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防打开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6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8-006264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合并于此为了所有目的以便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托盘防打开装置,其防止托盘被外部冲击打开从而能够满足内部车厢门的要求。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的内部存储空间使用的增加,可存储个人物品的托盘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在这些托盘中,能容纳吸烟所产生的烟灰和烟头的烟碟以及能保持杯子的杯子保持器典型地得到使用,其中该杯子中容纳有例如饮料等的液体。
另外,一种最近使用的托盘为上方托盘,其安装于防震垫的顶面上从而使得使用者可更方便地使用,例如存储光盘。
安装于防震垫的上方托盘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安装于防震垫的传统上方托盘的前视图。防震垫10装配有仪表板、收音机、烟灰缸、空调控制装置等等,且在其顶面设置有能够存储个人物品的上方托盘。
具体地,防震垫10在其中部的顶面上设置有可打开的托盘门20。因此,当物品被存储进或拿出该上方托盘时,托盘门20被打开。当不使用的时候,托盘门20被锁定装置保持关闭状态。
图2表示在碰撞发生时乘客头部的典型位置。在碰撞的情况下,坐在驾驶位置或乘客位置的乘客的头部与防震垫10相碰。在这个时候,托盘门被头部冲击所打开,其中该托盘门安装于头部可碰撞到的冲击区域或者其相邻的区域中。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托盘门在内部车厢门上和头部冲击区域中具有限制。为了满足这些限制,形成于托盘门的外表面上的捏手(knob)应当具有足够的突出高度。在该捏手的突出高度增加的情况下,托盘门具有不雅观的外形,且在使用者的手放进或拿出托盘的时候使用者的手背可能会受伤。
特别地,在操作托盘门的锁定装置的捏手为推入式的情况下,在冲击施加于防震垫10的时候,托盘门非常易于打开。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托盘防打开装置,其可在例如头部冲击的冲击施加于防震垫的时候锁定托盘从而防止托盘打开,而在该托盘的外表面上不形成有单独的捏手。
提供一种托盘防打开装置,其中托盘安装成被拉进或拉出固定地联接于防震垫的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托盘防打开装置可包括托盘,其被拉进或拉出固定地联接于防震垫的壳体;旋转杆,其可以俯仰或者摇摆运动旋转,其中该旋转杆的旋转中心位于壳体上以在正常的状态下相对于旋转中心保持平衡而在车辆的冲击中枢轴地转动;和/或销,其联接于旋转杆的第一侧上,当旋转杆在车辆的冲击中发生的俯仰运动中被旋转的时候,其自由端插入形成于托盘中的插入孔中。
具有旋转杆旋转中心的部分可通过允许旋转杆的俯仰或摇摆运动的关节件可旋转地联接于壳体。
形成于托盘中地插入孔在托盘基本上被推入壳体中的时候可位于对应于所述销的位置。
具有旋转杆旋转中心的部分可位于壳体的后部,且位于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上,在其第一侧面上朝向托盘延伸且在其第二侧面上朝与托盘相反的方向延伸。
具有旋转杆旋转中心的部分可设置在壳体的后部,该旋转杆在其第一侧面上沿托盘的拉出方向延伸且在其第二侧面上向下延伸,和/或销的自由端向下突出。所述旋转杆可在其第二侧面上包括重块。
具有旋转杆旋转中心的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后部,旋转杆在其第一侧面上沿托盘的拉出方向延伸且在其第二侧面上向下延伸,和/或其中所述销的自由端向上突出。所述插入孔可形成于托盘的顶面上。所述旋转杆可在其第二侧面上包括重块。
所述托盘还可包括形成于托盘上的中心(heart)凸轮和导轨,该导轨以预定距离大体上互补地(complementarily)包围中心凸轮,从而所述销在其间以摇摆运动的形式运动。所述中心凸轮可包括凹槽,其包括位于其中的局部最小处,导轨包括位于其上的局部最小处。所述中心凸轮的局部最小处可与所述导轨的局部最小处偏移预定的距离。托盘的插入孔和凹槽可共轴设置。
托盘防打开装置还可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沿销被拉出插入孔的方向向旋转杆施加弹性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托盘防打开装置可包括托盘,其被拉入或拉出固定地联接于防震垫的壳体;旋转杆,其可以俯仰和摇摆运动进行旋转,其中旋转杆的旋转中心位于壳体上,以在正常状态下相对于旋转中心保持平衡而在车辆的冲击中枢轴地转动;和/或销,其联接于旋转杆的第一侧面上,且当旋转杆在车辆冲击下发生的俯仰运动中被旋转的时候,其自由端插入形成于托盘中的插入孔中,其中在托盘基本上被推进壳体的时候形成于托盘中的插入孔位于对应于所述销的位置上,其中托盘还包括形成于托盘上的中心凸轮和导轨,该导轨大体上互补地以预定距离包围中心凸轮,从而所述销在其间以俯仰运动的形式运动,其中中心凸轮包括凹槽,该凹槽包括位于其中的局部最小处,导轨包括位于其上的局部最小处,所述中心凸轮的局部最小处与所述导轨的局部最小处偏移预定的距离,且其中托盘的插入孔和凹槽共轴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不同方面,所述托盘防打开装置可锁定该托盘从而在例如头部冲击的冲击施加于防震垫的时候防止托盘打开,而未在托盘的外部表面上形成单独的捏手,并且可应用于传统的推入式托盘而不需要改变。因此,托盘防打开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在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变得清楚或得以具体地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安装于防震垫中的上方托盘的前视图。
图2表示在碰撞发生时乘客头部的典型位置。
图3为表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防打开装置的推入式托盘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壳体的示例性组件和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托盘防打开装置的横截面立体图。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托盘防打开装置的立体图。
图6和图7表示在未施加外部冲击的时候本发明的示例性托盘防打开装置的结构和销的位置。
图8和图9表示在施加外部冲击的时候本发明的示例性托盘防打开装置的运行和销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其实例表示于附图中且说明于下文。虽然本发明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地,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被包括于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换、修改、等同结构以及其它实施方式。
图3为表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防打开装置的推入式托盘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壳体的组件以及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托盘防打开装置的托盘的横截面立体图,而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防打开装置的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托盘防打开装置为防止托盘200在车辆的冲击的过程中打开的机构,该托盘200被安装成被拉入或拉出固定地联接于防震垫的壳体100。为实现该目的,所述托盘防打开装置包括旋转杆300,该旋转杆300在托盘200的后端部可旋转地联接于壳体100;以及销310,其联接于旋转杆300的一侧上,特别地,所述旋转杆300朝向托盘200延伸。
旋转杆300的另一端部在宽度方向上通过关节件400在其中间部分联接于壳体100,从而向上和向下(俯仰运动)或向左和向右(摇摆运动)旋转。另外,旋转杆300在其一侧朝向托盘200(在该实施例中,在托盘200的拉出的方向上)延伸,且于其另一侧上沿横过其一侧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为向下的方向),如图5所示。在这个时候,具有预定重量值的重块320形成于旋转杆300的另一侧,该旋转杆300向下延伸。另外,联接于旋转杆300的一侧的销310具有朝向托盘200的底面突出的自由端。
托盘200在托盘200的底面上当托盘200完全拉入壳体100中的时候在相对于销310的自由端的位置上设置有插入孔230(如图6到9所示)。当旋转杆300发生枢转从而其一侧向下旋转的时候,销310通过俯仰运动插入到插入孔230中。
由销310插入到插入孔230所获得的效果将通过参考图6到图9详细加以说明。
图6和图7表示在未施加外部冲击的时候本发明的托盘防打开装置的结构和销310的位置,而图8和图9表示在施加外部冲击的时候本发明的托盘防打开装置的运行和销310的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组成本发明的托盘防打开装置的旋转杆300构造成在未施加外部冲击的时候销310通常保持拉出插入孔230的状态。
托盘200包括中心凸轮210和导轨220。销310沿着形成于中心凸轮210的外部圆周和导轨220之间的路径移动,因此如下文中所述地锁定和打开托盘200。
中心凸轮210包括具有局部最小处“A”的凹槽,导轨220具有局部最小处“B”,导轨220以预定的距离互补地包围中心凸轮210的凹槽。局部最小处“A”和局部最小处“B”彼此偏移预定的距离“L”,如图7所示。
如图7所示,在销310位于中心凸轮210的凹槽中而不位于插入孔230中的情况下,在试图拉出托盘200的时候中心凸轮210与销310发生干涉,从而托盘200被锁定从而不从壳体100中出来。相反地,当使用者又将托盘200推进壳体100中的时候,由于局部最小处“A”和局部最小处“B”相偏移以当销310被导轨220推动的时候在箭头方向上偏压销,所以导轨220的局部最小处“B”推动销310且销310在箭头方向上沿着中心凸轮210的外部圆周前进。在销310在图7的箭头方向上在中心凸轮210的一半部分的周围移动之后,虽然试图收回托盘200但是中心凸轮210不与销310发生干涉,从而托盘200被解锁。因此,在图6或图7所示的状态中,使用者将托盘200推至外壳100,因此使得托盘200可向内或向外移动。
按照这种方式,在其中通过使用中心凸轮210、导轨220和销310而以推入的方式将托盘200打开和关闭的结构广泛地使用于除托盘200之外的各个领域中,因此其详细说明将予省略。
在图6或图7的所示的状态中,当向安装有壳体100的防震垫施加冲击的时候,未直接联接于防震垫的托盘200没有被向前推动,但是联接于防震垫的壳体100与防震垫一起在冲击中被向前推动。
在这个时候,壳体100只通过由所施加的冲击而引起的防震垫和壳体100的弹性变形的量而向前推动,但是设置在旋转杆300的另外一侧(图6的左手侧)的重块320表现出由于惯性而进一步向前移动的趋势。按照这种方式,旋转杆300在重块320从壳体100移走的方向上即顺时针的方向上旋转,如图8所示。因此,销310插入托盘200的插入孔230中。
在插入孔230未形成于托盘200中的情况下,在外部冲击以图6或图7所示的状态被施加时,销310可通过导轨220从中心凸轮210的凹槽偏移。因此,托盘200具有从壳体100中出来的可能性。
然而,如图8和图9所示,在插入孔230大体形成于在托盘200中的中心凸轮210的凹槽的附近的情况下,在施加外部冲击的时候,销310插入到插入孔230中,从而销310没有从中心凸轮210的凹槽发生偏移。因此,在冲击过程中托盘200被保持拉入到壳体100中。
根据本发明的托盘防打开装置,虽然例如头部冲击的冲击施加到防震垫上,但是冲击托盘200却未被拉至外部,从而托盘防打开装置可满足内部车厢门的要求。
另外,托盘防打开装置还包括弹性构件500,其在销310被拉出插入孔230的方向上即图6中的逆时针的方向上向旋转杆300施加弹性力。因此,在如图8或图9所示的状态中,当施加于重块320上的惯性力减小的时候,旋转杆300在逆时针的方向上由弹性构件500旋转,且因此回复至图6或图7所示的平衡状态。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重块320可去除。例如在旋转杆300的另一侧构造成具有足够质量的情况下,在施加冲击于防震垫的时候,旋转杆300可通过施加于旋转杆300的另一侧的惯性力旋转,且因此销310插入到插入孔230中。
到现在为止,该实施例已经说明了旋转杆300的一侧被设置成在托盘200的拉出方向上延伸的结构。然而,旋转杆300所述的一侧可延伸从而相对于托盘200的拉出方向轻微地倾斜。这种结构可产生出与该实施例大体相同的效果。因此,旋转杆300的一侧的延伸方向可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适当地进行调整。
可选地,旋转杆300的另一侧可向上延伸,且销310可向上突出。另外,插入孔230可形成于托盘200的顶面。甚至在这种情况下,销310可通过重块320的惯性力而插入到插入孔230中。然而,在重块320位于旋转杆300的上方的情况下,旋转杆300可通过重块320自身的重量旋转,尽管没有冲击施加到防震垫,然而甚至是在小的外力的作用下销310也可插入到插入孔230中。因此,旋转杆300的延伸方向和销310的突出方向优选地设置成向下指向,如该具体实施例所示。
为了方便解释并且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前”或“后”“外侧”等用于参考图中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非穷举,也不是想要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替换及其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结构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