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的辊平面.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83910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7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7970.3

申请日:

2009.03.06

公开号:

CN101565124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G 13/00申请日:20090306|||公开

IPC分类号:

B65G13/00; B65G39/02; B65G49/06

主分类号:

B65G13/00

申请人:

F.M.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B·弗兰基尼

地址:

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

优先权:

2008.4.23 IT MO2008A00012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朱德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辊平面包括支承件(2)和多个辊(3),所述辊(3)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并可围绕其旋转轴线(A)旋转。每个辊(3)包括旋转部件(4),所述旋转部件(4)围绕其纵轴(B)旋转。支承件(2)包括至少一枢轴(5),所述枢轴(5)插入旋转部件(4)的孔(6)中,并关联到支承件(2)上。辊平面还包括盘(17),所述盘(17)垂直于旋转轴线(A)且布置在每个枢轴(5)与的支承件(2)之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辊平面,其包括支承件(2)和多个辊(3),所述辊(3)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并围绕该辊(3)的旋转轴线(A)可旋转;每个辊(3)包括旋转部件(4),所述旋转部件(4)围绕其纵轴线(B)旋转;支承件(2)包括至少一枢轴(5),所述枢轴(5)被插入到旋转部件(4)的孔(6)中,并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
该辊平面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盘(17),所述盘(17)垂直于旋转轴线(A)且布置在每个枢轴与支承件(2)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盘(17)具有周边环形高度减小部(22),所述高度减小部(22)设置在面向枢轴(5)的表面(23)上,并预先设置成容纳旋转部件(4)的接近支承件(2)的至少一端部(4a)。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旋转部件(4)包括至少一内部中空段(7)和至少一外部中空段(8),所述内部中空段(7)和外部中空段(8)相互同轴且相互相关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周边环形高度减小部(22)被预先设置用于容纳外部中空段(8)的端部(8b)。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旋转部件(4)还包括多个径向辐条(10),用于将内部中空段(7)与外部中空段(8)连接;该径向辐条(10)限定多个通道(11),所述通道(11)从旋转部件(4)的接近支承件(2)的端部(4a)开始形成直到与旋转部件(4)相对的端部(4b)。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径向辐条(10)具有面向支承件(2)的相应端面(10a);端面(10a)在一平面上,所述端面距离支承件(2)的距离大于中空内部段(7)的端面(7a)距离支承件(2)的距离。

7.
  如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盘(17)的直径至少等于外部中空段(8)的外径。

8.
  如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枢轴(5)包括锚定体(25),所述锚定体(25)相对于盘(17)而位于轴(5)的端部(5a)处,并预先设置成接合设置在中空内部段(7)中的底座(26)中,以便保持被关联到枢轴(5)上的旋转部件(4)。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锚定体(25)具有基本上圆锥形形状。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枢轴(5)的锚定体(25)完全包含在中空内部段(7)的内部。

11.
  如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锚定体(25)不可拆卸地插入在底座(26)中。

12.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支承件(2)包括至少一基体(13),所述基体(13)可关联到成型件(12)上,该成型件(12)具有至少一用于容纳基体(13)的底座(14)。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枢轴(5)和多个对应盘(17),所述盘(17)关联到基体(13)上。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每个枢轴(5)和每个盘(17)形成为单体。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钩住的装置(18),用于将所述枢轴(5)中的至少一个枢轴(5)和所述盘(17)中的至少一个盘(17)连接到基体(13)上。

16.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盘(17)中的至少一个和基体(13)制造成单体。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钩住的装置(18),用于将枢轴(5)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到盘(17)和基体(13)上。

1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枢轴(5)、盘(17)和基体(13)相互不同;辊平面还包括用于钩住的装置(18),该装置(18)用于将枢轴(5)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到基体(13)上;盘(17)被约束并被置于枢轴(5)与基体(13)之间。

19.
  如权利要求15或17或18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用于钩住的装置(18)包括连接部件(19),所述连接部件(19)关联到盘(17)或枢轴(5)上,并可弹性接合在设置在支承件(2)内所的对应外壳(20)中。

20.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枢轴(5)和至少一个盘(17)与基体(13)制造成单体。

21.
  如权利要求12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基体(13)能够可拆卸地插入成型件(12)的底座(14)中。

22.
  如权利要求12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基体(13)与成型件(12)构造成单体。

23.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基体(13)具有多个用于减轻基体(13)重量的凹槽(15)。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减轻重量的凹槽(15)包括至少一个预减弱的凹槽(15′),用于将基体(13)分成几部分。

25.
  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辊平面,其特征在于,枢轴(5)具有多个减轻重量的壁龛(5c),所述壁龛(5c)布置在枢轴(5)的外表面(5b)上。

说明书

突出的辊平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平面。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突出的辊平面。
本发明有利地在工业运输线中应用。
尤其是,本发明有效地应用于实现具有特别小厚度的制品、例如象玻璃板、瓷砖或其它诸如此类制品的运输线中的侧向边缘。
另外,本发明有效地用于实现制品的滑动支承面。
背景技术
突出的辊平面包括一支承件,用于沿着扁平制品的运输线将辊平面固定在所需的位置。
支承件包括合适成形的成型件和基底,所述基底可插入成型件中提供的底座中。
多个金属枢轴装配在基底上,这些金属枢轴相互平行并支承相应的圆柱体,用于限定辊平面的对应辊。
详细地,套筒同轴地结合到每个枢轴上,该套筒用耐磨材料制成,并置于枢轴与圆柱体之间。
圆柱体可以通过叠置多个管状段而实现,所述多个管状段通过包覆模制而相互同轴地被接合。
每个圆柱体还包括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层,所述橡胶材料层将会与待运输的制品接触。
在有流体,比如含有化学腐蚀物质和/或研磨粉的水情况下使用已知类型的辊平面时,尤其是在特定工作条件下,辊会不利而快速地失去它们的功能性。
含有化学物质和/或研磨粉的水易于渗入辊中,尤其是渗入每个枢轴与相关圆柱体之间。
在水含有腐蚀化学物质的情况下,这种渗入可能导致金属枢轴的氧化,这种氧化限制圆柱体在枢轴上的旋转,甚至达到阻碍其旋转的程度。
在水含有研磨粉的情况下,渗入可能导致沉淀物沉积在枢轴与旋转部件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又由于淀积效应使辊的旋转减速,或者由于淀积粉末的摩擦作用而使枢轴磨损,直至辊最后停止。
发明内容
由于这种原因,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没有上述缺点的辊平面。
尤其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现优良又长期可靠的辊平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安全、快速又经济的辊平面。
在本发明中,技术任务和所述目的通过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陈述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技术特征的辊平面而达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一些特点和优点通过下面如附图所示辊平面的优选但不是唯一的实施例的说明将更好地呈现出来,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辊平面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辊平面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中辊的侧向剖视图;
图4是图1中辊平面的细部的局部剖面透视图;
图5和6示出图1中辊平面的另一细部的对应实施例的相应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编号1作为一整体表示本发明的辊平面。
辊平面1包括支承件2和多个辊3,所述多个辊3可旋转地且突出地而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
将在本文下面更详细说明的支承件2沿着运输线(未示出)按预定方位被固定,使得辊平面1限定所述制品运输线的边缘和/或滑动轨道。
辊3布置有其相互平行的旋转轴线A。
在所述实施例中,辊平面1预先设置成这样安装,使得辊3的旋转轴线A布置在优选地倾斜的平面上,而辊3在与支承件2隔开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更加优选地,辊3的旋转轴线A在基本上竖直的平面上。
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辊3的旋转轴线A布置在水平面上。
支承件2包括多个枢轴5,每个枢轴5被关联到相应的辊3上,以便支承该辊3。
每个辊3由相应的旋转部件4限定,所述旋转部件4围绕其纵轴线B可旋转。
当然,当旋转部件4安装在相应的枢轴5上时,该旋转部件4的纵轴线B与辊3的旋转轴线A重合。
更详细地,每个枢轴5布置在每个旋转部件4内构造的对应孔6中。
旋转部件4相对于其纵轴线B轴向对称。在所述和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中,旋转部件4是锥形或截头圆锥形(truncoconical)(图3)。然而,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旋转部件4是圆柱形。
旋转部件4包括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所述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相互关联并同轴。
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都具有轴向对称形状。具体参照所述实施例,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均为锥形或截头圆锥形。
在所述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是圆柱形。
中空外部段8具有外表面9a,所述外表面9a限定每个辊3与运输制品的接触表面3a。
不同的是,中空内部段限定枢轴5所在的旋转部件4的孔6。
更详细地,中空内部段7基本上与枢轴5牵引接触(draggingcontact)。
在支承件2附近旋转部件4的端部4a,中空外部段8的端面8a和中空内部段7的端面7a在相应平行而不同的平面上。
尤其是,中空内部段7的端面7a位于中空外部段8的内部。
旋转部件4还包括多个径向幅条10,所述径向辐条10使中空内部段7连接到中空外部段8上。辐条10在旋转部件4的端部4a具有多个相应端面10a,所述多个端面10a面向支承件2,并且全部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平面平行于中空内部段7的端面7a的所在平面。
更详细地,辐条10的端面10a的所在平面距支承件2的距离比中空内部段7的端面7a的所在平面距离支承件2的距离大。
辐条10被成角度地等距离布置,并与中空内部段7和中空外部段8结合而限定多个通道11,所述通道11从支承件2附近旋转部件4的端部4a开始形成至到可旋转部件与支承件2隔开的端部4b。
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由于旋转部件4具有圆柱形状,所以通道11相互平行并平行于每个辊3的旋转轴线A而形成。
在所述实施例中,支承件2包括成型件12,所述成型件12可连接到所述运输线和被关联到成型件12的至少一基体13上,枢轴5连接到基体13上,并且辊3围绕其枢轴5旋转。
基体13可插入成型件12中,使得辊3从支承件2突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成型件12与基体13构造成单体。
尤其是,成型件12具有至少一底座14,所述底座14与基体13形状互补,且预先设置成容纳基体13。
在所示示例中,成型件12包括单一底座14。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未示出)中,所述成型件包括多个底座14,所述多个底座14这样布置,以致能使辊3朝同等的多个不同方向定向。
在优选实施例中,基体13为预定段,预定数量的枢轴5被关联到所述预定段上。
在所示示例中,10个枢轴5被关联到基体13上。
基体13包括第一部分13a,所述第一部分13a具有基本上平行六面体形状,并具有多个凹槽15,用于减轻基体13自身的重量(图5和6)。另外,基底13包括第二部分13b,所述第二部分13b被装在底座14的口部14a中。
凹槽15除了减轻整个支承件2的重量之外,还使基体13能更易于细分成若干不同的小部分。
凹槽15包括预减弱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被特别隔开并位于连续的枢轴5之间。预减弱的凹槽15′使基体13能易于分成具有所需数量的枢轴5的部分。
换句话说,当有必要得到具有任何数量的辊3的辊平面1时,则必需将基体13分成小部分,以便得到具有许多枢轴5并由此具有许多辊3的小部分,所述枢轴5和辊3的数量与预定数量不同。
在形成辊平面1的阶段期间,一旦预先设置了所需段的成型件12,为了得到所需数量的枢轴5并由此得到所需数量的辊3,则将特定的许多基体13和/或一小部分基体13被插入底座14中。
在另一实施例(附图中未示出)中,支承件2包括多个基体13,每个基体13被关联到相应枢轴5上,这样使能在成型件12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基体13,以便得到一辊平面1,所述辊平面1具有带有所需数量辊3的所需段。
在成型件12的开口端12a、12a附近,应用相应的闭合部件16或者成形的终端部件(在图中未示出),这些部件防止基体13从成型件12的底座14中退出。
辊平面1还包括平的盘17,所述平的盘17布置在每个枢轴5与支承件2之间,且垂直于每个辊3的旋转轴线A。
在图1至4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盘17和每个枢轴5与基体13制造成单体。
在另一实施例(图6)中,每个盘17和每个枢轴5制造成单体,但与基体13不同。由于这个原因,每个盘17和每个枢轴5都通过相应的钩装置18被关联到基体13上。
钩装置18包括连接部件19,所述连接部件19固定到盘17上,并可弹性地接合在基体13内获得的相应外壳20中。
可供选择地,连接部件19被关联到枢轴5上。
连接部件19包括一对可弹性变形的边缘21,用于插入外壳20中并保持在那里。
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盘17、枢轴5和基体相互不同,并且用于钩住的装置将各部件相互接合。
无论如何,盘17都用旋转部件4的端部4a接近支承件2。
盘17具有周边环形高度缩小部22,所述高度缩小部22由盘17面向枢轴5的表面23形成。环形高度缩小部22预先设置成容纳旋转部件4接近支承件2的至少所述端部4a。
更详细地,周边环形高度缩小部22沿着盘17的周边17a扩展。
环形高度缩小部22将盘17的表面23细分成内部23a和外部23b,所述内部23a接近枢轴5,而所述外部23b远离枢轴5,这两部分布置在不同而平行的平面上。另外,环形高度缩小部22限定一邻接部(abutment)24,所述邻接部24连接表面23的内部23a和外部23b。
当旋转部件4连接到枢轴5上并因此连接到盘17上时,外部中空段8装在高度缩小部22中。
更详细地,接近支承件2的外部中空段8的端部8b装在高度缩小部22中。
换句话说,外部中空段8的端面8a面对表面23的外部23b。
环形高度减小部22有利地与接近支承件2的外部中空段8的端部8b相配合而限定一迷宫式通路,所述迷宫式通路从旋转部件4的外部扩展到内部,以便防止或者至少限制旋转部件4中任何液体向枢轴5渗入。
更详细地,迷宫式通路从周边17a开始限定在表面23的外部23b与外部中空段8的端面8a之间。
迷宫式通路还限定在邻接部24与外部中空段8之间。
迷宫式通路还限定在表面23的内部23b与内部中空段7的端面7a之间。
当辊平面1在含有腐蚀化学物质和/或研磨粉的水中使用的情况下,可能渗透到辊3中的液体会容易而快速地被输送到外部。
详细地,液体在盘17的表面23的外部23b与外部中空段8的端面8a之间进入,并遇到邻接部24。此后,液体在外部中空段8的内表面9b与邻接部24之间流动。
由于邻接部24面对着每个通道11,所以液体被输送到通道11中,并使流体在旋转部件4的圆柱体远离支承件2的端部4b处流出。
另外,如上所述,径向辐条10的端面10a相对于内部中空段7的端面7a位于离支承件2更远的地方。这个特点限定液体渗入旋转部件4与枢轴5之间的另一障碍。
详细地,在径向辐条10的端面10a上流动的任何液体都不能通过内部中空段7的端面7a而到达枢轴5。
在这种情况下,液体会遇到内部中空段7的外表面7b,以便沿着通道11中的一个从辊3外部滑动。
枢轴5包括一锚定体25,所述锚定体25布置在与盘17相对的其端部5a上。
锚定体25接合在内部中空段7中提供的底座26(图3)内,以便保持接合到枢轴5上的旋转部件4。
底座26包括在内部中空段7的内表面28上和尤其是在与支承件2相对的其端部处提供的凹槽27。
更详细地,锚定体25具有基本上锥形形状,并具有基底表面29,所述基底表面29以滑动接触被关联到由凹槽27限定的邻接部30上。
参见辊平面1的装配的阶段,锚定体25不可拆卸地插在底座26中。详细地,锚定体25沿旋转部件4的孔6插入,直至不可逆地通向底座26中。
要注意,锚定体25有利地完全装在内部中空段7中。换句话说,锚定体25既不突出,也不与包含旋转部件4远离支承件2的端面4c的平面相切。封闭装置保护锚定体25以防液体渗入,从而保护它免受沉淀物的磨损和沉积。
这样,当液体从通道11退出时,它靠重力与辊3自由地间隔一定距离,且不被任何东西阻断。
在图5和6中可以看到,在枢轴5的外表面5b上提供壁龛5c,所述壁龛5c具有减轻枢轴5的功能。另外,壁龛5c有利地用来容纳因偶然朝向枢轴5的渗入液体而被输送的任何被沉淀的物质。
至少辊3、枢轴5和基体13有利地用塑料制成。
另外,辊3、枢轴5和基体13通过模制方法制成。
支承件2的成型件12用金属材料制成。作为示例,成型件12通过铝材挤压制成。
本发明达到设定的目的,并提供重要的优点。
布置在支承件与枢轴之间的盘限制水和/或液体化学物质或流体渗入到辊中,因为盘覆盖旋转部件在支承件附近的整个端部。尤其是,盘覆盖枢轴被插入的旋转部件的孔。
此外,通过降低盘限定的迷宫式通路进一步限制任何液体的渗入。
另一个重要的优点是,由于盘的高度减小部所限定的邻接部面对旋转部件的通道,所以在小部分液体渗入的情况下,它会立即与辊间隔一定距离,而使该液体不能到达枢轴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空间。
另外,在辊与支承件相对的端部,朝枢轴的锚定体的水渗入被防止,因为枢轴完全被保护并被装在旋转部件的底座中。这样,防止了旋转部件围绕枢轴旋转的任何限制,并因此增加了辊及由此辊平面的工作寿命。
另外,因为枢轴也是用塑料制成,所以辊平面不会发生限制其工作寿命的任何氧化现象。
塑料保证枢轴与旋转部件之间改善的滑动性能。因为使用了抗化学腐蚀的材料或涂层,所以防止了仅有金属部件的成型件的氧化。
如上所述,除了支承件的成形件之外,所有部件都通过模制而简单且快速地完成。另外,所有部件都可容易地装配,从而减少辊平面的完成时间及其生产成本。
辊平面在旋转部件与枢轴之间的固定方面还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时安装是不可逆的,并且在装配之后旋转部件不能以任何方式与枢轴脱离。

突出的辊平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突出的辊平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突出的辊平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出的辊平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出的辊平面.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辊平面包括支承件(2)和多个辊(3),所述辊(3)被关联到支承件(2)上,并可围绕其旋转轴线(A)旋转。每个辊(3)包括旋转部件(4),所述旋转部件(4)围绕其纵轴(B)旋转。支承件(2)包括至少一枢轴(5),所述枢轴(5)插入旋转部件(4)的孔(6)中,并关联到支承件(2)上。辊平面还包括盘(17),所述盘(17)垂直于旋转轴线(A)且布置在每个枢轴(5)与的支承件(2)之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