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盖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14379.9 (22)申请日 2017.07.06 (73)专利权人 林廷翰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市 (72)发明人 林廷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李林 (51)Int.Cl. A47J 36/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锅盖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盖结构, 主要设有一 锅盖, 该锅盖内面的中间部位向下设有一弧凸 体, 该锅盖的内面环设有数环凸缘, 该锅盖的顶 面设。
2、有一内螺孔, 该内螺孔伸入于该弧凸体内 部, 一螺杆的一端螺设于该锅盖顶面的内螺孔 内, 一提耳设于该锅盖的顶面上, 该提耳的底部 设有一内螺孔, 该提耳的内螺孔供该螺杆的另一 端螺设, 如此, 因螺锁提耳的螺杆不会接触到锅 体内的水气, 不易锈蚀、 脱落, 可增加锅盖的使用 寿命, 不会藏污纳垢, 在使用上极具卫生性; 在该 锅盖内面还设有弧凸体及环凸缘, 可使锅体内的 水气上升后沿着该锅盖的弧凸体及环凸缘快速 的滴回锅体内, 减少汤汁流失, 可保留汤汁的美 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5页 CN 207679318 U 2018.08.03 CN 207679318 U 1.一种。
3、锅盖结构, 主要设有一锅盖, 其特征在于: 该锅盖内面的中间部位向下设有一弧 凸体, 该锅盖的内面环设有数环凸缘, 该锅盖的顶面设有一内螺孔, 该内螺孔伸入于该弧凸 体内部, 一螺杆的一端螺设于该锅盖顶面的内螺孔内, 一提耳设于该锅盖的顶面上, 该提耳 的底部设有一内螺孔, 该提耳的内螺孔供该螺杆的另一端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锅盖的顶面设有环形线段状的凸 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679318 U 2 锅盖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结构, 特别系指一种螺锁提耳的螺杆不会接触到锅体内 的水气, 不易锈蚀、 脱。
4、落, 可增加锅盖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上极具卫生性。 背景技术 0002 按, 一般的锅盖1, 请参阅图1所示, 是在该锅盖1的中间部位设有一穿孔10, 一螺丝 11由该锅盖1的底部向上穿伸出, 一提耳12设于该锅盖1的顶面, 并被该螺丝11予以螺锁, 使 该提耳12得以固定于该锅盖1上, 然, 现有锅盖1盖合于锅体上使用时, 因锅体内的食材及汤 汁经加热后会产生水气, 水气上升接触到锅盖1的内壁面则会形成水滴滴落回锅体内, 而锅 盖1内壁面上的螺丝11长期接触热气及水气易产生锈蚀, 会导致锅盖1上部的提耳12容易脱 落, 而使锅盖1无法再使用, 锅盖1的使用寿命短, 且锅盖1内壁面与螺丝11的。
5、接触部位易藏 污纳垢、 滋生细菌, 水气上升会接触到该螺丝11与锅盖1相接触的部位, 会把该部位的污垢 及细菌一并带回滴落到锅体内的食材或汤汁上, 故在使用上较不卫生, 且锅盖1若未与锅体 密合时, 其水气易外流至锅体外, 易使汤汁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锅盖结构, 可有效解决现有锅盖在使用上所存在 的缺失。 0004 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结构, 主要设有一锅盖, 该锅盖内面的中间部位向下设有一弧 凸体, 该锅盖的内面环设有数环凸缘, 该锅盖的顶面设有一内螺孔, 该内螺孔伸入于该弧凸 体内部, 一螺杆的一端螺设于该锅盖顶面的内螺孔内, 一提耳设于该锅盖的顶面上。
6、, 该提耳 的底部设有一内螺孔, 该提耳的内螺孔供该螺杆的另一端螺设。 0005 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结构, 其中, 该锅盖的顶面设有环形线段状的凸条。 0006 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结构, 其优点是: 0007 1.本实用新型螺锁于锅盖上的提耳的螺杆不会接触到锅体内的水气, 螺杆不易锈 蚀、 脱落, 不仅可增加锅盖的使用寿命, 更不会藏污纳垢, 在使用上极具卫生性。 0008 2.本实用新型凭借在该锅盖内面设有弧凸体及环凸缘, 可使锅体内的水气上升后 沿着该锅盖的弧凸体及环凸缘快速的滴回锅体内, 减少汤汁流失, 可保留汤汁的美味。 0009 3.本实用新型在锅盖的顶面设有环形线段状的凸条, 可增加锅。
7、盖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现有锅盖的剖视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锅盖内面的立体图。 001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1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679318 U 3 0015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 1锅盖; 10穿孔; 11螺丝; 12提耳; 2锅盖; 20弧凸体; 21环凸缘; 22挡 缘; 23内螺孔; 24凸条; 3螺杆; 4提耳; 40内螺孔; 5锅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
8、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 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兹举出较佳可 行的实施例, 并配合图式所示, 详述如下: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2、 图3所示, 主要设有一锅盖2, 该锅盖2内面的中 间部位向下设有一弧凸体20, 该锅盖2的内面环设有数环凸缘21(如图3所示), 该锅盖2的底 面凸设有挡缘22, 该锅盖2的顶面设有一内螺孔23, 该内螺孔23伸入于该弧凸体20内部, 该 锅盖2的顶面设有环形线段状的凸条24, 一螺杆3的一端螺设于该锅盖2顶面的内螺孔23内, 一提耳4设于该锅盖2的顶面上, 该提耳4的底部设有一内螺孔40, 该提耳4的内螺孔40供该 螺杆3的另一端螺设, 如此,。
9、 即为一锅盖结构。 0019 组合时, 请参阅图2、 图3、 图4、 图5所示, 将螺杆3的一端先螺设于锅盖2的内螺孔23 内, 再将提耳4螺设于该螺杆3的另一端上, 凭借该螺杆3将该提耳4稳固的组设于锅盖2上, 如此, 即可完成整体的组装, 组装非常方便、 快速。 0020 使用时, 请参阅图5、 图6所示, 将本实用新型的锅盖2盖合于锅体5上, 锅盖2的挡缘 22系靠合于锅体5上, 当锅体5内进行烹煮食物时, 其锅体5内会产生向上窜升的水气, 水气 则会沿着锅盖2的内面凝结并流至内面所设的弧凸体20及环凸缘21再滴落回锅体5内, 本实 用新型的螺杆3未设置在锅盖2的内壁面, 螺锁提耳4的螺。
10、杆3更不会接触到锅体5内的水气, 螺杆3不易锈蚀、 脱落, 不仅可增加锅盖2的使用寿命, 更不会藏污纳垢, 在使用上极具卫生 性, 另凭借锅盖2中间部位所设的弧凸体20及环凸缘21, 可使水气上升后沿着锅盖2内面的 弧凸体20及环凸缘21快速的滴回锅体5内, 使汤汁不会滴流到锅体外部, 可减少汤汁流失, 可保留汤汁的美味, 又锅盖2上设有环形线段状的凸条24, 可增加锅盖2的美观性。 0021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 但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679318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5 CN 207679318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6 CN 207679318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7 CN 207679318 U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8 CN 207679318 U 8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9 CN 207679318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