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训练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0743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02 CN 203507438 U (21)申请号 201320673815.7 (22)申请日 2013.10.29 A63B 23/18(2006.01) (73)专利权人 北京易适康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2 层办公 B-221-081 (72)发明人 潘寒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7 代理人 刘洪勋 (54) 实用新型名称 呼吸训练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训练器, 包括进 。
2、气管、 出气管、 呼吸管和至少两个限气帽 ; 所述进 气管、 出气管和呼吸管三者交汇于一处连通 ; 所 述进气管中设有进气单向阀 ; 所述出气管中设有 出气单向阀 ; 所述限气帽顶部开有圆孔且不同限 气帽上的圆孔孔径不同 ; 所述限气帽可插接于所 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上。 该呼吸训练器结构紧凑、 便 于携带, 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自身状况调节呼气阻 力大小, 以达到锻炼呼吸能力的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07438 。
3、U CN 203507438 U 1/1 页 2 1. 一种呼吸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进气管、 出气管、 呼吸管和至少两个限气帽 ; 所 述进气管、 出气管和呼吸管三者交汇于一处连通 ; 所述进气管中设有进气单向阀 ; 所述出 气管中设有出气单向阀 ; 所述限气帽顶部开有圆孔且不同限气帽上的圆孔孔径不同 ; 所述 限气帽可插接于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呼吸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吸训练器包括四个限气帽。 所述四个限气帽顶部圆孔孔径依次为 : 2.6 3.4mm ; 3.6 4.4mm ; 4.6 5.4mm ; 5.6 6.4mm。 3. 根据权利要求。
4、 2 所述的呼吸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个限气帽顶部的圆孔孔径 依次为 : 3mm ; 4mm ; 5mm ; 6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呼吸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 出气管和呼吸管呈 “Y” 型相互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呼吸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吸管上设有硅胶吹嘴。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呼吸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胶吹嘴上设有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任一所述的呼吸训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 外侧均设有防滑块 ; 所述防滑块上设有等间隔排列的凸起。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呼吸训练器,。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块在靠近呼吸管的一端 设有隆起的凸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07438 U 2 1/3 页 3 呼吸训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是一种用于改善呼吸能力的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对于患有肺部疾病 (如肺气肿、 慢阻肺等) 或做过肺部手术的患者, 常采用呼 吸训练器对其进行呼吸能力的康复性训练。 此外,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 也可以通过使用呼吸 训练器提高肺活量, 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0003 现有的呼吸训练器的工作原理为 : 在呼吸训练器内设置吹气管道, 并在管道内设 置进气端和出气端, 进气端和出气端通过。
6、阀门等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吸气和呼气过程的气 流走向, 如公告号为 CN2899866Y 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肺不张的简易呼吸训练器, 包括吹气 管、 气球, 在吹气管内部设置进气端和出气端, 并在其上分别设置进气阀和泄气阀, 使用时, 向吹气管内吹气, 进气阀打开, 泄气阀关闭, 气体进入气球内, 当需要再次吹起进行练习时, 手动打开泄气阀排出气体。 该装置方便携带, 且可有效避免患者嘴部与气球直接接触, 干净 卫生, 但是对于呼吸训练来说, 存在如下问题 : 0004 第一, 该装置在进行呼吸训练时通过气球收集气体, 对呼气造成的阻力很小且不 变, 因此只能针对患有肺不张的患者进行练习, 对于。
7、身体健康或者处在肺部疾病康复训练 阶段的使用者而言, 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对呼气的阻力进行调节训练, 也就无法达到提高增 强呼吸能力的效果。 0005 第二, 该装置在泄气过程中需要手动打开泄气阀, 在以此排出气体后才能再次进 行呼吸训练, 比较繁琐。 0006 因此, 如何提供一种方便携带, 操作简单的呼吸训练器, 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健康状 况和训练要求, 对呼气阻力进行调节, 以达到锻炼肺肌, 增强呼吸能力的效果, 是本领域所 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 该呼吸训练器结构紧凑, 便于携带, 可 以根据使用者的自身状况调节呼气阻力大小, 以达。
8、到锻炼呼吸能力的作用。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 包括进气管、 出气管、 呼吸 管和至少两个限气帽 ; 所述进气管、 出气管和呼吸管三者之间交汇于一处连通 ; 所述进气 管中设有进气单向阀 ; 所述出气管中设有出气单向阀 ; 所述限气帽顶部开有圆孔且不同限 气帽上的圆孔孔径不同 ; 所述限气帽可插接于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上。 0009 优选地, 所述呼吸训练器包括四个限气帽。 0010 所述四限气帽顶部的圆孔孔径依次为 : 2.6 3.4mm ; 3.6 4.4mm ; 4.6 5.4mm ; 5.6 6.4mm。 0011 优选地, 所述四个限气帽顶部的圆孔。
9、孔径依次为 : 3mm ; 4mm ; 5mm ; 6mm。 0012 优选地, 所述进气管、 出气管和呼吸管之间呈 “Y” 型连通。 说 明 书 CN 203507438 U 3 2/3 页 4 0013 优选地, 所述呼吸管上设有硅胶吹嘴。 0014 优选地, 所述硅胶吹嘴上设有凹槽。 0015 优选地, 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外侧均设有防滑块 ; 所述防滑块上设有等间隔 排列的凸起。 0016 优选地, 所述防滑块在靠近呼吸管的一端设有隆起的凸块。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 包括呈 Y 型相互连通的进气管、 出气管和呼吸管, 进气管上设置进气阀, 出气管上设置出气阀, 因此。
10、使用者在吸气时通过进气管进气单向阀 并经呼吸管吸入气体, 呼气时经呼吸管并通过出气管上的出气单向阀呼出气体, 出气管上 不同孔径的限气帽为呼气时提供了不同的阻力, 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呼吸能力和训练需要 进行调节, 并且, 由于使用者在呼气时产生阻力, 使得使用者的呼气能力不断增强, 可以在 呼气时咳出长期积聚在腹部底层的粘液, 带有凹槽的硅胶吹嘴避免了口腔与管体的直接接 触, 方便卫生且易于咬合。此外, 管体外侧的防滑块也便于使用者持握。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2 为与图 1 呼吸训练器相匹配的限气帽的主视图 ; 0020 图 。
11、3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个限气帽的俯视图 ; 0021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0022 图中 : 0023 1. 呼吸管 2. 进气管 3. 出气管 4. 进气单向阀 5. 出气单向阀 6. 防滑块 7. 吹嘴 8. 凹槽 9. 限气帽 10-13. 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训练器主体由呼吸管 1、 进气管 2 和出气管 3 组成。三个管体呈 Y 字型交汇连通于一处。Y 字型的连接方式结构对称, 。
12、三个管体间过渡平 滑, 使得内部气流运行通顺且方便使用者持握。进气管 2 内设有进气单向阀 4, 出气管 3 内 设有出气单向阀 5, 这样可确保气体只能从进气管 2 进入呼吸训练器内, 且只能从出气管 3 排出气体。 0026 请参考图 1-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气帽 9 的主视图, 图 3 为四个限气帽的 的俯视图。如图 2、 3 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气帽 9 为圆柱形, 限气帽 9 大小与出气管 3 相匹配, 可插接在出气管 3 的出气端。四个限气帽上开有孔径大小不同的 4 个圆孔 10-13, 随着限气帽9上圆孔孔径的逐渐减小, 呼气时的阻力逐渐增大, 因此可通过更换。
13、限气帽9达 到调节呼吸训练器呼气阻力的效果。四个限气帽上的圆孔 10-13 的孔径依次为 6mm、 5mm、 4mm、 3mm, 该孔径大小和级差设计合理, 符合人体对呼吸训练的要求。 0027 呼吸管1的下端安装有一个硅胶吹嘴7, 避免了使用者口腔与呼吸管1的直接接触 而导致病菌进入口内, 安全卫生, 硅胶吹嘴7上设有一凹槽8, 方便使用者对硅胶吹嘴7的咬 合, 在呼吸训练时也不易漏气。 说 明 书 CN 203507438 U 4 3/3 页 5 0028 在进气管2和出气管3的外侧都设有防滑块6, 防滑块6的表面设有呈锯齿状等间 隔排列的凸起, 防治使用者手握管体时打滑, 防滑块 6 在。
14、下端 (即靠近呼吸管 1 的一端) 隆起 一个凸块, 在握持时, 由于进气管 2 和出气管 3 都是朝下的, 凸块可以卡住使用者的手指防 止呼吸训练器滑落。 0029 使用时, 请参考图 4, 使用者先选择适合自己呼吸能力和训练需要的限气帽 9 插入 出气管 3 内。然后咬住吹嘴 7 上的凹槽 8 并最大限度地吸气, 此时气体经进气管 2 内的进 气单向阀 4 流入呼吸训练器内, 并由呼吸管 1 和咬嘴 7 吸入使用者肺部。接下来使用者用 力呼出气体, 此时气体经出气管3内的出气单向阀5流向限气帽9, 限气帽9上的圆孔 (如图 3) 对呼气产生阻力, 以达到锻炼肺肌的效果, 反复进行训练后, 。
15、使得肺部深处区域也能获得 氧气, 呼吸系统供血量及肺活量增加, 特别是由于呼气的能力增强, 腹部底层聚集的粘液也 会更容易咳出来。健康状况及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003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呼吸训练器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 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 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507438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438 U 6 2/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438 U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07438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