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81446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5955.0

申请日:

2009.08.13

公开号:

CN101633502A

公开日:

2010.01.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1B 31/34公开日:20100127|||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1B31/34; B82B3/00

主分类号:

C01B31/34

申请人:

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雷纯鹏; 郝立伟; 蔡旦瑜; 危金生; 肖 晗; 洪清华; 刘发辉; 洪小虎; 钟毓斌; 胡化文

地址:

330000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7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凌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800kg-2500kg钨粉与占总重量5.90%-6.3%碳黑混合配碳20-60min后进行装舟,装舟量为3-7kg,推舟速度为6-10min/舟通过通氢钼丝炉碳化,同时控制通氢钼丝炉的氢气流量为1.0-2.5m3/h,炉内温度在1100-1350℃,再经过气流破碎系统将碳化钨块破碎分散成碳化钨粉末即可。本发明的优点是:1.缩短了生产时间,生产工艺控制更加稳定;2.制备的碳化钨粉未破碎完全或团聚体的颗粒极少,粒度分布非常均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800kg- 2500kg钨粉与占总重量5.90%-6.3%碳黑混合配碳20-60min后进行装舟,装舟 量为3-7kg,推舟速度为6-10min/舟通过通氢钼丝炉碳化,同时控制通氢钼丝 炉的氢气流量为
2: 0-
3: 5m 3 /h,炉内温度在1100-1350℃,再经过气流破碎系统将 碳化钨块破碎分散成碳化钨粉末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钨粉为粒度不大于150nm的纳米钨粉、粒度为150-250nm的超细钨粉 或粒度为250-500nm的微细钨粉。

说明书


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钨地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出率的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普遍生产的纳米级、超细和微细颗粒碳化钨粉,是分别使用纳米、超细和微细钨粉与碳黑混合配碳后,一般3~6小时,有时添加各种添加剂,经过碳管炉或钼丝炉等碳化设备生产,之后使用球磨机破碎,一般3~6小时,再过筛得到微细碳化钨粉产品。此种方法生产的碳化钨粉,存在较多未破碎完全或团聚体的颗粒,粒度分布不够均匀集中,部分杂质含量较高,规模化生产单批量较小,一般为200-300kg,产品稳定性较差。生产高性能纳米晶、超细晶和微细晶硬质合金,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减少未破碎完全或团聚体的颗粒,使得碳化钨粉的粒度分布更加均匀集中,减少Fe、Co、Ni、Cr等杂质含量,提高单批次产品重量,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按重量800kg-2500kg钨粉与占总重量5.90%-6.3%碳黑混合配碳20-60min后进行装舟,装舟量为3-7kg,推舟速度为6-10min/舟通过通氢钼丝炉碳化,同时控制通氢钼丝炉的氢气流量为1.0-2.5m3/h,炉内温度在1100-1350℃,再经过气流破碎系统将碳化钨块破碎分散成碳化钨粉末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钨粉为粒度不大于150nm的纳米钨粉、粒度为150-250nm的超细钨粉或粒度为250-500nm的微细钨粉。

    本发明的优点是:1、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一次产品产出率,生产工艺控制更加稳定;2、制备的碳化钨粉未破碎完全或团聚体的颗粒极少,粒度分布非常均匀集中;3、Fe、Co、Ni、Cr等杂质含量较低,规模化生产单批量800kg-2500kg可调整,单批量较大,产品稳定性较好;4、用于生产高性能纳米晶、超细晶和微细晶硬质合金,质量优,合金生产工艺控制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重量1000kg粒度不大于150nm的钨粉与占总重量6.15%碳黑混合配碳40min后进行装舟,装舟量为3kg,推舟速度为8min/舟通过通氢钼丝炉碳化,同时控制通氢钼丝炉的氢气流量为2.0m3/h,炉内温度在1100℃,再通过气流破碎系统破碎,破碎压力0.7MPa即可。

    实施例二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重量1500kg粒度为150-250nm的钨粉与占总重量6.20%碳黑混合配碳20min后进行装舟,装舟量为5kg,推舟速度为7min/舟通过通氢钼丝炉碳化,同时控制通氢钼丝炉的氢气流量为2.0m3/h,炉内温度在1200℃,再通过气流破碎系统破碎,破碎压力0.7MPa即可。

    实施例三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重量800kg粒度为250-500nm的钨粉与占总重量6.10%碳黑混合配碳30min后进行装舟,装舟量为7kg,推舟速度为6min/舟通过通氢钼丝炉碳化,同时控制通氢钼丝炉的氢气流量为2.0m3/h,炉内温度在1250℃,再通过气流破碎系统破碎,破碎压力0.7MPa即可。

    实施例四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重量2500kg粒度为250-500nm的钨粉与占总重量6.20%碳黑混合配碳40min后进行装舟,装舟量为7kg,推舟速度为8min/舟通过通氢钼丝炉碳化,同时控制通氢钼丝炉的氢气流量为1.0m3/h,炉内温度在1350℃,再通过气流破碎系统破碎,破碎压力0.7MPa即可。

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微细和纳米颗粒碳化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800kg-2500kg钨粉与占总重量5.90-6.3碳黑混合配碳20-60min后进行装舟,装舟量为3-7kg,推舟速度为6-10min/舟通过通氢钼丝炉碳化,同时控制通氢钼丝炉的氢气流量为1.0-2.5m3/h,炉内温度在1100-1350,再经过气流破碎系统将碳化钨块破碎分散成碳化钨粉末即可。本发明的优点是:1.缩短了生产时间,生产工艺控制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