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78934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3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9181.3

申请日:

2009.06.26

公开号:

CN101618811A

公开日:

2010.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5H 67/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雷姆沙伊德市雷沃古瑟路65号变更后权利人:德国雷姆沙伊德市登记生效日:20131105|||授权|||专利局对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的决定IPC(主分类):B65H 67/00申请日:200906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67/00申请日:20090626|||公开

IPC分类号:

B65H67/00; B65H67/02

主分类号:

B65H67/00

申请人: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发明人:

托斯滕·福歇; 迈克尔·伊丁; 曼弗雷德·蒙德

地址:

德国雷姆沙伊德市雷沃古瑟路65号

优先权:

2008.7.3 DE 102008031596.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党晓林;史敬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多个卷绕工位的并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用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具有:用于设置在输送盘(3)上的纺织管纱的输入区(2)、用于退绕后的套筒的返回区(4)、以及在它们之间设置在所述卷绕工位的区域内的横向输送区(5),所述横向输送区具有用于设置在输送盘(3)上的纺织管纱的预定数量的等候位置(27)。根据本发明,沿着所述输入区(2)如此阻塞这些纺织管纱,即,在所述输入区(2)上形成附加等候位置(28),当位于所述横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操作用于纺织机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1)的方法,所述纺织机具有多个卷绕工位并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具有:用于设置在输送盘(3)上的纺织管纱的输入区(2)、用于退绕后的套筒的返回区(4)、以及在所述输入区(2)和所述返回区(4)之间设置在所述卷绕工位的区域内的横向输送区(5),所述横向输送区(5)具有用于布置在输送盘(3)上的纺织管纱的预定数量的等候位置(27),其特征在于,如此阻塞沿着所述输入区(2)的这些纺织管纱,即,在所述输入区(2)上存在附加等候位置(28),当位于所述横向输送区(5)中的等候位置(27)被占据时,所述附加等候位置(28)被占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输入区(2)的多个位置处阻塞这些纺织管纱。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输入区(2)的阻塞在这样的位置处被解除,所述位置是指沿输入方向在后面跟随有空闲等候位置(27、28)的位置。

4.
  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用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1),所述纺织机具有多个卷绕工位以及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方法的装置,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具有:用于设置在输送盘(3)上的纺织管纱的输入区(2)、用于退绕后的套筒的返回区(4)、以及在所述输入区(2)和所述返回区(4)之间设置在所述卷绕工位的区域内的横向输送区(5),所述横向输送区(5)具有预定数量的等候位置(27),其特征在于,设有阻塞装置(6),其用于阻塞设置在输送盘(3)上并且沿着所述输入区(2)的纺织管纱,该阻塞装置(6)被构造成用于将在等候位置(28)处的纺织管纱保持在所述输入区(2)上;设有检测装置(26),其用于在选定的等候位置(27、28)处检测纺织管纱或者输送盘(3),并且,能够根据所述检测装置(26)来控制所述阻塞装置(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纺织管纱的检测装置被构造为传感器(26)。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纺织管纱的所述传感器(26)被定位在所述横向输送区(5)的最靠近所述输入区(2)的等候位置处。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送区(5)均具有可转动的输送盘片(6)以用于输送所述输送盘(3),并且所述输送盘片(6)能够如此地将输送盘(3)从所述横向输送区(5)的所述等候位置(27)朝向所述输入区(2)的方向移动,即,使得沿着所述输入区(2)移动的输送盘(3)在所述横向输送区(5)的入口处被阻塞。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这些转动的输送盘片(6)被构造成用于将输送盘(3)定位到退绕位置(10)中,并且在完成套筒退绕后将所述输送盘(3)移动到所述横向输送区(5)的出口区(13)。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盘片(6)具有输送凹口(19),所述输送凹口与输送盘(3)的引导座(16)彼此配合,并且如此选定所述输送凹口(19)的尺寸,即,在朝向所述输入区(2)的方向移动输送盘(3)时,所述退绕位置(10)不会被改变。

说明书

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多个卷绕工位的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用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具有:用于设置在输送盘上的纺织管纱的输入区;用于退绕后的套筒的返回区;以及在所述输入区和所述返回区之间设置在所述卷绕工位的区域内的横向输送区,所述横向输送区具有用于设置在输送盘上的纺织管纱的预定数量的等候位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领域,这种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已经以各种实施方式公开,特别是与自动交叉卷绕机相关地被公开。
在DE 43 38 552 A1中例如描述了一种具有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的自动交叉卷绕机,所述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主要包括纺织管纱输入区、套筒返回区、以及多个所谓的横向输送区,这些横向输送区通向卷绕工位。在此,横向输送区设置在纺织管纱输入区和套筒输出区之间,并且以垂直于所述纺织管纱输入区和套筒输出区的方式延伸,在各横向输送域中均设置有纺织管纱用的退绕工位。在各种类型输送区中通常安装有可驱动的输送带,在这些输送带上以摩擦配合的方式驱动输送盘,这些输送盘携带有纺织管纱或者退绕后的套筒。在此,设置在横向输送区中的输送带,或者由套筒输出区的驱动装置驱动,或者相应地具有自己的驱动装置。横向输送区的长度是如此确定的,即,在该横向输送区中,在处于退绕位置的纺织管纱的旁边,还可以给其他一些定位在输入或者等待位置的、装载了管纱的输送盘提供位置。纺织管纱输入区被构造为可逆向驱动的储存区,在该储存区内,装载有管纱的输送盘往复行进。横向输送区的循环运行的输送带负责,当在储存区内行进的输送盘经过时将该输送盘取走,并输送到位于横向输送区内的等待位置中。当横向输送区内的全部等候位置均装载了纺织管纱时,装载了管纱的输送盘就是简单地经过该横向输送区。于是,当横向输送区的全部存储位置均被占据时,可能会出现输送盘一直运行到管纱供给区终点的情况。出于这种原因,管纱供给区的驱动装置是能够逆向工作的,并且这些纺织管纱沿着相反的方向返回。因此,具有这种横向输送区的实施方式能够从两个输入方向获取装载了管纱的输送盘。如此构造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在实践中经受了考验,但是仍然具有缺点,即,它们在结构方面相当复杂。
DE 33 08 172 A1公开了一种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同样具有纺织管纱输入区、套筒输出区以及位于它们之间并且在卷绕工位的区域中延伸的横向输送区。通过引导轮廓以及设置在横向输送区的区域中的转盘,将装载了管纱的输送盘输送到横向输送区的等候位置。该引导轮廓是如此构造的,即,仅能够在一个方向上输送管纱。未被卷绕工位接收的装载了管纱的输送盘将被设置在最后一个卷绕工位旁的提取引导部(Ausschleuβführung)引导至管纱返回装置(Kopsrückführeinrichtung)中。然后由管纱返回装置将这些多余的管纱送回,并且在输入侧重新喂入管纱供给区中。这种输送系统在实践中也被证实是有效的。然而,该管纱返回装置需要附加的开销,并且在卷绕机中需要空间。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对那些不能被输送到横向输送区的等候位置中的纺织管纱输送盘的处理,从而简化纺织管纱的输入。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将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以及第四方面的装置来完成。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式是从属方面的主题。
为了解决该任务,沿着输入区如此阻塞这些纺织管纱,即,在所述输入区上形成附加等候位置,当位于横向输送区中的等候位置被占据时,附加等候位置才被占据。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确保,没有纺纱管纱盘被输送到输入区的终点,或者没有纺纱管纱盘绕过最后一个卷绕工位被送走。也无需附加的纺织管纱返回装置,并且输入区也不需要能够可逆地工作。与此相应地,纺纱管纱盘也不必能够双方向地输入到横向输送区内。出于这种原因,可以更为简单地构造横向输送区。总体来说,本发明的方法使得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变得明显更为简单。
优选的是,在沿着输入区的多个位置处阻塞这些纺织管纱,并且在下述位置处再次解除沿着所述输入区的这些阻塞,上述位置是指在输入方向上在其之后跟随有空闲等候位置的位置。于是变得空闲的等候位置可以被快速地重新占据,并且保证了在各个卷绕工位处总是存在足够的纺织管纱。
为了解决该任务还提出了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用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所述纺织机具有多个卷绕工位和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方法的装置。另外,该输送系统具有阻塞装置,其用于阻塞设置在输送盘上的沿着输入区布置的纺织管纱,所述阻塞装置被构造成用于将纺织管纱保持在输入区上的等候位置中。另外,还设有检测装置,其用于在选定的等候位置处检测纺织管纱,并且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阻塞装置。
优选的是,在选定的等候位置处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纺织管纱。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纺织管纱的传感器被定位在横向输送区的最靠近所述输入区的等候位置处。于是,如果在横向输送区处的等候位置被再次占据,那么就可以立刻发现。
为了阻塞管纱盘可以想到各种类型的装置。例如,可以沿着输入区设置电磁或者气动的阻挡销(Sperrriegel)。优选的是,将该阻挡销直接定位在沿输入方向的通向横向输送区的支路之后。按照这种方式,也可以无需解除该阻挡销的阻挡,而将纺织管纱从输入区中的等候位置输送到横向输送区中的等候位置中。
在本发明输送系统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横向输送区均具有可转动的输送盘片以用于推动输送盘,并且所述输送盘片能够将输送盘从所述横向输送区的等候位置如此朝向所述输入区的方向移动,即,阻塞沿着所述输入区运动的输送盘。同时,这些转动的输送盘片被构造成用于将输送盘定位到退绕位置中,并且在完成套筒退绕后将所述输送盘移动到所述横向输送区的出口区。于是该装置可用于阻塞,并且也适于在横向输送区中输送和定位纺织管纱。另外,同样可以实现的是,在将新的纺织管纱输送到退绕位置时,将纺织管纱自动地从输入区的等候位置输送到横向输送区的等候位置中。
按照有利方式,输送盘片具有输送凹口,所述输送凹口与输送盘的引导座彼此配合,并且如此选定所述输送盘片的尺寸,即,在朝向所述输入区的方向移动输送盘时,位于退绕位置的管纱的退绕位置不会被改变。从而不会不利地影响对移动敏感的退绕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以俯视图示出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的局部;
图2以俯视图示出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的局部,该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具有在输入区上阻塞的纺织管纱输送盘;
图3以俯视图示出那些分别设置在横向输送区的中间区域中的输送盘片中的一个。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地示出自动交叉卷绕机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1的局部,该自动交叉卷绕机并未详细示出。如已知的那样,这种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在环锭纺纱机相应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上,或者间接地与这种纺织机的输送系统相连接。在第二种情况下,自动交叉卷绕机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具有用于喂入纺织管纱的接口以及用于排出空套筒的接口(例如:套筒取出装置),其中,所述纺织管纱是在独立地安放的环锭纺纱机上制成的。
这种自动交叉卷绕机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1具有各种不同的输送区,通过这些输送区可以向该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多个卷绕工位提供新的纺织管纱或者从这些卷绕工位清理退绕后的空套筒。图1仅示出了这些已知的输送区中的:纺织管纱输入区2、套筒返回区4以及设置在纺织管纱输入区2和套筒返回区4之间的多个横向输送区5。如图1所示,纺织管纱输入区2不是以直线形而是以波浪形延伸的。这意味着,纺织管纱输入区2包括多个相对机器纵轴线20略微倾斜地设置的输送段,这些输送段分别通向其中一个横向输送区5的入口区12以及与其相连的输送段,这些输送段在入口区之后偏向外侧。通过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只要横向输送区5内还有空闲位置,那么就自动地将沿着输入区2在输送方向T上运动的纺织管纱输送盘3输入该横向输送区5。如果横向输送区5的所有等候位置均被纺织管纱占据了,那么在输入区2上自动地引导输送盘3继续前进。
在卷绕工作期间,在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1之内,多个输送盘3沿着输送方向T循环运行,这些输送盘3装载着纺织管纱或者退绕后的空套筒。除了横向输送区5的中间区域11之外,通过环形的环行输送带最好通过平皮带在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1内实现对输送盘3的传输。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示出的那样,在横向输送区5的入口区12中例如设有两个沿机器纵向环行的输送带22和23,它们的上行段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如箭头F22和F23所示。在横向输送区5的输出区13中设有同样沿机器纵向环行的另一个输送带24,然而其上行段沿逆时针方向运行,如箭头F24所示。输送带22和24在此负责以摩擦配合的方式在纺织管纱输入区2、套筒返回区4上将输送盘3输送到横向输送区5的入口区12以及出口区13内。
在横向输送区5的中间区域11中,每次均通过输送盘片6驱动输送盘3,该输送盘片6能够按照预定方式控制。这种在图3中俯视示出的输送盘片6例如具有分别以120度角错开设置的三个输送凹口19。这些输送凹口19在输送期间优选与输送盘上3的引导座16相互配合。这意味着,由步进马达21按照节拍方式驱动的输送盘片6首先将输送盘3定位在退绕工位10中,并且随后负责将其套筒已被退绕的输送盘3推入横向输送区5的出口区13,在出口区13处该输送盘3到达输送带24,输送带24将输送盘3连同退绕后的空套筒一起经由套筒返回区4输送返回至环锭纺纱机。
图2示出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1,该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具有沿着输入区被阻塞并且处于等候位置28的纺织管纱输送盘。这种被阻塞的输送盘位于区域A、B、D和E处。上述区域中的横向输送区5均被填满了装载有纺织管纱的输送盘3。也就是说,横向输送区5的所有等候位置27均被输送盘3占据了。为了阻塞在输入区2上的输送盘3,将处于横向输送区5上的输送盘3朝向输入区的方向推出。这种推出是通过顺时针转动输送盘片6实现的。如此形成输送盘片6的输送凹口19,即,在所述转动过程中,处于退绕位置10的纺织管纱不会改变其位置。另外,输送凹口19的开口区域大于配套的输送盘3的引导座16。
在当前实施例中,在各个横向输送区中均提供了三个等候位置27。在各个横向输送区中,在最后一个等候位置均布置有传感器26。在此,该最后一个等候位置是面对输入区的等候位置。传感器26检测各个等候位置是否已经被纺织管纱输送盘占据。为此适当的例如是霍尔传感器。为了使得霍尔传感器可以识别出输送盘,可以在输送盘上安装永磁体。横向输送区的传感器26在图2所示的输送装置的区域C中探测,横向输送区的最后一个等候位置未被占据。经由信号线路将该信息转发到未示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指示在区域A和B中的输送盘片6的步进马达解除对输入区2的阻塞。于是在输入区2中处于等候位置28的纺织管纱被向前输送。只要在区域C中的传感器探测到了纺织管纱,那么就将在区域A和B中重新阻塞输入区。为了在输入区中给每个横向输送区提供多个等候位置,也可以将用于检测输送盘的传感器设置在输入区中。

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多个卷绕工位的并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用的纺织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具有:用于设置在输送盘(3)上的纺织管纱的输入区(2)、用于退绕后的套筒的返回区(4)、以及在它们之间设置在所述卷绕工位的区域内的横向输送区(5),所述横向输送区具有用于设置在输送盘(3)上的纺织管纱的预定数量的等候位置(27)。根据本发明,沿着所述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