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玻璃球制造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翻转件的玻璃球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异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玻璃纤维是由铂金坩埚经电加热将玻璃球熔化后而拉制成的玻璃纤维纱。其中,玻璃球作为制备过程中的原料,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拉丝作业的稳定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日本专利文献(公开号:特开平02-014839,公开日期:1990年1月18号)中公开了一种玻璃球的制造方法:在白金坩埚中熔化玻璃,将熔化的玻璃从连通坩埚的白金喷嘴滴至空气中,通过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空气流将滴下的熔化玻璃吹至设置在空气吹出口底面的接收模具上,使熔化玻璃以悬浮状态冷却,制成玻璃球。然而,在这种制造玻璃球的过程中,使熔化玻璃液滴悬浮冷却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像玻璃纤维拉丝用的玻璃球采用此法制作更不合适。
在日本专利文献(公开号:特开平10-291824,公开日期:1998年11月4日)中公开了另一种玻璃球的制造方法:将玻璃液滴滴入清洁的液体中加以冷却固化,制成玻璃球。然而,此种做法中所使用的清洁液体通常为酒精或酒精的水溶液,这在玻璃球的制造场合是很不安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玻璃球制造装置,利用此装置制成的玻璃球成球率高,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使玻璃液连续阶段冷却和成型,便于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玻璃球制造装置,包括翻转件、驱动件、支撑件、承接件以及接料件。其中,翻转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驱动件与翻转件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端,支撑件与翻转件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承接件设置于翻转件与接料件之间。接料件具有落球孔,该落球孔设置于第二端的正下方。
上述玻璃球制造装置还包括底座、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驱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翻转件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
上述玻璃球制造装置还包括第三转轴,所述支撑件通过第三转轴与翻转件转动连接。
上述翻转件、承接件与接料件分别具有隔层、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隔层分别与进水孔及出水孔相通,循环水由进水孔进入隔层,并由出水孔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球制造装置制成的玻璃球成球率高,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能连续高效率地运作。翻转件、承接件和接料件上均通循环水冷却,通过这三部分的冷却可以使玻璃熔窑留下的玻璃液在短时间内连续阶段冷却和成型,便于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球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玻璃球制造装置的翻转件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翻转件的侧视图。
图4所示为图1中玻璃球制造装置的接料件的俯视图。
图5所示为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玻璃球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球制造装置1可以固定于玻璃熔窑2的底部或者固定于制球机3上使用,便于操作和维护。
如图1所示,玻璃球制造装置1包括翻转件10,驱动件11,支撑件12,承接件13,接料件14以及底座15。其中,支撑件12与底座15分别用螺栓等固定元件固定于角钢做成的机架16上。机架16根据固定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固定和制成方法,本发明对此并不做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件10具有第一端100与第二端101。其中,驱动件11与翻转件1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端100处,支撑件12与翻转件1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端100与第二端101之间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位于翻转件10的中部。
关于翻转件10的具体结构以及翻转件10与驱动件11及支撑件12的连接关系,请一并参考图2与图3。
图2是图1中玻璃球制造装置的翻转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翻转件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翻转件10还具有三个穿孔102。其中,一个穿孔102设置于第一端100,该穿孔102用以连接驱动件10。具体来说,第一转轴170分别穿过穿孔102与驱动件11上的穿孔以将翻转件10与驱动件11相连接。进一步的,翻转件10能够绕第一转轴170旋转。
另外两个穿孔102分别设置于翻转件10的两侧,用以连接支撑件12。具体来说,第三转轴172分别穿过穿孔102与支撑件12上的穿孔以将翻转件10与支撑件12相连接。类似地,翻转件10也能绕第三转轴172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玻璃球制造装置1具有两个支撑件12,这样可以保证翻转件10进行旋转时的平稳性。然而,本发明对支撑件的个数并不做出限制。
结合图2与图3,翻转件10还具有隔层103、进水孔104以及出水孔105。如图2所示,进水孔104与出水孔105设置于翻转件10的同一侧,分别与隔层103(见图3)相通,一并构成翻转件10的冷却系统。具体来说,循环水可以由进水孔104流入,流经隔层103,最后从出水孔105流出,以实现冷却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1具体可为气缸。如图1所示,驱动件11的一端与翻转件10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71与底座15转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二转轴171分别穿过驱动件11与底座15的穿孔,使得驱动件11可以绕第二转轴171相对于底座15做小角度旋转。
如图1所示,承接件13与水平面呈一倾角固定于翻转件10与接料件14之间,以保证玻璃料坯由翻转件10上沿抛物线落下时恰好打在承接件13的上表面上,并能沿承接面13滑下落入接料件14。类似于翻转件10,承接件13也具有冷却系统。具体来说,循环水由进水孔130进入隔层经过循环后由出水孔131流出,完成冷却。
图4是图1中玻璃球制造装置的接料件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参考图4与图5,接料件14具有落球孔140、隔层141、进水孔142以及出水孔143。图5中,接料件14还具有固定部144,可以利用螺栓等固定元件将固定部144固定于所需要的位置以达到固定接料件14的目的。
如图4所示,落球孔140设置于接料件14的一端,其直径对应于所需要制备的玻璃球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接料件14与水平面呈一倾角放置,其具体位置由落球孔140决定,具体来说,落球孔140要位于翻转件10的第二端101的正下方,并且位于制球机3的辊道顶部。这样,既能保证接料件14可靠的接住玻璃料坯,又能保证制得的玻璃球恰好落入制球机3的辊道内。
接料件14的冷却系统与翻转件10,承接件13的冷却系统相类似,如图5所示,循环水由进水孔142流入隔层141,经循环由出水孔143流出。
在具体使用过程时,玻璃球制造装置1由相配套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由于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方式能够实现对玻璃球制造装置1的控制,且该控制装置不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故对控制装置的具体组成不作详述。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球制造装置1的工作流程为:当驱动件11处于复位时,从熔窑2流出的玻璃液在翻转件10上迅速冷却并聚成料坯。当达到每个玻璃球规定的质量时,即达到设定的时间时,相配套的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件11。此时由底座15、驱动件11、翻转件10以及支撑件12构成四连杆机构,驱动件11驱动翻转件10的第一端100上升,翻转件10可以绕第三转轴172转动以将料坯沿抛物线打到承接件13上,料坯沿着承接件13滑下再落入接料件14,经过充分冷却后由落球孔140落入制球机3的辊道进行成球。整个玻璃料坯下落的整个过程中,每经过一个部件都会冷却一次,使得原本很高温度的玻璃液在极短时间内变为温度较低的玻璃球。
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