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防雾镜.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80643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8456.5

申请日:

2009.05.09

公开号:

CN101591147A

公开日:

2009.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3C 25/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湖州金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湖州泰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3001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金泰路1888号变更后权利人:313028 浙江省湖州市七幸路999号8幢登记生效日:201503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3C25/10; C03C17/09; H05B3/03; H05B3/84

主分类号:

C03C25/10

申请人:

湖州金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钱苗根; 钱 良; 蒋玉兰

地址:

313001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金泰路1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纪 元;赵卫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雾镜,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防雾镜。电加热防雾镜,它包括EN中间膜、由所述EN中间膜粘结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EN中间膜粘结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加热镀膜玻璃的镀层;所述镜面镀膜玻璃为真空镀银或铝玻璃,所述加热镀膜玻璃为镀镍或镀镍合金玻璃;所述的加热镀膜玻璃连有金属电极。本发明的热量在加热镀膜玻璃上均匀产生,通过EN中间膜均匀横向传递,几乎没有纵向的热传导,因此热量在镜面镀膜玻璃上被均匀横向吸收,不会产生局部过热或者局部过冷,也不会在局部超过部件的热承受极限,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结构不会因为在镜面镀膜玻璃上的局部温差过大造成镜像异常。

权利要求书

1、  电加热防雾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EN中间膜、由所述EN中间膜粘结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EN中间膜粘结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加热镀膜玻璃的镀层;所述镜面镀膜玻璃为真空镀银或铝玻璃,所述加热镀膜玻璃为镀镍或镀镍合金玻璃;所述的加热镀膜玻璃连有金属电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防雾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面镀膜玻璃、加热镀膜玻璃为单面镀金属玻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防雾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均为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或真空蒸镀而制成的镀膜玻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防雾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为0.5mm~5mm的浮法玻璃。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防雾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N中间膜的厚度为0.3mm~1mm。

6、
  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防雾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玻璃的选取:选择两片0.5mm~5mm的浮法玻璃作为基材玻璃;
(2)基材玻璃的加工:将其中一片浮法玻璃的一面镀银或铝,另一片浮法玻璃的一面镀镍或镍合金,其中镀镍或镍合金的玻璃为加热镀膜玻璃,镀银或铝的玻璃为镜面镀膜玻璃,所述加热镀膜玻璃两端边缘各粘连有一条金属电极,并在加热镀膜玻璃所述两端边缘中间各留有一个孔洞;
(3)镀膜玻璃的粘合:将EN中间膜置于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的镀膜面的中间,压紧后放在真空干燥箱内经行粘结,冷却后在所述孔洞中于铜电极处引线分别连上低压电源的正负极。

7、
  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电加热防雾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玻璃的加工步骤中,采用表面电阻测定法来控制镀镍或镍合金的厚度,厚度为1~10微米。

8、
  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电加热防雾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玻璃的加工步骤中,所述的金属电极为铜箔,其厚度为0.02mm~0.1mm。

9、
  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电加热防雾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镀膜玻璃的粘合步骤中,所述加热规范是:在真空度优于1Pa的条件下自60℃开始逐步加热到120℃,并在加热至90℃和100℃时分别保温1小时~2小时,然后再在加热至110℃和120℃时分别保温0.5小时~1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或60℃取出。

10、
  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电加热防雾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镀膜玻璃的粘合步骤中,所述低压电源为12V~30V。

说明书

电加热防雾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雾镜,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防雾镜。
背景技术
镜子是人们认识自己的重要工具,而在现代工业、科技、交通、建筑、仪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有各种各样的镜子。从功能、效率、安全等因素考虑,人们需要高质量的防雾镜。目前,玻璃仍是最重要的制镜材料。用玻璃制造防雾镜有许多物理、化学方法,其中最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电加热方法。
目前电加热玻璃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电加热丝加热玻璃(glasselectrically heated by wire)。它是以电热丝作为加热元件的电加热玻璃。
2、导电膜电加热玻璃(glass electrically heated by film)。它是以导电膜作为加热元件的电加热玻璃。
当前,电加热防雾镜一般采用电热丝加热方式。有的用丝网印刷方法制成加热带元件,然后通过固定板安装在镜子的背面。这种方法可以归纳在“电热丝电加热”范畴。这些电加热防雾镜一般都用交流电压220V直接供电,在安全、节能以及效率等方面尚有待提高,而且元件易老化,使用寿命不长。
又如国内文献中报道了一种导电膜加热玻璃,加热效率较高,但是结构线路复杂,容易老化和损坏,而且其根本上说仍然是直连220V的交流电源来供电,安全隐患依旧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节能、加热效率高的电加热防雾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电加热防雾镜,它包括EN中间膜、由所述EN中间膜粘结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EN中间膜粘结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加热镀膜玻璃的镀层;所述镜面镀膜玻璃为真空镀银或铝玻璃,所述加热镀膜玻璃为镀镍或镀镍合金玻璃;所述的加热镀膜玻璃连有金属电极。利用EN中间膜粘结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加热镀膜玻璃的镀层,使得两块玻璃之间连接紧密,减小了电加热防雾镜的体积,但并不直接接触,避免了漏电的可能,更使得加热镀膜玻璃不易被潮湿的环境所腐蚀、老化,延长了使用寿命。因采用EN中间膜粘结,故为安全玻璃,一旦受强烈冲击破碎时,玻璃碎片被EN中间膜粘着而不会伤人。采用真空镀膜的技术令制得的镜面镀膜玻璃反光更自然,成像更清晰,并可按照要求将玻璃热弯成弧形或其他形状,如此也能保证镀膜不破损;真空镀膜技术更使加热镀膜玻璃的镀镍或镀镍合金膜的电阻均匀可控。
作为优选,所述的镜面镀膜玻璃、加热镀膜玻璃为单面镀金属玻璃。
作为优选,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均为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而制成的镀膜玻璃。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比真空蒸镀或其他真空镀膜方法能更好的控制膜的厚度、密度,使得由此加工而来的电加热防雾镜更轻薄,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为0.5mm~5mm的浮法玻璃。采用浮法玻璃是因为其平度好,没有一般玻璃常见的水波纹,其颜色纯净、洁白,透明度高,结构也更紧密,利于各种加工手段的实现,使制得的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在EN中间膜的粘结下不会产生气泡、不平整或其他影响整体效果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的EN中间膜的厚度为0.3mm~1mm。太薄则不能很好的起到绝缘的效果,太厚则粘结困难,容易产生缺陷,也影响电加热防雾镜整体的厚度及重量。
制造电加热防雾镜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玻璃的选取:选择两片0.5mm~5mm的浮法玻璃作为基材玻璃;
(2)基材玻璃的加工:将其中一片浮法玻璃的一面镀银或铝,另一片浮法玻璃的一面镀镍或镍合金,其中镀镍或镍合金的玻璃为加热镀膜玻璃,镀银或铝的玻璃为镜面镀膜玻璃,所述加热镀膜玻璃两端边缘各粘连有一条金属电极,并在加热镀膜玻璃所述两端边缘中间各留有一个孔洞;
(3)镀膜玻璃的粘合:将EN中间膜置于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的镀膜面的中间,压紧后放在真空干燥箱内进行粘结,冷却后在所述孔洞中分别连上低压电源的正负极。
作为优选,在基材玻璃的加工步骤中,采用表面电阻测定法来控制镀镍或镍合金的厚度,厚度为1~10微米。
作为优选,在基材玻璃的加工步骤中,所述的金属电极为铜箔,其厚度为0.02mm~0.1mm。
作为优选,在镀膜玻璃的粘合步骤中,所述加热规范是:在真空度优于1Pa的条件下自60℃开始逐步加热到120℃,并在加热至90℃和100℃时分别保温1小时~2小时,然后再在加热至110℃和120℃时分别保温0.5小时~1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或60℃取出。
作为优选,在镀膜玻璃的粘合步骤中,所述低压电源为12V~30V。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EN中间膜粘结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加热镀膜玻璃的镀层,使得两块玻璃之间连接紧密,减小了电加热防雾镜的体积,但并不直接接触,避免了漏电的可能,更使得加热镀膜玻璃不易被潮湿的环境所腐蚀、老化,延长了使用寿命;因采用EN中间膜粘结,故为安全玻璃,一旦受强烈冲击破碎时,玻璃碎片被EN中间膜粘着而不会伤人;采用真空镀膜的技术令制得的镜面镀膜玻璃反光更自然,成像更清晰,并可按照要求将玻璃热弯成弧形或其他形状,如此也能保证镀膜不破损;真空镀膜技术更使加热镀膜玻璃的镀镍或镀镍合金膜的电阻均匀可控;
2、本发明还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其比真空蒸镀或其他真空镀膜方法能更好的控制膜的厚度、密度,使得由此加工而来的电加热防雾镜质量更高,更轻薄,适用范围更广;
3、本发明采用浮法玻璃,其平度好,没有一般玻璃常见的水波纹,其颜色纯净、洁白,透明度高,结构也更紧密,利于各种加工手段的实现,使制得的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在EN中间膜的粘结下不会产生气泡、不平整或其他影响整体效果的情况;
4、本发明采用EN中间膜、真空镀膜玻璃结合的方式,使得可以直接连接一个低压电源即可达到电加热防雾镜的防雾效果,且效率高、能耗也相对现有防雾镜低7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加热防雾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电加热防雾镜,它包括EN中间膜4、由所述EN中间膜4粘结镜面镀膜玻璃1和加热镀膜玻璃5,EN中间膜4粘结所述镜面镀膜玻璃1、加热镀膜玻璃5的镀层;所述镜面镀膜玻璃1为真空镀银玻璃,所述加热镀膜玻璃5为镀镍玻璃;所述的加热镀膜玻璃5连有铜电极7。
所述的镜面镀膜玻璃1、加热镀膜玻璃5为单面镀金属玻璃。
镜面镀膜玻璃1和加热镀膜玻璃5均为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而制成的镀膜玻璃。
镜面镀膜玻璃1和加热镀膜玻璃5为厚2mm、长1m、宽0.5m的浮法玻璃。
所述的EN中间膜4的厚度为0.38mm长为1m宽为0.5m。
制造电加热防雾镜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玻璃的选取:选择两片厚2mm、长1m、宽0.5m的浮法玻璃作为基材玻璃;
(2)基材玻璃的加工:将其中一片浮法玻璃的一面镀银,另一片浮法玻璃的一面镀镍,其中镀镍的玻璃为加热镀膜玻璃5,镀银的玻璃为镜面镀膜玻璃1,所述加热镀膜玻璃5两端边缘各粘连有一条铜电极7,并在加热镀膜玻璃5所述两端边缘中间各钻有一个直径为10毫米的圆孔6;
(3)镀膜玻璃的粘合:将EN中间膜4置于镜面镀膜玻璃1和加热镀膜玻璃5的镀膜面的中间,压紧后放在真空干燥箱内经行粘结,冷却后在所述两边缘圆孔6中分别于铜电极7处连接引线2,并连上低压电源3的正负极。
在基材玻璃的加工步骤中,采用表面电阻测定法来控制镀镍的厚度,厚度为5微米。
在基材玻璃的加工步骤中,所述的金属电极为铜箔,其厚度为0.05mm。
在镀膜玻璃的粘合步骤中,所述加热规范是:在真空度优于1Pa的条件下自60℃开始逐步加热到120℃,并在加热至90℃和100℃时分别保温1小时,然后再在加热至110℃和120℃时分别保温0.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60℃取出。
在镀膜玻璃的粘合步骤中,所述低压电源为12V。
防雾效果:镜面镀膜玻璃1和加热镀膜玻璃5经EN中间膜4在真空加热、保温、冷却后,对边电阻为4.3Ω,输入电压12V,电流2.3A,通电5分钟后,表面温度从室温13℃升至45℃,以后继续升温,待电流稳定在2A后,镜面温度控制在43℃±2℃围内。在封闭的玻璃柜中,模仿浴室的环境,所观查到的防雾效果是很好的,即在防雾区内没有起雾。

电加热防雾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加热防雾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加热防雾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加热防雾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加热防雾镜.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雾镜,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防雾镜。电加热防雾镜,它包括EN中间膜、由所述EN中间膜粘结镜面镀膜玻璃和加热镀膜玻璃,EN中间膜粘结所述镜面镀膜玻璃、加热镀膜玻璃的镀层;所述镜面镀膜玻璃为真空镀银或铝玻璃,所述加热镀膜玻璃为镀镍或镀镍合金玻璃;所述的加热镀膜玻璃连有金属电极。本发明的热量在加热镀膜玻璃上均匀产生,通过EN中间膜均匀横向传递,几乎没有纵向的热传导,因此热量在镜面镀膜玻璃上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玻璃;矿棉或渣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