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783037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9621.6

申请日:

2009.06.17

公开号:

CN101580032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0M 3/00登记生效日:2016062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西南交通大学变更后权利人:西南交通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变更后权利人: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李群湛|||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M3/00

主分类号:

B60M3/00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发明人:

李群湛; 贺建闽; 周福林; 解绍锋; 易 东; 郭 锴; 刘 炜; 陈民武; 吴松荣; 吴命利; 宫衍圣; 魏宏伟; 黄足平; 寇宗乾; 杨振龙; 周 建

地址:

610031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其组成为:牵引变电所的55kV的牵引变压器次边的一输出端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相连,另一输出端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相连;铁道牵引网每隔10~20km设置自耦变压器,与牵引变压器邻近的自耦变压器与牵引变压器的距离为5-15km;自耦变压器的一端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相连,中点与钢轨相连,另一端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相连。牵引变压器出口不设自耦变电所,减少投资;牵引变压器无中间抽头,无需布置牵引变电所出口的钢轨回流线,简化牵引变压器制造难度,提高牵引变压器容量利用率;第一个AT段的接触线、负馈线电流始终为负荷电流的一半,提高了线路传输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其组成为:
牵引变电所的55kV的牵引变压器(SS)次边的一输出端(Q1)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T)相连,另一输出端(Q2)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F)相连;
铁道牵引网每隔10~20km设置自耦变压器,而邻近牵引变压器的自耦变压器与牵引变压器的距离为5-15km;自耦变压器的一端(a)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T)相连,中点(o)与钢轨(R)相连,另一端(b)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F)相连。

说明书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的AT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牵引供电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单相供电方式,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牵引供电方式主要有直接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传统直接供电方式供电距离短、防通信干扰能力弱,已不能适应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要求。AT供电方式供电距离长、传输功率大、抗通信干扰能力强,是高速、重载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使用的AT供电方式主要有日本AT供电模式和法国AT供电模式。
一、日本AT供电模式
日本AT供电模式的结构:日本模式为55kVAT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牵引变电所的牵引变压器次边输出55kV电压,牵引变电所SS出口带自耦变压器ATS01和ATS02。牵引变压器次边一个端口Q2与出口自耦变压器ATS01、ATS02的a端相连,牵引变压器次边另一端口Q1与出口自耦变压器ATS01、ATS02的b端相连。沿线布置的其他自耦变压器(如图1中的ATS1、ATS2、ATS3、ATS4)的a端与接触网接触线T连接,这些变压器的中点o与钢轨R连接,b端与接触网负馈线F连接。
日本AT供电模式的工作原理:
1)列车运行在牵引变电所出口的第一个AT段
以列车运行在第一个AT段(图1中的ATS01-ATS3)为例,说明该供电模式的工作原理。列车电流的传输路径的如图1所示,列车总电流为i,其中k为列车电流在钢轨R两侧的分配系数,该系数与列车位置有关,其值在0-1之间变化,当列车位于自耦变压器ATS01时,k接近0,列车远离自耦变压器ATS01,逐渐向自耦变压器ATS3靠近时,k逐渐增加到1;由于列车位置的变化,自耦变压器ATS01到自耦变压器ATS3之间的接触线T电流、钢轨R电流、负馈线F电流是变化的,其电流取值范围分别为0-i、0-i、0-i;牵引变压器SS出口到接触线T之间的电流、牵引变压器SS出口到负馈线F之间的电流始终为列车电流i的一半即0.5i,该电流也等于牵引变压器SS次边绕组流过的电流,决定了牵引变压器SS的次边绕组容量,牵引变压器SS次边绕组容量(55kV×0.5i)等于负荷容量(27.5kV×i)。
2)列车运行在第一个AT段之外的AT段
以列车运行在图1中牵引变电所左侧供电臂的ATS1-ATS2段为例,说明列车运行在第一个AT段之外的原理。列车总电流为i,其中k为列车电流在钢轨R两侧的分配系数,其值在0-1之间变化,当列车位于自耦变压器ATS1时,k接近1,列车远离自耦变压器ATS1,逐渐向自耦变压器ATS2靠近时,k逐渐减小到0。由于列车位置的变化,自耦变压器ATS1到自耦变压器ATS2之间的接触线T电流、钢轨R电流、负馈线F电流是变化的,其电流取值范围分别为0-i、0-i、0-i;ATS2到ATS02之间的接触线T电流、负馈线F电流、牵引变压器SS出口到接触线T之间的电流、牵引变压器SS出口到负馈线F之间的电流始终为列车电流i的一半0.5i。
日本AT供电模式的优点是:1)牵引变压器的次边绕组容量等于负荷容量,与列车位置的变化无关;2)列车在第一个AT段之外运行时,第一个AT段的接触线线路和负馈线线路最大容量均为负荷容量的一半。但其不足是:牵引变压器出口带有自耦变压器,投资较大。
二、法国AT供电模式
法国AT供电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为2×27.5kV AT供电方式,牵引变压器SS中间抽头,每相输出3个端口,分别为Q1、Q2、Q3,端口Q1和Q2之间的电压为27.5kV,端口Q2和Q3之间的电压为27.5kV,钢轨通过N线连接到牵引变压器中间抽头端口Q2,端口Q1连接到负馈线F,端口Q3连接到接触线T。
法国AT供电模式的工作原理:该模式下,牵引变压器SS次边中间抽头,次边相当于共用一个端口的双绕组;列车电流的传输主要由两种路径共同作用,其一是55kV的AT供电传输路径:牵引变压器次边端口Q3-列车-自耦变压器-牵引变压器SS次边端口Q1;其二是直接供电传输路径:牵引变压器SS次边端口Q3-列车-牵引变压器SS次边端口Q2构成的27.5kV。法国AT供电模式是直接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的结合,列车电流在直接供电传输路径和AT供电传输路径中的分配取决于这两个路径的阻抗关系。列车离牵引变电所越近,直接供电传输路径阻抗越小,流过直接供电传输路径的电流就越大,整个供电系统性能更接近直接供电系统的性能;当列车远离牵引变电所时,直接供电传输路径阻抗相对于AT供电传输路径阻抗增加快,流过AT供电传输路径的电流增加,列车离牵引变电所越远,整个供电系统性能越接近AT供电系统性能。
列车电流的传输过程如图2所示,列车总电流为i,整个电流传输过程受系数k和p共同影响,其中k为列车电流在直接供电传输路径和AT供电传输路径中的电流分配系数,0≤k<1,p为AT供电传输路径中的电流向左右两个自耦变电所的分流系数,0≤p≤1。直接供电传输路径的电流为(1-k)i,传输路径如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AT供电传输路径的电流为k·i,该电流按分配系数p向左右两个自耦变电所分流,传输路径如图2中空心箭头所示。
列车位置与k的关系:当列车向牵引变电所SS出口靠近时,k逐渐减小到0,直接供电传输路径的电流逐渐增加,AT供电传输路径电流减小,离牵引变电所SS越近,越接近直接供电方式效果;列车远离牵引变电所SS出口时,k逐渐增加,直接供电传输路径的电流逐渐减小,AT供电传输路径电流逐渐增加,离牵引变电所SS越远,越接近AT供电效果。列车到达牵引变电所SS的供电臂末端时,k取得最大值,但由于直接供电传输路径始终存在分流,使得k达不到1。
列车位置与p的关系:列车在两个自耦变电器之间变时,p随着列车距离自耦变电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如当列车靠近自耦变电器ATS1(ATS4)时,p等于1,远离自耦变电器ATS1,靠近自耦变电器ATS2(ATS3)时,p逐渐减小到0。
无论列车处于任何位置,27.5kV直接供电传输路径始终存在,即无论列车处于任何位置,k≠1。在传输相同功率情况下,27.5kV直接供电比55kVAT供电的电流大,使得法国AT模式的接触线T电流比日本AT模式的接触线电流大。牵引变压器SS端口Q2-Q3之间的绕组所承受的负荷容量为27.5kV×(1-0.5k)i,当列车在牵引变电SS出口时,k为0,此时Q2-Q3之间的绕组承担负载全部容量;牵引变压器SS端口Q1-Q2之间的绕组所承受的负荷容量为27.5kV×0.5ki,当k为1时,Q1-Q2之间的绕组承担负载容量的一半;牵引变压器次边绕组的总容量为Q1-Q2绕组与Q2-Q3绕组容量之和,总容量等于负载容量的1.5倍。
法国AT供电模式的特点:1)牵引变压器次边需中间抽头,变压器制造难度加大,特别是带中间抽头的平衡变压器制造难度显著增加;2)受牵引变压器次边中间抽头的影响,该供电方式是直接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的结合,供电性能受线路阻抗影响较大,在列车靠近牵引变电所时接近直接供电方式特性,在列车远离牵引变电所时,接近AT供电方式特性;3)牵引变压器次边的两个绕组容量不同,次边绕组总容量为1.5倍负载容量,而日本AT供电模式的次边绕组容量为1倍负荷容量,因此与日本AT供电模式相比增加了牵引变压器制造成本。
总之,在供电性能上日本AT供电模式较好,但投资较高,法国AT供电模式,由于减少了一台自藕变压器,投资有所降低,但在供电性能上有一定局限,且牵引变压器构造复杂,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的AT供电系统,该系统牵引变压器和接触线线路的容量利用率高,牵引变压器制造难度小;投资小,供电性能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其组成为:
牵引变电所的55kV的牵引变压器次边的一输出端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相连,另一输出端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相连;
铁道牵引网每隔10~20km设置自耦变压器,与牵引变压器邻近的自耦变压器与牵引变压器的距离为5-15km;自耦变压器的一端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相连,中点与钢轨相连,另一端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1)列车在牵引变压器与第一个自耦变压器之间的第一个AT段时,由于列车电流i只能通过钢轨一侧(自耦侧)流到第一个自耦变压器的中点,而钢轨另一侧与牵引变压器不相连,因此列车电流i不会在钢轨两侧进行分配,由于自耦变压器的自耦特性,钢轨一侧(自耦侧)电流流入自耦变压器后,被均分到负馈线和接触网;接触线和负馈线上的电流均为负荷电流的一半(0.5i)。
2)列车在邻近牵引变电所的第一AT段之外的工作原理,列车电流向所在位置两侧的自耦变压器分流,分别为k·i和(1-k)i,在自耦变压器作用下,k·i和(1-k)i分别被均分到接触线和负馈线上。在两侧自耦变压器之间的接触线、负馈线最大电流为i,但邻近牵引变电所的第一个AT段的接触线、负馈线电流始终为列车电流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一、投资省与日本AT供电系统相比,牵引变电所出口不设自耦变压器,一个牵引变电所即可降低约300万元左右的投资,整个供电系统将节省大量投资。与法国的AT供电方式相比,本发明的供电系统的牵引变压器不需要中间抽头,减小了牵引变压器的制造难度,同时省去了牵引变电所的轨回流线布置,也节省了不少的投资。
二、牵引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容量(55kV×0.5i)始终等于负载容量(27.5kV×i),与法国模式的AT供电方式相比,牵引变压器的安装容量低,既节省投资,同时增加了牵引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
三、无论列车位置如何,第一个AT段的接触线、负馈线所流过的电流始终为负载电流的一半,与法国AT供电方式、日本AT供电方式相比,接触线最大电流减小了一半,提高了线路传输效率,特别适合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大功率传输需求。
四、牵引变压器出口附近的钢轨自耦侧的电流始终为负荷电流,而日本和法国方式钢轨自耦侧仅最大电流为负荷电流,虽然本发明的钢轨自耦侧电流大,但由于钢轨的截面积大,承载电流能力强,不需另外投资。它特别适合于钢轨接地,钢轨电位始终为零的铁道线路,不会因为钢轨电流大而使得钢轨电位高,对钢轨附近的通信产生干扰等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日本模式AT供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法国模式AT供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3示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其组成为:
牵引变电所的55kV的牵引变压器SS次边的一输出端Q1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T相连,另一输出端Q2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F相连;
铁道牵引网每隔10~20km设置自耦变压器,如图3中的ATS1、ATS2、ATS3、ATS4;与牵引变压器邻近的自耦变压器,即图3中的ATS2、ATS3,与牵引变压器SS的距离为5-15km。所有自耦变压器的一端a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T相连,中点o与钢轨R相连,另一端b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F相连。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
一、列车运行在第一个AT段
以图3中右侧供电臂中,列车在牵引变电所SS与与牵引变压器邻近的自耦变压器ATS3之间为例说明。由于列车电流i只能通过钢轨R向右流到第一个自耦变压器ATS3的中点,而钢轨R与牵引变压器SS不相连,因此列车电流i不会向左流动,也即列车电流不会在钢轨R左右两侧进行分配。同时,由于自耦变压器ATS3的自耦特性,钢轨R上的电流流入自耦变压器ATS3后,被均分到负馈线F和接触网T;接触线T和负馈线F上的电流均为负荷电流的一半(0.5i)。
2)列车运行在第一个AT段之外的AT段
以图3中的左侧供电臂中,列车在自耦变压器ATS1和自耦变压器ATS2之间为例说明。列车电流向自耦变压器ATS1和自耦变压器ATS2分流,分别为k·i和(1-k)i,在自耦变压器ATS1和ATS2的作用下,k·i和(1-k)i分别被均分到接触线T和负馈线F上。在ATS1和ATS2之间的接触线T、负馈线F最大电流为i。但邻近牵引变电所SS的第一个AT段的接触线T、负馈线F电流始终为列车电流i的一半。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气化铁路AT供电系统,其组成为:牵引变电所的55kV的牵引变压器次边的一输出端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相连,另一输出端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相连;铁道牵引网每隔1020km设置自耦变压器,与牵引变压器邻近的自耦变压器与牵引变压器的距离为5-15km;自耦变压器的一端与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相连,中点与钢轨相连,另一端与铁道牵引网的负馈线相连。牵引变压器出口不设自耦变电所,减少投资;牵引变压器无中间抽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