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78821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0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7369.0

申请日:

2009.08.21

公开号:

CN101659302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K 11/00申请日:20090821|||公开

IPC分类号:

B62K11/00; B62K11/02; B62J37/00; B62J35/00

主分类号:

B62K11/00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山孝太郎; 川又雅博; 中岛泰; 樱井洋子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8.8.29 JP 221951/0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岳雪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有助于提高车体刚性的滤罐安装结构。机动二轮车(10)设有由主架(13)、上架(16、17)和副架(18)构成的车架(11),该副架(18)与主架(13)和上架(16、17)形成大致三角形且将主架(13)和上架(16)之间连结,在该车架(11)上设置对在燃料箱(26)蒸发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的滤罐(92),在将上架(16)和副架(18)连结的连结部(113)的内侧,跨设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加强部件(115),在该加强部件(115)上安装滤罐(92),并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机动二轮车,设置转向自如地支承前轮的转向部,并设置转动 自如地支承后轮的后轮悬架部,将由主架、上架和副架构成的车架设于所 述转向部和所述后轮悬架部之间,所述主架转动自如地支承所述转向部且 摆动自如地支承所述后轮悬架部,所述上架从该主架向斜后上方延伸,所 述副架配置于该上架的下方、与所述主架和所述上架形成大致三角形且将 所述主架和所述上架之间连结,在该车架上设置燃料箱,并且在所述车架 上设置对在所述燃料箱蒸发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的滤罐,该机动二轮车的 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上架和所述副架连结的连结部的内侧,跨设形成为大致三角 形状的加强部件, 在该加强部件上安装所述滤罐,并且,该滤罐配置于由所述主架、所 述上架以及所述副架包围的大致三角形的空间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罐的车体 内侧设有后挡泥板。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配 置于所述滤罐的上方。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 架及所述滤罐从侧部被侧罩覆盖,该侧罩经由安装支板安装于所述车架, 在该车架的外侧并且在所述安装支板的内侧配置有所述滤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架上设有 所述安装支板,在所述副架上设有安装所述侧罩的第二安装支板,当从侧 面看车体时,所述滤罐配置于连结所述安装支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板的线 段上。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上 设有后罩,该后罩从外侧覆盖所述侧罩的一部分并且从侧部覆盖所述车架 的后部。

说明书


机动二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吸附蒸发燃料的滤罐的机动二轮车。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的机动二轮车,该机动二轮车在车架上具有对在燃料箱内蒸发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的滤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3223729号公报(图1)

    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机动二轮车具有:左右主架12、12(附图标记借用该公报中的附图标记。以下相同);前端部与主架12、12的后端部连结且向后方延伸的座位导轨14、14;前端部固定于主架12、12且在座位导轨14、14的下方与座位导轨14、14大致并行地延伸并且后部呈大致L字形地向上方弯曲而支承座位导轨14、14的后部架16、16。

    滤罐4在其外周嵌入大致圆筒形的缓冲件58,该缓冲件58的外周被托架60L、60R从左右夹持。而且,一个托架60L载置于右侧的座位导轨14,并且,经由螺栓64、64紧固于座位导轨14。

    但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滤罐4经由托架60L、60R等部件安装于座位导轨14。然而,托架60L、60R并不是有助于提高车体刚性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有助于提高车体刚性的滤罐安装结构。

    第一方面发明的机动二轮车,设置转向自如地支承前轮的转向部,并设置转动自如地支承后轮的后轮悬架部,将由主架、上架和副架构成的车架设于转向部和后轮悬架部之间,所述主架转动自如地支承转向部且摆动自如地支承后轮悬架部,所述上架从该主架向斜后上方延伸,所述副架配置于该上架的下方、与主架和上架形成大致三角形且将主架和上架之间连结,在该车架上设置燃料箱,并且在车架上设置对在燃料箱蒸发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的滤罐,该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将上架和副架连结的连结部的内侧,跨设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的加强部件,在该加强部件上安装滤罐,并且,该滤罐配置于由主架、上架以及副架包围的大致三角形的空间内。

    第二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滤罐的车体内侧设有后挡泥板。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燃料箱配置于滤罐的上方。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车架及滤罐从侧部被侧罩覆盖,该侧罩经由安装支板安装于车架,在该车架的外侧并且在安装支板的内侧配置有滤罐。

    第五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架上设有安装支板,在副架上设有安装所述侧罩的第二安装支板,当从侧面看车体时,滤罐配置于连结安装支板和第二安装支板的线段上。

    第六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设有后罩,该后罩从外侧覆盖侧罩的一部分并且从侧部覆盖车架的后部。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滤罐配置于由主架、上架和副架包围的大致三角形的空间内,并且,安装于在连结上架和副架之间的连结部的内侧设置的加强部件,因此,可提高车架的刚性。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在滤罐的车体内侧设有后挡泥板。由于可以将后挡泥板作为滤罐的保护部件而使用,因此可以削减部件数量。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由于燃料箱配置于滤罐的上方,因此,可以缩短将燃料箱和滤罐之间连结的排出管的长度。若能够缩短排出管的长度,则可谋求车辆的轻量化及紧凑化。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滤罐配置于车架的外侧,在宽度方向紧凑地形成车架。在此基础上,由于滤罐配置于安装支板的内侧,因此,该安装支板可以起到作为滤罐的保护部件的作用。

    并且,侧罩具有作为滤罐的保护部件的作用,且可以从外侧遮挡滤罐,由此可以提高车辆的外观性。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在从侧面看车体时,滤罐配置于连结安装支板和第二安装支板地线段上,因此,可以提高侧罩的、覆盖滤罐的部分的安装强度。即,可以进一步提高侧罩作为滤罐的保护部件的性能。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在车架上设有后罩,该后罩从外侧覆盖侧罩的一部分并且从侧部覆盖车架的后部。

    若为如上所述的后罩,则仅通过拆下后罩,即可检查与滤罐连接的配管类等,从而可提高滤罐周围的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有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4是说明在图3所示的车体上安装有侧罩和后罩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说明从图4所示的车体上拆下后罩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从6所示方向看到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有的后挡泥板和滤罐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有的滤罐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动二轮车         11车架

    13主架               16上架(座位导轨)

    17上架(座位导轨)     18副架

    19副架               26燃料箱

    33前轮               39转向部

    40后轮悬架部         81后挡泥板

    92滤罐               111侧罩

    113连结部            115加强部件

    121大致三角形空间    124安装支板

    125第二安装支板      127后罩

    L连结安装支板和第二安装支板的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另外,附图是按照符号的指向看到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0的构成骨架的车架11由如下部件构成:设于前端的头管12、从该头管12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主架13、安装于该主架13后端的枢轴板14、从主架13的中途向斜后上方延伸的作为上架的左右一对座位导轨16、17(仅表示图中跟前侧的附图标记16)、分别连结主架13的后端及各座位导轨16、17的左右一对副架18、19(仅表示图中跟前侧的附图标记18)。

    即,车架11具有:从上前方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架13、从该主架13的中途向斜后上方左右延伸的座位导轨16、17、配置于这些座位导轨16、17的下方且将主架13和座位导轨16、17之间连结而构成大致三角形的副架18、19。副架18、19的前端部与主架13联结,后端部与座位导轨16、17连接。

    前叉21转向自如地安装于头管12,发动机22安装于主架13及枢轴板14,在枢轴板14上经由枢轴23摆动自如地安装有摆动臂24,在座位导轨16、17上安装有燃料箱26。

    前叉21在构成其上部的转向轴31上安装有手柄管32,下端安装有前轮33。

    即,在机动二轮车10上设有包含前叉21且转向自如地支承前轮33的转向部39,并且设有包含摆动臂24且转动自如地支承后述的后轮58的后轮悬架部40,还设有转动自如地支承转向部39且摆动自如地支承后轮悬架部40的主架13。车架11是设于转向部39和后轮悬架部40之间的部件。

    发动机22是如下的驱动源,即在后部一体地设有变速器34且前后较长呈大致水平地配置,在曲轴箱36上安装有缸体37,在该缸体37上安装有缸盖38。

    在缸盖38的上部安装有进气装置41,在缸盖38的下部安装有排气装置42。

    进气装置41由如下部件构成:经由进气管44与缸盖38连接的化油器46、经由连接管45与该化油器46连接的空气滤清器47,在化油器46上连接有后面叙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

    排气装置42由如下部件构成:安装于缸盖38的排气管51、与该排气管51的后端连接的消音器52,在排气管51上连接有二次空气供给装置53。

    在变速器34中,输出轴54从曲轴箱36的侧面突出,在该输出轴54上安装有主动链轮56。

    在摆动臂24的后端安装有后轮58。

    在后轮58上一体地设有从动链轮61,在主动链轮56和从动链轮61上挂设有链条62。

    在摆动臂24的后端和分别设置于座位导轨16、17的托架64、66(仅表示图中跟前侧的附图标记64)上,跨接安装有后缓冲单元67、67(仅表示图中跟前侧的附图标记67)。

    在此,附图标记71是手柄罩、72是前罩、73是前挡泥板、74是腿部遮护件、76是乘员座位、77是主体罩、78是尾灯、81是后挡泥板、82是主支架。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有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在燃料箱26和化油器46之间设有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其使燃料箱26内的燃料因蒸发而产生的蒸发燃料吸入到进气装置41的化油器46中。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是如下系统,即利用发动机的进气负压,使存在于燃料箱26内的蒸发燃料的成分即HC(烃)与混合气体一并吸入到进气系统而使其燃烧。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构成为具有:设于燃料箱26内的上部且将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的气液分离器88、一端与该气液分离器88连接的上游侧排出管90、一端与该上游侧排出管90的另一端连接的下游侧排出管91、与该下游侧排出管91的另一端连接且吸附蒸发燃料的滤罐92、一端与该滤罐92连接的第一清洗配管93、与该第一清洗配管93的另一端连接的清洗控制阀94、一端与该清洗控制阀94连接且另一端与化油器46详细而言与构成化油器46的化油器主体96的侧面连接的第二清洗配管97、用于净化导入到滤罐92的新空气的滤罐用空气滤清器101、分别连接该滤罐用空气滤清器101及滤罐92的新空气导入管102、为了使滤罐92内部和外部连通而从滤罐92向下方延伸且下端向外部空气敞开的外部连通管103。附图标记106是盖住给油口的给油盖。

    上述气液分离器88是如下部件,即,即便在燃料箱26内一直加入燃料而达到上限时(所谓的满箱时),也可以由上游侧排出管90及下游侧排出管91排出蒸发燃料。

    滤罐92是填充有暂时吸附蒸发燃料的活性碳的容器。

    第一清洗配管93及第二清洗配管97是构成清洗配管98的部件,上述清洗控制阀94以使阀的打开方向成为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设于清洗配管98的中途。

    清洗控制阀94是为了防止如下情况而控制蒸发燃料的吸入量的单向阀,即防止大量的蒸发燃料一次吸入到化油器46内而使混合气体的空燃比较大变动。当作用了规定值以上的负压时,该清洗控制阀94允许蒸发燃料从滤罐92向化油器46流动,并阻止气体从化油器46向滤罐92流动。

    滤罐用空气滤清器101与空气滤清器47(参照图1)分开地构成设于蓄电池箱的副空气滤清器105的一部分。

    接着说明以上所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的作用。

    流入到滤罐92内的蒸发燃料暂时被活性碳吸附。接着,当进气系统的进气负压已作用于滤罐92时,利用由新空气导入管102导入到滤罐92内的新空气,蒸发燃料从活性碳脱离并被吸入化油器46内。

    图3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侧视图,说明机动二轮车10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的结构。图中表示主体罩(图1中的附图标记77)的构成要素、从车体的大致中央部朝车体后部覆盖车架11侧部的侧罩及后罩被拆下。

    在滤罐92的内侧,设有覆盖滤罐92的后挡泥板81,后挡泥板81经由托架部81a、81a(仅表示跟前侧的附图标记81a)安装于座位导轨16、17。

    图中,附图标记67a、67a(仅表示跟前侧的附图标记67a)是固定后缓冲部件67、67的上端部的后缓冲部件安装部。

    燃料箱26经由设于作为车架11的构成部件的座位导轨16、17上面的油箱支板68、68(仅表示跟前侧的附图标记68)而安装,在该燃料箱26的上部设有前述的气液分离器88,上游侧排出管90从该气液分离器88延伸,下游侧排出管91与该上游侧排出管90的前端连接,该下游侧排出管91与设于燃料箱26下方的滤罐92连接,由此,可以将在燃料箱26蒸发的蒸发燃料引导并吸入到滤罐92内。

    由于燃料箱26配置于滤罐92的上方,因此,可以缩短将燃料箱26和滤罐92之间连结且由上游侧排出管90和下游侧排出管91构成的排出管89的长度。若能够缩短排出管89的长度,则可谋求车辆的轻量化及紧凑化。

    燃料箱26使上半体28和下半体29上下相对,形成为筒状的给油管95从设于上半体28上面的给油口27向下方延伸。

    由于使给油管95向给油口27的下方延伸,因此,在加油后,残留在给油管95下面95u的上方的空气没有地方逃离,在加油时,燃料的液面不会到达给油管95的下面95u的基准以上。

    在燃料箱26的内部配置有气液分离器88,该气液分离器88配置于给油管95的下面95u的上方。

    以下,说明滤罐92的配置结构及安装结构。

    滤罐92配置于由主架13、上架(座位导轨16)及副架18包围的大致三角形的空间121内,并且安装于车架11上。

    详细地说,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的加强部件115、116(仅表示跟前侧的附图标记115)跨设于连结上架16、17和副架18、19的连结部113、114(仅表示跟前侧的附图标记113)的内侧,在这些加强部件115、116中的一个加强部件115上经由联结部件117设有保持滤罐92外周的托架部118,在该托架部118上安装有滤罐92。

    图4是说明在图3所示的车体上安装侧罩和后罩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说明覆盖滤罐92的结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安装有滤罐92的车架左侧的结构。

    一并参照图3,车架11、燃料箱26及滤罐92从车架11的侧部被侧罩111覆盖,该侧罩111经由设于前部的未图示的安装支板、设于后部的安装支板124及第二安装支板125,安装于车架11。

    在侧罩111的外侧面,形成有重复部128,后述的后罩127从外侧与该重复部128重叠,后罩127的前部127a与该重复部128卡合。

    在上架16(座位导轨16)上安装有安装支板124,在副架18上安装有第二安装支板125,在这些安装支板124、125上安装有侧罩111。

    从侧面看安装有侧罩111的车体时,滤罐92配置于连结安装支板124和第二安装支板125的线段L上。

    由于滤罐92配置于连结安装支板124和第二安装支板125的线段L上,因此,可以提高覆盖滤罐92的侧罩111的安装强度。即,可以进一步提高侧罩111作为滤罐92的保护部件的性能。

    图5是说明从图4所示的车体上拆下后罩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从6所示方向看到的图,对容易维护滤罐92的情况进行说明。

    包含主架13、座位导轨16和副架18的车架11、及滤罐92从侧部被侧罩111覆盖,该侧罩111经由安装支板124安装于车架11,在该车架11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支板124的内侧配置有滤罐92。图6中,滤罐92的外端线131设于安装支板124的外端线132的内侧。

    滤罐92配置于车架11的外侧,在宽度方向紧凑地形成车架11。在此基础上,由于滤罐92配置于安装支板124的内侧,因此,该安装支板124可以附加起到作为滤罐92的保护部件的作用。

    并且,侧罩111具有作为滤罐92的保护部件的作用,且可以从外侧遮挡滤罐92,由此可以提高车辆的外观性。

    在车架11上设有后罩127,该后罩127从外侧覆盖侧罩111的一部分并且从侧部覆盖车架11的后部。若为如上所述的后罩127,则仅通过拆下后罩127,即可识别与滤罐92连接的配管类,由此,可对配管类进行检查等,从而可提高滤罐92周围的维护性。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有的后挡泥板和滤罐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左右座位导轨16、17从主架13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在该左右座位导轨16、17的下方设有从上方覆盖后轮的后挡泥板81。该后挡泥板81设于滤罐92的车体内侧,并且其也是覆盖滤罐92内侧的部件。

    由于在滤罐92的车体内侧设有后挡泥板81,故可以将后挡泥板81作为滤罐92的保护部件而利用。因此,可以削减部件数量。

    接着,说明以上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作用。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有的滤罐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一并参照图3,滤罐92配置于由主架13、上架16和副架18包围的大致三角形的空间内,并且,安装于在连结部113的内侧设置的加强部件115上,该连结部113将上架16和副架18之间连结。即,使滤罐安装部包含于加强部件115。

    其结果是,在将滤罐92配置于由三个框架13、16、18形成的大致三角形所包围的空间内时,可提高车架11的刚性。

    另外,本发明在实施例中适用于机动二轮车,但也可适用于一般的鞍乘型车辆。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也可将燃料箱设置于滤罐的下方、前方或后方。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具有滤罐的机动二轮车。

机动二轮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动二轮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动二轮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二轮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二轮车.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有助于提高车体刚性的滤罐安装结构。机动二轮车(10)设有由主架(13)、上架(16、17)和副架(18)构成的车架(11),该副架(18)与主架(13)和上架(16、17)形成大致三角形且将主架(13)和上架(16)之间连结,在该车架(11)上设置对在燃料箱(26)蒸发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的滤罐(92),在将上架(16)和副架(18)连结的连结部(113)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