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节能吸水吸尘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电节能吸水吸尘设备.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6429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12.07 CN 101664291 B *CN101664291B* (21)申请号 200910169366.0 (22)申请日 2009.08.26 A47L 7/00(2006.01) A47L 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鹏 地址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东街 4 号 安莱大厦 B 座 F2 (72)发明人 王鹏 CN 201524031 U,2010.07.14, 权利要求 1-9.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无电节能吸水吸尘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 。
2、维修维护简 易, 且具有良好的节能、 环保、 安全、 维修成本低的 高效无电吸尘吸水设备。其技术方案包括 : 集成 无电吸水吸尘主体、 排尘连接管、 进气开关、 进气 开关握柄和集尘箱。所述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 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 前段 文氏吸尘管连接体、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 密 封圈、 后端文氏排尘管体。 所述集尘箱采用三级滤 尘结构, 集尘箱包括集尘箱外壳, 上盖, 一级过滤 网, 二级过滤网, 三级过滤排气口。本发明创作采 用高压空气快速排气作为驱动的结构, 整个工作 过程没有任何运动型驱动装置, 稳定性大大提高, 降低了故障率。 (51)Int.Cl. (。
3、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璟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CN 101664291 B1/2 页 2 1. 一种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 排尘连接 管、 进气开关、 进气开关握柄和集尘箱 ; 所述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包括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 前段文 氏吸尘管连接体、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 密封圈、 后端文氏排尘管体 ; 前段文氏吸尘管 外壳和后端文氏排尘管体组合成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的外壳 ;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位于 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吸尘一端的内腔。
4、里, 配有文氏管调整螺钉和自动复位弹簧 ; 前段文氏 吸尘管连接体的内腔具有锥度,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的一端与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的出 尘口对口连接, 而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的另一端部分贯穿于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的 中心孔内, 并一同设置于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的内腔里 ; 所述的密封圈, 设置于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和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外壁上的环 槽里 ; 所述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的中心孔为锥形, 中心孔的周围部位沿圆周分布若干蜂 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 这些排气孔位于同一个圆周上, 两两对称, 且等分圆周 ; 与蜂窝式文 氏集成排气孔内部相连的是单槽锥形蜂窝式储气道, 该储气道由前段文氏吸。
5、尘管外壳的内 壁和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及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的外壁形成, 其一侧开口, 安装进 气开关, 与气泵的主气道相联 ;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的出尘口部分、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 置、 后端文氏排尘管体以及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所在的圆周为同轴关系 ; 所述的排尘连接管一端连接固定在后端文氏排尘管体上, 另一端连接固定在集尘箱进 尘口上 ; 所述的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和后端文氏排尘管体的文氏口成反向比例, 小口部分相 对, 使得排气时管口由小变大空气排出更流畅, 进尘口由大变小使进尘口真空负压更大 ; 所述的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的小口管径的基准尺寸与所述的前段文氏吸尘。
6、管连接体 的前端连接口的尺寸一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 孔内部形状构造兼有倾斜式, 螺旋式, 锥度文氏式三种设计, 其中所述倾斜式设计是指蜂窝 式文氏集成排气孔依所述中心孔的锥度倾斜, 所述螺旋式设计是指整个蜂窝式文氏集成排 气孔呈螺旋扭曲状, 所述锥度文氏设计是指其形状与文氏管体相似, 孔径由大到小。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的 小口管径的基准尺寸为 1.8cm。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后端文氏排尘管体的长 度在后端文氏。
7、排尘管体的大口管径的 3 倍范围内, 其大口管径和小口管径的比例最小为 1 0.85。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集尘箱采用三级滤 尘结构, 集尘箱包括集尘箱外壳, 上盖, 一级过滤网, 二级过滤网, 三级过滤排气口 ; 上盖安 装在集尘箱外壳相互安装 ; 一级过滤网和二级过滤网是独立的部件, 安装在上盖上, 位于集 尘箱外壳的内部 ; 三级过滤排气口采用铁网卡子固定透气海绵的结构, 安装在上盖的外部 的中心处。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一级过滤网是使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64291 。
8、B2/2 页 3 铁网制作。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二级过滤网是使用 铁网外面套上透气过滤棉套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64291 B1/4 页 4 一种无电节能吸水吸尘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水吸尘类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的具有节能、 安全、 高 效、 环保的无电吸水吸尘设备, 可用于短距离快速流体排放, 局部吸尘或中央吸尘, 空间换 气等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吸尘设备是一种高压电机为驱动的吸尘器, 利用电机的驱动带动风机, 运 用高速排风使进风口产生负压达到吸尘的一种设备。由于采用 220。
9、V 电压, 在操作中容易造 成人员触电伤亡, 即便是采用保护装置也存在安全隐患。电机的额定功率在 2000W 以上, 耗 电量高。高压电机为驱动的洗车设备由于有运动驱动配件所以极易损坏。根本不具备吸水 的条件。也有一些设别具有吸水功能, 但是仅仅是靠橡胶密封圈使风机与吸尘吸水通道隔 离, 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0003 为克服上述缺点, 很多吸尘吸水类设备设计能够吸水的设备。所谓的吸尘吸水两 用设备设计的方法, 但是仅仅是靠橡胶密封圈使风机与吸尘吸水通道隔离, 仍然存在安全 隐患。还有一种采用气驱动吸尘的设备, 是采用简单的文氏原理, 真空度比较低, 根本不具 备吸水的功能, 只能应用于轻微的粉。
10、末吸尘, 而且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中的缺点,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 维修维护 简易, 且具有良好的节能、 环保、 安全、 维修成本低的高效无电吸尘吸水设备。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设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6 本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包括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 排 尘连接管、 进气开关、 进气开关握柄、 吸尘变口管和集尘箱。 0007 所述的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是设计方案的主要部分, 主要包括前段文氏吸尘管 外壳、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 密封圈、 后 端文氏排尘管体。。
11、 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和后端文氏排尘管体组合成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 的外壳 ;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位于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吸尘一端的内腔里, 配有文氏管调 整螺钉和自动复位弹簧, 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变式前段文氏管体口径的大小 ; 前段文氏 吸尘管连接体的内腔具有锥度,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的一端与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的出 尘口对口连接, 而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的另一端部分贯穿于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的 中心孔内, 并一同设置于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的内腔里。 0008 所述的密封圈, 设置于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和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外壁上 的环槽里, 保证气密性。 0009 所述的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
12、装置的中心孔 (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部分贯穿其 中, 为锥形 ) 周围部位沿圆周分布若干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 这些排气孔位于同一个圆 周上, 两两对称, 且等分圆周 ; 该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内部采用三种设计 : 倾斜式, 螺旋 说 明 书 CN 101664291 B2/4 页 5 式, 并兼锥度文氏设计。 与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内部相连的是单槽锥形蜂窝式储气道, 该 储气道由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的内壁和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及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 置的外壁形成, 其一侧开口, 安装进气开关, 与气泵的主气道相联, 保证气压快速同步释放。 0010 其中, 所述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的中心孔。
13、,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的数量、 大 小, 及其所分布圆周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针对不同的吸水洗尘环境和对象, 调整上 述零件的尺寸, 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般的,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的中心孔的直径每增 加4mm增加2个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 而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孔径增加0.05mm, 蜂窝式 文氏集成排气孔的孔径最大可以放大到 1.5mm。 0011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的出尘口部分、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 气装置、 后端文氏排尘管体以及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所在的圆周为同轴关系 ; 可变式前 段文氏管体的出尘口部分的尺寸, 即其小口管径的基准尺寸与前段文氏吸尘管。
14、连接体的前 端连接口的尺寸一致, 而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得小口管径可以通过调整螺钉进行调整。 0012 气泵将高压空气送达进气开关处, 握紧进气开关握柄打开进气开关时高压空气经 过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强行向排尘口排气, 使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的可变式前段文氏 管体产生负压将水或灰尘快速排出。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的螺旋式设计使排气时气流形 成高压空气旋转排出以提高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的负压强度, 而该孔也同时设计成聚焦倾 斜式, 则在排气时更一步提高中心聚焦点, 使高压空气排出更通畅, 前段文氏吸尘管负压更 大。总之,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中的高压空气排出流量越大、 排出的压力越大、 聚焦越中 心。
15、、 排气旋转越快,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的负压越大, 吸水、 吸尘的速度越快、 吸水吸尘的效 果越好。 0013 所述的排尘连接管一端连接固定在后端文氏排尘管体上, 另一端连接固定在集尘 箱进尘口上。 0014 即集尘箱采用三级滤尘结构, 集尘箱是通过排尘连接管将灰尘排入滤尘箱, 排入 的空气和扬尘经过滤网初步过滤后, 再经过滤棉过滤将排放的高压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达 到集尘过滤的目的。由于过滤网的作用大颗粒会被过滤到滤尘箱, 浮尘经过过滤棉会被过 滤在过滤棉以外, 当空气被排出时就不会产生扬尘。 0015 所述的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和后端文氏排尘管体的文氏口成反向比例, 小口部分 相对, 使排气时。
16、管口由小变大空气排出更流畅, 进尘口由大变小使进尘口真空负压更大, 吸 水吸尘效果更佳。 0016 本发明创作采用高压空气快速排气作为驱动的结构, 整个工作过程没有任何运动 型驱动装置, 稳定性大大提高, 降低了故障率。总而言之, 本设计方案是一种无电节能的吸 水吸尘设备, 结构简单, 安装和使用方便, 减少维修维护成本, 具有良好的节能, 安全环保性 能, 提高了使用效率和设备的稳定性, 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实施例总体安装示意图 ; 0018 图 2 为本技术方案主体部件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结构图 ; 0019 图 3A 为本技术方案蜂窝。
17、式文氏集成排气孔位置分布示意图 ; 0020 图 3B 为本技术方案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倾斜式构造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101664291 B3/4 页 6 0021 图 3C 为本技术方案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螺旋式构造示意图 ; 0022 图 3D 为本技术方案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锥度文氏构造示意图 ; 0023 图 4 为本技术方案方案优选实施例集尘箱结构图 ; , 0024 图 5 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实施例开启工作气状态气流方向示意图 ; 0025 图 6 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实施例关闭工作气状态气流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采用一个优选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
18、说明 : 0027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电节能吸尘吸水设备, 包括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 1、 排尘连 接管 2、 进气开关 3、 进气开关握柄 4 和集尘箱 6。 0028 所述的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 1, 主要包括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 11、 可变式前段 文氏管体12、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13、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14、 密封圈15、 后端文氏 排尘管体16。 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11和后端文氏排尘管体16组合成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 体1的外壳 ;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12位于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11吸尘一端的内腔里, 配有 文氏管调整螺钉 121 和自动复位弹簧 122 ;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
19、 13 的一端与可变式前段 文氏管体 12 的出尘口对口连接, 而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 13 的另一端部分贯穿于蜂窝式 文氏集成排气装置 14 的中心孔内, 并一同设置于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 11 的内腔里。 0029 所述的密封圈 15, 设置与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 13 和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 15 外壁上的环槽里, 保证气密性。 0030 如图 3A 所示, 所述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 14 的中心孔 141(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 接体部分贯穿其中, 为锥形 ) 周围部位沿圆周分布若干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 142, 这些排 气孔位于同一个圆周上, 两两对称, 且等分圆周 ; 该蜂窝式文氏集。
20、成排气孔 142 内部采用三 种设计 : 倾斜式, 螺旋式, 并兼锥度文氏设计。所述倾斜式设计是指干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 孔 142 依前述中心孔的锥度倾斜, 如图 3B 所示 ; 所述螺旋式设计是指整个干蜂窝式文氏集 成排气孔142呈螺旋扭曲状, 如图3C所示 ; 所述锥度文氏设计是指其形状与文氏管体相似, 孔径由大到小, 如图 3D 所示。 0031 参考图 2, 与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 142 内部相连的是单槽锥形蜂窝式储气道 143, 该储气道由前段文氏吸尘管外壳11的内壁和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13及蜂窝式文氏 集成排气装置 14 的外壁形成, 其一侧开口, 安装进气开关 3, 与气泵的。
21、主气道相联, 保证气 压快速同步释放。 0032 其中, 所述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装置 14 的中心孔 141 的直径为 1.8cm ; 蜂窝式文 氏集成排气孔 142 的数量为 14 个, 孔径为 1mm。 0033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 12 的出尘口部分、 前段文氏吸尘管连接体 13、 蜂窝式文氏集 成排气装置14、 后端文氏排尘管体16以及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142所在的圆周为同轴关 系 ; 0034 所述的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 12 和后端文氏排尘管体 14 的文氏口成反向比例, 小 口部分相对, 使排气时管口由小变大空气排出更流畅, 进尘口由大变小使进尘口真空负压 更大, 吸水吸尘效果更。
22、佳。 0035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12的小口管径的基准尺寸为1.8cm, 其调整范围是0-5cm, 可 说 明 书 CN 101664291 B4/4 页 7 变式前段文氏管体 12 的大口管径不受具体约束,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 12 的长度在大口管 径的 3 倍范围内。大口管径和小口管径的比例越大效果越好, 这个比例最小为 1 0.85。 而对于后端文氏排尘管体 14 的设置原理也一样, 当后端文氏排尘管体 14 得小口管径小而 大口管径大时, 当后端排尘管高速排气时小口产生的负压最大, 而大口出尘出水量最直接 最多。 0036 所述的排尘连接管2一端连接固定在后端文氏排尘管体16上, 另一。
23、端连接固定在 集尘箱 6 进尘口 61 上。 0037 如图 4 所示, 集尘箱 6 采用三级滤尘结构, 集尘箱 6 包括集尘箱外壳 62, 上盖 63, 一级过滤网 65, 二级过滤网 64, 三级过滤排气口 66. 上盖 63 安装在集尘箱外壳 62 相互安 装, 可以拆卸下来。一级过滤网 65 和二级过滤网 64 是独立的部件, 安装在上盖 63 上, 位于 集尘箱外壳 62 的内部, 可以拆卸下来。三级过滤排气口 66 采用铁网卡子固定透气海绵的 结构, 安装在上盖 63 的外部的中心处, 也可以独立拆卸下来。一级过滤网 65 是使用密度铁 网制作, 二级过滤网 64 是使用铁网外面套。
24、上透气过滤棉套。 0038 通过排尘连接管2将灰尘排入积尘箱, 排入的空气和扬尘经一级过滤网65初步过 滤后, 再经过二级过滤网 64 滤棉过滤将排放的高压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达到集尘过滤的 目的。由于过滤网的作用大颗粒会被过滤到滤尘箱, 浮尘经过过滤棉会被过滤在过滤棉以 外, 当空气被排出时就不会产生扬尘。 0039 工作时, 气泵将高压空气送达进气开关 3 处, 握紧进气开关握柄 4 打开进气开关 3 时高压空气经过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 142 强行向排尘口排气, 使集成无电吸水吸尘主体 1的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12产生负压将水或灰尘快速排出。 蜂窝式文氏集成排气孔142的 螺旋式设计使排气时。
25、气流形成高压空气旋转排出以提高前段文氏吸尘管的负压强度, 而该 孔也同时设计成聚焦倾斜式, 则在排气时更一步提高中心聚焦点, 使高压空气排出更通畅, 可变式前段文氏管体 12 负压更大。包含尘和水的气流经后端文氏排尘管体 16 加大排力 度, 再通过排尘连接管 2, 进入集尘箱 6 外壳 62 和一级过滤网 65 之间的进尘口 61, 经三层 过滤, 排出。整个工作过程的气流方向如图 5 所示。当放松进气开关握柄 4 时, 进气开关 3 关闭, 整个装置的气流处于停滞状态, 如图 6 所示。 0040 综上所述, 本发明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仅是为了以举例的方式清楚的说明本 发明的实质和内涵。
26、, 并非以局限的方式限定在本发明构思基础之上的变化方式之外, 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的构思基础上, 任意变换结构组成方式及组成部分的尺寸, 但 是如其基于发明思路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及惯用手段, 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CN 101664291 B1/6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64291 B2/6 页 9 图 3A 图 3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64291 B3/6 页 10 图 3C 图 3D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64291 B4/6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64291 B5/6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64291 B6/6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