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机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79639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52138.4

申请日:

2007.03.12

公开号:

CN101626970A

公开日:

2010.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6B7/02

主分类号:

B66B7/02

申请人:

奥蒂斯电梯公司

发明人:

Z·郝

地址:

美国康涅狄格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曹 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梯系统包括被构造以便沿着导轨单元(6;8)运行的轿厢(2)和对重(4),且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被定位在所述轿厢(2)上方且被构造以便驱动拉伸件(10)的机器(12)。此外,所述机器(12)被安装在顶层结构(20)上,且所述顶层结构(20)仅由所述导轨单元(6;8)支承。这种安装布置避免了顶层结构与建筑物的电梯井道接触,隔绝了震动和噪声的传递,改善了建筑物墙体的承重受力情况。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 被构造以便沿着导轨单元运行的轿厢和对重; 被定位在所述轿厢上方且被构造以便驱动拉伸件的机器; 顶层结构,所述机器安装在该顶层结构上; 其中所述顶层结构仅由所述导轨单元支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 包括至少一个轿厢导轨和至少一个对重导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设置 在所述轿厢的后方。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设置 在所述轿厢的侧方。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 对重导轨包括一对中空的对重导轨,且所述对重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 中空导轨中的两个对重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结构 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于安装所述机器的机器梁和用于固定所述拉伸件的 绳头梁,以及连接在所述机器梁和所述绳头梁之间的反绳轮部件,其 中所述机器梁通过支架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轿厢导轨和所述至少一个 对重导轨其中之一,而所述绳头梁通过支架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轿厢 导轨和所述至少一个对重导轨中的另一个。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梁和 绳头梁都由C形槽钢制成。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两个相互垂直的臂部,其中一个臂部固定在所述机器梁或所述绳头梁 上,而另一个臂部固定在相对应的导轨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梁或 所述绳头梁与相关联的支架臂部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件 是圆形绳索。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件 是扁平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是 电机。

说明书


安装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牵引电梯系统包括电梯轿厢和对重,它们各悬挂在电梯井道内的提升绳索的相反两端。提升绳索由驱动滑轮驱动,而驱动滑轮则由电机驱动旋转。在传统电梯系统中,电机设置在机房中。通常,机房建造在井道上方以容纳电机,并为电梯维护人员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对设置在其中的设备进行维护。

    建筑物中,每一电梯都有机房在行业上产生越来越大的问题。首先,对于建筑物业主来说,建造机房要明显提高费用;第二,不动产的稀缺使空间受到限制,很希望将这些空间用于其他用途。当建筑物包括多部电梯时,这些因素和缺点变得更明显了,因为每部电梯都需要机房,从而增加了建造费用并占用了建筑物中的其他空间。因此,在电梯工业中,进而开发出了一些无机房的系统。

    现有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了设置在井道内的电机。通常,电机都是直接支承在井道的内壁上。这就要求建筑物的墙体承受电机的重量,而且在电梯运行时,电梯产生的震动和噪声源源不断地传到建筑物墙体。长此以往,会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大的损害。

    WO2005/007552披露了一种电梯,所述电梯的闭端钩在无机房电梯的底板上。在该电梯中,机器24被设置在与悬臂轿厢22相邻或者处在该悬臂轿厢旁边的位置处,从被安装电梯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到,该机器占据了井道中的附加空间,并且为电梯各个部件的布置带来了一些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包括一种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包括被构造以便沿着导轨单元运行的轿厢和对重,且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被定位在所述轿厢上方且被构造以便驱动拉伸件的机器。此外,所述机器被安装在顶层结构上,且所述顶层结构仅由所述导轨单元支承。这种安装布置避免了顶层结构与建筑物的电梯井道接触,隔绝了震动和噪声的传递,改善了建筑物墙体的承重受力情况。

    另外,为了可以匹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电梯井道结构,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中,所述对重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后方,即与轿厢的门位置相对。进一步地,所述机器被定位在所述轿厢上方。这样,在应用本发明时,可以实现对现有电梯系统的改造而无需改变井道结构,大大减少了工程量。换句话说,所述井道的剖面积不会由于在所述轿厢旁边设置了部件而有所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一般电梯系统的牵引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电梯系统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梯系统的顶层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顶层结构中的机器梁(bedplate)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顶层结构中的绳头梁(car dead end hitch)的立体图;

    图6是连接机器梁或绳头梁与相对应的导轨的支架的立体图;以及

    图7是从另一角度观察的图6所示支架与相应的梁之间的连接位置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一个电梯系统100的牵引原理。该电梯系统100包括轿厢2、对重4和机器12。对重4位于轿厢2的后方且机器12被定位在轿厢2上。应该理解:可将整个机器12或该机器12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该轿厢上。将轿厢连接至对重4的拉伸件10与包括两个反绳轮地牵引用的反绳轮部件26相接合,其中拉伸件10绕过一个反绳轮的上方并且绕过另一个反绳轮的下方。这样使得机器12运转并且反绳轮转动时能够驱动拉伸件10以及轿厢2和对重4移动。可以理解,这种结构仅用于图示目的,而对于具体部件的选用来说,本发明的机器12可以是齿轮式电机或无齿轮电机,拉伸件10可以是圆形的绳索或者扁平带。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整个电梯系统100设置在建筑物的电梯井道中,如上面结合图1所述,它包括轿厢2、对重4和机器12。此外,系统100中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一对轿厢导轨6和一对对重导轨8。电梯轿厢2和对重4分别沿着轿厢导轨6和对重导轨8运行。这些导轨在其相应的底端处连接于地面,并且在其相应的纵向上的若干接点处连接到井道内壁上以获得支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导轨的数量可以不限于此,例如,仅有单根导轨或者两根以上的导轨也都可以实现对轿厢和对重的引导。另一种方案是,导轨的结构可以变化,例如,所述一对对重导轨可以是中空的,可以有两个对重部分分别设置在这对中空的导轨中。

    图3示出了电梯系统100的顶层结构20。所述机器12就安装在这个顶层结构上。具体地说,所述顶层结构20包括用于安装机器12和固定若干拉伸件10(图3中并未示出)的一端的第一板22以及用于安装绳头梁24的固定若干拉伸件10的另一端的第二板23,并且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机器梁和所述绳头梁之间的反绳轮部件26。设置有若干夹子32,用于夹住拉伸件10的端部,而反绳轮部件26包括桥接在第一板22与第二板23之间的框架28。两组滑轮30被容纳在所述框架28中。拉伸件10绕过一组滑轮的上方并且绕过另一组滑轮的下方。

    图4更详细地示出了第一板22。参见图3和图4,第一板22的中间部位处设置有向着第二板突出的延伸部分3;机器12固定放置在该延伸部分34上。结合图2和图4可见,第一板22在两端分别通过支架40连接到所述一对对重导轨8的顶端。此处应该注意,第一板22仅通过所述一对对重导轨8支承,而不与建筑物的电梯井道接触,隔绝了震动和噪声的传递,改善了建筑物墙体的承重受力情况。

    同样,结合图2和图5可见,第二板23在两端连接到所述一对轿厢导轨6的顶端。第二板仅通过所述一对轿厢导轨6支承,而不与建筑物的电梯井道接触,隔绝了震动和噪声的传递,改善了建筑物墙体的承重受力情况。此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第一板22也可连接于轿厢导轨,且第二板23也可连接于对重导轨。

    结合参考图4和5可见,第一板22和第二板23由两根并排设置的C形槽钢制成。当然也可理解,第一板22和第二板23也可以采用本领域通用的各种材料和结构,例如可以成形为工字梁。

    图6是连接第一板22与相对应的导轨的支架40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支架40为L形支架,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臂部42和垂直臂部44,其中水平臂部42可通过紧固装置例如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板22的底侧上,而垂直臂部44通过紧固装置例如螺栓固定在相对应的导轨的顶端上。第二板23(未示出)也可采用相同的构型。

    图7示出了所述支架40与相应的梁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分解立体图。由此可见,所述第一板22与相关联的支架水平臂部42之间可以设置有橡胶块的叠层46以用作减震装置。尽管图中未示出,但第二板23也可采用相同的构型。

    虽然已参照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多种变化且可用等效元件替代该典型实施例的元件。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做出多种变型以便适应特定的情况或材料。因此,本发明并不旨在限于本文披露的作为预想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特定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安装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机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装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机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装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机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装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机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梯系统包括被构造以便沿着导轨单元(6;8)运行的轿厢(2)和对重(4),且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被定位在所述轿厢(2)上方且被构造以便驱动拉伸件(10)的机器(12)。此外,所述机器(12)被安装在顶层结构(20)上,且所述顶层结构(20)仅由所述导轨单元(6;8)支承。这种安装布置避免了顶层结构与建筑物的电梯井道接触,隔绝了震动和噪声的传递,改善了建筑物墙体的承重受力情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