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785285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5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9336.7

申请日:

2010.11.04

公开号:

CN101993005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66C 13/1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高静静变更后:高静静 兰建花|||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C 13/12申请日:20101104|||公开

IPC分类号:

B66C13/12

主分类号:

B66C13/12

申请人:

高静静

发明人:

高静静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山东路93号中山大厦12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代理人:

张文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包括取电支架、集电小车、接驳装置和牵引装置。取电支架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和取电工作段,通过集电小车导入段可方便、快速地将集电小车装上取电支架,保证了小车入轨的平顺和可靠,入轨过程中无强冲击,避免了对部件的损坏;通过取电工作段,保证集电小车安全稳定的运行,并通过滑触线为集电提供电源,实现了集电器碳刷平稳、可靠的导入导出滑触线;通过接驳装置,可实现集电小车的自动上轨和下轨,操作简单方便,且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及堆场严重沉降不均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适用于集装箱码头或堆场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配套供电。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包括沿龙门起重机 (6) 跑道设置的取电支 架 (1) 和与取电支架 (1) 相配合的集电小车 (2),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取电支架 (1) 包括集电 小车导入段 (11) 和取电工作段 (12), 所述的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包括相平行设置的引导 上导轨 (13)、 引导下导轨 (14) 和导入段靠板, 所述的引导上导轨 (13) 和引导下导轨 (14) 为横截面为 “工” 型、 “T” 型、 圆形或多边形的型钢 ; 所述的取电工作段 (12) 设有滑触线 (17) ; 所述的集电小车 (2) 固定设置有能与引导上导轨 (13) 配合的上腰鼓轮 (22) 或行走轮 或水平导向轮, 以及能与引导下导轨 (14) 相配合的下腰鼓轮 (23) 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 在集电小车 (2) 上固定有用于配合所述滑触线 (17) 的集电器 (24) 和用于检测集电小车 (2) 与取电支架 (1) 相对位置的感应元器件 ; 所述的龙门起重机 (6) 设置有用于将集电小车 (2) 安装到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的接 驳装置, 所述的接驳装置包括连接在龙门起重机 (6) 与集电小车 (2) 之间的用于前后方向 移动的水平伸缩机构 (3)、 与水平伸缩机构 (3) 相配合的用于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纵向移 动机构 (4), 以及用于连接接驳装置与集电小车 (2) 的连接组件 (7), 所述的接驳装置通过 连接组件 (7) 与集电小车 (2) 自如连接或分离 ; 所述的集电小车 (2) 的两端设置有能弹性伸缩的牵引装置 (5), 所述的牵引装置 (5) 与 龙门起重机 (6) 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的引导上导轨 (13) 能与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或行走轮或 水平导向轮的底面相配合, 同时引导下导轨 (14) 能与集电小车 (2) 的下腰鼓轮 (23) 或行 走轮或水平导向轮的底面相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集电小车 (2) 包括本体 (21), 所述的集电器 (24)、 感应元器件、 上腰鼓轮 (22) 或行走轮或 水平导向轮以及下腰鼓轮 (23) 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设置在本体 (21) 对应取电支架 (1) 的一侧, 集电器 (24) 的碳刷能与取电支架 (1) 上的滑触线 (17) 相配合, 集电器 (24) 及感 应元器件的电缆与龙门起重机 (6) 相连接 ; 在本体 (21) 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组件 (7) 与所述 的接驳装置相连接或分离。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连接组件 (7) 包括设置在水平伸缩机构 (3) 上并与集电小车 (2) 相配合的滚轮 (71), 以及 用于连接水平伸缩机构 (3) 与集电小车 (2) 的挂钩 (72) 和挂扣 (73)。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取电工作段 (12) 的导轨横截面为 “工” 型、 “T” 型、 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的集电小车 (2) 设置 有上腰鼓轮 (22)、 下腰鼓轮 (23)、 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纵向移动机构 (4) 设于水平伸缩机构 (3) 与龙门起重机 (6) 相连接的一端, 或设于水平伸 缩机构 (3) 与集电小车 (2) 相连接的一端 ; 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 (4) 包括纵向移动的驱动 装置和用于竖直方向定位导向的滑轨或导轨。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水平伸缩机构 (3) 为双臂平移机构或单臂平移机构或伸缩平移机构或导轨式平移机构。 2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牵引装置 (5) 为牵引用弹性拉索或者在拉索上设置有弹性伸缩件。
9: 利用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的自动取电方法, 其特征是 : 包括以下步骤 : 1) 龙门起重机 (6) 开至所述的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一侧, 将集电小车 (2) 的通过接驳 装置连接所述的龙门起重机 (6) ; 2) 接驳装置的水平伸缩机构 (3) 工作, 将集电小车 (2) 向取电支架 (1) 侧平行推出, 直至感应元器件检测到导入段靠板, 此时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位于集电小车导入 段 (11) 的引导上导轨 (13) 上方, 下腰鼓轮 (23) 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的引导下导轨 (14) 上方, 此时感应元器件发出控制信号, 水平推出动作停止 ; 3) 接驳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 (4) 工作, 使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位落于引导上 导轨 (13) 之上, 下腰鼓轮 (23) 位落于引导下导轨 (14) 之上, 集电小车 (2) 停靠在取电支 架 (1) 上 ; 4) 将集电小车 (2) 与水平伸缩机构 (3) 之间的连接组件 (7) 脱开, 使集电小车 (2) 与 接驳装置分离 ; 5) 水平伸缩机构 (3) 工作, 使接驳装置缩回 ; 6) 龙门吊起重机通过牵引装置 (5) 牵引集电小车 (2) 向取电工作段 (12) 前进, 小车进 入取电工作段 (12) 后, 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和下腰鼓轮 (23), 或者行走轮和水平 导向轮与取电工作段 (12) 的导轨相配合, 同时集电器 (24) 的碳刷顺利导入滑触线 (17), 与 滑触线 (17) 相电连接。

说明书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码头或堆场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配套供电技术, 具体 地说是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价高涨及环保要求的提升,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RTG) 的动力由燃油 改为电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电力驱动 RTG 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将市电取到需 要长距离移动的 RTG 上。
     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在 RTG 的跑道旁设置取电支架, 取电支架上安装有与市电连通 的滑触线, 然后还需要用到一个与 RTG 一起运动的集电小车。小车与龙门吊电连接, 小车上 设有集电器, 集电器端部有碳刷。取电时将集电小车安装到取电支架上, 碳刷与滑触线连 接, 从而实现将滑触线上的电取到 RTG 上。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将小车安装到取电支架上并实现 小车的取电及与 RTG 的同步运动。
     最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人工作业方式 : 现将小车安装取电支架上, 接着人工将小车 的插头插在 RTG 上使两者电连接, 再由人工牵引钢丝绳接驳小车至滑触线的方式实现向 RTG 供电。这种人工作业方式费时费力, 效率低下, 且下雨天插拔插头, 有触电危险, 安全性 低。
     申请号为 200910050482.0 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动接驳小车的结 构, 取电时, 连接在 RTG 上的接驳装置将小车水平推出, 使小车压靠在取电支架的导板上, RTG 前进带动小车, 小车在一块设在取电支架上的斜导向板的作用下依靠前进牵引力与导 向板支撑力合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分力, 从而抬升到预定高度, 实现小车入轨, 集电器碳刷再 通过一个喇叭形的引导口导入滑触线内, 实现自动取电。
     这种结构的取电系统依靠接驳装置的压力、 RTG 的前进力以及斜导向板的配合实 现小车入轨, 需在斜向板导入段对小车同时实现上下方向水平方向的精确定位, 为此接驳 装置需对小车提供足够大的水平压力 ( 约 750KG), 保证小车在整个导入过程紧靠导板。而 上下方向小车通过斜导板提升到预定高度, 提升力只是斜向板对小车提升轮垂直于板面的 压力产生的一个垂直向上的分力, 要产生足够的提升力, 就需要提供足够大的前进牵引力。 据此小车具体受力情况为 : 重压着的小车以一定速度向前移动, 其提升轮碰触斜导向板时, 对斜导向板产生冲击力, 该力反作用于提升轮, 在垂直方向产生的分力用于克服小车重力 ( 约 150KG)、 小车压力致使万相球与靠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向下的分力 ( 大于 50KG) 及提 升轮与斜向板间摩擦力向下的分力, 因此仅垂直向下的分力就达 200KG 以上, 斜向板角度 为 22 度, 因此作用于提升轮的力可达 220KG 以上, 而碰撞瞬间的冲击力为正产力的 4 ~ 5 倍 以上, 因此每次入轨均会对提升轮及整个小车框架产生近 1 吨的强力冲击力, 其结果是该 车使用不多久, 就发生了多次提升轮支撑件发生变形、 导致小车不能被提升的应有高度, 进 而导致行走轮、 导向轮与轨道相撞的事故。虽然, 后来对提升轮支撑件进行了加强, 该形变
     不易发生, 但该冲击力会作用于小车框架, 产生一个顺时针方向的倾转力矩, 传递到上下滑 动的直线运动球轴承及框架支撑的立式座外球面轴承上, 进而损伤这些部件, 因此该冲击 对整机寿命及可靠性大有影响。 另外在整个入轨过程中, 存在多个力的平衡, 如果一个力波 动, 就可能造成入轨失败 ( 如接驳装置的气压不够、 RTG 的晃动等 ), 对系统的要求很高。而 小车被压到靠板上的动力为压缩空气, 提供压缩空气的气压系统中, 气缸、 换向阀、 空压机、 限压阀、 气管、 管接头、 马达、 皮带、 排水阀任何一个部件工作不正常均会导致气压不足!空 压系统本身可靠性不高, 而这种设计为在 RTG 行走时伸缩臂的随动性, 又必须采用阻力相 对小空压系统。这就决定整个系统在集电小车最关键的导入导出过程中可靠性有限。此 外, 对小车的牵引也依靠接驳装置来实现, 整个行走过程中, 接驳装置始终将小车靠压在取 电支架上, 取电支架负载小基础沉降小。而 RTG 工作时载荷达 200 吨, 在跑道在较长使用 时间后, 其跑道梁基础局部会产生较大沉降 ( 甚至断裂 ), 跑道梁基础相对于取电支架基础 的沉降差值可达 40cm 以上, 而上述系统提供的小车在接驳装置端部, 其上下浮动范围只在 ±10cm 左右, 因此在沉降严重处根本无法工作, 而该小车受直线球轴承滑道刚性限制及集 电小车框尺寸限制, 浮动范围有不能做大, 因此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 而提供用于轮胎式龙门起 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 通过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取电支架、 集电小车和接 驳装置, 使龙门起重机取电方便、 运行安全稳定。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 电系统, 包括沿龙门起重机跑道设置的取电支架和与取电支架相配合的集电小车, 取电支 架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和取电工作段, 集电小车导入段包括相平行设置的引导上导轨、 引 导下导轨和导入段靠板, 引导上导轨和引导下导轨为不积水不积尘的横截面为 “工” 型、 “T” 型、 圆形或多边形的型钢 ; 取电工作段设有滑触线 ;
     集电小车固定设置有能与引导上导轨配合的上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 以 及能与引导下导轨相配合的下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 在集电小车上固定有用于配 合所述滑触线的集电器和用于检测集电小车与取电支架相对位置的感应元器件 ;
     龙门起重机设置有用于将集电小车安装到集电小车导入段的接驳装置, 接驳装置 包括连接在龙门起重机与集电小车之间的用于前后方向移动的水平伸缩机构、 与水平伸缩 机构相配合的用于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 以及用于连接接驳装置与集电小车 的连接组件, 接驳装置通过连接组件与集电小车自如连接或分离 ;
     集电小车的两端设置有能弹性伸缩的牵引装置, 牵引装置与龙门起重机相连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
     上述的集电小车导入段的引导上导轨能与集电小车的上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 导向轮的底面相配合, 同时引导下导轨能与集电小车的下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的 底面相配合。
     上述的集电小车包括本体, 集电器、 感应元器件、 上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 以及下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设置在本体对应取电支架的一侧, 集电器的碳刷能与 取电支架上的滑触线相配合, 集电器及感应元器件的电缆与龙门起重机相连接 ; 在本体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接驳装置相连接或分离。
     上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水平伸缩机构上并与集电小车相配合的滚轮, 以及用 于连接水平伸缩机构与集电小车的挂钩和挂扣。
     上述的取电工作段的导轨横截面为 “工” 型、 “T” 型、 圆形或多边形。集电小车设置 有上腰鼓轮、 下腰鼓轮、 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
     上述的纵向移动机构设于水平伸缩机构与龙门起重机相连接的一端, 或设于水平 伸缩机构与集电小车相连接的一端 ; 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竖直方 向定位导向的滑轨或导轨。
     上述的水平伸缩机构为双臂平移机构或单臂平移机构或伸缩平移机构或导轨式 平移机构。
     上述的牵引装置为牵引用弹性拉索或者在拉索上设置有弹性伸缩件。
     利用上述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的自动取电方法, 包括以下步 骤:
     1) 龙门起重机开至集电小车导入段一侧, 将集电小车的通过接驳装置连接龙门起 重机 ; 2) 接驳装置的水平伸缩机构工作, 将集电小车向取电支架侧平行推出, 直至感应 元器件检测到导入段靠板, 此时集电小车的上腰鼓轮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的引导上导轨上 方, 下腰鼓轮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的引导下导轨上方, 此时感应元器件发出控制信号, 水平 推出动作停止 ;
     3) 接驳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工作, 使集电小车的上腰鼓轮位落于引导上导轨之 上, 下腰鼓轮位落于引导下导轨之上, 集电小车停靠在取电支架上 ;
     4) 将集电小车与水平伸缩机构之间的连接组件脱开, 使集电小车与接驳装置分 离;
     5) 水平伸缩机构工作, 使接驳装置缩回 ;
     6) 龙门吊起重机通过牵引装置牵引集电小车向取电工作段前进, 小车进入取电工 作段后, 集电小车的上腰鼓轮和下腰鼓轮, 或者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与取电工作段的导轨 相配合, 同时集电器的碳刷顺利导入滑触线, 与滑触线相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取电支架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和取电工作段, 取电支 架的导轨采用不积水不积尘的横截面为 “工” 型、 “T” 型、 圆形或多边形的型钢, 因此取电支 架的导轨不会积水结冰, 在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及堆场严重沉降不均的情况下, 也能正常 工作。 通过集电小车导入段可方便、 快速地将集电小车装上取电支架, 保证了小车入轨的平 顺和可靠, 入轨过程中无强冲击, 避免了对部件的损坏 ; 通过取电工作段, 保证集电小车安 全稳定的运行, 并通过滑触线为集电提供电源, 实现了集电器碳刷平稳、 可靠的导入导出滑 触线 ; 通过接驳装置, 可实现集电小车的自动上轨和下轨, 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取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集电小车导入段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取电工作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取电工作段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图 4 的 A 处局部放大视图 ;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7 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8 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图 9 至图 11 是本发明的集电小车入轨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 1 至图 11 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 取电支架 1、 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取电工作段 12、 引导上导轨 13、 引导下导轨 14、 工作上导轨 15、 工作下导轨 16、 滑触线 17、 取电工作段 12、 集电小车 2、 本体 21、 上腰鼓轮 22、 下腰鼓轮 23、 集电器 24、 水平伸缩机构 3、 第一调整臂 31、 第二调整臂 32、 伸缩杆 33、 驱动杆 34、 曲柄连杆 35、 伸缩缸 36、 活塞杆 37、 纵向移动机构 4、 牵引装置 5、 龙门起重机 6、 连接组件 7、 滚轮 71、 挂钩 72、 挂扣 73。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包括沿龙门起重机 6 跑道设 置的取电支架 1 和与取电支架 1 相配合的集电小车 2。
     如图 1 所示, 取电支架 1 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和取电工作段 12, 集电小车导入 段 11 包括相平行设置的引导上导轨 13 和引导下导轨 14。取电工作段 12 包括滑触线 17、 相平行设置的工作上导轨 15 和工作下导轨 16。取电支架 1 上的导轨都采用不积水不积尘 的横截面为 “工” 型、 “T” 型、 圆形或多边形的型钢, 因此取电支架 1 的导轨不会积水结冰, 在 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及堆场严重沉降不均的情况下, 也能正常工作。
     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的引导上导轨 13 能与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底面相配合, 同时引导下导轨 14 能与集电小车 2 的下腰鼓轮 23 底面相配合。
     集电小车 2 固定设置有能与引导上导轨 13 配合的上腰鼓轮 22 和能与引导下导轨 14 相配合的下腰鼓轮 23, 在集电小车 2 上固定有用于配合所述滑触线 17 的集电器 24 和用 于检测集电小车 2 与取电支架 1 相对位置的感应元器件。
     龙门起重机 6 设置有用于将集电小车 2 安装到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的接驳装置, 接 驳装置包括连接在龙门起重机 6 与集电小车 2 之间的水平伸缩机构 3、 与水平伸缩机构 3 相 配合的纵向移动机构 4, 以及用于连接水平伸缩机构 3 与集电小车 2 的连接组件 7。
     集电小车 2 的两端设置有能弹性伸缩的牵引装置 5, 牵引装置 5 与龙门起重机 6 相 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 集电小车 2 包括本体 21, 集电器 24、 感应元器件、 上腰鼓轮 22 和下 腰鼓轮 23 设置在本体 21 对应取电支架 1 的一侧, 集电器 24 的碳刷能与取电支架 1 上的滑 触线 17 相配合, 集电器 24 及感应元器件的电缆与龙门起重机 6 相连接。在本体 21 的另一 侧制有与水平伸缩机构 3 相连接的连接组件 7。
     如图 5 所示, 连接组件 7 包括设置在水平伸缩机构 3 上并与集电小车 2 相配合的 滚轮 71, 以及用于连接水平伸缩机构 3 与集电小车 2 的挂钩 72 和挂扣 73。
     本实施例中, 引导上导轨 13 或引导下导轨 14 的横截面为 “工” 形。当然本发明的 引导上导轨 13 或引导下导轨 14 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引导上导轨 13 或引导 下导轨 14 不应有凹槽, 这样可以防止引导上导轨 13 和引导下导轨 14 积水结冰, 影响工作 使用。
     纵向移动机构 4 设于水平伸缩机构 3 与龙门起重机 6 相连接的一端, 或设于水平 伸缩机构 3 与集电小车 2 相连接的一端。纵向移动机构 4 包括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 竖直方向定位导向的滑轨或导轨。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使集电小车 2 相对于龙门起重机 6 上下运动, 可将集电小车 2 放置到取电支架 1 的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上。
     水平伸缩机构 3 为双臂平移机构或单臂平移机构或伸缩平移机构或导轨式平移 机构。通过水平伸缩机构 3, 可使龙门起重机 6 在水平方向移动集电小车 2。在安装集电小 车 2 时, 龙门起重机 6 通过水平伸缩机构 3 将集电小车 2 推向取电支架 1, 当集电小车 2 正 好位于引导上导轨 13 和引导下导轨 14 之上时, 感应元器件检测到该位置并停止水平伸缩 机构 3 的动作, 然后通过纵向移动机构 4 将集电小车 2 放置到取电支架 1 的集电小车导入 段 11 上。
     牵引装置 5 可以是牵引用弹性拉索, 或者牵引装置 5 可以是在普通的拉索上设置 有弹性伸缩件。拉索可以是绳索或铁链, 弹性伸缩件可以是弹簧或弹簧与拉杆的组合件等 组成。集电小车 2 通过牵引装置 5 从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进入取电工作段 12。 取电工作段 12 的工作上导轨 15 能与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底面相配合, 同时 工作下导轨 16 能与集电小车 2 的下腰鼓轮 23 顶面相配合。这样集电小车 2 从集电小车导 入段 11 进入取电工作段 12 后, 工作上导轨 15 和工作下导轨 16 位于上腰鼓轮 22 和下腰鼓 轮 23 之间, 可防止集电小车 2 因为意外脱离取电支架 1。
     在本实施例中, 取电工作段 12 还可以是 : 工作上导轨 15 能与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 轮 22 顶面相配合, 同时工作下导轨 16 能与集电小车 2 的下腰鼓轮 23 底面相配合, 这样集 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和下腰鼓轮 23 位于工作上导轨 15 和工作下导轨 16 之间, 同样可 以防止集电小车 2 因为意外脱离取电支架 1。
     实施例 2
     如图 6 所示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本实施例的水平伸缩机构 3 包括两组相活动连接的第一调整臂 31 和第二调整臂 32, 其余部分和实施例 1 相似。第一 调整臂 31 连接龙门起重机 6, 第二调整臂 32 连接集电小车 2。两组第一调整臂 31 和第二 调整臂 32 对称设置, 通过改变第一调整臂 31 和第二调整臂 32 之间的夹角, 便可使集电小 车 2 在水平方向运动。
     在两组第一调整臂 31 之间, 设置有用于改变第一调整臂 31 与第二调整臂 32 之间 夹角的伸缩杆 33 和驱动杆 34。 驱动杆 34 可以是液压驱动、 气压驱动或是电动驱动, 通过伸 缩杆 33 和驱动杆 34 长度的调整, 第一调整臂 31 与第二调整臂 32 之间夹角变化, 集电小车 2 便可相对于龙门起重机 6 水平远离或接近。
     实施例 3
     如图 7 所示, 本实施例的水平伸缩机构 3 包括与实施例 2 类似的第一调整臂 31 和 第二调整臂 32。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在两组第一调整臂 31 之间, 设置有用于改变第一调整 臂 31 与第二调整臂 32 之间夹角的伸缩杆 33 和曲柄连杆 35。通过曲柄连杆 35 来驱动第一
     调整臂 31 与第二调整臂 32 之间夹角的变化, 使集电小车 2 水平移动。
     实施例 4
     如图 8 所示, 本实施例的水平伸缩机构 3 由两组伸缩缸 36 和位于伸缩缸 36 内的 活塞杆组成, 通过伸缩缸 36 驱动活塞杆 37 运动, 使集电小车 2 水平移动, 其余部分与实施 例 1 相似。
     实施例 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 1 至 4 的基础上, 集电小车 2 设置有上腰鼓轮 22、 下腰鼓轮 23、 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通过上腰鼓轮 22 和下腰鼓轮 23 安装到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后, 经牵引装置 5 进入取电工作段 12。在取电工作段 12 设置有与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相配合 的导轨, 集电小车 2 也可通过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在取电工作段 12 运行取电。
     实施例 6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的自动取电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龙门起重机 6 开至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一侧, 将集电小车 2 的通过接驳装置连接 龙门起重机 6。
     2) 如图 9 所示, 接驳装置的水平伸缩机构 3 工作, 将集电小车 2 向取电支架 1 侧平 行推出, 直至感应元器件检测到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的引导 上导轨 13 上方, 下腰鼓轮 23 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的引导下导轨 14 上方, 此时感应元器 件发出控制信号, 水平推出动作停止。
     3) 如图 10 所示, 接驳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 4 工作, 使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位 落于引导上导轨 13 之上, 下腰鼓轮 23 位落于引导下导轨 14 之上, 集电小车 2 停靠在取电 支架 1 上。
     4) 将集电小车 2 与水平伸缩机构 3 之间的连接组件 7 断开, 使集电小车 2 与接驳 装置分离。
     5) 水平伸缩机构 3 工作, 使接驳装置缩回。
     6) 如图 11 所示, 龙门起重机 6 起重机通过牵引装置 5 牵引集电小车 2 向取电工作 段 12 前进, 小车进入取电工作段 12 后, 集电小车 2 的上腰鼓轮 22 和下腰鼓轮 23, 或者行 走轮和水平导向轮与取电工作段 12 的导轨相配合, 同时集电器 24 的碳刷顺利导入滑触线 17, 与滑触线 17 相电连接。
     同理, 当取电完毕, 需要将集电小车 2 从取电支架 1 上取下时, 只需将接驳装置连 接集电小车 2, 然后通过纵向移动机构 4 使集电小车 2 上移脱离引导上导轨 13 和引导下导 轨 14, 再由水平伸缩机构 3 将集电小车 2 水平拉回, 十分方便。
     本发明只需要将集电小车 2 放置到引导上导轨 13 和引导下导轨 14 之上即可, 较 小的力便可平稳完成, 整个过程中无冲击 ; 入轨的准确率高, 即使车体略有倾斜也能保证入 轨; 接驳和牵引分开, 牵引依靠牵引装置 5, 能在上下偏移量 1 米以上的条件下工作, 特别适 合局部会有沉降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的集电小车 2 停靠集电小车导入段 11 完成后, 接驳装置便与集电小车 2 分 离, 并将接驳装置收回, 靠独立的牵引装置来牵引小车向前移动, 进入取电工作段 12。
     集电小车 2 与取电工作段 12 的工作上导轨 15 和工作下导轨 16 配合便锁定在取 电工作段 12 上, 无论是上下窜动还是水平窜动, 由于工作上导轨 15 和工作下导轨 16 的夹合作用, 集电小车 2 都不会脱离取电支架 1。
     集电小车 2 进入取电工作段 12 后集电器碳刷导入滑触线 17, 便可向龙门起重机 6 供电, 整个过程可靠性更高。
     牵引装置的牵引长度约 3 米, 最大允许伸长量 ( 即刚性拉锁长度 ) 假设定 0.2 米 时, 允许集电小车 2 相对于龙门起重机 6 上下方向的伸长量及水平方向的伸缩量, 就可分别 达到 +-0.5 米及 +-1 米 (3.2*3.2-3*3 = 1*1+0.5*0.5), 而 0.2 米的伸长量完全是牵引装 置 5 允许的弹性形变范围, 外力消除后即可恢复到初始长度。这样龙门起重机 6 上拉索挂 环大致居中布置, 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允许集电小车 2 相对于龙门起重机 6 位置的变化范 围可分别达到 2 米及 1 米, 而龙门起重机 6 跑偏及 ( 即水平方向 ) 最大仅为 +-0.5 米, 支架 与大车跑道不均沉降 ( 即上下方向 ) 最大不过 0.5 米 (+-0.25), 因此牵引装置 5 通过弹性 形变完全可补偿龙门起重机 6 跑偏及堆场内支架与龙门起重机 6 跑道基础沉降不均导致的 偏差, 同时在导入段通过前后方向大致相等的拉力, 可使集电小车 2 中心大致与接驳装置 中心大致保持在同一位置, 有利于集电小车 2 收取, 集电小车 2 前后移动时, 弹性索还能有 效减缓冲击。因为弹性拉索牵引, 该集电小车 2 随动性和适应性及所受冲击均大大优于直 接用相对刚性的接驳装置来牵引。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 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 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3005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3005ACN101993005A21申请号201010539336722申请日20101104B66C13/1220060171申请人高静静地址315040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山东路93号中山大厦1203室72发明人高静静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19代理人张文忠54发明名称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包括取电支架、集电小车、接驳装置和牵引装置。取电支架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和取电工作段,通过集电小车。

2、导入段可方便、快速地将集电小车装上取电支架,保证了小车入轨的平顺和可靠,入轨过程中无强冲击,避免了对部件的损坏;通过取电工作段,保证集电小车安全稳定的运行,并通过滑触线为集电提供电源,实现了集电器碳刷平稳、可靠的导入导出滑触线;通过接驳装置,可实现集电小车的自动上轨和下轨,操作简单方便,且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及堆场严重沉降不均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适用于集装箱码头或堆场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配套供电。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CN101993008A1/2页21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包括沿龙门起重机6跑道设置。

3、的取电支架1和与取电支架1相配合的集电小车2,其特征是所述的取电支架1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11和取电工作段12,所述的集电小车导入段11包括相平行设置的引导上导轨13、引导下导轨14和导入段靠板,所述的引导上导轨13和引导下导轨14为横截面为“工”型、“T”型、圆形或多边形的型钢;所述的取电工作段12设有滑触线17;所述的集电小车2固定设置有能与引导上导轨13配合的上腰鼓轮22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以及能与引导下导轨14相配合的下腰鼓轮23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在集电小车2上固定有用于配合所述滑触线17的集电器24和用于检测集电小车2与取电支架1相对位置的感应元器件;所述的龙门起重机6设置有用于。

4、将集电小车2安装到集电小车导入段11的接驳装置,所述的接驳装置包括连接在龙门起重机6与集电小车2之间的用于前后方向移动的水平伸缩机构3、与水平伸缩机构3相配合的用于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4,以及用于连接接驳装置与集电小车2的连接组件7,所述的接驳装置通过连接组件7与集电小车2自如连接或分离;所述的集电小车2的两端设置有能弹性伸缩的牵引装置5,所述的牵引装置5与龙门起重机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集电小车导入段11的引导上导轨13能与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的底面相配合,同时引导下导轨14能与集电小车2的下腰鼓轮。

5、23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的底面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集电小车2包括本体21,所述的集电器24、感应元器件、上腰鼓轮22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以及下腰鼓轮23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设置在本体21对应取电支架1的一侧,集电器24的碳刷能与取电支架1上的滑触线17相配合,集电器24及感应元器件的电缆与龙门起重机6相连接;在本体21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组件7与所述的接驳装置相连接或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组件7包括设置在水平伸缩机构3上并与集电小车2相配合的滚轮71,以及用于连接水平伸缩机构3与。

6、集电小车2的挂钩72和挂扣7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取电工作段12的导轨横截面为“工”型、“T”型、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的集电小车2设置有上腰鼓轮22、下腰鼓轮23、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4设于水平伸缩机构3与龙门起重机6相连接的一端,或设于水平伸缩机构3与集电小车2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4包括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竖直方向定位导向的滑轨或导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平伸缩机构3为双臂平移机构或单臂平。

7、移机构或伸缩平移机构或导轨式平移机构。权利要求书CN101993005ACN101993008A2/2页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牵引装置5为牵引用弹性拉索或者在拉索上设置有弹性伸缩件。9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的自动取电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龙门起重机6开至所述的集电小车导入段11一侧,将集电小车2的通过接驳装置连接所述的龙门起重机6;2接驳装置的水平伸缩机构3工作,将集电小车2向取电支架1侧平行推出,直至感应元器件检测到导入段靠板,此时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11的引导上导轨13上方,下。

8、腰鼓轮23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11的引导下导轨14上方,此时感应元器件发出控制信号,水平推出动作停止;3接驳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4工作,使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位落于引导上导轨13之上,下腰鼓轮23位落于引导下导轨14之上,集电小车2停靠在取电支架1上;4将集电小车2与水平伸缩机构3之间的连接组件7脱开,使集电小车2与接驳装置分离;5水平伸缩机构3工作,使接驳装置缩回;6龙门吊起重机通过牵引装置5牵引集电小车2向取电工作段12前进,小车进入取电工作段12后,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和下腰鼓轮23,或者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与取电工作段12的导轨相配合,同时集电器24的碳刷顺利导入滑触线17,与滑触线。

9、17相电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1993005ACN101993008A1/7页4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集装箱码头或堆场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配套供电技术,具体地说是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油价高涨及环保要求的提升,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TG的动力由燃油改为电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电力驱动RTG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将市电取到需要长距离移动的RTG上。0003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在RTG的跑道旁设置取电支架,取电支架上安装有与市电连通的滑触线,然后还需要用到一个与RTG一起运动的集电小车。小。

10、车与龙门吊电连接,小车上设有集电器,集电器端部有碳刷。取电时将集电小车安装到取电支架上,碳刷与滑触线连接,从而实现将滑触线上的电取到RTG上。0004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将小车安装到取电支架上并实现小车的取电及与RTG的同步运动。0005最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人工作业方式现将小车安装取电支架上,接着人工将小车的插头插在RTG上使两者电连接,再由人工牵引钢丝绳接驳小车至滑触线的方式实现向RTG供电。这种人工作业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下雨天插拔插头,有触电危险,安全性低。0006申请号为2009100504820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动接驳小车的结构,取电时,连接在RT。

11、G上的接驳装置将小车水平推出,使小车压靠在取电支架的导板上,RTG前进带动小车,小车在一块设在取电支架上的斜导向板的作用下依靠前进牵引力与导向板支撑力合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分力,从而抬升到预定高度,实现小车入轨,集电器碳刷再通过一个喇叭形的引导口导入滑触线内,实现自动取电。0007这种结构的取电系统依靠接驳装置的压力、RTG的前进力以及斜导向板的配合实现小车入轨,需在斜向板导入段对小车同时实现上下方向水平方向的精确定位,为此接驳装置需对小车提供足够大的水平压力约750KG,保证小车在整个导入过程紧靠导板。而上下方向小车通过斜导板提升到预定高度,提升力只是斜向板对小车提升轮垂直于板面的压力产生的一个。

12、垂直向上的分力,要产生足够的提升力,就需要提供足够大的前进牵引力。据此小车具体受力情况为重压着的小车以一定速度向前移动,其提升轮碰触斜导向板时,对斜导向板产生冲击力,该力反作用于提升轮,在垂直方向产生的分力用于克服小车重力约150KG、小车压力致使万相球与靠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向下的分力大于50KG及提升轮与斜向板间摩擦力向下的分力,因此仅垂直向下的分力就达200KG以上,斜向板角度为22度,因此作用于提升轮的力可达220KG以上,而碰撞瞬间的冲击力为正产力的45倍以上,因此每次入轨均会对提升轮及整个小车框架产生近1吨的强力冲击力,其结果是该车使用不多久,就发生了多次提升轮支撑件发生变形、导致小。

13、车不能被提升的应有高度,进而导致行走轮、导向轮与轨道相撞的事故。虽然,后来对提升轮支撑件进行了加强,该形变说明书CN101993005ACN101993008A2/7页5不易发生,但该冲击力会作用于小车框架,产生一个顺时针方向的倾转力矩,传递到上下滑动的直线运动球轴承及框架支撑的立式座外球面轴承上,进而损伤这些部件,因此该冲击对整机寿命及可靠性大有影响。另外在整个入轨过程中,存在多个力的平衡,如果一个力波动,就可能造成入轨失败如接驳装置的气压不够、RTG的晃动等,对系统的要求很高。而小车被压到靠板上的动力为压缩空气,提供压缩空气的气压系统中,气缸、换向阀、空压机、限压阀、气管、管接头、马达、皮。

14、带、排水阀任何一个部件工作不正常均会导致气压不足空压系统本身可靠性不高,而这种设计为在RTG行走时伸缩臂的随动性,又必须采用阻力相对小空压系统。这就决定整个系统在集电小车最关键的导入导出过程中可靠性有限。此外,对小车的牵引也依靠接驳装置来实现,整个行走过程中,接驳装置始终将小车靠压在取电支架上,取电支架负载小基础沉降小。而RTG工作时载荷达200吨,在跑道在较长使用时间后,其跑道梁基础局部会产生较大沉降甚至断裂,跑道梁基础相对于取电支架基础的沉降差值可达40CM以上,而上述系统提供的小车在接驳装置端部,其上下浮动范围只在10CM左右,因此在沉降严重处根本无法工作,而该小车受直线球轴承滑道刚性限。

15、制及集电小车框尺寸限制,浮动范围有不能做大,因此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通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取电支架、集电小车和接驳装置,使龙门起重机取电方便、运行安全稳定。0009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包括沿龙门起重机跑道设置的取电支架和与取电支架相配合的集电小车,取电支架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和取电工作段,集电小车导入段包括相平行设置的引导上导轨、引导下导轨和导入段靠板,引导上导轨和引导下导轨为不积水不积尘的横截面为“工”型、“T”型、圆。

16、形或多边形的型钢;取电工作段设有滑触线;0010集电小车固定设置有能与引导上导轨配合的上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以及能与引导下导轨相配合的下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在集电小车上固定有用于配合所述滑触线的集电器和用于检测集电小车与取电支架相对位置的感应元器件;0011龙门起重机设置有用于将集电小车安装到集电小车导入段的接驳装置,接驳装置包括连接在龙门起重机与集电小车之间的用于前后方向移动的水平伸缩机构、与水平伸缩机构相配合的用于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纵向移动机构,以及用于连接接驳装置与集电小车的连接组件,接驳装置通过连接组件与集电小车自如连接或分离;0012集电小车的两端设置有能弹性伸缩的牵。

17、引装置,牵引装置与龙门起重机相连接。0013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0014上述的集电小车导入段的引导上导轨能与集电小车的上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的底面相配合,同时引导下导轨能与集电小车的下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的底面相配合。0015上述的集电小车包括本体,集电器、感应元器件、上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以及下腰鼓轮或行走轮或水平导向轮设置在本体对应取电支架的一侧,集电器的碳刷能与取电支架上的滑触线相配合,集电器及感应元器件的电缆与龙门起重机相连接;在本体的说明书CN101993005ACN101993008A3/7页6另一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接驳装置相连接或分离。0016上述。

18、的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水平伸缩机构上并与集电小车相配合的滚轮,以及用于连接水平伸缩机构与集电小车的挂钩和挂扣。0017上述的取电工作段的导轨横截面为“工”型、“T”型、圆形或多边形。集电小车设置有上腰鼓轮、下腰鼓轮、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0018上述的纵向移动机构设于水平伸缩机构与龙门起重机相连接的一端,或设于水平伸缩机构与集电小车相连接的一端;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竖直方向定位导向的滑轨或导轨。0019上述的水平伸缩机构为双臂平移机构或单臂平移机构或伸缩平移机构或导轨式平移机构。0020上述的牵引装置为牵引用弹性拉索或者在拉索上设置有弹性伸缩件。0021利用上述用于轮胎式龙门起。

19、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的自动取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21龙门起重机开至集电小车导入段一侧,将集电小车的通过接驳装置连接龙门起重机;00232接驳装置的水平伸缩机构工作,将集电小车向取电支架侧平行推出,直至感应元器件检测到导入段靠板,此时集电小车的上腰鼓轮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的引导上导轨上方,下腰鼓轮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的引导下导轨上方,此时感应元器件发出控制信号,水平推出动作停止;00243接驳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工作,使集电小车的上腰鼓轮位落于引导上导轨之上,下腰鼓轮位落于引导下导轨之上,集电小车停靠在取电支架上;00254将集电小车与水平伸缩机构之间的连接组件脱开,使集电小车与接驳装置分离;00。

20、265水平伸缩机构工作,使接驳装置缩回;00276龙门吊起重机通过牵引装置牵引集电小车向取电工作段前进,小车进入取电工作段后,集电小车的上腰鼓轮和下腰鼓轮,或者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与取电工作段的导轨相配合,同时集电器的碳刷顺利导入滑触线,与滑触线相电连接。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取电支架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和取电工作段,取电支架的导轨采用不积水不积尘的横截面为“工”型、“T”型、圆形或多边形的型钢,因此取电支架的导轨不会积水结冰,在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及堆场严重沉降不均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通过集电小车导入段可方便、快速地将集电小车装上取电支架,保证了小车入轨的平顺和可靠,入轨过程中无强冲。

21、击,避免了对部件的损坏;通过取电工作段,保证集电小车安全稳定的运行,并通过滑触线为集电提供电源,实现了集电器碳刷平稳、可靠的导入导出滑触线;通过接驳装置,可实现集电小车的自动上轨和下轨,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002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取电支架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集电小车导入段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取电工作段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1993005ACN101993008A4/7页7003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取电工作段的结构示意图;0033图5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0034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接驳装置的结。

22、构示意图;0035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6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集电小车与接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7图9至图11是本发明的集电小车入轨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39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40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取电支架1、集电小车导入段11、取电工作段12、引导上导轨13、引导下导轨14、工作上导轨15、工作下导轨16、滑触线17、取电工作段12、集电小车2、本体21、上腰鼓轮22、下腰鼓轮23、集电器24、水平伸缩机构3、第一调整臂31、第二调整臂32、伸缩杆33、驱动杆34。

23、、曲柄连杆35、伸缩缸36、活塞杆37、纵向移动机构4、牵引装置5、龙门起重机6、连接组件7、滚轮71、挂钩72、挂扣73。0041实施例10042本实施例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包括沿龙门起重机6跑道设置的取电支架1和与取电支架1相配合的集电小车2。0043如图1所示,取电支架1包括集电小车导入段11和取电工作段12,集电小车导入段11包括相平行设置的引导上导轨13和引导下导轨14。取电工作段12包括滑触线17、相平行设置的工作上导轨15和工作下导轨16。取电支架1上的导轨都采用不积水不积尘的横截面为“工”型、“T”型、圆形或多边形的型钢,因此取电支架1的导轨不会积水结冰,在雨。

24、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及堆场严重沉降不均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0044集电小车导入段11的引导上导轨13能与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底面相配合,同时引导下导轨14能与集电小车2的下腰鼓轮23底面相配合。0045集电小车2固定设置有能与引导上导轨13配合的上腰鼓轮22和能与引导下导轨14相配合的下腰鼓轮23,在集电小车2上固定有用于配合所述滑触线17的集电器24和用于检测集电小车2与取电支架1相对位置的感应元器件。0046龙门起重机6设置有用于将集电小车2安装到集电小车导入段11的接驳装置,接驳装置包括连接在龙门起重机6与集电小车2之间的水平伸缩机构3、与水平伸缩机构3相配合的纵向移动机构4,以及用。

25、于连接水平伸缩机构3与集电小车2的连接组件7。0047集电小车2的两端设置有能弹性伸缩的牵引装置5,牵引装置5与龙门起重机6相连接。0048在本实施例中,集电小车2包括本体21,集电器24、感应元器件、上腰鼓轮22和下腰鼓轮23设置在本体21对应取电支架1的一侧,集电器24的碳刷能与取电支架1上的滑触线17相配合,集电器24及感应元器件的电缆与龙门起重机6相连接。在本体21的另一侧制有与水平伸缩机构3相连接的连接组件7。0049如图5所示,连接组件7包括设置在水平伸缩机构3上并与集电小车2相配合的滚轮71,以及用于连接水平伸缩机构3与集电小车2的挂钩72和挂扣73。说明书CN101993005。

26、ACN101993008A5/7页80050本实施例中,引导上导轨13或引导下导轨14的横截面为“工”形。当然本发明的引导上导轨13或引导下导轨14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引导上导轨13或引导下导轨14不应有凹槽,这样可以防止引导上导轨13和引导下导轨14积水结冰,影响工作使用。0051纵向移动机构4设于水平伸缩机构3与龙门起重机6相连接的一端,或设于水平伸缩机构3与集电小车2相连接的一端。纵向移动机构4包括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竖直方向定位导向的滑轨或导轨。纵向移动的驱动装置使集电小车2相对于龙门起重机6上下运动,可将集电小车2放置到取电支架1的集电小车导入段11上。0052水平伸缩。

27、机构3为双臂平移机构或单臂平移机构或伸缩平移机构或导轨式平移机构。通过水平伸缩机构3,可使龙门起重机6在水平方向移动集电小车2。在安装集电小车2时,龙门起重机6通过水平伸缩机构3将集电小车2推向取电支架1,当集电小车2正好位于引导上导轨13和引导下导轨14之上时,感应元器件检测到该位置并停止水平伸缩机构3的动作,然后通过纵向移动机构4将集电小车2放置到取电支架1的集电小车导入段11上。0053牵引装置5可以是牵引用弹性拉索,或者牵引装置5可以是在普通的拉索上设置有弹性伸缩件。拉索可以是绳索或铁链,弹性伸缩件可以是弹簧或弹簧与拉杆的组合件等组成。集电小车2通过牵引装置5从集电小车导入段11进入取。

28、电工作段12。0054取电工作段12的工作上导轨15能与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底面相配合,同时工作下导轨16能与集电小车2的下腰鼓轮23顶面相配合。这样集电小车2从集电小车导入段11进入取电工作段12后,工作上导轨15和工作下导轨16位于上腰鼓轮22和下腰鼓轮23之间,可防止集电小车2因为意外脱离取电支架1。0055在本实施例中,取电工作段12还可以是工作上导轨15能与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顶面相配合,同时工作下导轨16能与集电小车2的下腰鼓轮23底面相配合,这样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和下腰鼓轮23位于工作上导轨15和工作下导轨16之间,同样可以防止集电小车2因为意外脱离取电支架1。00。

29、56实施例20057如图6所示的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本实施例的水平伸缩机构3包括两组相活动连接的第一调整臂31和第二调整臂32,其余部分和实施例1相似。第一调整臂31连接龙门起重机6,第二调整臂32连接集电小车2。两组第一调整臂31和第二调整臂32对称设置,通过改变第一调整臂31和第二调整臂32之间的夹角,便可使集电小车2在水平方向运动。0058在两组第一调整臂31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第一调整臂31与第二调整臂32之间夹角的伸缩杆33和驱动杆34。驱动杆34可以是液压驱动、气压驱动或是电动驱动,通过伸缩杆33和驱动杆34长度的调整,第一调整臂31与第二调整臂32之间夹角变化,集。

30、电小车2便可相对于龙门起重机6水平远离或接近。0059实施例30060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平伸缩机构3包括与实施例2类似的第一调整臂31和第二调整臂3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两组第一调整臂31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第一调整臂31与第二调整臂32之间夹角的伸缩杆33和曲柄连杆35。通过曲柄连杆35来驱动第一说明书CN101993005ACN101993008A6/7页9调整臂31与第二调整臂32之间夹角的变化,使集电小车2水平移动。0061实施例40062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平伸缩机构3由两组伸缩缸36和位于伸缩缸36内的活塞杆组成,通过伸缩缸36驱动活塞杆37运动,使集电小车2水平移动,。

31、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0063实施例5006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至4的基础上,集电小车2设置有上腰鼓轮22、下腰鼓轮23、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通过上腰鼓轮22和下腰鼓轮23安装到集电小车导入段11后,经牵引装置5进入取电工作段12。在取电工作段12设置有与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相配合的导轨,集电小车2也可通过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在取电工作段12运行取电。0065实施例60066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的自动取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671龙门起重机6开至集电小车导入段11一侧,将集电小车2的通过接驳装置连接龙门起重机6。00682如图9所示,接驳装置的水平伸缩机构3工作,将集电小车2。

32、向取电支架1侧平行推出,直至感应元器件检测到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11的引导上导轨13上方,下腰鼓轮23位于集电小车导入段11的引导下导轨14上方,此时感应元器件发出控制信号,水平推出动作停止。00693如图10所示,接驳装置的纵向移动机构4工作,使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位落于引导上导轨13之上,下腰鼓轮23位落于引导下导轨14之上,集电小车2停靠在取电支架1上。00704将集电小车2与水平伸缩机构3之间的连接组件7断开,使集电小车2与接驳装置分离。00715水平伸缩机构3工作,使接驳装置缩回。00726如图11所示,龙门起重机6起重机通过牵引装置5牵引集电小车2向取电工。

33、作段12前进,小车进入取电工作段12后,集电小车2的上腰鼓轮22和下腰鼓轮23,或者行走轮和水平导向轮与取电工作段12的导轨相配合,同时集电器24的碳刷顺利导入滑触线17,与滑触线17相电连接。0073同理,当取电完毕,需要将集电小车2从取电支架1上取下时,只需将接驳装置连接集电小车2,然后通过纵向移动机构4使集电小车2上移脱离引导上导轨13和引导下导轨14,再由水平伸缩机构3将集电小车2水平拉回,十分方便。0074本发明只需要将集电小车2放置到引导上导轨13和引导下导轨14之上即可,较小的力便可平稳完成,整个过程中无冲击;入轨的准确率高,即使车体略有倾斜也能保证入轨;接驳和牵引分开,牵引依靠。

34、牵引装置5,能在上下偏移量1米以上的条件下工作,特别适合局部会有沉降的工作环境。0075本发明的集电小车2停靠集电小车导入段11完成后,接驳装置便与集电小车2分离,并将接驳装置收回,靠独立的牵引装置来牵引小车向前移动,进入取电工作段12。0076集电小车2与取电工作段12的工作上导轨15和工作下导轨16配合便锁定在取电工作段12上,无论是上下窜动还是水平窜动,由于工作上导轨15和工作下导轨16的夹说明书CN101993005ACN101993008A7/7页10合作用,集电小车2都不会脱离取电支架1。0077集电小车2进入取电工作段12后集电器碳刷导入滑触线17,便可向龙门起重机6供电,整个过。

35、程可靠性更高。0078牵引装置的牵引长度约3米,最大允许伸长量即刚性拉锁长度假设定02米时,允许集电小车2相对于龙门起重机6上下方向的伸长量及水平方向的伸缩量,就可分别达到05米及1米323233110505,而02米的伸长量完全是牵引装置5允许的弹性形变范围,外力消除后即可恢复到初始长度。这样龙门起重机6上拉索挂环大致居中布置,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允许集电小车2相对于龙门起重机6位置的变化范围可分别达到2米及1米,而龙门起重机6跑偏及即水平方向最大仅为05米,支架与大车跑道不均沉降即上下方向最大不过05米025,因此牵引装置5通过弹性形变完全可补偿龙门起重机6跑偏及堆场内支架与龙门起重机6跑道。

36、基础沉降不均导致的偏差,同时在导入段通过前后方向大致相等的拉力,可使集电小车2中心大致与接驳装置中心大致保持在同一位置,有利于集电小车2收取,集电小车2前后移动时,弹性索还能有效减缓冲击。因为弹性拉索牵引,该集电小车2随动性和适应性及所受冲击均大大优于直接用相对刚性的接驳装置来牵引。0079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说明书CN101993005ACN101993008A1/5页11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93005ACN101993008A2/5页12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93005ACN101993008A3/5页13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93005ACN101993008A4/5页14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1993005ACN101993008A5/5页15图11说明书附图CN10199300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