件滑动且被朝向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额外地,该泊接托架在使用中可以枢转离开墙体,以移出和下部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以便于接收手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下部夹持部件可为固定夹持部件,其包括锁定元件,用于和手持单元的第二部分的接合,以将杆真空固定使其不相对下部夹持部件横向运动。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示出了使用中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通过泊接台站支撑在墙上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图4是在杆式真空吸尘器泊接之前,泊接台站和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5是在杆式真空吸尘器泊接中,泊接台站和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处于直立泊接位置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和泊接台站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由泊接台站以另一种取向支撑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但仍处于直立位置;

图8是泊接在一种可替代泊接台站中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图9是该可替代泊接台站的单独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部分(和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泊接托架在泊接台站上的枢转运动;

图11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和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杆式真空吸尘器从泊接台站的释放;

图12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和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吸尘器在泊接台站上的泊接;

图13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和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透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吸尘器和泊接台站的泊接;和

图14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和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透视图,其示出了以较小的角度将吸尘器插入以将泊接台站初始枢转至和吸尘器的电池组对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杆式真空吸尘器1,其包括手持吸尘器3形式的手持吸气单元,细长棒5和地面工具7。

参见图2,该手持真空吸尘器3包括被设置在马达壳体9内的马达驱动风扇,其被设置为通过位于该手持真空吸尘器前端的吸气嘴11吸入空气。通过吸气嘴11吸入的污浊空气在风扇产生的吸入压力作用下被传输经过旋风分离系统13,在该系统中尘土被从空气分离,然后相对清洁的空气被经过至少一个细颗粒过滤器(未示出)排放回大气。在旋风分离系统13中从气流分离的尘土被收集在箱15中以待处理。该手持真空吸尘器由被收纳在电池组17中的多芯可充电电池驱动。

在使用中,该手持真空吸尘器3被使用手柄19手持。

该手持吸尘器3相对紧凑。尽管如此,为了有利于平衡的手感,诸如马达和电池组17的较重的部件被故意设置为距手柄19较近,而诸如箱15的较轻的部件被设置在距手柄19较远的地方。因此,该手持吸尘器3的主要重量倾向于被分布在该手持吸尘器3的后部附近。

细长棒5被连接在吸入嘴11上,且地面工具7又被连接在该棒5的下端部。污浊空气被通过位于地面工具7底侧上的吸气开口吸入,且经过棒5进入吸气嘴11。

设置有卡持部21,以将棒5从该手持吸尘器3上分离,这样该手持吸尘器3可被用做手持吸尘器,而不是杆式真空吸尘器的一部分。还设置有卡持部22,以将地面工具7从棒5上分离,这样,不被作为该杆式真空吸尘器的一部分时,手持吸尘器3和棒5可被可替换地和某些其他吸气工具组合,以形成用于清洁房间顶角等用途的“远距离”手持真空吸尘器。

该杆式真空吸尘器“顶部较重”,传统中此类型的杆式真空吸尘器在其不被使用时不便存储。如果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在其直立位置被靠着墙支撑,此时地面工具被支撑在地面上而手持吸尘器3依靠在墙上,该杆式真空吸尘器作为一个整体趋向于相对不稳定;在另一方面,如果该杆式真空吸尘器1被倒过来靠着墙支撑,此时手持吸尘器3被支撑在地面上而地面工具7依靠着墙,则很可能使用者为了将该杆式真空吸尘器改回其直立位置以便使用时要抓住较脏的地面工具7。该较脏的地面工具7也可能在墙上留下印记。

图3示出了在存储杆式真空吸尘器1不被使用时便捷地存储该吸尘器的装置,其中该杆式真空吸尘器1在其直立位置通过安装在墙上的泊接台座23而被支撑在墙21上。

该泊接台座23在图4至6中被示出了更多细节,其中分别示出了在临泊接前,泊接中和处于已泊接位置的杆式真空吸尘器。

杆式真空吸尘器1通过电池组17和泊接台站23泊接,该电池组向上滑入(沿图4中方向A)形状被设置为可以紧密滑动配合方式接收电池组17的泊接托架25中。该泊接托架25的前壁25a结合有从该托架25的入口处向后延伸的盲槽27。该盲槽27在电池组被向上插入泊接托架25时接收手柄19。

在泊接台站23上设置有一组充电触点,其为充电插头29的形式,且被夹入到位于槽27的端部的插座保持器31中。充电插头29通过插入式电源线34连接于交流电源,且被设置为在泊接位置通过手柄19背面的充电插座33和手持吸尘器3上一组相应的充电触点接合。充电插头19和充电插座33的接合形成了给杆式真空吸尘器1在泊接位置充电的电池充电电路。

设置有卡持部35以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牢固地锁定在图6示出的泊接位置

该卡持部35被可枢转地安装于卡持部壳体36上,该卡持部壳体36装配在泊接托架25侧面上,且被向图4示出的锁定位置弹性偏置。在杆式真空吸尘器1的泊接中,卡持部35和手持吸尘器3上相应的卡持部分37配合,该卡持部分37和卡持部35的下侧上的第一凸轮表面35a接合,以将卡持部35由图4中示出的锁定位置枢转入图5中示出的位置。在手持吸尘器3被由图5中示出的位置移动至图6中示出的泊接位置时,卡持部分37最终通过了卡持部35,卡持部35随后被弹性偏置回锁定位置,且进入抵靠卡持部分37的底面的锁定接合,以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保持在泊接位置。

当被泊接台座23泊接时,杆式真空吸尘器1被泊接托架25的侧壁横向支撑于直立位置。此外,泊接托架25的侧壁有利地为较重的手持吸尘器3提供了直接的横向支撑。

杆式真空吸尘器1的重量被卡持部35有效地支撑。同样,卡持部35部有利地直接支撑较重的手持吸尘器3。

制造公差被控制为使得卡持部35在泊接位置将充电插座33保持接合在插头29上。因此手持吸尘器上载有的电池在杆式真空吸尘器1处于直立、泊接位置时被可靠地充电。

制造公差的控制对如图1至6示出的装置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当杆式真空吸尘器1处于直立、泊接位置时,充电插座33面向上方,因此该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重量趋向于拉拽插座33,使其脱开插头29。

制造公差对充电可靠性的潜在负面影响可通过对泊接台座上的充电触点的弹性加载而减轻。举例来说,在一个可替代实施例中(未示出),插头保持器31可被向下弹性偏置,以确保充电插头29和充电插座33的正接合。

为了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移动出其泊接位置,使用者只需使用手动释放控制杆39释放卡持部35,然后将杆式真空吸尘器向下滑动至电池组17和泊接托架25分离。杆式真空吸尘器随后有利地处于直立待使用的位置。

为了减少可能会阻碍手工释放卡持部35的卡持部35在杆式真空吸尘器1的重力作用下被卡在锁定位置的倾向,卡持部35的顶侧35b为适度的斜面(参见图4)。可替换地,卡持部35的顶侧可为平坦的(在图6中用虚线B非常示意性地示出),其优势是该顶侧不会传递任何突发的横向释放力到卡持部35,例如在泊接位置的手持吸尘器3被使用者撞击产生的力。如果杆式真空吸尘器1的重力趋向于卡住卡持部35,可仍然使用平坦卡持部,但提供少量的间隙以使使用者在手动释放卡持前可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提起;但是,需要注意确保该间隙不足以在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图6示出的直立、泊接位置时允许插座33被拉拽而和插头29分开。

该泊接台座23可使用通过托架25的后壁25a中的埋头通孔(countersunkclearancehole,未示出)拧入墙21的墙固定螺钉(未示出)固定在墙21上。可使用其他任意合适的牢固的传统墙体固定来将泊接台座23固定在墙21上,包括诸如粘性垫之类的表面紧固件。

在该情况下,杆式真空吸尘器被存储在完全直立、泊接的位置,棒5有效地垂直向下“悬挂”。但,这在实现本发明的优势时不被认为是必要的,前提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在直立位置被存储。

图7示出了以可替换的取向安装在墙21上的泊接台站23,其使用了固定在墙21上的安装托架39(例如使用螺钉),该托架被设置为和泊接托架25上的安装凸起41(图4)接合,以将泊接台站23支撑在墙体上。

卡持部壳体36结合有用于缝隙工具和装饰刷(upholsterybrush)的安装点,缝隙工具和装饰刷可被以摩擦配合的方式保持在该卡持托架上。

图8示出了可替换的可安装于墙上的泊接台站230,以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锁定在墙体上直立、泊接的位置。

在此装置中,手持单元3被牢固地夹持在上部夹持部件(即泊接托架250)和下部夹持部件(即箱支承件350)之间处于直立、泊接位置。该夹持加载在图8中用F1和F2示出,其和吸尘器的重力正好相反。

箱支承件350被固定在墙体安装板370上(图9),其在使用中被通过使用合适的墙体固定装置沿图示取向平坦地固定于墙上。在这一具体情况中,下部箱支承件350事实上是和墙体安装板370一体化形成的,但这并非必要条件。在箱支承件350上设置有锁定元件360(图9),其和位于箱15前部的卡持凹部15a(仅在图11中可见)接合,以将箱15固定在泊接位置而不发生横向运动。“万用配合”工具保持器340被设置在下部箱支承件350的底面上,用于保持工具,该工具可能为棒5。

泊接托架250和泊接托架25类似,但长度要短,因此该泊接托架250类似地被设置为以紧滑动配合的方式接收电池组17。盲槽270被设置在泊接托架250的前壁中,以接纳手柄19,且交流电源充电插头290被保持在插头保持器310内,其位于槽270的盲端部附近,以接合在手柄19的背上的充电插座33(图8)。

该泊接托架250被独立的支架板390支撑(图9),该支架板可相对于墙体安装板370上下运动,以改变该泊接托架250和箱支承件350之间的(垂直)距离。偏置弹簧410(只能在图9中通过支架板390上的窗口看到)在支架板和安装板370之间作用,以向下朝箱支承件350方向偏置该泊接托架250。弹簧410因此提供了在泊接托架250和箱350之间的正夹持动作,这有助于在泊接位置保持充电插头290和充电插座33之间可靠的电接触。

该泊接托架250被通过支撑轭430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板390上。这允许泊接托架250绕轴线O向远离支架板390的方向枢转,以移动泊接托架250离开与箱支承件350的夹持对齐(见图10)。

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由图8示出的泊接位置释放时,使用者抓住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并向上推动杆式真空吸尘器1,逆弹簧410的偏置移动该泊接托架250直到该锁定元件360越过了箱15上的卡持凹部15a。一旦该锁定元件360已越过了箱15上的卡持凹部15a,杆式真空吸尘器1随后可被操控将泊接托架250横向枢转离开安装板,并不与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这将允许电池组17滑动出泊接托架250并经过箱支承件350的前边沿,以释放吸尘器1(图11)。

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由图8所示的泊接位置释放的动作可由单手完成,其意义在于使用者不需要用一只手抓住吸尘器1,而另一只手操纵泊接台站230(用户自然也可以可选地的在泊接或释放吸尘器时用两只手抓住吸尘器1,事实上泊接台站230有利地允许他/她这么做)。

将吸尘器1和泊接台站230泊接也是单手可完成的操作。为了在释放吸尘器1后将其和泊接台站230泊接,电池组17被简单地滑回进入泊接托架250且该泊接台站250随后被使用吸尘器1移动回和下部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状态(图12及13)。在此位置-一旦使用者松开吸尘器1-在压缩弹簧410的作用下,该吸尘器被自动地夹持在泊接托架250和箱支承件350之间,此时锁定元件360接合箱15上的卡持凹部15a。

插入式电源线340在安装板370之后向下延伸,并穿过被模制在安装板370上的通道370a。该通道370a的上端部是喇叭型的:这有利于减少在泊接托架250的枢转时线340上的应力。在电源线340上设置有限位器340a,以阻止通道370a内的电源线340在泊接托架250绕轴O枢转时被拉出;限位器340a的使用还通过确保电源线340在通道370a的上端部和插头保持器290之间的长度保持固定而进一步减少了电源线340上的应力。

该锁定元件360被设置有倾斜的前表面360a(图10),以允许箱15在泊接托架250被向回移动至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时首先通过锁定元件360。这简化了泊接操作,但并不是必要的。锁定元件可可替换地具有平坦前表面,或直接是固定锁定元件,则其需要使用者向上推动吸尘器1和泊接托架250以确保箱15在泊接托架250被向回移动至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之前完全越过锁定元件。

泊接台站230包括若干个有助于在吸尘器在直立、泊接位置受到横向机械冲击时减少对吸尘器1和/或泊接台站230的损坏的结构部。这包括允许箱15在横向冲击力的作用下横向通过锁定元件360的倾斜侧表面在锁定元件360上的设置(在图10中仅可见侧表面360b),以及在泊接托架250和支架390之间一定的横向“间隙”的设置。也可设置有引导表面(例如箱支承件350的弯曲表面350a)以向上引导受横向力作用的吸尘器1-这样该横向加载被泊接托架250抵抗弹簧410的偏置的垂直运动所吸收。也可可选地设置有引导表面,以引导受横向力作用的吸尘器1,使泊接托架250因此绕轴O向外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吸尘器1可在足够大的横向载荷下自动“分离”且释放。

图12示出了将电池组17插入泊接托架250中的情形,此时泊接托架250已被移动至不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实际操作中,在吸尘器1从泊接位置被释放后,该泊接托架250将趋向于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至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将电池组17插入泊接托架250中,如图14所示,将仍然趋向于将泊接托架250枢转远离墙体,并和电池组17对齐,因此单手泊接吸尘器1仍是可行的。这种泊接托架250的“自对齐”部分地受益于泊接托架250相对较短的长度(与图4至6中的泊接托架25比较),这允许了该电池组17以相对较小的角度被插入在泊接托架25中。在需要时,偏置弹簧(未示出)可被用来故意地在吸尘器1的释放后将泊接托架250偏置回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的状态。

如本发明所述,泊接台座上的两个夹持部件中的一个或全部可被安装为抵抗弹性偏置的作用而相对墙体运动。举例来说,在泊接台站230中,泊接托架250可被固定在墙上,而箱支承件350被安装成抵抗偏置弹簧作用而相对泊接托架250做滑动运动。如果上部夹持部件被固定,则下部夹持部件可被移入或移出与上部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状态,类似于泊接托架250在图11至14中的操作。对于泊接台站23来说,卡持部35和/或泊接托架25也可被设置成夹持部件。举例来说,卡持部35可被弹簧偏置,以在锁定位置使该卡持部将吸尘器1向上主动夹持抵靠泊接托架25,此时释放控制杆38在需要时被用来将卡持部35枢转至不与泊接托架25夹持对齐的状态。该泊接托架25也可类似地被弹性偏置以将吸尘器牢固地夹持抵靠卡持部35。

夹持部件之一(例如泊接托架250)移入或移出和另一夹持部件(例如支架350)的夹持对齐状态的运动不必须为枢转运动。举例来说,泊接托架250可被设置为横向滑动出和箱支承件350的夹持对齐。但使用枢转夹持部件的确有利于最小化泊接台站的覆盖区。

使用可被移入和移出与相对的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状态的第一夹持部件是有利的,但其对单手泊接和释放来说不是必须的。举例来说,泊接托架250可替代地被固定在滑动支架板390上,从而其一直被保持和固定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固定泊接托架将阻止电池组插入到一定程度;在需要时,这可以通过最小化泊接托架的长度来减轻,此时电池组可被以非常浅的角度插入固定泊接托架中。

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110060489.8 (22)申请日 2011.03.14 1004149.9 2010.03.12 GB 1014423.6 2010.08.31 GB A47L 5/24(2006.01) A47L 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英国威尔特郡 (72)发明人 詹姆斯.戴森 蒂莫西.N.斯蒂克尼 彼得.D.甘马克 迈克尔.J.考克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葛青 JP 昭 61-131720 A,1986.06.19, JP 昭 61-131720 。

2、A,1986.06.19, CN 1145454 C,2004.04.14, WO 2008/035032 A2,2008.03.27, JP 昭 64-15020 A,1989.01.19, (54) 发明名称 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 (57) 摘要 一种装置, 包括了和细长吸气棒结合形成杆 式真空吸尘器的手持吸气单元, 所述装置还包括 可安装在墙体上的、 用来在墙上支撑不使用时处 于直立、 泊接位置的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的泊接 台座。所述装置为处在直立位置的所述杆式真空 吸尘器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存储, 这对使用来说很 方便。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赵。

3、士祯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4页 CN 102188189 B 2016.06.29 CN 102188189 B 1.一种包括杆式真空吸尘器的装置, 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包括通过细长吸气棒和地面工 具连接的手持吸气单元, 该装置还包括可安装在墙上的泊接台站, 其被布置为用于将杆式 真空吸尘器在不使用时可释放地锁定在墙上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泊接台站包括一对相对的上部夹持部件和下部夹持部件, 所述上部夹持部件被实 现为泊接托架, 其被设置为以滑动配合的方式接收所述手持吸气单元的第一部分, 所述泊 接托架可沿夹。

4、持轴线相对所述下部夹持部件滑动且被朝向所述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以 将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弹性夹持抵靠所述下部夹持部件, 以将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锁定在 直立、 泊接位置,所述泊接托架额外地在使用中可枢转远离所述墙, 以移出和所述下部夹持 部件的夹持对齐状态, 以便于接收所述手持吸气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手持吸气单元由电池驱动且包括一组连接于机 载可充电电池的外部充电触点, 且所述泊接台站包括相应组的充电触点, 用于连接到交流 电源, 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被设置为在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时和手 持吸气单元上的所述外部充电触点接合, 以形成电池充电。

5、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手持吸气单元上的所述外部充电触点被设置为 当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处在直立、 泊接位置时外部充电触点面向上方, 且所述泊接台站上 的所述充电触点被弹性偏置以将所述充电触点向下迫动至和所述手持吸气单元上的所述 面向上方的外部充电触点接合。 4.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下部夹持部件在使用中被相对墙体固 定, 且所述上部夹持部件被向下朝向所述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下部夹持部件是固定的夹持部件, 其 包括锁定元件, 该锁定元件被用于和所述手持吸气单元的第二部分接合, 以固定所述杆式 真空吸尘。

6、器, 使其不相对所述下部夹持部件横向运动。 6.一种泊接台站, 用于与杆式真空吸尘器一起使用, 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包括通过细长 吸气棒和地面工具连接的手持吸气单元,所述泊接台站可安装在墙上且被布置为用于将所 述真空吸尘器可释放地锁定在墙上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中, 所述泊接台站包括一对相对的 上部夹持部件和下部夹持部件, 所述上部夹持部件被实现为泊接托架, 其被设置为以滑动 配合的方式接收所述真空吸尘器的第一部分, 所述泊接托架可沿夹持轴线相对所述下部夹 持部件滑动且被朝向所述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以将所述真空吸尘器弹性夹持抵靠所述 下部夹持部件, 以将所述真空吸尘器锁定在直立、 泊接位置,所述泊接。

7、托架额外地可枢转, 以移出和所述下部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状态, 以便于接收所述真空吸尘器的所述第一部 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2188189 B 2 一种真空吸尘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领域, 并更具体地涉及 “杆式真空” 吸尘器, 其总体地包括 通过细长吸气棒和地面工具相连的手持吸气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宽泛地说, 有四种真空吸尘器:“立式” 真空吸尘器,“筒式” 真空吸尘器(也被称做 “罐式” 吸尘器),“手持式” 真空吸尘器和 “杆式” 真空吸尘器, 后者被流行地称作 “杆真空” 吸 尘器, 或简略地称作 “杆真空” 。 0003 。

8、立式吸尘器和筒式吸尘器是众所周知的。 它们趋向于由电源驱动, 且被用于较重 型的清洁应用中。 0004 手持真空吸尘器为相对较小, 便携度高的真空吸尘器, 其最适合于较轻的应用, 诸 如在家中点式清洁地面或装饰, 车和船的内部清洁等。 和立式吸尘器以及筒式吸尘器不同 的是, 它们被设计为在使用中可用手携带, 且趋向于为电池驱动。 0005 杆式真空吸尘器主要提供立式吸尘器的轻质, 有效的替代物, 适用于较轻的地面 清洁应用, 诸如清洁地面上的散落物。 0006 宽泛地说, 有两种杆式真空吸尘器。 第一种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薄式立式吸尘器, 但 其通常是 “无源” 的, 而不是由交流电驱动。 这种杆。

9、式真空吸尘器的例子在英国专利第 GB2377880A1号中示出, 在此情况下, 额外地包括可移除、 手持真空清洁单元。 这样的第一类 型的杆真空可为可自站立的(free-standing); 不然的话, 他们趋向于可通过将杆真空在不 使用时斜靠在墙体上进行存储(以长柄刷或扫帚的方式)。 0007 第二种杆式真空吸尘器是手持真空吸尘器的副产品, 其包括和手持真空 吸尘器 一样被手承载的手持吸气单元, 但还结合了刚性细长吸气棒, 其有效地向下接触地面, 这样 使用者可在清洁地面表面时保持站立。 在该刚性细长吸气棒的端部典型地附连有地面工 具, 或该地面工具可被集成到棒的底端部。 这种类型的杆式真空。

10、吸尘器的设计被示出在美 国专利设计第USD298875, USD303173和USD280033号中。 在各种情况中, 该手持吸气单元整 合有马达、 风扇和某些类型的分离装置, 该分离装置可为袋式或旋风式分离系统。 0008 第二种杆式真空吸尘器突出点是多模式、 混合机械: 在这样的情况下, 棒是可移除 的, 而手持吸气单元可在需要时被作为手持真空吸尘器独立使用。 但这并不是这些类型的 杆式真空吸尘器的必要特征, 且可理解的是棒可被永久性附连在该手持吸气单元上。 0009 将第二种杆式吸尘器和第一种杆式吸尘器区别开的特征是第一种杆式吸尘器是 “底部较重” 的马达和全尺寸立式吸尘器类似地位于下方。

11、而第二种杆式吸尘器是 “顶部较 重” 的-手持吸气单元和细长吸气棒的结合使用意味着马达(位于手持吸气单元中)位于该 机器的顶端附近。 0010 第二中杆式真空吸尘器的 “顶部较重” 的分布意味着它们在杆真空模式时不特别 容易被存储。 如果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在直立位置被靠在墙上, 此时地面工具被支撑在地面 上而手持吸气单元靠在墙上, 手持吸气单元较重的重量趋向于使作为整体的杆式真空吸尘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2188189 B 3 器不稳定。 在另一方面, 如果该杆式真空吸尘器被翻转成底部向上然后被靠在墙上, 此时较 重的手持真空吸尘器由地面支撑, 而吸尘器较脏的下端部将因此靠在墙。

12、上, 这是不希望出 现的。 同时, 当杆式真空吸尘器被存储在颠倒位置, 而不是直立位置时, 自然的倾向是在杆 式真空吸尘器的较脏的下端部区域内抓住该杆式真空吸尘器以将该吸尘器翻转回直立位 置进行使用。 0011 因此, 传统的第二种杆式真空吸尘器经常趋向于被存储在地面上, 或者在没有足 够空间这样做时, 倾向于在使用后被部分拆解进行存储, 随后在希望在杆式真空模式使用 该机器时重新装配。 需要进行拆解和重装配特别地阻 碍了在杆式真空模式使用该机器。 发明内容 0012 根据本发明, 设置有一种装置, 其包括: 和细长吸气棒组合形成杆式真空吸尘器的 手持吸气单元, 该装置还包括可安装在墙上的泊接。

13、台站, 用于在不使用时, 将杆式真空吸尘 器可释放地锁定在墙上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中。 0013 “直立位置” 是指在该位置时细长吸气棒由手持吸气单元向下沿指向地面的方向 延伸。 将杆式真空吸尘器存储在直立位置的优点是使用者在将杆真空从泊接台站上分离时 可以方便地抓住手持真空吸尘器, 此时该杆真空处于待使用的直立位置: 对于使用者不存 在操纵该杆式真空吸尘器进入直立位置使用时抓住杆真空较脏的下端部的趋向。 同时, 该 “顶部较重 “的杆式真空吸尘器有利地被泊接台站支撑在相对稳定的直立位置(该泊接台站 横向支撑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在直立位置)。 0014 在一种特别稳定的设置中, 泊接台站被设置为可。

14、释放地将杆真空锁定在直立、 泊 接位置, 即, 这样杆式真空吸尘器基本上被相对于泊接台站固定于直立、 泊接位置。 0015 泊接台站可被设置为和手持吸气单元接合, 以在杆式真空吸尘器处在直立、 泊接 位置时直接支撑手持吸气单元。 因此, 由于重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达的位置, 而其位于手 持吸气单元内, 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重心将离墙体上的支撑点较近; 这提供了特别稳固的直 立、 泊接位置, 且导致了在泊接台站部件上较低的应力。 0016 手持吸尘器可为电池驱动的手持吸尘器, 在这种情况下它可包括一组和机载可充 电电池连接的外部充电触点, 且泊接台站可包括相应组的充电触点, 用于连接到交流电源, 泊。

15、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被设置为在所述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时和手持吸气 单元上的所述外部充电触点接合, 以形成电池充电电路。 因此, 该泊接台站有利地在杆式真 空吸尘器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时对手持单元载有的电池充电。 0017 手持吸气单元上的充电触点可被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设置。 在一些情况下, 可能希 望将手持吸气单元上的触点设置成当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位置时, 所述触点面向上 方。 0018 如果手持吸气单元上的充电触点被设置成当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位置时其 面向上方, 已经发现可能存在充电触点在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重力作用下被从泊接台站上相 应的触点拉开的趋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16、 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可为弹性偏置的, 以将充 电触点向下迫入至和手持吸气单元上所述的面向上方的充电触点接合的状态。 0019 泊接台站可包括用于接合手吸气单元部件的卡持部, 以将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固定 在直立、 泊接位置, 该卡持部被设置为保持手持吸气单元上的充电触点和泊接台站上的充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2188189 B 4 电触点接合。 因此, 确保了当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时给电池充电的可靠触 点。 0020 该卡持部可为弹簧加载的, 以将手持吸气单元上的充电触点迫入至和泊接台站上 的充电触点接合的状态。 这可以是在上述的被弹性偏置的泊接台站上的充电触点的补。

17、充, 或是替代。 0021 泊接台站可包括一对相对的夹持部件, 其中至少一个夹持部件被朝向另一个夹持 部件弹性偏置, 以弹性地将杆真空夹持抵靠另一个夹持部件, 从而将杆真空锁定在直立、 泊 接位置。 这提供了一种特别稳固的装置, 其中杆真空被牢固地夹持在直立、 泊接位置。 此外, 吸尘器的泊接和释放基本由单手可以完成, 这将在下文中更详尽地描述。 0022 这对夹持部件可包括被设置为向上夹持抵靠手持吸气单元的相应下部部分的下 部夹持部件和被设置为向下夹持抵靠手持吸气单元的相应上部部分的相对的、 上部夹持部 件。 这具有的优点是吸尘器上的夹持加载的方向和重力相反。 0023 在一个具体的装置中,。

18、 下部夹持部件在使用中被相对于墙体固定, 而上部夹持部 件被向下朝向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 0024 夹持部件可被设置为可沿夹持轴线相对滑动以接合杆真空, 此时至少一个夹持部 件被额外地设置用于移入和移出与另一个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的运动。 这种将夹持部件移 出和另一个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的能力允许了吸尘器和夹持部件的连续接合, 这使得泊接 更为方便。 夹持部件移入和移出夹持对齐的运动可为枢转运动。 特别地, 和安装在墙上的泊 接台站一起使用时, 所述可枢转夹持部件可被设置成, 当安装在墙上的泊接台站在使用时, 夹持部件被设置为用于从墙体离开的枢转运动。 后一种设置被认为在减小墙上的泊接台座 的覆。

19、盖区时特别具有优势, 因为可枢转夹持部件在泊接台座的覆盖区内运动。 0025 在一种特别稳定的将吸尘器锁定在直立位置的装置中, 上部夹持部件为拨接托架 的形式, 其被设置为以滑动配合方式接收手持单元的第一部分, 该泊接托架可相对于下部 夹持部件滑动且被朝向下部夹持部件弹性偏置, 额外地, 该泊接托架在使用中可以枢转离 开墙体, 以移出和下部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 以便于接收手持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 在这种 情况下, 下部夹持部件可为固定夹持部件, 其包括锁定元件, 用于和手持单元的第二部分的 接合, 以将杆真空固定使其不相对下部夹持部件横向运动。 附图说明 0026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

20、描述, 其中: 0027 图1是示出了使用中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示意图; 0028 图2是图1中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0029 图3是示出了通过泊接台站支撑在墙上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0030 图4是在杆式真空吸尘器泊接之前, 泊接台站和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放大透 视图; 0031 图5是在杆式真空吸尘器泊接中, 泊接台站和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放大透视 图; 0032 图6是示出了处于直立泊接位置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和泊接台站的放大透视 图;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2188189 B 5 0033 图7是示出了由泊接台站以另一种取向支撑的杆式真空吸尘器。

21、的透视图, 但仍处 于直立位置; 0034 图8是泊接在一种可替代泊接台站中的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0035 图9是该可替代泊接台站的单独透视图; 0036 图10是示出了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部分(和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透视图, 其示 出了泊接托架在泊接台站上的枢转运动; 0037 图11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和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透视图, 其示出了杆式真空吸尘器从 泊接台站的释放; 0038 图12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和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透视图, 其示出了吸尘器在泊接台站 上的泊接; 0039 图13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和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透视图, 其进一步示出了吸尘器和泊 接台站的泊接; 和 0040 图1。

22、4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和可替代泊接台站的透视图, 其示出了以较小的角度将吸 尘器插入以将泊接台站初始枢转至和吸尘器的电池组对齐。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图1示出了一种杆式真空吸尘器1, 其包括手持吸尘器3形式的手持吸气单元, 细长 棒5和地面工具7。 0042 参见图2, 该手持真空吸尘器3包括被设置在马达壳体9内的马达驱动风扇, 其被设 置为通过位于该手持真空吸尘器前端的吸气嘴11吸入空气。 通过吸气嘴11吸入的污浊空气 在风扇产生的吸入压力作用下被传输经过旋风分离系统13, 在该系统中尘土被从空气分 离, 然后相对清洁的空气被经过至少一个细颗粒过滤器(未示出)排放回大气。 在旋风分离 系统1。

23、3中从气流分离的尘土被收集在箱15中以待处理。 该手持真空吸尘器由被收纳在电池 组17中的多芯可充电电池驱动。 0043 在使用中, 该手持真空吸尘器3被使用手柄19手持。 0044 该手持吸尘器3相对紧凑。 尽管如此, 为了有利于平衡的手感, 诸如马达和电池组 17的较重的部件被故意设置为距手柄19较近, 而诸如箱15的 较轻的部件被设置在距手柄 19较远的地方。 因此, 该手持吸尘器3的主要重量倾向于被分布在该手持吸尘器3的后部附 近。 0045 细长棒5被连接在吸入嘴11上, 且地面工具7又被连接在该棒5的下端部。 污浊空气 被通过位于地面工具7底侧上的吸气开口吸入, 且经过棒5进入吸气。

24、嘴11。 0046 设置有卡持部21, 以将棒5从该手持吸尘器3上分离, 这样该手持吸尘器3可被用做 手持吸尘器, 而不是杆式真空吸尘器的一部分。 还设置有卡持部22, 以将地面工具7从棒5上 分离, 这样, 不被作为该杆式真空吸尘器的一部分时, 手持吸尘器3和棒5可被可替换地和某 些其他吸气工具组合, 以形成用于清洁房间顶角等用途的 “远距离” 手持真空吸尘器。 0047 该杆式真空吸尘器 “顶部较重” , 传统中此类型的杆式真空吸尘器在其不被使用时 不便存储。 如果该杆式真空吸尘器在其直立位置被靠着墙支撑, 此时地面工具被支撑在地 面上而手持吸尘器3依靠在墙上, 该杆式真空吸尘器作为一个整。

25、体趋向于相对不稳定; 在另 一方面, 如果该杆式真空吸尘器1被倒过来靠着墙支撑, 此时手持吸尘器3被支撑在地面上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2188189 B 6 而地面工具7依靠着墙, 则很可能使用者为了将该杆式真空吸尘器改回其直立位置以便使 用时要抓住较脏的地面工具7。 该较脏的地面工具7也可能在墙上留下印记。 0048 图3示出了在存储杆式真空吸尘器1不被使用时便捷地存储该吸尘器的装置, 其中 该杆式真空吸尘器1在其直立位置通过安装在墙上的泊接台座23而被支撑在墙21上。 0049 该泊接台座23在图4至6中被示出了更多细节, 其中分别示出了在临泊接前, 泊接 中和处于已泊接。

26、位置的杆式真空吸尘器。 0050 杆式真空吸尘器1通过电池组17和泊接台站23泊接, 该电池组向上滑入(沿图4中 方向A)形状被设置为可以紧密滑动配合方式接收电池组17的泊接托架25中。 该泊接托架25 的前壁25a结合有从该托架25的入口处向后延伸的盲槽27。 该盲槽27在电池组被向上插入 泊接托架25时接收手柄19。 0051 在泊接台站23上设置有一组充电触点, 其为充电插头29的形式, 且被夹入到位于 槽27的端部的插座保持器31中。 充电插头29通过插入式电源线34连接于交流电源, 且被设 置为在泊接位置通过手柄19背面的充电插座33和手持吸尘器3上一组相应的充电触点接 合。 充电插。

27、头19和充电插座33 的接合形成了给杆式真空吸尘器1在泊接位置充电的电池充 电电路。 0052 设置有卡持部35以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牢固地锁定在图6示出的泊接位置 0053 该卡持部35被可枢转地安装于卡持部壳体36上, 该卡持部壳体36装配在泊接托架 25侧面上, 且被向图4示出的锁定位置弹性偏置。 在杆式真空吸尘器1的泊接中, 卡持部35和 手持吸尘器3上相应的卡持部分37配合, 该卡持部分37和卡持部35的下侧上的第一凸轮表 面35a接合, 以将卡持部35由图4中示出的锁定位置枢转入图5中示出的位置。 在手持吸尘器 3被由图5中示出的位置移动至图6中示出的泊接位置时, 卡持部分37最终通。

28、过了卡持部35, 卡持部35随后被弹性偏置回锁定位置, 且进入抵靠卡持部分37的底面的锁定接合, 以将杆 式真空吸尘器1保持在泊接位置。 0054 当被泊接台座23泊接时, 杆式真空吸尘器1被泊接托架25的侧壁横向支撑于直立 位置。 此外, 泊接托架25的侧壁有利地为较重的手持吸尘器3提供了直接的横向支撑。 0055 杆式真空吸尘器1的重量被卡持部35有效地支撑。 同样, 卡持部35部有利地直接支 撑较重的手持吸尘器3。 0056 制造公差被控制为使得卡持部35在泊接位置将充电插座33保持接合在插头29上。 因此手持吸尘器上载有的电池在杆式真空吸尘器1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时被可靠地充电。 00。

29、57 制造公差的控制对如图1至6示出的装置来说特别重要, 因为当杆式真空吸尘器1 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时, 充电插座33面向上方, 因此该杆式真空吸尘器的重量趋向于拉拽插 座33, 使其脱开插头29。 0058 制造公差对充电可靠性的潜在负面影响可通过对泊接台座上的充电触点的弹性 加载而减轻。 举例来说, 在一个可替代实施例中(未示出), 插头保持器31可被向下弹性偏 置, 以确保充电插头29和充电插座33的正接合。 0059 为了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移动出其泊接位置, 使用者只需使用手动释放控制杆39 释放卡持部35, 然后将杆式真空吸尘器向下滑动至电池组17和泊接托架25分离。 杆式真空 吸。

30、尘器随后有利地处于直立待使用的位置。 0060 为了减少可能会阻碍手工释放卡持部35的卡持部35在杆式真空吸尘器1的重力作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2188189 B 7 用下被卡在锁定位置的倾向, 卡持部35的顶侧35b为适度的斜面(参见图4)。 可替换地, 卡持 部35的顶侧可为平坦的(在图6中用虚线B 非常示意性地示出), 其优势是该顶侧不会传递 任何突发的横向释放力到卡持部35, 例如在泊接位置的手持吸尘器3被使用者撞击产生的 力。 如果杆式真空吸尘器1的重力趋向于卡住卡持部35, 可仍然使用平坦卡持部, 但提供少 量的间隙以使使用者在手动释放卡持前可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提。

31、起; 但是, 需要注意确保该 间隙不足以在杆式真空吸尘器处于图6示出的直立、 泊接位置时允许插座33被拉拽而和插 头29分开。 0061 该泊接台座23可使用通过托架25的后壁25a中的埋头通孔(countersunk clearance hole, 未示出)拧入墙21的墙固定螺钉(未示出)固定在墙21上。 可使用其他任意 合适的牢固的传统墙体固定来将泊接台座23固定在墙21上, 包括诸如粘性垫之类的表面紧 固件。 0062 在该情况下, 杆式真空吸尘器被存储在完全直立、 泊接的位置, 棒5有效地垂直向 下 “悬挂” 。 但, 这在实现本发明的优势时不被认为是必要的, 前提是杆式真空吸尘器在直。

32、立 位置被存储。 0063 图7示出了以可替换的取向安装在墙21上的泊接台站23, 其使用了固定在墙21上 的安装托架39(例如使用螺钉), 该托架被设置为和泊接托架25上的安装凸起41(图4)接合, 以将泊接台站23支撑在墙体上。 0064 卡持部壳体36结合有用于缝隙工具和装饰刷(upholstery brush)的安装点, 缝隙 工具和装饰刷可被以摩擦配合的方式保持在该卡持托架上。 0065 图8示出了可替换的可安装于墙上的泊接台站230, 以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锁定在 墙体上直立、 泊接的位置。 0066 在此装置中, 手持单元3被牢固地夹持在上部夹持部件(即泊接托架250)和下部夹 持。

33、部件(即箱支承件350)之间处于直立、 泊接位置。 该夹持加载在图8中用F1和F2示出, 其和 吸尘器的重力正好相反。 0067 箱支承件350被固定在墙体安装板370上(图9), 其在使用中被通过使用合适的墙 体固定装置沿图示取向平坦地固定于墙上。 在这一具体情况中, 下部箱支承件350事实上是 和墙体安装板370一体化形成的, 但这并非必要条件。 在箱支承件350上设置有锁定元件360 (图9), 其和位于箱15前部的卡持凹部15a(仅在图11中可见)接合, 以将箱15固定在泊接位 置而不发生横向运动。“万用配合” 工具保持器340被设置在下部箱支承件350的底面上, 用 于保持工具, 该。

34、工具可能为棒5。 0068 泊接托架250和泊接托架25类似, 但长度要短, 因此该泊接托架250 类似地被设置 为以紧滑动配合的方式接收电池组17。 盲槽270被设置在泊接托架250的前壁中, 以接纳手 柄19, 且交流电源充电插头290被保持在插头保持器310内, 其位于槽270的盲端部附近, 以 接合在手柄19的背上的充电插座33(图8)。 0069 该泊接托架250被独立的支架板390支撑(图9), 该支架板可相对于墙体安装板370 上下运动, 以改变该泊接托架250和箱支承件350之间的(垂直)距离。 偏置弹簧410(只能在 图9中通过支架板390上的窗口看到)在支架板和安装板370。

35、之间作用, 以向下朝箱支承件 350方向偏置该泊接托架250。 弹簧410因此提供了在泊接托架250和箱350之间的正夹持动 作, 这有助于在泊接位置保持充电插头290和充电插座33之间可靠的电接触。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2188189 B 8 0070 该泊接托架250被通过支撑轭430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架板390上。 这允许泊接托架 250绕轴线O向远离支架板390的方向枢转, 以移动泊接托架250离开与箱支承件350的夹持 对齐(见图10)。 0071 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由图8示出的泊接位置释放时, 使用者抓住该杆式真空吸尘器 并向上推动杆式真空吸尘器1, 逆弹簧410的。

36、偏置移动该泊接托架250直到该锁定元件360越 过了箱15上的卡持凹部15a。 一旦该锁定元件360已越过了箱15上的卡持凹部15a, 杆式真空 吸尘器1随后可被操控将泊接托架250横向枢转离开安装板, 并不与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 这将允许电池组17滑动出泊接托架250并经过箱支承件350的前边沿, 以释放吸尘器1(图 11)。 0072 将杆式真空吸尘器1由图8所示的泊接位置释放的动作可由单手完成, 其意义在于 使用者不需要用一只手抓住吸尘器1, 而另一只手操纵泊接台站230(用户自然也可以可选 地的在泊接或释放吸尘器时用两只手抓住吸尘器1, 事实上泊接台站230有利地允许他/她 这么做。

37、)。 0073 将吸尘器1和泊接台站230泊接也是单手可完成的操作。 为了在释放吸尘器1后将 其和泊接台站230泊接, 电池组17被简单地滑回进入泊接托架250且该泊接台站250随后被 使用吸尘器1移动回和下部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状态(图12及13)。 在此位置-一旦使用者 松开吸尘器1-在压缩弹簧410的作用下, 该吸尘器被自动地夹持在泊接托架250和箱支承件 350之间, 此时锁定元件360接合箱15上的卡持凹部15a。 0074 插入式电源线340在安装板370之后向下延伸, 并穿过被模制在安装板 370上的通 道370a。 该通道370a的上端部是喇叭型的: 这有利于减少在泊接托架2。

38、50的枢转时线340上 的应力。 在电源线340上设置有限位器340a, 以阻止通道370a内的电源线340在泊接托架250 绕轴O枢转时被拉出; 限位器340a的使用还通过确保电源线340在通道370a的上端部和插头 保持器290之间的长度保持固定而进一步减少了电源线340上的应力。 0075 该锁定元件360被设置有倾斜的前表面360a(图10), 以允许箱15在泊接托架250被 向回移动至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时首先通过锁定元件360。 这简化了泊接操作, 但并不 是必要的。 锁定元件可可替换地具有平坦前表面, 或直接是固定锁定元件, 则其需要使用者 向上推动吸尘器1和泊接托架250以。

39、确保箱15在泊接托架250被向回移动至和箱支承件350 夹持对齐之前完全越过锁定元件。 0076 泊接台站230包括若干个有助于在吸尘器在直立、 泊接位置受到横向机械冲击时 减少对吸尘器1和/或泊接台站230的损坏的结构部。 这包括允许箱15在横向冲击力的作用 下横向通过锁定元件360的倾斜侧表面在锁定元件360上的设置(在图10中仅可见侧表面 360b), 以及在泊接托架250和支架390之间一定的横向 “间隙” 的设置。 也可设置有引导表面 (例如箱支承件350的弯曲表面350a)以向上引导受横向力作用的吸尘器1-这样该横向加载 被泊接托架250抵抗弹簧410的偏置的垂直运动所吸收。 也可。

40、可选地设置有引导表面, 以引 导受横向力作用的吸尘器1, 使泊接托架250因此绕轴O向外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吸尘器1可 在足够大的横向载荷下自动 “分离” 且释放。 0077 图12示出了将电池组17插入泊接托架250中的情形, 此时泊接托架250已被移动至 不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 实际操作中, 在吸尘器1从泊接位置被释放后, 该泊接托架250 将趋向于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至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 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地将电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2188189 B 9 池组17插入泊接托架250中, 如图14所示, 将仍然趋向于将泊接托架250枢转远离墙体, 并和。

41、 电池组17对齐, 因此单手泊接吸尘器1仍是可行的。 这种泊接托架250的 “自对齐” 部分地受 益于泊接托架250相对较短的长度(与图4至6中的泊接托架25比较), 这允许了该电池组17 以相对较小的角度被插入在泊接托架25中。 在需要时, 偏置弹簧(未示出)可被用来故意地 在吸尘器1的释放后将泊接托架250偏置回和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的状态。 0078 如本发明所述, 泊接台座上的两个夹持部件中的一个或全部可被安装为抵抗弹性 偏置的作用而相对墙体运动。 举例来说, 在泊接台站230中, 泊接托架250可被固定在墙上, 而箱支承件350被安装成抵抗偏置弹簧作用而相对泊接托架250做滑动运动。

42、。 如果上部夹持 部件被固定, 则下部夹持部件可被移入或移出与上部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状态, 类似于泊 接托架250在图11至14中的操作。 对于泊接台站23来说, 卡持部35和/或泊接托架25也可被 设置成夹持部件。 举例来说, 卡持部35可被弹簧偏置, 以在锁定位置使该卡持部将吸尘器1 向上主动夹持抵靠泊接托架25, 此时释放控制杆38在需要时被用来将卡持部35枢转至不与 泊接托架25夹持对齐的状态。 该泊接托架25也可类似地被弹性偏置以将吸尘器牢固地夹持 抵靠卡持部35。 0079 夹持部件之一(例如泊接托架250)移入或移出和另一夹持部件(例如支架350)的 夹持对齐状态的运动不必须为枢。

43、转运动。 举例来说, 泊接托架250可被设置为横向滑动出和 箱支承件350的夹持对齐。 但使用枢转夹持部件的确有利于最小化泊接台站的覆盖区。 0080 使用可被移入和移出与相对的夹持部件的夹持对齐状态的第一夹持部件是有利 的, 但其对单手泊接和释放来说不是必须的。 举例来说, 泊接托架250可替代地被固定在滑 动支架板390上, 从而其一直被保持和固定箱支承件350夹持对齐。 固定泊接托架将阻止电 池组插入到一定程度; 在需要时, 这可以通过最小化泊接托架的长度来减轻, 此时电池组可 被以非常浅的角度插入固定泊接托架中。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2188189 B 10 图1 。

44、说 明 书 附 图 1/14 页 11 CN 102188189 B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14 页 12 CN 102188189 B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14 页 13 CN 102188189 B 1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14 页 14 CN 102188189 B 1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14 页 15 CN 102188189 B 1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14 页 16 CN 102188189 B 1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14 页 17 CN 102188189 B 1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14 页 18 CN 102188189 B 1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9/14 页 19 CN 102188189 B 1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10/14 页 20 CN 102188189 B 2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11/14 页 21 CN 102188189 B 2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12/14 页 22 CN 102188189 B 2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13/14 页 23 CN 102188189 B 23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 14/14 页 24 CN 102188189 B 2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