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回环训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回环训练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802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8 CN 102580283 A *CN102580283A* (21)申请号 201210060700.0 (22)申请日 2012.03.09 A63B 17/00(2006.01) A63B 69/00(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工程学院 地址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 201 号 (72)发明人 隋国华 邹檬 黄珺 甘柏花 戚皓瑾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代理人 杨高 (54) 发明名称 大回环训练器 (57) 摘要 大回环训练器, 单杠。
2、中间设以横杠为旋转中 心的旋转框架, 旋转框架一端中间设体重配重器, 另一端中间设双脚固定器 ; 横杠上设背腹拉线 松紧架和脚拉线松紧架 ; 旋转框架内设背腹保护 环, 背腹保护环外围设背腹拉线环 ; 背腹保护环 上分别设背腹拉线, 背腹拉线经过背腹拉线松紧 架后连接在拉线固定杆一端 ; 双脚固定器的脚拉 线通过转向轮后, 连接在拉线固定杆另一端。 根据 大回环动作的技术要点和动作规律, 既解决训练 动作规范化又解决练习安全保护问题, 大回环动 作倒立位时, 双脚固定器和脚拉线将人体拉起双 脚拉直并拢, 作左右旋转时通过背腹保护环和拉 线环以及背腹拉线松紧支架使腰背挺起拉平, 即 使失误也仍被。
3、挂在旋转框架内, 确保在作大回环 训练中人身安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大回环训练器, 包括单杠横杠和设在横杠两端的三角支架, 其特征在于 : 单杠中间 设一以横杠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框架, 旋转框架一端中间设一可纵向移动的体重配重器, 另 一端中间设一可转动的双脚固定器 ; 所述旋转框架内的横杠一端上设一与地平面垂直的背腹拉线松紧架, 横杠上另一端设 一与地平面平行的脚拉线松紧架 ; 所述旋转框架内的双脚固定器至。
4、单杠之间设一背腹保护环, 在所述背腹保护环外围设 一背腹拉线环 ; 所述背腹保护环的背、 腹位置分别设背、 腹拉线, 所述背、 腹拉线的另一端通过背腹拉 线环转向后, 再经过横杠上的背腹拉线松紧架, 连接在拉线固定杆一端 ; 所述双脚固定器一端设一脚拉线, 所述脚拉线的另一端通过双脚固定器下的转向轮转 向后, 连接在拉线固定杆的另一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框架 (1) 为一以横杠 (7) 为旋转中心轴的扁平长方体, 旋转框架 (1) 垂直活动连接在横杠 (7) 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述体重配重器 (2) 为设在旋。
5、转框 架 (1) 一端纵向中轴上可纵向移动的圆柱金属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述双脚固定器包括脚翻转架 (15) , 设在脚翻转架 (15) 上侧的脚背固定带 (37) , 设在翻转架前端上的脚腕夹紧杆 (40) 和 设在脚腕夹紧杆 (40) 横向的前后夹紧垫 (39、 38) 以及间距调节旋紧扭 (41) 。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述脚翻转架 (15) 下侧设倾斜踏板 (13) , 倾斜踏板 (13) 的右侧设有调节脚翻转架 (15) 高低的高度伸缩节 (16) 。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
6、述背腹拉线松紧架 (4) 由一滑轮 和设在横杠 (7) 上的滑轮支架, 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缩节调节扭 (23) 组成, 滑轮支架固定 在旋转框架 (1) 内的横杠 (7) 左端上方。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述脚拉线松紧架 (5) 由一滑轮和 设在横杠 (7) 上的滑轮支架, 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缩节调节扭组成, 滑轮支架固定在旋转框 架 (1) 内的横杠 (7) 右端侧面。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述背腹保护环 (10) 为一直径可调 的圆环腰带, 圆环腰带的背腹向分别连接背拉线 (12) 或腹拉线 (11) 的一端。 9. 根据。
7、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述背腹拉线环 (18) 为与背腹保 护环同心的外圆环, 背腹拉线环 (18) 的前后侧分别设腹部拉线圈 (25) 和背部拉线圈 (26) , 背腹拉线环 (18) 的左侧分别设背部拉线转向圈 (28) 和腹部拉线转向圈 (27) , 背腹拉线环 (18) 右侧设脚拉线过线圈 (33) 。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回环训练器, 其特征是所述横杆 (7) 的任一端设由电机 (20) 、 制动器和变速传动装置 (22) 带动旋转框架 (1) 转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80283 A 2 1/4 页 3 大回环训练器 技术领域 0。
8、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操训练辅助器具, 具体地说是关于单杠或高低杠的大回环训练 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大回环动作在男子单杠或女子高低杠运动中, 是连接各种高难动作以及下法的关 键动作, 大回环动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连接动作的质量, 因此, 在男子单杠或女子高 低杠运动训练中都作为基本动作进行训练, 以提高运动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但该大回环动 作风险性大, 训练事故率高, 对教练和运动员心理压力大, 而且目前安全保护跟不上, 只能 采用传统的保护带和护腕套, 在高桌上由教练保护帮助下练习, 对动作质量和练习进度影 响较大, 也仍然有训练事故发生,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保证安全, 提高大回环。
9、训练质量的训练 器。 0003 CN2664737Y 提出一种旋转式体能锻炼娱乐装置, 它虽然能提供一种旋转式体能锻 炼, 但人体是在座位上坐着旋转的, 与单杠或高低杠训练时双手握住杠体旋转完全不同, 因 而对训练大回环动作不起作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研制一种大回环训练器, 该训练器既能模拟单 杠大回环基本动作和技术要点, 又带相应的安全保护器具, 确保在模拟训练中避免发生训 练事故, 提高大回环动作质量, 为缩短动作训练时间发挥作用。 0005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 大回环训练器, 包括单杠横杠和设在横杠两端的三角支架, 其特征在于 。
10、: 单杠中间 设一以横杠为旋转中心的旋转框架, 旋转框架一端中间设一可纵向移动的体重配重器, 另 一端中间设一可转动的双脚固定器 ; 所述旋转框架内的横杠一端上设一与地平面垂直的背腹拉线松紧架, 横杠上另一端设 一与地平面平行的脚拉线松紧架 ; 所述旋转框架内的双脚固定器至单杠之间设一背腹保护环, 在所述背腹保护环外围设 一背腹拉线环 ; 所述背腹保护环的背、 腹位置分别设背、 腹拉线, 所述背、 腹拉线的另一端通过背腹拉 线环转向后, 再经过横杠上的背腹拉线松紧架后, 连接在拉线固定杆一端 ; 所述双脚固定器一端设一脚拉线, 所述脚拉线的另一端通过双脚固定器下的转向轮转 向后, 连接在拉线固。
11、定杆的另一端。 0007 所述旋转框架为一以横杠为旋转中心轴的扁平长方体, 旋转框架垂直活动连接在 横杠上, 可人力转动, 也可由电机变速传动装置带动。 0008 所述体重配重器为设在旋转框架一端纵向中轴上可纵向移动的圆柱金属体。 0009 所述双脚固定器包括脚翻转架, 设在脚翻转架上的脚背固定带, 设在翻转架上端 说 明 书 CN 102580283 A 3 2/4 页 4 的脚腕夹紧杆和设在脚腕夹紧杆横向的前后夹紧垫以及间距调节旋紧扭。 0010 所述背腹拉线松紧架由一滑轮和设在横杠上的滑轮支架, 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缩 节调节扭组成, 滑轮支架固定在旋转框架内的横杠左端上方并与地平面垂直。。
12、 0011 所述脚拉线松紧架由一滑轮和设在横杠上的滑轮支架, 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缩节 调节扭组成, 滑轮支架固定在旋转框架内的横杠右端侧面并与地平面平行。 0012 所述背腹保护环为一直径可调的圆环腰带, 圆环腰带的背腹向分别连接在背拉线 或腹拉线的一端。 0013 所述背腹拉线环为与背腹保护环同心的外圆环, 背腹拉线环的前后侧分别设腹部 拉线圈和背部拉线圈, 背腹拉线环的左侧分别设背腹部拉线转向圈, 背腹拉线环右侧设脚 拉线过线圈。 0014 本发明根据大回环动作的技术要点和动作规律, 既解决训练动作规范化, 又解决 练习安全保护问题, 安全第一有保证。人体大回环动作中, 在倒立位时, 双脚。
13、固定器和脚拉 线将人体拉起双脚拉直并拢, 阻止双腿弯曲或下坠, 拉直身体避免倒立运动的恐惧和害怕, 即使失误也被吊在旋转框架内, 在作左右旋转时人体与地面平行, 通过背腹保护环和拉线 环以及背腹拉线松紧支架共同作用, 始终使腰背挺起拉平, 解决弯腰曲背的恐惧心理, 即使 失误也仍被挂在旋转框架内, 确保在作大回环训练中人身安全, 杜绝训练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发明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2 为图 1 的侧视图。 0017 图 3 为图 2 的 AA 段剖面图 (人体与单杠未描) 。 0018 图 4 为脚部固定器示意图, 其中图 4a 为前视图, 图 4b 为脚。
14、拉线拉紧状态示意图, 图 4c 为脚拉线松开状态示意图。 0019 图 5 为旋转框架逆时针转动时大回环训练示意图 (电机变速驱动未描出) 。 0020 图 6 为旋转框架顺时针转动时大回环训练示意图 (电机变速驱动未描出) 。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参看图12所示, 单杠包括横杠7和支撑横杠的三角支架19, 旋转框架1为一以 横杠 7 为旋转中心轴的扁平长方体, 旋转框架 1 由轴承 6 活动连接在横杆 7 上, 使旋转框架 1 能以横杠 7 为中心轴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可以人力推动, 也可以在横杠 7 的任一端设 电机 20、 制动。
15、器 21 和变速传动装置 22 带动旋转框架 1 转动。 0023 旋转框架1的上端设一体重配重器2, 是设在旋转框架1一端的纵向中轴上可纵向 移动的圆柱金属体, 用于根据训练者体重调节体重配重器 2 与横杠 7 的间距达到与人体重 量平衡。配重器 2 一端固接一拉线固定杆 3, 拉线固定杆 3 两端与旋转框架 1 一端两侧固 定, 旋转框架 1 另一端的下端设双脚固定器, 旋转框架 1 内的双脚固定器至单杠横杠 7 之间 设一背腹保护环 10, 在背腹保护环 10 外围设一与背腹保护环 10 同圆心的背腹拉线环 18, 背腹保护环 10 与背腹拉线环 18 的圆环面与单杠的横杠 7 相平行,。
16、 在旋转框架 1 内的单杠 横杠 7 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拉线松紧架, 其中设在右端侧面并与地平面平行的为脚拉线松紧 说 明 书 CN 102580283 A 4 3/4 页 5 架 5, 设在左端上方并与地平面垂直的为背腹拉线松紧架 4, 松紧架 4 或 5 分别由一滑轮和 固定在横杠7上的滑轮支架以及设在滑轮支架上的缩节调节扭23组成, 当各拉线分别穿过 相应松紧架时固定在单杠横杠 7 上的松紧架 4 或 5 突出的滑轮支起拉线而把相应拉线分别 拉紧。 0024 参看图 3 所示, 背腹保护环 10 为可调节直径大小的圆环腰带, 圆环腰带的背腹向 分别连接在背拉线和腹拉线的一端。可根据不同体形。
17、调节大小, 设在背腹保护环 10 外围的 同心圆环为背腹拉线环 18, 它的直径至少为背腹保护环直径的 1 2 倍。背腹拉线环 18 的前后侧分别设腹部过线圈支架 30 支撑的腹部拉线圈 25 和背部过线圈支架 29 支撑的背 部拉线圈 26, 背腹拉线环 18 的左侧分别设背部拉线转向圈 28 和腹部拉线转向圈 27, 转向 圈 27、 28 分别固定在连接旋转框架 1 左面的拉线环 18 的左端中间, 拉线环 18 的左右侧由 调节杆 9 与左右侧的旋转框架 1 的长边活动的连接。在拉线环 18 的右侧还设一支持脚拉 线 14 通过的过线圈 33, 使自下而上的脚拉线 14 顺利通过, 背。
18、腹保护环 10 的背腹向分别连 接固定背拉线 12 和腹拉线 11 的一端, 背拉线 12 由背部拉线圈 26 直接拉动背腹保护环 10 的背向, 腹拉线 11 由腹拉线圈 25 连接拉动保护环 10 的腹向, 由背拉线 12 和腹拉线 11 将 背腹保护环 10 悬挂在拉线环 18 的中间, 当旋转框架 1 围绕单杠横杠 7 转动时, 背腹保护环 10 和拉线环 18 始终面向单杠的横杠 7 转动。 0025 参看图 4a 4c 所示, 双脚固定器包括脚翻转架 15, 设在脚翻转架 15 上侧的脚背 固定带 37, 设在脚翻转架前端上方的脚腕夹紧杆 40 和设在脚腕夹紧杆 40 横向上的前夹。
19、垫 39 和后夹垫 38, 以及间距调节旋扭 41, 脚翻转架 15 下侧设倾斜踏板 13, 倾斜踏板 13 的前 端由转动轴 31 与脚翻转架 15 前端可转动连接, 并与脚拉线 14 的一端固定连接, 脚拉线 14 通过设在旋转框架 1 一端中间的转向轮 42 拉紧或放松。倾斜踏板 13 的右侧设有调节脚翻 转架 15 高低的高度伸缩节 16, 高度伸缩节 16 由内外套管组成并由高度调节扭 36 固紧, 当 人体站立在脚翻转架 15 上时, 双脚先套入脚背固定带 37 内, 调节脚腕夹紧杆 40 上的前夹 垫39与足跟后夹垫38之间的距离并旋紧间距调节扭41, 再调节高度伸缩节16与人体。
20、高度 相适应并旋紧高度调节扭 36, 当脚拉线 14 拉紧时, 如图 4b 所示, 脚翻转架 15 与倾斜踏板 13 前后壁合拢, 倾斜踏板 13 右侧由设在高度伸缩节 16 上端的横杆 32 和直角支撑横杆 34 支撑。当脚拉线 14 放松时, 如图 4c 所示, 脚翻转架 15 后端与倾斜踏板 13 分离, 倾斜踏板 13 前端抬起, 后端侧壁由高度伸缩节 16 上端的横杆 32 和直角支撑竖杆 24 支撑。 0026 以以结合图 5 和图 6 对本发明的工作状态作简要描述。 0027 练习者站立在双脚固定器的脚翻转架 15 上套好脚背固定带 37, 调节脚腕夹紧杆 40上的前后夹垫并旋紧。
21、间距调节旋扭41, 腰部套上背腹保护环10并扣紧腰部, 双手由手护 套 8 扣紧在单杠的横杠 7 上, 若不用电机减速驱动则由人辅助推动, 将旋转框架 1 推动至与 地面平行时, 转动配重器 2 使旋转框架 1 两端保持平衡, 配重器 2 固紧。 0028 作逆时针大回环训练时, 如图 5a 箭头所示, 背腹拉线 11、 12 放松, 脚拉线 14 经过 设在单杠横杠 7 上的脚拉线松紧架 5 拉紧后, 再通过脚拉线过线圈 33 和脚拉线转向轮 42 将脚翻转架 15 和倾斜踏板 13 前端同时拉紧, 使双脚固定器和人悬挂在旋转框架 1 最高端 与地平面相垂直。当旋转框架 1 旋转至与地平平行。
22、时, 脚拉线 14 放松, 腹拉线 11 经过设在 单杠横杠 7 上的背腹拉线松紧架 4 拉紧后, 再通过腹部过线圈 27 和腹部拉线圈 25 拉紧背 腹拉线环 10, 使人体躯干保持与地平面平行, 躯干由保护带支架 18 支撑。当旋转框架 1 由 说 明 书 CN 102580283 A 5 4/4 页 6 图 5b 旋转至图 5c 时, 背腹拉线 12 和 11 不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 4 拉紧而呈放松状态, 脚拉 紧线 14 也不经过脚拉线松紧架 5 拉紧而呈放松状态, 人可自由站立在脚踏板上。当旋转框 架 1 由图 5c 转至图 5d 时, 旋转框架 1 再次与地平面平行状态, 背拉线 。
23、12 经过背腹拉线松 紧架 4 拉紧, 再通过背拉线过线圈 28 和背部拉线圈 26 拉紧背部, 由于脚拉线 14 放松线长, 脚翻转架15又自由离开倾斜踏板13, 若事先调节松紧架4的高低使背拉线12拉紧, 提起臀 部, 屈体作用, 训练者可以通过摆动双脚给旋转框架1加力使旋转框架1按箭头反时针方向 转动。 0029 作顺时针大回环训练时, 如图6a箭头所示, 旋转至旋转框架1与地平面垂直时, 腹 背拉线 11、 12 都不经过腹背拉线松紧架 4 拉紧而放松, 而脚拉线 14 则经过脚拉线松紧架 5 拉紧后, 再通过脚拉线过线圈 33 和脚拉线转向轮 42 将倾斜踏板 13 和脚翻转架 15。
24、 前端同 时拉紧, 使双脚固定器和人直体悬吊在旋转框架 1 的最高端。当旋转框架 1 旋转至与地平 面平行时, 如图 6b, 由于脚拉线 14 不再经过脚拉线松紧架 5 而放松, 此时背拉线 12 正好经 过背腹拉线松紧架 4 而被拉紧, 再通过背拉线过线圈 28 和背部拉线圈 26 拉紧背部拉线环 10, 使人体躯干保持与地平面平行, 躯干由保护带支架 18 支撑。当旋转框架 1 由图 6b 旋转 至图 6c 时, 背腹拉线 12 和 11 都不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 4 拉紧而呈放松状态, 脚拉紧线 14 也不经过脚拉线松紧架 5 拉紧而呈放松状态, 此时人悬挂站立在脚踏板 15 上。若旋转框。
25、架 1继续旋转至图6d时, 腹拉线11经过背腹拉线松紧架4拉紧后, 再通过腹部过线圈27和腹 部拉线圈 25 拉紧背腹拉线环 10, 此时若事先调节松紧架 4 的高度、 腹拉线 11 放长, 至使人 体屈体, 由于脚拉线放松线长, 脚踏板15可自由离开倾斜踏板13, 使腹拉线11放松, 臀部下 坠, 训练者可以通过屈体缩小旋转半径给旋转框架1加力, 使旋转框架1继续按箭头方向顺 时针转动。 说 明 书 CN 102580283 A 6 1/5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0283 A 7 2/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0283 A 8 3/5 页 9 图 4a 和图 4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0283 A 9 4/5 页 10 图 4c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0283 A 10 5/5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80283 A 11 。