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71145.4 (22)申请日 2018.01.16 (73)专利权人 舒城贝多美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231300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茶镇 龙王庙街道 (72)发明人 金华健 金祖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23 代理人 熊伟 (51)Int.Cl. A47D 7/01(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竖。
2、直开门的安全童 床, 包括床头架、 床尾架、 床板、 左护栏与右护栏, 所述床头架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床头连接螺孔, 所述床尾架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扣, 床尾架 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床尾连接螺孔, 所述右护栏两 端端面上分别设有右连接螺孔, 所述左护栏一端 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扣, 另一端端面上设有左连接 螺孔, 所述左护栏包括左右放置的前护栏与后护 栏; 通过设置竖直放置的后护栏与前护栏, 并通 过合页将其相连, 可使其竖直开门, 使童床一面 部分露出, 一方面可使大人与婴儿互动, 另一方 面增加了童床的安全性, 并通过设置床板拖放在 最低层床板板面距左右护栏顶部大于60cm, 使童 床符合国家安全。
3、标准, 进一步增加童床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8403887 U 2019.01.22 CN 208403887 U 1.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包括床头架、 床尾架、 床板、 左护栏与右护栏,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床头架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床头连接螺孔, 所述床尾架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 扣, 床尾架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床尾连接螺孔, 所述右护栏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右连接螺孔, 所述左护栏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扣, 左护栏另一端端面上设有左连接螺孔, 所 述左护栏一端通过螺丝与床头架相连, 左护栏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扣与床尾架相连, 所述 右护栏两端封分别通。
4、过螺丝与床头架、 床尾架相连, 所述右护栏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右上 床板拖与右下床板拖, 所述左护栏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左上床板拖与左下床板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尾架包括上下 放置的上床尾架与下床尾架, 所述上床尾架与下床尾架通过床尾架合页相连, 所述第一连 接扣设与上床尾架与下床尾架一端上, 所述床尾连接螺孔设与上床尾架与下床尾架另一端 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护栏中间一分 为二, 由竖直放置的后护栏与前护栏构成, 所述后护栏与前护栏之间通过护栏合页相连, 所 述左连接螺孔设与后护栏一端。
5、端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扣固定在前护栏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扣端面 中心通过螺丝与床尾架端面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扣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扣一端 为开口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扣端面上设有第二连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 二连接槽可相互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上床板拖与右 上床板拖数量一致, 并一一对应, 其中相对应得左上床板拖圆心与右上床板拖圆心。
6、位于同 一条水平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下床板拖与右 下床板拖数量一致, 并一一对应, 其中相对应的左下床板拖圆心与右下床板拖圆心位于同 一条水平线上, 所述左下床板拖上安放床板时, 所述床板顶部距左护栏顶部距离大于60c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03887 U 2 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童床即给幼儿使用的床, 由于幼儿较大人而言, 对外界的伤害抵抗能力较弱, 现有 童床为了使婴儿在童床内可以与大人进行互动。
7、, 常将护栏设计成横侧翻, 使童床一面上方 整体无护栏保护, 虽达到了互动的目的, 但增加了婴儿掉落的几率, 降低了童床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解决了现有童床为了使婴儿在童床 内可以与大人进行互动, 常采用横侧翻方式将童床一侧打开, 降低了童床安全性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包括床头架、 床尾架、 床板、 左护栏 与右护栏, 所述床头架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床头连接螺孔, 所述床尾架一侧端面上设有第 一连接扣, 床尾架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床尾连接螺孔。
8、, 所述右护栏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右连 接螺孔, 所述左护栏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扣, 左护栏另一端端面上设有左连接 螺孔, 所述左护栏一端通过螺丝与床头架相连, 左护栏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扣与床尾架相 连, 所述右护栏两端封分别通过螺丝与床头架、 床尾架相连, 所述右护栏上方与下方分别设 有右上床板拖与右下床板拖, 所述左护栏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左上床板拖与左下床板拖。 0006 优选的, 所述床尾架包括上下放置的上床尾架与下床尾架, 所述上床尾架与下床 尾架通过床尾架合页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扣设与上床尾架与下床尾架一端上, 所述床尾连 接螺孔设与上床尾架与下床尾架另一端端面上。 0007 。
9、优选的, 所述左护栏中间一分为二, 由竖直放置的后护栏与前护栏构成, 所述后护 栏与前护栏之间通过护栏合页相连, 所述左连接螺孔设与后护栏一端端面上, 所述第二连 接扣固定在前护栏一端。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扣端面中心通过螺丝与床尾架端面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扣 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槽。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扣一端为开口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扣端面上设有第二连接 槽。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可相互闭合。 0011 优选的, 所述左上床板拖与右上床板拖数量一致, 并一一对应, 其中相对应的左上 床板拖圆心与右上床板拖圆心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0012 优。
10、选的, 所述左下床板拖与右下床板拖数量一致, 并一一对应, 其中相对应的左下 床板拖圆心与右下床板拖圆心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当左下床板拖上安放床板时, 所述床 板顶部距左护栏顶部距离大于60cm。 0013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竖直放置的后护栏与前护栏,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403887 U 3 并通过合页将其相连, 可使其竖直开门, 使童床一面部分露出, 一方面可使大人与婴儿互 动, 另一方面增加了童床的安全性, 并通过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 可使前护栏竖直开门 便于操作, 并通过设置床板拖放在最低层床板板面距左右护栏顶部大于60cm, 。
11、使童床符合 国家安全标准, 进一步增加童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床头架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床尾架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左护栏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右护栏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 床头架; 2、 床尾架; 3、 左护栏; 4、 右护栏; 5、 床板; 6、 第一连接扣; 7、 第二连 接扣; 8、 床头连接螺孔; 9、 上床尾架; 10、 下床尾架; 11、 床尾架合页; 12、 床尾连接螺孔; 13、 第一连接槽; 14、 后护栏; 15、 前护栏; 16、 护栏合页; 17、 左连接螺孔; 18、 第二连接槽。
12、; 19、 左 上床板拖; 20、 左下床板拖; 21、 右上床板拖; 22、 右下床板拖; 23、 右连接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 根据图中所示一种可竖直开门的安全童床, 包括床头架1、 床尾架2、 床板5、 左护栏 3与右护栏4, 所述床头架1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床头连接螺孔8, 所述床尾架2一侧端面上设 有第一连接扣6, 床尾架2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床尾连接螺孔12, 所述右护栏4两端端面上分别 设有右连接螺孔23, 所述左护栏3一端通过螺。
13、丝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扣7, 左护栏3另一端端面 上设有左连接螺孔17, 所述左护栏3一端通过螺丝与床头架1相连, 左护栏3另一端通过第二 连接扣7与床尾架2相连, 所述右护栏4两端封分别通过螺丝与床头架1、 床尾架2相连, 所述 右护栏4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右上床板拖21与右下床板拖22, 所述左护栏上方与下方分别 设有左上床板拖19与左下床板拖20。 0022 优选的, 所述床尾架2包括上下放置的上床尾架9与下床尾架10, 所述上床尾架9与 下床尾架10通过床尾架合页11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扣6设与上床尾架9与下床尾架10一端 上, 所述床尾连接螺孔12设与上床尾架9与下床尾架10另一端端面上 。
14、0023 优选的, 所述左护栏3中间一分为二, 由竖直放置的后护栏14与前护栏15构成, 所 述后护栏14与前护栏15之间通过护栏合页16相连, 所述左连接螺孔17设与后护栏14一端端 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扣7固定在前护栏15一端。 0024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扣6端面中心通过螺丝与床尾架2端面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 扣6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槽13。 0025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扣7一端为开口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扣7端面上设有第二连 接槽18。 0026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槽13与第二连接槽18可相互闭合。 0027 优选的, 所述左上床板拖19与右上床板拖21数量一致, 并一一对应,。
15、 其中相对应得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403887 U 4 左上床板拖19圆心与右上床板拖21圆心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0028 优选的, 所述左下床板拖20与右下床板拖22数量一致, 并一一对应, 其中相对应得 左下床板拖20圆心与右下床板拖22圆心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当左下床板拖20上安放床板 5时, 所述床板5顶部距左护栏3顶部距离大于60cm。 0029 具体使用时, 将童床零部件取出后, 分别将床头架1置于一侧, 将床尾架2伸展, 置 于另一侧额, 将左护栏3伸展, 一端通过螺丝与床头架1端面固定, 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扣6 与第二连接扣7相互闭合固定, 接着将右护。
16、栏3两端通过螺丝分别与床头架1、 床尾架2端面 固定连接, 并通过左上床板拖19、 左下床板拖20、 右上床板拖21、 右下床板拖22安放床板5, 当安放双层床板时, 上方床板可以供婴儿睡觉, 下方床板可供放置杂物, 通过前护栏15进行 打开闭合, 一方面可与婴儿进行互动, 另一方面可进行杂物的取放, 当仅放置下层床板时, 可使婴儿在童床内站立玩耍, 通过前护栏15的打开闭合, 可与婴儿进行互动, 并通过设置位 于底部的床板5距左护栏3顶部距离大于60cm, 防止婴儿从童床内翻出, 对婴儿进行保护。 003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17、,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40388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8403887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8403887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8403887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8403887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8403887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